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多热源工业合成SiC新技术节能提质优化理论与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2:28
热度:

多热源工业合成SiC新技术节能提质优化理论与应用【摘要】:多热源工业合成碳化硅新技术经过实验室小试、中试和工业试验,技术上已经成熟,并在SiC行业尤其是青海、宁夏等省份得到推广应用

【摘要】:多热源工业合成碳化硅新技术经过实验室小试、中试和工业试验,技术上已经成熟,并在SiC行业尤其是青海、宁夏等省份得到推广应用。多热源法以多个炉芯代替传统的单个炉芯,有效地分散了炉内热量,降低了炉内温度梯度,均匀了热场,扩大了SiC生成区间,从而降低了能耗、增加了产量。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合成炉内温度场特点和工艺条件对合成炉温度场的影响,采取一定措施改善生成碳化硅的温度区域,对于从根本上提高碳化硅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产品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实验实现了对SiC合成炉炉体内部的温度测量。研究了供电制度与炉芯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所测结果对炉内温度进行了预测。测温实验是数值计算的基础。 通过对合成炉的传热学分析,建立了多热源炉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单值性条件确定炉内温度分布,根据合成炉的特征分析了炉子的物理条件、几何条件、时间条件和边界条件。应用有限单元法对温度场微分方程进行求解,计算过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完成。 SiC合成炉具有平面瞬态具有内热源温度场的特点,取任一垂直于炉长方向的平面进行分析,研究多热源炉传热传质规律。分别以点、线、面为对象,研究了炉内温度、温度梯度和热流强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结晶筒的成长过程和产物特点。研究发现,热场叠加和屏蔽是多热源炉节能、提质、增产、降耗的本质原因。 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炉体结构参数和供电参数对多热源炉温度场的影响。综合考虑单炉产量、单产能耗和产品质量等因素,确定了最优的保温层厚度、表面负荷、供电时间、炉芯尺寸和炉芯间距。 以所确定的最优炉体结构参数为基础,按炉芯数目从少到多的顺序构建多热源炉,在相同供电条件下,对不同炉芯数目的多热源炉温度场进行模拟,找出单炉产量和炉芯数目之间的关系,建立炉芯数目的判定模型。为寻求更一般的规律,根据多热源炉传热传质规律和产物的特点建立多热源炉所形成的结晶筒的抽象模型,对抽象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炉芯数目的另一种判定模型,两者互为补充。 【关键词】:碳化硅 多热源炉 温度场 数值模拟 ANSYS 工艺参数 炉芯数目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K175
【目录】:
  • 1 绪论8-17
  • 1.1 碳化硅材料及其应用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8-12
  • 1.3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2-13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13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3-15
  • 1.5.1 典型部位的温度测量13-14
  • 1.5.2 多热源炉传热学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14
  • 1.5.3 多热源炉传热传质规律研究14
  • 1.5.4 多热源炉基本工艺参数的确定14-15
  • 1.5.5 炉芯数目判定模型15
  • 1.6 技术路线15-17
  • 2 实验17-25
  • 2.1 合成实验17-19
  • 2.1.1 原料17-18
  • 2.1.2 多热源合成炉18-19
  • 2.1.3 工艺流程19
  • 2.2 测温实验19-21
  • 2.2.1 利用红外光谱测温仪测温20
  • 2.2.2 利用示性物质测温20-21
  • 2.3 测温结果与讨论21-23
  • 2.3.1 红外光谱测温仪测温结果与分析21-22
  • 2.3.2 利用示性物质测温结果22-23
  • 2.4 ANSYS模拟与炉内温度预测23-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3 碳化硅合成炉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25-45
  • 3.1 碳化硅合成炉的数学模型25-34
  • 3.1.1 碳化硅合成炉的基本方程25-26
  • 3.1.2 几何条件26
  • 3.1.3 物理条件26-31
  • 3.1.4 时间条件31-32
  • 3.1.5 边界条件32-34
  • 3.2 有限单元法在碳化硅合成炉温度场数值计算中的应用34-44
  • 3.2.1 平面温度场“变分”方程的推导35-37
  • 3.2.2 平面温度场在三角形六节点等参单元中的离散37-44
  • 3.2.3 时间项的处理方法44
  • 3.2.4 有限单元法的总体合成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4 多热源炉温度场的传热传质规律研究45-55
  • 4.1 单个热源对总体温度场的贡献45-47
  • 4.2 炉体中心点温度变化规律47-48
  • 4.3 中心线L的温度分布48-49
  • 4.4 温度梯度变化规律及结晶筒的生长过程49-51
  • 4.5 热流强度的变化规律51-52
  • 4.6 多热源炉合成产物的形成规律及节能提质效果52-53
  • 4.7 本章小结53-55
  • 5 多热源炉基本工艺参数的确定55-76
  • 5.1 保温层厚度与结晶层厚度之间的关系55-60
  • 5.2 表面负荷的确定60-64
  • 5.3 供电时间对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影响64-69
  • 5.4 炉芯的基本尺寸69-75
  • 5.5 本章小结75-76
  • 6 炉芯数目判定模型76-93
  • 6.1 炉芯数目与炉芯排列形式76-85
  • 6.2 炉芯数目的判定模型85-92
  • 6.3 本章小结92-93
  • 7 结 论93-94
  • 致 谢94-95
  • 参考文献95-99
  • 附录9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高品质大结晶碳化硅生产优化工艺    王惠民;李秋南;白玲;陈辉;

SiC材料与器件    袁明文

碳化硅电阻炉工艺和电气参数配合的探讨    王福德

我厂4400kVA碳化硅炉变与炉体不匹配的原因分析    李建福

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发展与性能    魏明坤,张丽鹏,张广军

碳化硅纳米晶须的制备    戴长虹,水丽

炉体表面温度对单位电耗的影响──对碳化硅冶炼炉送电量选择的研究    周强

艾奇逊电阻炉在中国——碳化硅冶炼炉的发展方向    周强

碳化硅冶炼炉透气炉底的设计    周强

影响碳化硅冶炼一级品率的因素分析    张元超,周强

SiC晶须的特性及其合成与应用发展现状    王启宝,曾鸣,郭梦熊

多热源合成碳化硅炉温度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刘永胜

结构优化的APDL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任新见,江克斌,张光明

挑梁下纵横墙墙体荷载分布规律的ANSYS分析    刘兴远,林文修,张琦彬,邓安福

厂房框架模型空间作用试验研究与ANSYS建模分析    任国亮,赵远翔,何英明

钢结构防火涂料等效热传导系数的确定    蒋首超,徐小洋,赵蕾,熊皓

CFRP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杨曌;黄刚;

高温下叠层橡胶支座的热力学分析    杜永峰;寇佳亮;寇巍巍;

热磨损表面温度的分析与测量    吴一平;施占华;李熙章;肖钟义;

梯形肋的热计算及其应用    邓先琛;

液晶屏非稳态温度响应特性的理论分析    王元庆

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应用技巧    王立涛

先进分析方法在重卡前轴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周福庚;吕召全;

激光作用金属板材塑性损伤的判定    陈彦北;陆建;倪晓武;

基于油气集中处理系统涡街流量计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顾克江;

电子设备机柜结构的模态分析    刘衍平;张刘斗;

适应性非线性前馈控制系统在钢轨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激光辐照柱壳温升的有限元计算    宋凤梅;张建泉;刘峰;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测量实验研究    张友华;刘德英;陈伟芳;杨汝森;杨国铭;陈海群;

非晶箔带爆炸焊接温度产生与分布分析    付艳恕;孙宇新;王晓萍;王金相;张晓立;

几种典型金属在高温下的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李玉龙;郭亚洲;胡海涛;索涛;李娜;胡锐;

位移法在平面稳态传热有限元计算格式中的应用    刘大全;孙利民;

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热理论与制备工艺研究    侯立峰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    高晓阳

聚合物/无机物/生物质杂化复合材料及其陶瓷材料的研究    李忠

低合金高强钢双丝焊热过程数值模拟及接头组织转变行为研究    杨秀芝

细水雾抑制熄灭气体射流火焰的实验研究    陆嘉

重载组合列车牵引及制动系统的试验与仿真研究    张波

固定床传热研究及费托合成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拟    吴建民

煤自然发火期快速预测研究    梁运涛

超冶金级硅的制备研究    于站良

大洋多金属结核合成锂离子筛与吸附基础研究    冯林永

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计算机模拟    孙瑞霞

Φ800mm通光口径纹影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孙威

方钢管混凝土火灾条件下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    赵永梅

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承载特性研究    刘欣丽

接触热阻对聚合物注塑成型冷却过程影响的研究    赵保才

既有宽幅桥梁结构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加固分析    郑文举

热处理零件组织性能分布的计算机预测及其结构设计    冯媛媛

橡胶坝锚固系统充排水系统及坝端处理模式的研究    郭玮

橡胶坝静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张鹏

船用换热式惯性滤清器物理场耦合计算    韩芳明

多热源“熔透”法合成碳化硅的实验研究    庄飞

无烟超低灰纯煤冶炼高品质碳化硅工艺研究    王鹏飞;

提高绿碳化硅质量的途径    胡东;

SiC晶须增强铝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姚忠凯,耿林

SiC材料与器件    袁明文

Si_3N_4-SiC材料的生产与应用    张林,赵光华,朱喜仲

SiC晶须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安征,郭梦熊

耐火材料、磨料行业细碎、粗磨新型加工设备——PL型立式冲击破碎机及加工工艺流程    宋希敏,乔丽侠

碳化硅电阻炉工艺和电气参数配合的探讨    王福德

我厂4400kVA碳化硅炉变与炉体不匹配的原因分析    李建福

反应烧结碳化硅的显微组织及其导电性的研究    吕振林,高积强,王红洁,金志浩

碳化硅耐火材料的发展与性能    魏明坤,张丽鹏,张广军

碳化硅耐火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桂明玺

全碳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制备    刘小磐,赵修建,徐学文,武七德

Ni-P-SiC化学复合镀    李义和,傅圣利,王本根,王清华

液相烧结SiC陶瓷的微观结构    武安华,曹文斌,李江涛,葛昌纯

SiC纳米粉体的高能球磨制备方法    程秀,揭晓华,蔡莲淑,谢光荣

改性SiC粉制备高固相含量SiC/炭黑料浆的研究    吉晓莉,郭兵健,武七德,鄢永高,李美娟

SiC材料氧化行为研究进展    周秋生,李小斌,熊翔,刘业翔

Sic─莫来石质窑具的研制    赵雷康,宋京红,吕明

新型碳化硅先驱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邢素丽,王军,曾竟成,肖加余

预氧化在SiC基陶瓷材料烧结中的作用    朱玉梅,靳正国

120keV的N~+注入SiC薄膜的光谱特性研究    宋银,金运范,王志光,张崇宏,赵志明,段敬来

SiC的粒度和含量对Al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陶亦亦;

β-SiC纳米线增韧58s活性生物玻璃陶瓷的研究    谢伟丽;刘鑫;

具有Y型连接对称SiC双纳米线的形成机理    伍翠兰;廖小舟;陈江华;

凸台形包覆燃料颗粒SiC层破损率的理论计算及分析    杨林;刘兵;邵友林;梁彤祥;唐春和;

复层结构SiC基陶瓷材料内加热技术在热浸镀行业的应用    杨万利;金志浩;乔冠军;

温度和支撑方式对1.2米SiC主镜面形的影响分析    王富国;

表面势差调制的肽氰分子在6H-SiC(0001)表面外延少层石墨烯上的逐层吸附    高雅博;张艳锋;任俊;李灯华;高腾;孟胜;杨延莲;王琛;刘忠范;

空间遥感器中大口径SiC主镜的轻量化设计与优化    董吉洪;李延春;王海萍;

改性纳米SiC粉体对铸造13-4不锈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杨军;陈美玲;高宏;刘俊航;

含铁SiC纤维1800℃烧成后的微观结构    唐学原;程健男;陆雪川;陈立富;

SICA:在产业中“纵横”    本报记者 穆强

SIC北欧之声:音响业正在升起的明星    本报记者 陈德钦 实习记者 一木

南昌移动实施“SICS”计划见成效    记者 卢洁葵 杜大健

SIC逐鹿音响市场    陈路 一木

向炳伟打造伟志百年品牌    本报记者 赵敏

步入后硅材料时代    

金蝶:变化中打出“看吧”与“中间件”    本报记者 曹开彬

美国市场普药生产将高速增长    Amy Tsao Wang Johson译

家庭轿车钱途在哪    众益

二十一世纪新型建材展望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 陈楷颐

3C-SiC、Si量子点和硅基全色可调谐的固体薄膜    王静

非故意掺杂4H-SiC本征缺陷及退火特性研究    程萍

金属/SiC界面势反演和应用    赵寒月

2m级地基望远镜SiC主镜轻量化设计及支撑技术研究    范磊

SiC 热裂解外延石墨烯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郝昕

一种新的SiC外延材料质量评估方法    马格林

4H-SiC外延材料低位错密度关键技术研究    苗瑞霞

形貌多元化SiC纳米材料生长、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吴仁兵

磁控溅射SiC薄膜制备及其场发射相关性能研究    魏艳君

离心铸造SiC颗粒局部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活塞的组织性能研究    邹茂华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性质和沉积其模板上的低维SiC材料的研究    潘国辉

掺N的4H-SiC第一性原理研究    张智

4H-SiC外延材料缺陷的检测与分析    盖庆丰

新型SiC光导开关特性研究    刘强

SiC晶片加工工艺及其对晶片表面的损伤    赵树峰

原位合成莫来石晶须结合SiC泡沫陶瓷的制备    徐飞

离心铸造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活塞成形及组织性能研究    刘光辉

SiC薄膜及其缓冲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范文宾

SiC外延生长加热系统热场分析    郭鑫

4H-SiC材料中刃型位错的理论研究    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