首页 > 学术论文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和人工污水处理系统中与氮转化相关的微生物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55
热度: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和人工污水处理系统中与氮转化相关的微生物研究【摘要】:亚硝酸盐驱动型甲烷厌氧氧化是最近发现的一个耦合地球碳循环和氮循环的重要反应,该反应主要是由一类归属于NC10

【摘要】:亚硝酸盐驱动型甲烷厌氧氧化是最近发现的一个耦合地球碳循环和氮循环的重要反应,该反应主要是由一类归属于NC10门的细菌M.oxyfera-like细菌来完成。该类菌能将甲烷在厌氧和亚硝酸盐存在的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因而能缓解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但是,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存在状态还远没有得到充分描述。除了亚硝酸盐驱动型甲烷厌氧氧化外,在厌氧环境中,氨和硝酸盐也可以通过厌氧氨氧化菌介导的厌氧氨氧化途径转化为氮气,该反应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废水脱氮过程,并且被认为是自然界厌氧条件下氮转化的重要途径。虽然厌氧氨氧化菌在很多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分布和作用得到了详细研究,但是,对于它与Methylomirabilis oxyfera-like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共存状况报道的还很少。三峡大坝建成后所形成的三峡库区消落带是一个半年淹没半年暴露的特殊水生生境,其中的甲烷排放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本论文中,我们首先系统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反硝化甲烷厌氧氧化菌M.oxyfera及厌氧氨氧化菌的生态分布、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其次,我们在实验室构建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硝化反应器和以厌氧氨氧化为主的全自养脱氮反应器(CANON反应器),通过添加一定浓度的联氨(H2N4),探索其对脱氮过程中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影响,并利用Q-PCR技术探究其丰度的变化。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在三峡水库水位明显下降的3月份,沿着三峡库区消落带,在香溪河河(XXH)、长江巫山干流(WS)、涪陵王家沟(WJG)、小江(XJ)、苎溪河(ZXH)及涪陵附近的一稻田土进行取样,分析了土壤中的pH、总有机碳、干物质含量、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铁含量。结果表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低于检出限。通过文献调研,在该香溪河、巫山、小江消落带取样点甲烷的年均排放通量为0.34mg/m2h,水稻田的排放量为4.86mg/m2h,其他取样点的甲烷排放量未见报道。(2)对上述土壤样品进行总DNA提取,利用专一于M.oxyfera-like细菌和Anammox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引物进行定量PCR测定,分析M.oxyfera-like和Anammox两类细菌在上述土壤样品中的存在和丰度。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样品中均有M.oxyfera-like细菌和Anammox细菌存在。消落带土壤中M.oxyfera-like的丰度为1.15±0.2×105-1.48±0.16×107 copies/g干重,这显著高于该区域水稻田土壤(p0.01);在消ii落带土壤中anammox的丰度明显低于m.oxyfera-like细菌,丰度为1.07±0.42×103-7.77±0.87×104copies/g干重;而在水稻田中该菌的丰度则明显高于m.oxyfera-like细菌,并且也明显高于所有消落带土壤中的anammox菌丰度(p0.01),达到9.78±0.78×103-3.65±0.76×106copies/g干重。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m.oxyfera-like细菌的丰度和no3--n的含量显著正相关。anammox丰度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3)在以上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分别构建了m.oxyfera-like细菌在样品ws、wjg和zxh(分别代表了两种菌的最高、中间和最低的丰富度)中的16srrna基因、甲烷氧化过程的关键酶—甲烷单加氧酶α亚基(pmoa)基因和厌氧氨氧化的关键酶—联氨合酶β亚基(has_b)基因文库。通过测序和进化树构建,我们对这两类菌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的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oxyfera-like细菌的134条16srrna序列中,128条与m.oxyfera表现出了84.38-98.92%的相似性,这些序列分布在进化树的4个group中;141条pmoa基因序列中134条和m.oxyfera表现出了84.62-95.38%的一致性,在进化树中分布于6个cluster中。在获得的103条anammox的hzs_b序列中,分别有57.28%和24.27%与anammox的candidatus‘brocadiafulgida,candidatus‘brocadiaanammoxdianas聚在一起,相似性达到88.02-88.28%和84.11%-85.68%;13.59%的序列和candidatus‘kuenenia’聚在一起,相似性达到89.58%-98.44%;4.85%序列独立形成一支。(4)sbr硝化反应器以污水处理厂好氧池和厌氧池混合污泥作为种泥,开始进水nh4+-n浓度为51mg/l左右,逐渐增加至505mg/l左右,氮负荷率从起始阶段的102.9mg/l*d逐渐增加到1056.2mg/l*d。此时添加2mg/l的n2h4,反应器的运行效率出现了急剧的下降,氨氧化率从100%下降到最后的2.45%。氨氧化分为两个过程:即nh4+-n氧化为no2--n过程,关键微生物为氨氧化细菌(aob);no2--n氧化为no3--n的过程,关键微生物为亚硝酸盐氧化还原菌(nob)。分别采用这两类微生物的关键酶氨单加氧酶的α亚基(amoa)基因和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β亚基(nxrb)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种泥,富集培养后和添加n2h4后三个时期的活性污泥中两种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amoa基因拷贝数从2.01×106copies/g干污泥增加到1.0×109copies/g干污泥,nxrb基因的拷贝数为从4.20×105copies/g增加到1.28×107copies/g。添加n2h4后,这两种功能微生物的丰度分别下降为2.09×104copies/g和2.56×105copies/g。采用同样的引物构建克隆文库测序分析表明:获得的19条amoa基因序列中52.63%的序列属于Nitrosococcu;31.58%的的序列属于Nitrosomonas;15.79%序列属于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获得的20条nxrB基因序列中,55%属于Nitrobacter winogradskyi;20%属于Nitrobacter vulgaris;15%属于Nitrobacter hamburgensis.(5)实验室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进水NH4+-N浓度维持在200mg/L左右时,NH4+-N和TN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8%和65%,NLR为269mg/L*d左右。添加N2H4强化后,在进水NH4+-N浓度高达310mg/L时,NH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2.13%和72.65%左右,反应器的NLR率高达456.80mg/L*d。除AOB和NOB外,对该反应器中另一类关键微生物anammox进行了定量和多样性分析,采用的引物为该菌特异性的联氨合酶α亚基(hzs_A)基因。定量PCR分析表明:未添加N2H4前amoA的基因和nxrB基因拷贝数分别为1.03×107copies/g干污泥和1.30×106copies/g干污泥,而在添加N2H4后其拷贝数为6.26×104copies/g干污泥和1.66×105copies/g干污泥。Anammox的hzsA基因的拷贝数从3.14×109copies/g增加到5.84×1010opies/g。克隆文库测序分析表明:在获得的15条amoA基因中,66.67%的序列分布在Nitrosomonas属;33.33%的序列分布在Nitrosococcus属。获得的15条nxrB基因序列中,26.67%属于Nitrobacter vulgaris;53.33%属于Nitrobacter winogradskyi;20%属于Nitrobacter hamburgensis。anammox的hzsA基因的13条序列中38.46%属于待定的阶梯烷菌属(Candidatus Scalindua);15.38%属于待定的厌氧氨氧化丙酸球菌属(Candidatus Anammoxoglobus propionicus);46.15%的序列未能确定具体的种属。 【关键词】:反硝化甲烷氧化菌 厌氧氨氧化菌 消落带 联氨 定量PCR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3;X172;X5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引言14-26
  • 1.1 消落带的形成及甲烷排放14-16
  • 1.1.1 消落带的形成14
  • 1.1.2 消落带的污染14-15
  • 1.1.3 消落带土壤甲烷的排放15-16
  • 1.2 甲烷的厌氧氧化16-18
  • 1.2.1 甲烷的厌氧氧化类型16-17
  • 1.2.2 甲烷的厌氧氧化过程中的功能微生物17-18
  • 1.3 铵盐的厌氧氧化18-20
  • 1.4 生物脱氮的原理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0-23
  • 1.4.1 水污染现状20
  • 1.4.2 废水生物脱氮的原理和工艺进展20-21
  • 1.4.3 生物脱氮过程中功能微生物研究21-23
  •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功能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23-24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24-26
  • 第二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M. oxyfera-like和Anammox的生态分布研究26-54
  • 2.1 前言26
  • 2.2 材料与方法26-35
  • 2.2.1 样品的采集26-28
  • 2.2.2 样品物理化学性质28
  • 2.2.3 仪器和试剂28-29
  • 2.2.4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29-30
  • 2.2.5 荧光定量PCR基因的选择30-31
  • 2.2.6 目的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31-33
  • 2.2.7 多样性分析功能基因选择33-35
  • 2.2.8 克隆测序35
  • 2.2.9 统计分析35
  • 2.3 结果分析35-51
  • 2.3.1 三峡库区消落带描述35-36
  • 2.3.2 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36-38
  • 2.3.3 功能微生物丰度研究38-42
  • 2.3.4 M. oxyfera-like细菌的 16S rRNA基因多样性研究42-46
  • 2.3.5 M. oxyfera-like细菌的pmoA基因多样性研究46-49
  • 2.3.6 Anammox细菌的hzsB基因多样性分析49-50
  • 2.3.7 M. oxyfera-like细菌、Anammox的空间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50-51
  • 2.4 小结51-54
  • 第三章 序批式硝化反应器的构建、运行以及联氨对硝化过程的调控作用54-66
  • 3.1 前言54-55
  • 3.2 材料和方法55-58
  • 3.2.1 反应器构建及运行55-56
  • 3.2.2 样品来源56
  • 3.2.3 活性污泥DNA的提取56
  • 3.2.4 功能基因的选择56-57
  • 3.2.5 功能微生物荧光定量分析57-58
  • 3.2.6 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分析58
  • 3.3 结果和讨论58-65
  • 3.3.1 SBR硝化反应器的运行及联氨对其调控58-60
  • 3.3.2 联氨对硝化过程中和氮转化有关的主要功能微生物的调控作用60-62
  • 3.3.3 SBR硝化反应器中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多样性研究62-64
  • 3.3.4 SBR硝化反应器中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基因(nxrB)的多样性研究64-65
  • 3.4 小结65-66
  • 第四章 全自养脱氮反应器的构建、运行和联氨的调控作用66-82
  • 4.1 前言66-67
  • 4.2 材料和方法67-69
  • 4.2.1 反应器的运行67
  • 4.2.2 样品来源67
  • 4.2.3 活性污泥基因组DNA的提取67
  • 4.2.4 功能基因的选择67-69
  • 4.2.5 功能微生物荧光定量研究69
  • 4.2.6 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研究69
  • 4.2.7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群落进化研究69
  • 4.3 结果和讨论69-79
  • 4.3.1 CANON反应器的运行效果69-71
  • 4.3.2 联氨对CANON反应器的运行和主要功能微生物的调控作用71-73
  • 4.3.3 CANON反应器中氨单加氧酶(amoA)基因多样性研究73-74
  • 4.3.4 CANON反应器中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nxrB)基因多样性研究74-75
  • 4.3.5 CANON反应器中联氨合酶(hzsA)基因多样性研究75-76
  • 4.3.6 CANON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化研究76-79
  • 4.4 小结79-8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82-86
  • 5.1 结论82-84
  • 5.2 研究展望84-86
  • 参考文献86-96
  • 致谢96-9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8-9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三峡库区消落区农业利用初探    孙海兵;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    苏维词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肖文涛;

西湖底泥中的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朱群;沈李东;胡宝兰;楼莉萍;程东庆;

PCR-DGGE技术在环境微型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吴利;余育和;冯伟松;

三峡库区库岸带开发中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策    杨星一;

分子水平上的微生物研究技术与方法进展    赵跃光;

南美白对虾养殖系统中氨氧化菌多样性研究    马少杰;赵勇;戴习林;潘迎捷;

三峡库区消落带存在的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婷;

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植物耐淹性研究    张小璇;谢三桃;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潜在问题分析    徐超;付川;牟新利;曾祥云;于杰夫;

DGGE技术及其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    李怀;关卫省;欧阳二明;王晓慧;张杰;

武进港浮游微生物群落研究    邹莉;黄艺;谢曙光;

锰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云国;周海舟;冯宝莹;樊霆;潘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高永超;迟建国;邱维忠;王加宁;张强;

基于数字地面模型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分布规律研究    晁俊姣;黄国鲜;周建军;

PCR-DGGE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微生物生态群落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刘新春;吴成强;杨清香;杨敏;

不同DNA聚合酶对PCR-DGGE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罗海峰;齐鸿雁;张洪勋;

分子生态学与微生物群落的动力学监测、结构解析及功能调控    赵立平;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生态群落分析技术进展    杨清香;张昱;杨敏;

应用PCR—DGGE研究施用BT生物农药对农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呼庆;齐鸿雁;张洪勋;

甘露寡糖在养猪业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黄俊文;

仔猪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发育规律及其调控    朱伟云;姚文;毛胜勇;

PCR-DGGE技术研究荣昌猪、长白猪、杜洛克猪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曾志光;王红宁;高荣;唐俊妮;管仲兵;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植物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李振东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    肖升木

氧氟沙星酰腙配合物的结构、抗氧化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徐旻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系统中N_2O的释放机理与减量化控制研究    胡振

灌木类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影响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生产指标影响的研究    薛树媛

规模化猪场粪污细菌总DNA DGGE指纹图谱及耐药性分析    魏勇

地下水中BTEX的迁移规律及其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刘秀丽

乙醇型发酵群落分析及产乙醇杆菌功能基因表达研究    赵鑫

基于A/O/A运行模式的SBR工艺脱氮除磷效能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    姜欣欣

武汉市湖库湿地的环保利用研究    徐易

基于3S技术的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刘俊

同步沉析对生物除磷抑制作用的试验研究    胡晗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升级改造工艺的设计研究    矫健

反硝化聚磷菌快速富集、培养及鉴别    刘立

钝顶螺旋藻培养及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    慧敏

甲烷化与短程硝化耦合工艺及PAH降解反应器构建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进化研究    陈宣宇

基于降低氮磷出水浓度的A~2/0-GAC工艺数学建模的探索    王洪贞

连续流与间歇流混合态反应器MSBR净化特性研究    赵杰

OAO-SBR新型工艺深度净化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崔硕

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初步研究    刁承泰,黄京鸿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改善    杜佐华,严国安

改良型A~2O工艺的除磷脱氮运行效果    周斌

CASS工艺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熊红权,李文彬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研究进展    王英,陈泽军

西湖底泥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沈李东;胡宝兰;郑平;钱轶超;陈婷婷;胡安辉;楼莉萍;

三峡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与保护对策研究    蔡书良

改良型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    任洁,顾国维,杨海真

亚硝酸型生物脱氮技术    施永生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SBR在线控制系统研究    李军;彭永臻;顾国维;鲁金根;韦苏;程国标;欧长劲;

A~2SBR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试验研究    姜欣欣

水位变动下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特征    陈忠礼;袁兴中;刘红;李波;

3种植物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重金属铜和镉的去除效果    莫福孝;秦宇;杨白露;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周永娟;仇江啸;王姣;王效科;吴庆标;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在周期蓄水影响下的磁性变化    朱宏伟;贺秀斌;唐强;郭丰;胡云华;

环境激素镉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    方卢秋;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布特征    郭劲松;黄轩民;张彬;方芳;付川;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N_2O排放及反硝化研究    方芳;孙志伟;高红涛;郭劲松;李哲;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蚕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贺秀斌;谢宗强;南宏伟;鲍玉海;

浅谈三峡库区消落带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评价治理    杜逢彬;陈继平;石金胡;

常年淹水和干旱对三峡库区消落带菖蒲生长恢复的影响    李强;高祥;丁武泉;朱启红;欧媛;刘瑜;

施用氮肥对环境激素铅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方卢秋;徐建华;

三峡库区消落带富营养物质总磷的变化趋势    黄敏;盛蓓蕾;

基于数字地面模型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分布规律研究    晁俊姣;黄国鲜;周建军;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被中的汞    张翔;孙荣国;张成;王定勇;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以重庆开县为例    涂建军;王小飞;

三峡库区消落带中汞的微生物甲基化作用    向玉萍;王定勇;申鸿;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生态系统重建的研究    滕衍行;马利民;夏四清;

破解生态难题 促进库区发展    李强

我市启动库区消落带湿地植被攻关    关媛媛

关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建议    民进重庆市委员会

荷花“绽放”三峡库区消落带    本报记者 韩益

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技术获专利    喻妙 陈邦群 周华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将成风水宝地    记者 徐敏 通讯员 戴勇

重庆库区消落带湿地治理取得新突破    田凤

三峡库区消落带潜伏生态危机    徐旭忠

“沧海桑田”项目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    记者 戴娟 实习生 栗园园

三峡大学许文年等攻坚库区消落带绿化难题    实习生 袁小飞 记者 李迎鑫

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及水环境影响研究    韩勇

三峡库区消落带汞的形态转化与释放特征    朱金山

三峡库区消落带对水环境影响分析及利用模式研究    袁辉

三峡库区消落带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王图锦

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沉积物界面磷干湿交替分布特征及转化机理研究    曹琳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库及其风险评价    陈宏

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树种在淹水变化条件下的生理生化适应性研究    李昌晓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    卢德彬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土壤碳氮的分布研究    谭波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及沉积物中磷素分布与赋存特征研究    李璐璐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菌的存在与分布特征    黄培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过程汞释放与甲基化特征的模拟研究    贺春凤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土壤铁还原行为对磷释放的影响    郭念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物淹水后汞的动态变化及其释放特征    张翔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转化特征的模拟研究    宋丽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张丽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莫福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