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35:21
热度: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简称污泥水)具有氨氮浓度高、碳氮比低的特点,虽然其水量仅占进水量的1%~3%,但氮负荷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过程产生的废水(简称污泥水)具有氨氮浓度高、碳氮比低的特点,虽然其水量仅占进水量的1%~3%,但氮负荷却高达进水的15%~25%。现有的处理方式为将该废水回流至进水井进行循环处理,由此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实际氮负荷高于设计负荷,出水水质不达标。本研究探讨对污泥水进行单独处理,同时富集硝化菌,并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生物添加,从而达到既处理污泥水又增强污水处理系统硝化能力的双重目的的可行性。进行了污水处理系统(主流)的无接种快速启动和运行研究,污泥水处理系统(侧流)的接种启动和运行的研究,利用侧流系统富集的硝化菌对主流系统进行生物添加强化硝化技术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的自培养启动与进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密切相关。通过微生物计数统计,经初沉池处理后的污水中所含细菌总量仅占原水细菌总数8.8%,原水中有91.2%的细菌在初沉池随悬浮物的沉淀而去除。利用未经初沉池处理的原水进行自培养启动试验,经11d后反应器内可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MLSS可达到2000mg/L以上,出水COD达到50mg/L以下,15d后出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低于检测限,硝酸盐氮浓度稳定在25mg/L以上,完成硝化菌培养。 (2)通过接种初沉污泥进行活性污泥系统的启动,运行9d后,出水中COD浓度低于50mg/L,出水中氨氮浓度低于1mg/L。初沉污泥中的细菌总数可高达1.70×10~(10)cells/mL,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快速启动的接种污泥。此外,当处理系统活性污泥流失时,可利用初沉污泥随时进行接种,便于活性污泥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稳定运行。 (3)采用假连续流O/A工艺可对污泥水(侧流)进行高效处理,同时富集硝化菌。控制系统的SRT为15d,HRT为32h,经过64d的运行后达到稳定。在稳定状态下,进水氨氮负荷平均达到0.484kgNH_4~+-N/(m~3d),出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稳定在5mg/L以下,污泥中AOB (氨氧化菌)总数(以Nitrsomonaseuropaea/Nitrosococcus mobilis和Nitrosospira之和计)可达108.82~108.86cell/mL,NOB总数(以Nitrobacter和Nitrospira之和计)可达10~(8.58)~10~(8.63)cell/mL,折算为处理每升污泥水产生35.2mg的硝化菌。AOB的优势菌由接种时的氨氧化螺旋菌(Nitrosospira)转变为氨氧化单胞菌(Nitrsomonas europaea/Nitrosococcus mobilis),NOB(亚硝酸盐氧化菌)未发现明显变化;污泥的最大比氨氧化速率(AUR)为12.43mgNH_4~+-N/(gMLSS·h),最大比亚硝酸盐氧化速率(NUR)为13.18mg NO_2~--N/(gMLSS·h)。 (4)A~2/O工艺(主流)中各区容积比是影响其脱氮除磷性能的重要因素。在水力停留时间10.1h的条件下,当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为1:2:7.1时,出水中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6.98mg/L、0.81mg/L、24.75mg/L和2.45mg/L,对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91.4%、97.8%、54.4%和27%;当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容积比为1:1.7:2.4时,出水中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8.92mg/L、5.95mg/L、21.97mg/L和0.41mg/L,对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88.4%、84.4%、59.8%和85%;缩短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将导致硝化效果下降,从而使得污泥回流中的硝酸盐浓度降低,减小了反硝化菌在厌氧区与聚磷菌对有限基质的竞争,同时,由于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原水中颗粒态有机物的水解产生VFA,使聚磷菌进行充分释磷,达到提高系统除磷能力的目的;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为反硝化菌提供了充足的反硝化时间,提高系统脱氮效果。 (5)利用侧流富集的硝化菌进行生物添加后,主流系统活性污泥的AUR和NUR分别由添加前的2.61mgNH_4~+-N/(gMLSS h)和2.38mgNO_2~--N/(gMLSS h)提高至添加后的5.32mgNH_4~+-N/(gMLSS h)和3.81mgNO_2~--N/(gMLSS h),系统的氨氧化和亚硝酸氧化能力均得到了增强,相应的氨氮去除率提高30%以上。 (6)生物添加后,A~2/O系统的除磷能力也得到提高,PO43-的去除率由生物添加前的63.44%提高到添加后的89.15%,生物添加对生物除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试试验结果证明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水富集硝化菌并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生物添加,可以实现强化污水处理系统的硝化能力和优化微生物种群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污泥水 生物添加 硝化能力 脱氮 除磷 微生物群落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29
  • 1.1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及研究现状12-18
  • 1.1.1 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理论和技术12-14
  • 1.1.2 生物脱氮新理论和新技术14-16
  • 1.1.3 强化生物除磷理论和技术16-17
  • 1.1.4 反硝化除磷脱氮理论和技术17-18
  • 1.2 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18-23
  • 1.2.1 A~2/O 工艺的产生18-20
  • 1.2.2 A~2/O 工艺的发展20-23
  • 1.3 污泥水富集硝化菌及强化硝化技术23-27
  • 1.3.1 污泥水来源及其水质特性23-24
  • 1.3.2 污泥水富集硝化菌及强化硝化技术24-27
  • 1.4 课题背景27-29
  • 1.4.1 课题来源27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基本内容27-29
  • 2 中试装置和分析方法29-42
  • 2.1 中试装置设计、加工与安装29-32
  • 2.2 清水试验32-37
  • 2.2.1 试验目的32
  • 2.2.2 试验步骤32-33
  • 2.2.3 示踪试验方法与材料33
  • 2.2.4 示踪试验计算方法33-34
  • 2.2.5 试验结果与分析34-37
  • 2.3 中试系统主要设备仪器和分析方法37-41
  • 2.3.1 主要设备和仪器37
  • 2.3.2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37
  • 2.3.3 生物学指标分析方法37-41
  • 2.4 试验污水41-42
  • 3 A~2/O(主流)系统的启动与运行42-77
  • 3.1 前言42-43
  • 3.2 启动研究43-61
  • 3.2.1 启动策略43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43-50
  • 3.2.3 快速启动探讨50-60
  • 3.2.4 小结60-61
  • 3.3 系统运行61-77
  • 3.3.1 容积比的影响61-71
  • 3.3.2 仙女虫的出现和防治71-76
  • 3.3.3 小结76-77
  • 4 侧流系统的启动与运行77-92
  • 4.1 前言77
  • 4.2 侧流系统启动与运行77-78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78-90
  • 4.3.1 好氧阶段进出水氨氮、亚硝酸盐氮变化78-79
  • 4.3.2 氨氧化速率和亚硝酸氧化速率变化79-84
  • 4.3.3 MLSS 和 SV 的变化84
  • 4.3.4 硝化菌菌群结构的变化84-88
  • 4.3.5 稳定阶段各水质指标的周期变化88-90
  • 4.4 小结90-92
  • 5 生物添加强化脱氮工艺中试研究92-109
  • 5.1 前言92-93
  • 5.2 结果与讨论93-107
  • 5.2.1 对降解 COD 的影响93-94
  • 5.2.2 对脱氮的影响94-101
  • 5.2.3 对除磷的影响101-102
  • 5.2.4 生物添加前后污染物(C、N、P)的沿程去除量102-107
  • 5.3 小结107-109
  • 6 结论109-111
  • 致谢111-112
  • 参考文献112-12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和发明121
  • 一、发表的论文121
  • 二、发明专利12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初沉污泥水解酸化试验研究    李军;任健;王洪臣;甘一萍;周军;张帅;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    沈耀良,玉宝贞

侧流富集/主流强化硝化(BABE)升级工艺    赵义;郝晓地;朱景义;

缺氧区、好氧区容积比对A~2/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曹雪梅;彭永臻;王淑莹;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脱氮技术的应用及进展    于莉芳;彭党聪;

S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水的研究    于莉芳;刘小英;王圣伟;彭党聪;

提高 A~2/O 工艺总体处理效果的措施    娄金生,谢水波

大庆某污水处理厂设计特点与活性污泥培养    杜茂安,戴爱临,韩冬冰

低温低浓度下城市污水活性污泥自然培养和驯化    江建权;杨殿海;周琪;

蠕虫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魏源送,樊耀波

污泥水富集硝化菌添加强化污水处理系统硝化的试验研究    于莉芳

初沉污泥水解产酸及其利用研究    吴一平

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尹志高;陆志波;杨健;刘静;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方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桂轶;孙世群;

隧道施工废水研究进展及对环境的影响    季铁军;陈培帅;

利用固态有机碳源的地下水生物反硝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刘江霞;罗泽娇;靳孟贵;廉晶晶;李永勇;

改性陶粒的制备及其过滤去除有机物的研究    高桂青;鞠治杰;鞠海燕;

DE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快速启动研究    李继武;唐文浩;

高浓度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能源回收研究    毛羽;张贝;刘士清;许玲;宋洪川;张有刚;孙传伯;

厌氧流化床处理白酒废水的启动试验    李丽;周健;管秀琼;周健丁;杜文鹏;

基于污泥浓度分区技术的理论研究    李明明;崔燕平;邢传宏;阚灵佳;王素兰;

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    郭冀峰;李胜;

A/O-MBR处理生活污水低温启动试验研究    刘慧君;许晓毅;朱跃敏;肖瑞;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常见问题及对策    王竹霞;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低温、低C/N城市污水中TN去除对策分析    雷晓玲;叶方剑;刘贤斌;陈文华;

出水循环强化人工湿地处理效能    何连生;刘鸿亮;席北斗;朱迎波;

水体中磷的转化与循环    左梅梅;王华军;丁昭霞;

废水化学除磷的研究进展    左梅梅;王华军;丁昭霞;

污水中挥发性脂肪酸组成的离子色谱法分析    江伟;张代钧;艾海男;

硝化细菌在不同温度下对氮素的去除效能研究    张巍;赵军;郎咸明;李晓东;匡德舜;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张向怡;秦立娟;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高磷铁矿生物降磷反应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皮科武

智能化控制SBBR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性能和微生物学研究    金云霄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严重受污染河道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重金属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王令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郑刘春

负载锰氧化物滤料对高锰地下水处理技术研究    李金成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优势脱氮菌的筛选及工业化应用基础研究    孙菲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研究    马杨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A~2/O、倒置A~2/O和前置缺氧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比较研究    侯亚辉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阜新矿区矿井水混凝及过滤优化研究    唐寿明

双氧水、活性炭、沸石不同组合对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    李海洋

矿井水Fenton高级氧化除铁除锰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姜中堂

海绵铁过滤—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李冰

奥贝尔氧化沟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张海珍;郑淘;

厌氧过程中相分离对污泥性能及其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严月根

以DO、ORP、pH控制SBR法的脱氮过程    高景峰,彭永臻,王淑莹,曾薇,隋铭皓

传统与短程反硝化的影响因素及特性研究    张小玲,彭党聪,王志盈

昆明的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    马培舜,王海玲,成丽华,郑兴灿

低溶解氧下活性污泥法的短程硝化研究    张小玲,王志盈,彭党聪,王晓昌

侧流富集/主流强化硝化(BABE)升级工艺    赵义;郝晓地;朱景义;

A~2/O—膜生物反应器强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曹斌;黄霞;北中敦;杨瑜芳;杨德立;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脱氮技术的应用及进展    于莉芳;彭党聪;

Orbal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分析    路江涛;周少奇;曾焕斌;林岩;多鲁昆江;覃丽;

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生态群落分析技术进展    杨清香;张昱;杨敏;

MUCT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与问题探讨    张飞雁;何恭哲;曹洪涛;雷中方;刘翔;王悦超;吴婷;

生物流化床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回流液的可行性研究    李萍;林海;何建敏;陈松梅;

曾薇:让城市污水变清澈    胡源;

城市污水厂DE氧化沟分阶段运行探讨    裴刚;秦桂海;

复合式MUCT工艺用于城市污水除磷脱氮的研究    孙力平;张轶凡;郝赫;姜飞;吕建波;

缺氧-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城市污水    王道泉;财音青格乐;

UNITANK池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王怀宇;

悬挂链移动曝气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黄忠思;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增强脱氮除磷功能的措施    苗纪伟;何群彪;周增炎;

ASM_3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调整中的应用    魏阿姝;王金龙;

MBBR移动床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中的应用    牛学义;

植物-生态工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郝虎林;杨关设;陈里晋;杨肖娥;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节能技术    马超;陈向明;

探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雷电防护    刘娟;陈锡晖;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全氟化合物的存在及去除效果研究    范庆;邓述波;周琴;隋倩;黄俊;余刚;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方式的探讨    陈鸣;

油泥的预制床修复及其微生物群落变化    刘五星;骆永明;余冬梅;滕应;李振高;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生物过滤处理    许延营;张世明;

分散型生活污水的低耗高效脱氮除磷    袁林江;杨凯;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探讨    刘红姝;刘东方;李克勋;

庄河首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张兰 王岩

大洼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    首席记者 刘长军

肇源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底投用    王晓兵 记者 李德成

珲春城市污水处理厂试运行    记者 王凤娟

凌海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试运行    赵卓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应由集中走向分散 由地上转入地下    孟凡模

依兰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    张丽娜

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管    史文静 李若玲 周建萍

谁来投资城市污水处理厂?    本报记者 王娅

山东实现一县一厂目标    本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城市污水厂污泥水处理及生物添加强化脱氮中试研究    万琼

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    吴昌永

A~2/O工艺脱氮除磷及其优化控制的研究    吴昌永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菌及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王晓慧

A~2/O-BAF系统深度脱氮除磷    陈永志

卡鲁塞尔氧化沟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夏岚

北运河水体中氨氮的氧化过程及微生物响应特征    于洋

改良型A~2/O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的特征及控制研究    樊杰

污泥水富集硝化菌添加强化污水处理系统硝化的试验研究    于莉芳

dUBF-CW耦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李晓东

城市污水处理厂AB工艺改造试验研究    陈晓莉

A~2/O工艺处理系统脱氮除磷优化研究    唐致文

A~2O-BAF工艺强化同时脱氮除磷    王建华

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及污泥水强化生物脱氮试验研究    邵军峰

倒置A~2/O工艺处理河道水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翟英华

人工湿地除磷基质研究及同步脱氮除磷填料的开发    张文娟

厌氧MBBR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及脱氮机理研究    赵建邦

ANDA工艺脱氮效能的研究    梅益军

生物膜反应器用于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    刘杰

以污泥水富集硝化菌为添加源强化城市污水生物脱氮系统功能研究    王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