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长江口南汇潮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功能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28:06
热度:

长江口南汇潮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功能【摘要】:2002年8月~12月对长江口南汇潮滩湿地处理系统对污水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潮滩沉积物中N、P含量变化及其与功能细菌含量间的

【摘要】:2002年8月~12月对长江口南汇潮滩湿地处理系统对污水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潮滩沉积物中N、P含量变化及其与功能细菌含量间的关系,以及芦苇对污染物质的直接去除作用。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显著,对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4.06%,76.82%和92.47%;沉积物中N、P含量随样点与排污口间距离增大呈下降趋势;沉积物中NH4+—N、NO3-—N、DIP含量与功能细菌数量间呈良好的正相关;收割芦苇去除的N、P量分别只占全年排入湿地总量的2.201×10-5%、4.552×10-4%。潮滩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通过:潮汐稀释转移,沉降,滩面沉积物吸附等物理过程和微生物分解等生物过程的综合作用,而潮滩植物的直接去除作用仅占很小部分。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长江口 潮滩湿地 污水净化 沉积物 水质 芦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1020)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3DIB4J129)
【分类号】:X703
【正文快照】: 滨海湿地对污水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该作用是由湿地中潮滩沉积物、生物以及潮汐等共同作用的结果[1-3]。其中包括污水中可沉降物质的沉淀作用[4];湿地中潮滩沉积物、植物等对物质的吸附作用[5];湿地中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化作用[6-7];潮滩沉积物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和吸收作用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桂林会仙湿地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与芦苇的响应研究    李晖;黄培芳;黄晓维;余宇霞;刘晓敏;王月;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调控措施    梁新强;邢波;陈英旭;和苗苗;

湿地土壤在湿地环境功能中的角色与作用    王红丽;李艳丽;张文佺;王磊;

污水环境对芦苇生长性状的影响    任珺;陶玲;罗青龙;杨倩;

潮滩湿地对氮和磷以及重金属去除作用的研究进展    朱孟奇;王罗春;蒋海涛;张卓磊;陈飞;

滨河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及其与含水率相关性分析    邢梦林;赵同谦;徐华山;贺玉晓;赵明杰;

浅谈生态工程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刘鹏;

红树林对水体净化作用研究进展    朱颖;吴纯德;

河滨带土壤氮、磷自然渗透与迁移特征研究    尚媛媛;王连喜;郑建伟;周婉君;

排污对长江口南汇边滩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丁峰元,贺宝根,左本荣,袁峻峰

常见沉水植物对草海水体(含底泥)总氮去除速率的研究    宋福,陈艳卿,乔建荣,任久长

几株硝化菌的筛选及其初步鉴定    郑金来,李君文,晁福寰,王新为,周娟,宋农,古长庆

四种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解磷细菌数量及种群分布    林启美,赵小蓉,孙焱鑫,姚军

山东主要土类的解磷细菌及其与供磷特性的相关分析    王健;刘波;陈文;孟庆华;刘继永;

3种药剂对烟草苗床优势藻类的影响    姚媛媛;刘文涛;陈峰;王玉军;

解磷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马春浩;

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王义;贺春萍;郑肖兰;杨芩;郑服从;

森林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环境的影响    彭培好,陈文德,彭俊生

太湖银鱼产量变化和主要鱼类间关系的最优回归模型分析    许建新;刘恩生;

不同抗倒性甘蓝型油菜主茎的硅钾含量初探    刘唐兴;官春云;傅爱斌;雷冬阳;

松花湖富营养化现状调查与评价    施云芬;刘月华;李英赞;

新疆额尔齐斯河天然杨树林根系生物量及分布特征    吴晓成;张秋良;雷庆哲;马利强;白志强;

宁夏产枸杞根际固氮菌分离筛选研究    贝盏临;任贤;雷茜;韩培杰;

水体富营养化对巢湖河蚬和环棱螺分布及种群密度的影响    邓道贵;李洪远;胡万明;周琼;过龙根;

综合生物措施处理养殖废水初探    彭建华;陈文祥;郑金秀;

滆湖不同的湖区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    陈立婧;顾静;彭自然;孔优佳;花少鹏;王武;

滆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轮虫群落结构的比较    陈立婧;顾静;彭自然;孔优佳;花少鹏;王武;

上海世博园白莲泾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    陈立婧;王熙宇;顾静;张饮江;何培民;

雾灵山岩生报春资源调查研究    董玲玲;潘会堂;张启翔;

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胡蓉蓉;章家恩;冯丽芳;

石斛兰叶片内生菌的分离及其解磷能力的研究    郑燕玲;程萍;喻国辉;陈燕红;杨紫红;陈远凤;

凤眼莲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吸收性能研究    杨绘;邓辅唐;孙珮石;卿小燕;杨常亮;

油页岩废渣场适生植物筛选及对重金属的净化研究    孔国辉;黄娟;刘世忠;陈志东;夏汉平;柯宏华;

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素迁移转化特征与生物作用影响机制研究    钱轶超

不同年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分布特征    王秀云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黄桂林

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环境解释    张庆

四川核桃主产区根际解磷细菌研究    余旋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    丁访军

UV-C辐照对典型藻类生长抑制效果与机理研究    陶益

陕北典型小流域立地—群落—土壤侵蚀量的对应模拟研究    贾燕锋

原生质体融合高效反硝化菌及其脱氮研究    桑稳姣

浅水湖泊沉积物中氮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    李鑫

水稻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新疆乌伦古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赵永晶

不同磷水平下菌根真菌与解磷菌、根瘤菌对紫云英生长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信文娟

油茶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及高效解磷菌的筛选    郝艳

半夏软腐病根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鉴定    李艳华

海藻对不同促生菌生长的影响及应用    李智卫

城市街旁绿地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与景观评价    蒋润芸

方岩丹霞地貌岩生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朱渊

富营养化水体中三种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宋春春

太湖源森林公园风景林景观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卢杨

不同磷水平处理对水稻田面水中磷氮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    谢学俭;陈晶中;肖琼;张慧;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    许春华,周琪,宋乐平

化工废水对红树林湿地的影响    李玫,章金鸿,陈桂珠

三江平原沼泽地碳循环初探    马学慧,吕宪国,杨青,阎敏华

小区域水平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评价与分析    李忠佩,王效举

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及转化的控制因素    李忠,孙波,林心雄

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布特征对比研究——以向海与科尔沁自然保护区为例    白军红,邓伟,朱颜明,翟金良,张玉霞

武汉东湖沉积物碳氮磷垂向分布研究    杨洪,易朝路,谢平,邢阳平,倪乐意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王明星,李晶,郑循华

淡水水体沉积物磷的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及建议    葛继稳;蔡庆华;唐涛;

长江口潮滩“干湿交替”模式下磷的迁移过程与机制    欧冬妮

长江口潮滩植被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累积特征研究    胡志平

鄱阳湖区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向速林;

桂林会仙湿地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与芦苇的响应研究    李晖;黄培芳;黄晓维;余宇霞;刘晓敏;王月;

造纸废水对芦苇实生苗生长特性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孙景宽;陆兆华;于研;王睿彤;

崇明东滩湿地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王红丽;李艳丽;张文佺;王磊;付小花;乐毅全;

人工防护林碳储量估算——以新疆墨玉为例    吕妍;宁虎森;王让会;卢筱莉;吉小敏;

气候变化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综述    苏洁琼;王烜;

苏州太湖湖滨土壤中营养盐的垂直分布特征    荆磊;毛健;陆胜兰;朴哲;柏彦超;

对前有综合池的污水湿地处理规模的研究    尤洋;陈建刚;张书函;

我国人工湿地研究进展及在寒冷地区的应用    郑国臣;范晓娜;李云鹏;李环;张继民;彭俊;钱宁;

海水对虾养殖塘排放废水生态处理设计    程果锋;刘晃;吴凡;

生物拦截技术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唐晓燕;胡孟春;张毅敏;张永春;

我国人工湿地研究进展及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    郑国臣;金春久;李青山;李环;金羽;刘崇;

三种红树植物对潮水淹浸与水体盐度适应能力的研究    廖宝文

秋茄(Kandelia candel)根系对盐胁迫响应的差异蛋白分析    刘静瑜

红树林湿地的净化功能及其对污水的响应    陈志力

辽河口芦苇湿地对营养物质和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研究    高亮

丛枝菌根在水稻清洁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张淑娟

退耕还湖下安庆沿江湿地土壤生态化学变化    赵永强

贡格尔流域牛轭湖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希吉日塔娜

大莲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王振旗

农家堆肥系统中氮磷的环境行为研究    乔俊婧

从水土环境要素研究河北保定—沧州地区湿地演变    王宇

基于信息图谱分析的CO_2减排林特征    钟文

试论沉水植物在治理滇池草海中的作用    黄文成,徐廷志

硝化细菌富集技术分析及方法研究    金志刚,屈计宁,何群彪

我国旱地土壤的溶磷微生物    尹瑞龄

沉水植物在治理滇池草海污染中的作用    黄文成

长江口滨岸湿地环境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王军,许世远,陈振楼,毕春娟

长江口及邻近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沈新强,晁敏

长江口海洋产业绿色GDP核算指标的研究    范爱琪;刘书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总51-54期总目录    

长江口湿地的分级、分类保护对策研究    袁兴中

长江口滩涂湿地重金属的分布格局和研究现状    康勤书,周菊珍,吴莹,张经

长江口底栖生物修复的初步研究    沈新强;陈亚瞿;罗民波;王云龙;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浮游植物的分布与变化    李云;李道季;唐静亮;王益鸣;刘志刚;丁平兴;何松琴;

长江口水质污染及生物残毒状况调查    姚野梅,金有坤

长江口石油类污染状况调查    姚野梅

“山海关轮”在长江口碰撞“沃哈科森”轮    王国富;

长江口南港化学需氧量COD分布特征研究    张素香;

近几年长江口附近的余流变化特征分析    孔亚珍;丁平兴;

长江口南港河段近期潮流性质变化分析    罗小峰;陈志昌;路川藤;王春华;

长江口滨岸碳黑对多环芳烃(PAHs)迁移过程的影响    欧冬妮;刘敏;程书波;侯立军;许世远;王丽丽;

试论长江河口的界定    金忠贤;顾锦祥;

长江口沿江大开发与长江三角洲繁荣    薛鸿超;

论长江口水源地的保护    陈西庆;穆宏强;

大弹涂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分析    刘至治;杨金权;王正琦;唐文乔;

长江河口段的演变规律研究和徐六泾节点整治    夏益民;

在长江口:展望未来    李真

长江口生态环境变迁与调控    陈吉余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下长城 科技壮歌    本报记者 矫阳 陈彬

与“长三角”一同成长    本报通讯员 张静 记者 傅菁

长江口赤潮缘何日益频发    曹杰

长江口拔掉入海“骨鲠”    记者 何连弟

长江口经济成新热点    记者 王畇

将飞跃长江口    记者 周放 陈琪

治理长江口打通拦门沙    记者 矫阳

长江口综治开发确定目标    驻鄂记者 钱忠军通讯员 李真

波—流共同作用下长江口二维悬沙数值模拟    胡克林

长江口平面二维非均匀全沙数学模型    曹振轶

长江口水体环境数值研究    戚定满

长江口水流盐度数值模拟    罗小峰

基于核素示踪的长江口、东海和海南东部近海泥沙的沉降过程    黄德坤

长江口悬浮泥沙的吸附—解吸作用对元素固—液相态转化控制的研究    张恩仁

长江口滨岸潮滩重金属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毕春娟

基于GIS的长江口九段沙湿地地貌变迁及其机制探讨    郜昂

长江口营养盐、石油烃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石晓勇

基于ADCP的长江口水沙运动分析及三维水流数学模型    于东生

长江口潮滩氮、磷的潮汐循环与反硝化作用研究    胡玲珍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碳、氮、磷的时空分布    张立娟

长江口北港河势演变分析    武小勇

长江河口盐水入侵一、二维数值计算研究    黄惠明

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区溶解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的分布    林晶

长江口北槽浮泥周期变化分析    李晓燕

放射性核素在长江口固—液相态转化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    段宗炼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刘淑德

富营养化水体中胶体有机营养物质研究    杨登峰

黄河口、长江口pCO_2及水—气界面通量研究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