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污水处理中温度对黑藻生长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04:51
热度:

污水处理中温度对黑藻生长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度对黑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15、25、35℃4个温度,观测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温

【摘要】:[目的]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度对黑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15、25、35℃4个温度,观测在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温度下黑藻的生长情况。[结果]在35、25℃中黑藻生长较为旺盛,经过15 d的培养,黑藻的植株长度、分枝数、根数以及生物量分别增长了2.8和1.2 cm、7.0和5.9个、6.2和3.7条、21%和25%,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5℃下黑藻的生长情况;在15℃的培养中,黑藻的生长较慢,植株长度、分枝数、根数增长量高于5℃,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5~35℃,温度的升高能促进污水处理过程中黑藻的生长。 【作者单位】: 广州地理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黑藻 生活污水 温度 生长情况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34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025056)
【分类号】:X703
【正文快照】: 湿地植物是人工湿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3],沉水植物是湿地植物的一个种类,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4],在污水处理中已经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5-9]。但目前对沉水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类的筛选以及净化污水的效果等方面,对植物在污水净化过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雷泽湘;谢贻发;徐德兰;刘正文;

沉水植物在池塘养殖生态系中的水质改良作用    林连升;缪为民;袁新华;岳春梅;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成水平,吴振斌,况琪军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探讨    杨振德

利用大型围隔研究沉水植被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戴莽,倪乐意,谢平,王建,高村典子

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何蓉,周琪,张军

不同密度瓯江彩鲤生长速度及养殖效果    程起群,李思发,王成辉,徐志彬,项松平,王剑,段江萍,金家鑫,何小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敏,张从宇,马同富,姚维传

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刘松岩;何涛;周本翔;

恢复东湖水生生态系统途径初探    许均华,陈新蕾

符号检验法及其在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宛新荣,钟文勤

紫斑百合居群核型变异式样    李标,虞泓,唐坤

沉水植物在池塘养殖生态系中的水质改良作用    林连升;缪为民;袁新华;岳春梅;

滇池人工湿地的植物群落学特征研究    张玲,李广贺,张旭,张荣社,唐翀鹏

扬中市地表水的致突变性研究    张国栋,钟远,封少龙,吴笛,孔志明,王恒庆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李英华,吕秀阳,任浩明,吕丽丽

广东雷州流沙湾养殖企鹅珍珠贝多毛类寄生虫病的调查    梁飞龙;刘永;邓陈茂;毛勇;

湿地与奥运    衣彩洁;

节节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及鉴定    斯拉衣;李国庆;周贤春;苏立坦·阿巴白克力;

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    白峰青

厌氧生物除磷技术的基础研究    郭夏丽

厦门产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生物学及转胸腺素α1基因蓝藻在抗球虫感染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周克夫

玉米二环系源杂交种亲本选择及其相关系的SSR分子标记分析    郑常祥

长江口潮滩湿地底质对水体氮、磷营养盐含量的影响    张修峰

时空格局与环境梯度对中国水韭属植物物种形成和分化的影响    刘星

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地膜覆盖春小麦土壤微生物特征与养分转化    宋秋华

湖泊大型水生植物空间格局分形与地统计学研究    潘文斌

鲜切芦蒿的品质和酶促褐变机理研究    郁志芳

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树种在淹水变化条件下的生理生化适应性研究    李昌晓

红树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罗穗华

三种人工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性能研究    袁云松

若干环境因子对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光合作用的影响及鱼草混养研究    栾会妮

人工湿地候选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姚芳

湿地修复生态工程中水生植物对重金属Cu、Zn污染废水的净化研究    谢丹超

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现场中试研究    吴建强

慈姑对磷、氮污染物的去除规律研究    朱莹

南湖疏浚后底泥氮、磷释放规律研究    周扬屏

蒜头果的濒危原因研究及挽救对策    梁月芳

环境对菹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及菹草对富营养化水净化能力的研究    苏胜齐

女山湖水生植物保护与改良途径的研究    沈新玉,陈宇,管远亮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    吴振斌,陈辉蓉,雷腊梅,宋立荣,付贵萍,金建明,贺锋,何振荣

有水草和无水草的两个浅水水库生物生产量的比较    史为良,董双林,王立柱

菹草型水体的理化因子和水生生物状况    李永函,金送笛,刘国才

伊乐藻、轮叶黑藻净化养鱼污水效果试验    高光

伊乐藻等水生高等植物的快速营养繁殖技术和栽培方法    连光华,张圣照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Ⅰ.净化污水的效果    成水平,况琪军,夏宜琤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Ⅲ.净化污水的机理    成水平,夏宜琤

保安湖沉水植被恢复及其渔业效益    金刚,李钟杰,刘伙泉,温周瑞,陈洪达

两种沉水植物对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夏花培育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    刘鑫,王哲,张一,柳光宇,黄诚

集成式污水处理装置的技术进展    王筱雯;马伟芳;林海;崔永强;

生活污水与尾矿水混合处理工艺及效果分析    谢中强;

进口优势菌的启动研究    赵爱华;张小娟;李杰;

“清洁桐庐”更动人    胡立刚;

浅析我国水环境现状及城市污水的处理    高婷;于航宇;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特性的研究    雷青娟;张正国;

广东新丰江水库集水区域生活污水防治研究    王瑾;付永胜;

3T-B系列菌剂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樊博;李文龙;王艳丽;申琪;王迪;洪坚平;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小兵;鲍静;周俊;

外加磁场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林振锋;

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除磷效果试验研究    李丽;王全金;李忠卫;

利用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动态试验研究    韩秀丽;陈稳;

岱庄煤矿矿井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张志刚;赵丙庆;沈海东;

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陈斌;张宗军;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卢会霞;孙红文;傅学起;

CASS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与应用    李春来;刘康怀;赵文玉;张华;覃许江;司圣飞;

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

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陈志良;

前反硝化除碳脱氮技术在治理煤矿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杨广正;肖红;

应用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徐浩昌;杭岳宗;

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及资源化    本报记者 叶昌元

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怎样处理?    李玉芳 闫艳 高杰

生活污水不再往地下漏    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陆晓华 通讯员 刘军

中铝广西分公司实现生活污水工业循环利用    邓小英

处理生活污水 整治村庄环境    记者 郭月昌 通讯员 裘高华 陈海永

生活污水防治不容忽视    刘纯银

汉寿耗资8355万元治理县城生活污水    记者 曾玲 通讯员 周红艳

每年3万元处理3000人的生活污水    记者 陈羚 通讯员 裴甸昶

水上养绿植,绿岛净化生活污水    记者 余晓洁 吴晶晶

可处理辖区所有生活污水    本报记者 何腾江 实习生 王利冰

黑藻对水体Cd、Cu、Zn污染的反应机制研究    徐勤松

一种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崔丽

dUBF-CW耦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李晓东

黑藻生物吸附剂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黄灵芝

膜法处理回用生活污水及UF膜过滤生活污水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孙德栋

受污染水体沉水植物轮叶黑藻恢复的若干生理生态学问题研究    赵强

厌氧—磁化复合系统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中试研究    易赛莉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机理及处理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特性研究    艾翠玲

城镇生活污水杨树林地慢速渗滤生态处理研究    白保勋

粉煤灰混凝剂制备及用于混凝—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效能研究    李亚强

低温条件下悬浮填料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代琳琳

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王怡

A~2/O一体化H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杜桂敏

混凝—过滤法在生活污水中的实验研究    黄树辉

O_3/H_2O_2联用和Fenton试剂对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何江

大型水生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程伟

Z氏混凝法结合二氧化氯处理山东铝厂生活污水    刘光田

我国高速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赵琴

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樊开青

高速公路施工期服务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理研究    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