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基于氮平衡原理对南方污水处理厂中试脱氮工艺调控策略研究

关注热度:164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姜应和 刘佩炬 王磊 田中凯 刘小英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通过建立A2/O工艺中氮的物料平衡方程,预测不同进水TN条件下,如何调控污泥回流比和混合液回流比使出水氮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然后根据预测的运行参数,调试武汉市龙王嘴污水处理厂中试模拟装置,进行工况验证.结果表明,在进水TN低于30 mg·L-1,温度高于15℃时,不需要混合液回流即可实现良好的脱氮效果;在进水TN高于30 mg·L-1,温度在10~15℃之间时,增加混合液回流和DO可以提高脱氮效果,但当温度远远低于10℃时,必须同时提高混合液回流比来保证系统出水.该方法能较好依据水质状况通过调控回流比实现较好的脱氮效果.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城镇供水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脱氮 污泥回流比 混合液回流比 温度 污泥浓度 溶解氧
【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7-002-0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057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2-Ⅳ-072) 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资助项目
【分类号】:X703.1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很多污水处理厂均采用A2/O工艺进行污水生物处理[1].但由于A2/O工艺自身存在碳源竞争、硝酸盐以及泥龄等问题使其在实际运行中很难实现高效同步脱氮除磷效果[2,3].为提高A2/O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研究者提出倒置A2/O、改良式A2/O等工艺,以及化学除磷、补充碳源、添加生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工艺优化诊断技术用于污水厂的改造    George Lee;Jim Goodley;尚爱安;徐鸿德;朱石清;唐建国;周骅;张善发;高允础;姚彬;

处理低温低碳源污水的倒置A~2/O工艺强化脱氮研究    张智;陈杰云;李勇;尹晓静;张华;杨明佳;孙畅;

改良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应用研究    杨志泉;周少奇;何伟;郭玉;

倒置A~2/O工艺对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分析    王社平;黄宁俊;邵军峰;彭党聪;苏爱妮;鲁海峰;尹博涵;

A/O脱氮工艺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    彭永臻,王晓莲,王淑莹

好氧-低氧生物滤池对低碳氮比污水脱氮研究    陈秀荣;艾奇峰;徐文璐;吴敏霖;

温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稳定性的影响    李祥;黄勇;郑宇慧;袁怡;李大鹏;潘杨;张春蕾;

A~2/O工艺脱氮效果研究    马俊;张永祥;刘亮;付冰;

A~2/O工艺的固有缺欠和对策研究    张杰,臧景红,杨宏,刘俊良

污泥回流比对分段进水A/O生物脱氮工艺的影响    王伟;彭永臻;孙亚男;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代金;张穗;王玉军;温广月;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詹婧;孙庆业;石先阳;

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    石先阳;凌晨慧;鲍婷;谢继峰;周芬;盛雅琪;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对比试验    孙力

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总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汪海波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Fe(II)、Fe(III)    郭小慧,孙静月,赵中一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TNT废水的试验研究    陈林;涂春贤;张国珍;宋小山;

影响总氰化物测定结果的因素    黄仙花;方谨继;

废水生物处理脱氮原理与新工艺    王白杨;

城市污水除磷中的有关问题    黄晟,吴慧英,陈建红

常温下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冯平;周少奇;

生物膜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脱氮效能研究    李祥;黄勇;袁怡;

倒置A~2/O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研究    张波,高廷耀

分段进水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邱慎初,丁堂堂

加填料A~2O/混凝沉淀法处理酒店污水    龚丽雯,龚敏红,王成云,陈建湘,李京会

A+A~2O工艺在泰安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陈凌霞;魏峰;徐志伟;

厌氧氨氧化技术工程化的全球现状及展望    郝晓地;仇付国;W·R·L·van der Star;M·C·M·van Loosdrecht;

处理低碳源污水的倒置A~2/O工艺强化脱氮技术研究    张智;陈杰云;李勇;周娇;陈永红;

温度对污泥水脱氮效果的试验研究    陈青青;孙少伟;于丽芳;彭党聪;

A~2/O工艺脱氮特性研究及其污泥膨胀控制    马俊;张永祥;付冰;

CASS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分析    付朝臣;廖日红;王培京;何刚;顾永刚;

抗生素废水两段生物接触氧化脱氮试验研究    相会强;李树新;曹相生;

污泥回流比对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研究    杨晓南;赫俊国;欧阳峰;姜涛;

倒置A~2/O工艺生物脱氮效果研究    张永祥;丰锴斌;马俊;

回流比对投料A~2/O工艺脱氮除磷影响的中试研究    李银波;周少奇;邱育真;吴硕贤;

底曝式氧化沟脱氮除磷的运行控制    王静;刘建;王凤伶;

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脱氮    石明岩;冯兆继;余建恒;王少林;夏耿东;

污水处理厂脱氮效果及相关参数的分析    范茏;王志强;罗彬;陈大方;王颖哲;刘艳臣;施汉昌;

利用取样光纤光栅实现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    郑伟;卓仲畅;苏雪梅;于永森;张玉书;

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的研究开发    秦红;沈辉;张仁元;史保新;梁振南;

国产GTS1型数字探空仪储存后温度、湿度和气压漂移分析    阎红;

原位改性对纳米氢氧化镁/EPDM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王振华;卢咏来;张立群;

温度对棉花上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    于江南;王登元;邓菲菲;陈丹;李杰;

船舶空调模糊控制实现方式的研究    阚安康;韩厚德;纪珺;

多场耦合下纳米尺度薄膜力学性能的研究    王世斌;李林安;亢一澜;贾海坤;张世杰;

朱顶红盆花花期调节技术研究    吕文涛;周玉珍;成海钟;娄晓鸣;姜红卫;

温度和光照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及其数学模型    常显民;徐楚年;

悬挂式气敏元件的热功耗和超低热功耗元件探讨    曲鲁;兰怀迎;刘文利;刘建同;刘东红;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上海农科热线供稿

温度带来的启迪    林鸣

两元相融中寻找最适的温度    杜爽

巧控温度育壮苗    王讯

在这里感受安全的温度    本报记者 王冠星

人体能耐多高温度?    本报记者 李颖

提高大棚温度六招    磁县农牧局 梁桃叶

LIZZY春夏新品发布强调“温度”    记者王晴颖

持续才更有温度    柬锋

提高大棚温度九法    定州市农业局 王虎

A/A/O氧化沟工艺强化脱氮调控技术研究    李柏林

基于CAST工艺的低碳氮比城市污水高效脱氮调控技术研究    刘少武

基于荧光光纤光栅的应变与温度同时测试技术    孙伟民

温光对水稻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李天

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    汤国璋

红外目标模拟器辐照度测量技术研究    萧鹏

利用2n配子创新园艺作物种质的研究    张新忠

脉冲强磁体分析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彭涛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净氮矿化作用    王常慧

烟草NtFAD2基因的沉默及功能研究    杨明峰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和生理特性的研究    李卿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生长发育及育性转换规律研究    唐海明

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温度信息的提取研究    赵慧

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免疫防御特性的比较研究    石芳芳

TiAlZr钛合金及其爆炸喷涂WC-25Co涂层高温微动磨损研究    黄鹍鹏

基于日光温室湿度模型的热交换除湿研究    张文艺

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及其表达的影响因素研究    胡靖

热能表检定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韦靖

四纹豆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曹新民

温度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生长发育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宋月芹

 
关键词: 脱氮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