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CVD法纳米硅系复合薄膜的微结构、性能及新型无光污染节能镀膜玻璃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2:16
热度:

CVD法纳米硅系复合薄膜的微结构、性能及新型无光污染节能镀膜玻璃的研究【摘要】:本论文全面介绍了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镶嵌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特性、常用的制备方法、常见的几种硅系纳米

【摘要】: 本论文全面介绍了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镶嵌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特性、常用的制备方法、常见的几种硅系纳米材料以及有关纳米硅材料的发光,并对新型无光污染节能镀膜玻璃的研制和发展作了概述。 以硅烷和乙烯为原料气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得到Si/SiC复合薄膜,并使用退火处理方法对该薄膜进行后处理,最终得到Si/SiC/SlO:纳米镶嵌复合薄膜。利用HREM作为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退火处理工艺与薄膜微结构的关系,并分析了微结构的成因。研究结果发现,未经过退火处理的薄膜是纳米晶粒镶嵌于非晶介质的复合薄膜,薄膜中的结晶程度不是很高。在500℃退火一个小时以后,薄膜中开始出现大量的纳米晶粒,结晶度提高到50%,晶粒开始长大,同时还在薄膜中发现了异常长大的单晶Si,其尺寸达到了200nm左右。当退火温度升高到600℃后,薄膜的结晶度继续增加到60%~70%,晶粒继续长大,并发现了两种异常的结构:同心环和空心环。前一种结构主要是由外环、介质以及内心三个部分组成的。而后一种结构实际上是晶格取向非常好的多晶石墨环。当退火时间延长到5个小时,薄膜的结晶度和600℃退火一个小时的薄膜相类似,不过,薄膜中大量存在的是10nm左右的SiO2晶粒。 在500℃退火一个小时的薄膜中发现了一种很特殊的结构——纳米硅线,该种结构的产生可以用金属诱导的机理来解释。 未经过退火处理的薄膜其光致发光现象不是很明显,只在473nm附近有一个非常微弱的发光谱带。而退火处理过后,薄膜出现两种光致发光现象,即蓝色发光和紫外发光,其峰值分别在493nm和368nm附近,而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发光谱带的强度逐渐增大,峰形的位置也有不明显的蓝移。纳米硅的表面态发光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对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作了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利用退火处理同时实现复合薄膜的梯度化和微结构改性,从而减小镀膜玻璃的反射率并获得无光污染的新型节能镀膜玻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处理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镀膜玻璃的平均反射比呈线性下降的趋势,而其平均透射比则呈现增大的趋势,不过前者的下降趋势更加剧烈和明显。在500℃下退火(氧气氛中)一个小时后,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镀膜玻璃的平均反射比为27.7%,平均透射比为33.0%。 【关键词】:纳米复合薄膜 退火处理 微结构 光致发光 梯度化 减反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TB4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第一章 引言10-11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1-28
  • 2.1 有关纳米复合薄膜材料11-12
  • 2.2 纳米镶嵌复合薄膜的制备12-15
  • 2.2.1 溶胶-凝胶法(sol-gel)12
  • 2.2.2 电沉积法(electrophoretic coating)12
  • 2.2.3 共溅射法12-13
  • 2.2.4 热蒸发13
  • 2.2.5 离子注入13
  • 2.2.6 高速超微粒子沉积法13-14
  • 2.2.7 PECVD共沉积14
  • 2.2.8 热CVD14-15
  • 2.3 纳米镶嵌复合薄膜的特性15-18
  • 2.3.1 量子点材料15-16
  • 2.3.2 其他纳米镶嵌复合薄膜16-18
  • 2.4 硅系半导体薄膜材料18-20
  • 2.4.1 纳米硅(nc-Si:H)18-19
  • 2.4.2 碳化硅19-20
  • 2.5 有关纳米硅发光的几个主要问题20-22
  • 2.5.1 纳米硅的电子结构20-21
  • 2.5.2 纳米硅发光的模型21-22
  • 2.5.2.1 纯粹量子限制模型21
  • 2.5.2.2 表面态发光模型21-22
  • 2.6 新型无光污染节能镀膜玻璃的研制与发展22-26
  • 2.6.1 节能镀膜玻璃的研制与发展23-24
  • 2.6.2 有关浮法玻璃的在线镀膜技术24-25
  • 2.6.3 新型无光污染节能镀膜玻璃的研制25-26
  • 2.7 选题角度的确立26
  • 参考文献26-28
  • 第三章 实验28-35
  • 3.1 实验设备28-29
  • 3.2 原料29
  • 3.3 实验准备过程29-30
  • 3.4 试样制备过程30-31
  • 3.5 测试方法31-35
  • 3.5.1 薄膜成分的测试31
  • 3.5.2 薄膜结构的测试31-33
  • 3.5.3 薄膜的厚度33
  • 3.5.4 薄膜光透射、反射率的测定33-34
  • 3.5.5 薄膜光致发光的测定34-35
  • 第四章 纳米硅系复合薄膜的微结构与发光性能的研究35-56
  • 4.1 引言35
  • 4.2 纳米复合薄膜微结构的分析35-39
  • 4.3 纳米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39-41
  • 4.3.1 退火温度系列40
  • 4.3.2 退火时间系列40
  • 4.3.3 发光机理的分析40-41
  • 4.4 小结41-42
  • 参考文献42-56
  • 第五章 无光污染(减反射)镀膜薄膜的开发研究56-91
  • 5.1 无光污染镀膜玻璃的理论研究与计算56-60
  • 5.1.1 玻璃镀层的微结构改性56-57
  • 5.1.2 玻璃镀层的梯度化57-60
  • 5.2 实验手段的选择60-61
  • 5.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61-76
  • 5.3.1 退火处理与复合薄膜界面、组成、形貌与结构的关系61-67
  • 5.3.1.1 退火处理与复合薄膜界面的关系61-63
  • 5.3.1.2 退火处理与复合薄膜组成的关系63-65
  • 5.3.1.3 退火处理与复合薄膜表面形貌及内部结构的关系65-67
  • 5.3.2 退火处理中氧化过程的机理分析67-69
  • 5.3.3 火处理与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69-74
  • 5.3.3.1 退火温度对于复合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70-73
  • 5.3.3.2 退火时间对于复合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73-74
  • 5.3.3.3 退火气氛对于复合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74
  • 5.3.4 退火处理与复合薄膜的化学稳定性74-76
  • 5.3.4.1 退火处理对于复合薄膜耐碱性的影响75-76
  • 5.4 小结76-77
  • 参考文献77-91
  • 第六章 结论91-9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93-94
  • 致谢9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常压化学气相沉积SiC的组织结构及其稳定性    徐永东,张立同,成来飞

纳米硅薄膜光吸收谱的研究    刘湘娜,何宇亮,F.WANG,R.SCHWARZ

多孔硅蓝光发射与发光机制    林军,张丽珠,陈志坚,宋海智,姚德成,段家忯,傅济时,张伯蕊,秦国刚

薄金属膜光学常数的椭偏法测定    薛建华,韩丹,杨秀文,魏江南

含单层吸收媒质的滤光片的全匹配诱导设计分析    程实平,凌世德,梁晓,程维明

含一层吸收媒质滤光片的部分匹配诱导设计分析    程实平,凌世德,梁晓,程维明

负滤光片膜系讨论与修改    刘金城,董蕴华,高惠德

卫星间光通讯中一种可行的滤波元件──真空紫外滤光片    谭立英,马晶,吴殿宏,秦汝虎

光学透射元件双面减反射膜的非对称性及其分析    范志刚,张伟,董慧莲,徐进

膜系自动设计的优化技术研究    宋玲玲;何晓雄;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林雪晶;沈军;谢志勇;姚兰芳;吴筱娴;罗爱云;

纳米电子学研究与展望    温殿忠,李国栋,赵晓锋

薄膜1/4波片的设计和制作    王思舫

宽光谱监控法制作红外超宽带减反膜    周言敏;李建芳;王君;袁勇;梅高国;

光学薄膜在激光测距望远镜中的应用及设计    李建芳;周言敏;王君;袁勇;梅高国;

高温热处理对C/SiC复合材料热辐射性能的影响    武文明;成来飞;王广;

纳米硅薄膜及其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钟立志;张维佳;吴小文;何宇亮;

薄膜沉积的影响因素和修正方法的研究    赵升林;孙龙;

纳米硅薄膜的掺杂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邓加军;陈强;

用恒定光电导法分析薄膜材料及太阳电池性能    薛颖;张德贤;陶科;姜元建;王林申;赵敬芳;

导纳轨迹图解方法在诱导透射滤光片设计中的应用    金扬利;马勉军;

关于蓝宝石减反膜的研究    任秀娟;曹雪峰;

傅里叶合成法设计渐变折射率薄膜    鄢秋荣;黄伟;张云洞;

分光谱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研究    赵源

长脉冲激光辐照下多孔薄膜激光损伤机制研究    郭培涛

投影管中高亮度高分辨率YAG荧光屏的研制    王琼华

有机及聚合物微腔激光器    吴东江

涡轮LP-MOCVD研制GaInP/GaA1InP应变多量子阱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邓云龙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设计与制作    陈文彬

静电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研究    余海湖

TiO_2薄膜的结构、特性及生长模式的研究    王学华

空间极紫外太阳望远镜光学性能研究    陈波

三维纺织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邹武

短脉冲激光对材料的作用及破坏机理研究    李东海

900nm~1100nm抗激光损伤高反射膜的研究    赵缨慰

用于紫外指纹仪的短波通滤光片的研制    耿似玉

改进粒子群算法在薄膜参数反演与设计中的应用    张淼

镀膜玻璃的生产工艺和膜层性能的研究    王春华

磁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    何卫林

905nm带通滤光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杨洁

多孔硅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的研究    姜振华

红外双频波段激光滤光膜的研制    宫大为

GZO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王小伟

纳米硅薄膜的研制    何宇亮,刘湘娜,王志超,程光煦,王路春,余是东

G.D.非晶硅薄膜的晶化特性    何宇亮,沈宗雍,颜永红

微机控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白春礼

铝/改性氟塑料复合薄膜的制备    龚朝阳;程璇;张颖;罗学涛;张莹;

多铁性复合薄膜的结构及2-2型双层复合磁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谢谦;

稀土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微摩擦学性能    高万茹;程先华;

聚多巴胺基复合薄膜研究取得新进展    陈东;

聚多巴胺基复合薄膜研究取得新进展    

壳聚糖/二醋酸纤维素酯复合薄膜的制备    朱超;姚铭;张远方;石红;

茶多酚/壳聚糖-尼龙6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叶佳梅;崔夏雯;钱伟;杨文盼;王志峰;刘俊亮;张明;

聚乙烯/聚乙烯醇防氧保香复合薄膜    张开;

H级复合薄膜及单玻包铜扁线的生产与应用    张淑艳,邓佳宜,方萍

包装用复合薄膜技术及其应用    张明明;

铁磁性薄膜的制备和磁电复合薄膜电控磁性能探究    高雅;南策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复合薄膜的超声波焊接    赵云峰;高阳;

组分对PI/AlN纳米复合薄膜微结构与介电性能影响研究    李广;殷景华;刘晓旭;冯宇;田付强;雷清泉;

尼龙6复合薄膜的研制及其辐射改性研究    朱军;杨明成;陈海军;刘克波;赵惠东;

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的制备    王晶;吴战鹏;武德珍;

BaTiO_3-CoFe_2O_4磁电复合薄膜的共溅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杨茜;张伟;冯君校;王现洋;康立敏;袁美玲;潘伟;欧阳俊;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复合薄膜的制备    周辰;倪丽琴;生措;王小聪;

Cr基复合硬膜的制备与表征    胡佳帅;蔡志海;杜军;张平;

聚丙烯腈/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陈亚芹;张雪勤;杨洪;林保平;

复合薄膜透湿率对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陈晓丽;黄琨;

聚乙烯醇在复合薄膜中的应用    陈昌杰

我国多层共挤设备亟待发展    张文英

常用软包材的特性和应用    林其水

复合薄膜的曲率与材料的热收缩率差异    赵世亮

多层共挤复合薄膜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学文

多层共挤复合薄膜在大连诞生    记者 郭新秋、刘文波

复合薄膜的固化管理    成远发

复合薄膜基材的品种及性能    单仁

新型陶瓷复合薄膜研制出    杨林

复合软包装基材的特性、应用及其开发    

具有高反射和高导电特性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吴战鹏

二氧化钛及其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侯亚奇

甚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多金属氧酸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谭麟

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稀土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顾勤林

纳米复合薄膜的近场光学性能    区定容

中频非平衡磁控溅射制备硬质复合薄膜的研究    张以忱

溶胶凝胶法制备银—钛酸铅复合薄膜及其电学性能的研究    唐立文

聚酰亚胺表面功能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牟书香

新型Ag-ITO复合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光电性质表征    蔡琪

FeCuNbSiB/SiR复合薄膜在压应力下的力敏特性研究    李晓敏

层层自组装水滑石/聚电解质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雷雨

基于离子交换技术的聚酰亚胺表层无机功能化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于倩倩

钴铁氧体及其磁电复合薄膜的应力与性能研究    施科

氧化钛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转换性质    相金

多酸基复合薄膜的构建及传感抗坏血酸和半胱氨酸的研究    朱薇

纳米钙铜钛氧颗粒/聚酰亚胺复合薄膜介电性能研究    孙嘉

瓦斯敏感聚苯胺/纳米氧化物复合薄膜的制备    严晓磊

聚酰亚胺/纳米Al_2O_3三层复合薄膜的研究    宋玉侠

氯丁橡胶/铁氧体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隐身性能    陈旺俊

抗紫外线聚乙烯醇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