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间歇运行的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37
热度:

间歇运行的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摘要】:通过植物—基质—微生物协同作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对污染物的净化,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对

【摘要】: 通过植物—基质—微生物协同作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对污染物的净化,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工艺设计资料和应用实例还不多见。 本论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人工湿地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人工湿地系统存在的“黑箱”现象,以泗洪县间歇运行的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论思想,采取现场调研与室内实验相结合方法,对人工湿地填料的理化性能和吸附作用、微生物群落结构、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同时,采用不确定性理论,优化人工湿地设计方法。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人工湿地填料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填料粒径越大,孔隙率越小,渗透系数越高。玄武岩填料CaO含量0.49%,沸石CaO含量4.68%;玄武岩填料大孔发育,过渡孔和小孔相对不发育,沸石填料粒径越大,大孔越发育,粒径越小,过渡孔和小孔越发育,比表面积越大。 (2)玄武岩和沸石填料对氮磷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沸石对氮的吸附平衡时间比玄武岩要短,对磷的吸附平衡时间两者相差不大。玄武岩对氮和磷的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Freundlich型和Langmuir型,沸石对氮和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型。沸石对氮和磷的最大吸附量大于玄武岩,沸石的吸附性能优于玄武岩。 (3)填料吸附性能与理化性能有密切关系,同时,填料粒径与人工湿地床水力停留时间、水力传导性和填料吸附能力有关,据此,提出了填料最佳粒径的概念和填料吸附作用概念模型。 (4)湿地床内沿程不同点位的芦苇根面、填料上的三种微生物(氨化细菌、亚硝化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春季、夏季还是秋季,总体来看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菌;同种微生物相比,根面的微生物数量高于填料表面的数量。氨化细菌数量夏秋季比春季高1-2个数量级,沿程总体各点位数量基本在两个数量级之间变化。亚硝化菌、反硝化菌数量春夏秋季之间变化不大。 (5)人工湿地水样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泗洪县潜流式人工湿地床溶解氧普遍较低,大多在0.6mg/L以下。CODCr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有机物在湿地前部的去除率占整个系统总去除率的80%。CODCr去除率春、夏、秋季分别为74.4%、47.7%和50.9%。 (6)人工湿地系统TN、TP的去除率与季节有关,其中春季TN的去除率为64.6%,氨氮为70.7%,TP为44.1%;夏季TN的去除率为91.4%,氨氮为85.1%;秋季TN去除率为49.3%,氨氮为50.5% ,TP为13.3%。 (7)泗洪人工湿地系统采用间歇运行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处理效果,三个季节监测结果表明,除了秋季外,泗洪人工湿地的出水能够满足一级B排放标准(GB18918-2002)。 (8)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复杂系统,进水水质和水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针对污水处理厂设计过程中进水水质、水量具有不确定的特点,应用人工湿地一级动力学污染物去除模型,基于区间数理论,首次建立了以初沉池和人工湿地床为主体的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模型。结果表明:优化模型提高了污水处理厂优化设计结果的适用性,可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或方案评估提供决策参考。将泗洪污水处理厂设计值与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模型进行综合比较,总体来看,泗洪污水处理厂设计是科学的、合理的。 【关键词】:间歇运行 潜流式人工湿地 污染物去除 设计方法 泗洪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703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Extended Abstract10-13
  • 目录13-17
  • 图清单17-21
  • 表清单21-24
  • 1 绪论24-4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24-25
  • 1.2 国内外人工湿地研究现状25-35
  • 1.3 泗洪县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概况35-41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41-44
  • 2 人工湿地填料的理化性能和吸附作用44-64
  • 2.1 前言44
  • 2.2 人工湿地填料理化性能测试44-53
  • 2.3 人工湿地填料吸附能力测定53-59
  • 2.4 人工湿地填料理化性能和吸附作用的关系59-62
  • 2.5 本章小结62-64
  • 3 间歇运行的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硝化、反硝化能力研究64-81
  • 3.1 前言64
  • 3.2 人工湿地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64-76
  • 3.3 人工湿地硝化、反硝化能力研究76-79
  • 3.4 试验研究结果讨论79-80
  • 3.5 本章小结80-81
  • 4 间歇运行的潜流式人工湿地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81-94
  • 4.1 前言81
  • 4.2 试验内容和方法81-82
  • 4.3 泗洪人工湿地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82-92
  • 4.4 试验结果讨论92-93
  • 4.5 本章小结93-94
  • 5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人工湿地系统工艺设计94-113
  • 5.1 前言94
  • 5.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一般设计方法94-99
  • 5.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不确定性来源及分析99-101
  • 5.4 基于区间数理论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模型的研究101-110
  • 5.5 泗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110-111
  • 5.6 本章小结111-113
  • 6 结论113-116
  • 6.1 主要研究结论113-114
  • 6.2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14-115
  • 6.3 研究展望115-116
  • 参考文献116-124
  • 附录124-128
  • 作者简历128-132
  • 学位论文数据集13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大丰市联丰污水处理厂BOT项目    陈明;奚圣美;

领先的莫斯科污水处理厂    

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改造工程    孔宇;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紧急通知    

倾倒毒泥成京城环保第一大案    李罡;朱静文;

高邮市海潮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效果分析    王海生;张永兴;赵建军;

乌鲁木齐南山景区不再“污水横流”    

泰兴市滨江污水处理总厂    

纽约环保局要当“能源制造者”    

工业数据库软件应用于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洛阳市污水处理与节能减排的思考和建议    王建美;丁绍凯;

湖州市北污水处理厂卡鲁塞尔氧化沟运行管理    黄海明;

污水处理设备国产化——众望所归    高相升;

污水处理厂臭气的生物滤床处理    罗春;马立实;吴坚;周超平;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水资源应对措施——谈国外水循环利用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王苗苗;

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班福忱;程琳;张佩泽;苑晓叶;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能源回收的潜力分析    雷洋;王玉明;杨勇;郑祥;

污水处理厂曝气控制    夏文辉;刘芬;周雹;

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之探讨    徐志瑛;徐志明;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污染控制    耿静;王元刚;李秀荣;徐金凤;

污水处理厂缘何“晒太阳”    本报记者 刘纯友

本市第二大污水处理厂竣工通水    实习记者 刘宇鑫 通讯员 轩永利

长沙5年内将建设5座污水处理厂    魏启扬

江苏宜兴建九大污水处理厂    何小兵

湖北两座污水处理厂遭遇“两重天”    记者 李飞 通讯员 申辉 夏雄彪

污水处理厂不能成“样子货”    本报记者 张 辉

别让污水处理厂成为集中污染源    本报记者 凡德元

污水处理厂为何“晒起了太阳”?    本报记者 郭亚林

江津两座污水处理厂开始吞污    记者 余虎

污水处理厂成“晒太阳工程”粤反思BOT制度    本报记者 霍宇力

间歇运行的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    刘汉湖

深圳河及沿岸污水处理厂典型雌激素微生物转化研究    王凌云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决策研究    蒋茹

广州市典型污染河道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有机硫化物的初步研究    盛彦清

再生水灌溉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焦志华

基于CAST工艺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高效脱氮调控技术研究    刘少武

包含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形成与降解及同时贮存与生长机理的新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建立与模拟研究    范吉

碱性磷酸酶在点面污染源磷形态转化中的作用研究    谢春生

剩余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蚯蚓活化—花卉植物修复机理研究    白向玉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徐州段尾水导流工程关键问题研究    刘广民

山东嘉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武秋生

萧山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处理工艺研究    修燕

大庆西城区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技术应用研究    邢世才

污水处理厂节能控制策略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谭晶

枣庄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启动调试及生产性试验研究    韩巍

污水处理厂加药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廖雪平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能耗评价体系研究    李为

污水处理厂远程交互式系统    王伟东

城镇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研究    田秀芳

监控组态系统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任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