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节能减排背景下的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0:42
热度:

节能减排背景下的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摘要】:本文在节能减排工作背景下,研究吉林省经济发展与能源系统、环境系统的协调性。依据吉林省1990年-2007年的社会经济、能源、环境

【摘要】: 本文在节能减排工作背景下,研究吉林省经济发展与能源系统、环境系统的协调性。依据吉林省1990年-2007年的社会经济、能源、环境等数据,以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主要采取分析与综合、类比等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为了避免由于主观因素而带来的误差,对于数据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测度,通过回归拟合分析对吉林省节能减排背景下的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协调性进行度量。 全文从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对论文涉及到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基本理论与研究现状。并对经济、能源、环境三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第三章。主要是吉林省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利用吉林省1990年-2007年的社会经济、能源、环境等节能减排数据,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分析,得到对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的指标,并通过回归拟合得出综合发展指数,最后计算协调性指数,并对该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吉林省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效果,使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更加协调。 【关键词】:节能减排 可持续发展 协调性 主成份分析 吉林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321;F2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3
  • 1.1 基本概念8-10
  • 1.1.1 节能减排8-9
  • 1.1.2 可持续发展9
  • 1.1.3 可持续发展协调性9-10
  • 1.2 研究现状10-11
  • 1.2.1 关于协调性的研究10
  • 1.2.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10-11
  • 1.3 理论基础11-12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11
  • 1.3.2 循环经济理论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2 吉林省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13-21
  • 2.1 可持续发展系统13-15
  • 2.1.1 可持续发展系统构成13-14
  • 2.1.2 可持续发展系统特征14-15
  • 2.2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关系15-17
  • 2.2.1 能源与经济15-16
  • 2.2.2 能源与环境16
  • 2.2.3 环境与经济16-17
  • 2.3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系统现状17-21
  • 2.3.1 吉林省经济系统发展概况17-18
  • 2.3.2 吉林省能源系统概况18-19
  • 2.3.3 吉林省生态环境系统概况19-21
  • 3 吉林省节能减排现状分析21-27
  • 3.1 吉林省节能减排总体情况分析21
  • 3.2 吉林省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状况21-24
  • 3.3 吉林省节能减排面临的问题24-25
  • 3.4 吉林省节能减排应当采取的措施25-27
  • 4 吉林省节能减排下的经济、能源、环境系统的协调性分析27-37
  • 4.1 指标选取27-28
  • 4.1.1 指标选取原则27
  • 4.1.2 指标体系构建27-28
  • 4.2 主成份分析法28-32
  • 4.2.1 主成份分析概念28
  • 4.2.2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28-29
  • 4.2.3 计算各系统发展指数29-32
  • 4.3 吉林省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32-37
  • 4.3.1 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度U ( X , Y)32-33
  • 4.3.2 能源与环境协调度U ( Y , Z)33
  • 4.3.3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指数U(X,Z)33-34
  • 4.3.4 经济对能源与环境的协调性指数U(X/Y,Z)34-35
  • 4.3.5 能源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性指数U(Y/X,Z)35
  • 4.3.6 环境对经济与能源的协调性指数U(Z/X,Y)35-37
  • 5 结论与建议37-39
  • 5.1 结果37
  • 5.2 建议37-38
  • 5.3 创新之处与不足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后记4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李时,余冬平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    陈长杰,马晓微,魏一鸣,傅小锋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毛汉英

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概述    王青云

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    吴玉鸣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探讨    李松,邸彦彪,贺婧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牛文元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分析和协调    陈国权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性特征及其描述    周敏,吴瑞明

可持续发展系统(SDS)研究    王子龙,谭清美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常玉苗;张涛;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陈明星;查良松;沈非;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探析    张向前

密云水库集水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李成茂,马履一,王小平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弹性模型    李春林,何成辉,张旭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    耿殿明

青岛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经济评价    匡少平,徐倩

仪征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薛东辉,窦贻俭

财政R&D项目绩效后评估体系研究    谢福泉;任浩;李峰;

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度分析    刘晶;敖浩翔;张明举;

我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与趋势    李孝坤;

基于GIS和AHP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析——以安徽省为例    邱俊娟;梅琳;

“十五”期间中部地区宏观经济运行评价    尹继东;刘耀彬;魏博通;

法律的绿色化思考    刘满福;

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罗慧;张宏;滕跃;佘敏丽;

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    狄乾斌;韩增林;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    李利锋;郑度;

节水型“社会-经济-生态”复合大系统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李宗礼;冯起;李效栋;沈清林;杨贤远;

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能源结构优化选择    雷仲敏;邓玉勇;刘志亭;邱立新;孙福平;王小兵;李长胜;

河北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绩效评价研究    王卫;张波;

河流健康的理论构架与诊断体系的研究    杨文慧

老库区反贫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屈明

农业资源的现代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贾士靖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    刘力

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张卫民

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彭红斌

自然资源强力开发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葛震远

可持续农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叶艳妹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程萍

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但承龙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钟凤

吉林省教育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宋敏

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设计    温雪茹

基于GI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党玉

安徽省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封新林

贵阳市乌当区生态    赵星

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的评价    郝涛

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付红军

火电厂生态工业园方案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尹立峰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    郑海霞

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宋之杰,高晓红

兰州市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    付铁,袁九毅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与计量    张朝晖;吕吉斌;丁德文;

浙江省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算    周安国,陈德全,吕菲菲

辽宁城市大气污染造成的居民健康损失及其货币化估计    徐肇翊,金福杰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薛菲,石劲松

生态环境保护与破坏经济损益分析    叶永恒,刘凌岩,张丹,曲国志,刘灿香,魏莉

2002年山东省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    徐从燕,赵善伦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探讨    梅学彬,王福刚,曹剑锋

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1993年    郑易生,钱薏红,王世汶,李玉浸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水质评价与水质模拟研究    郭劲松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优化决策研究    蒋茹

区域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评估    阮俊华

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李宏

济南市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    王倩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研究    郭新凯

绵阳经济开发区区域水环境规划及承载力研究    李刚

宜宾市长宁河水环境容量研究    杨淼

丹河流域水环境模糊评价与容量研究    刘新铭

基于GIS的淮南市水环境规划    方晓波

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姜秀娜

吉林省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石济华

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问题    张雷,沈叙建,杨荫凯,程晓凌,姜巍,吴映梅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王合生

我国建筑节能材料发展现状    邹钰;

基于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优化研究    陈长杰,魏一鸣,范英,傅小峰

区域PREE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    王道平,梁爱华,李树丞

可持续发展与系统集成方法论    王浣尘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辨    毛锋,叶文虎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分析和协调    陈国权

建筑节能材料及节能屋面设置    吕世革;李整建;闫艳红;

基于资源承载力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探讨──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评价    匡耀求,孙大中

煤矿企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的构建    孙启萌;刘平;孙仲祯;王昌军;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蒋以任;

推进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    黄妙云;

多法域视野下的建筑节能路径探析    蔡涛;

促进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及政策探讨    雍新艳;

跨国公司与中国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张璐;

精密铸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措施与实践    柳建国;卢定全;

从需求侧管理谈高校节能减排    刘纯江;韩俊;安丽娜;

国内各地区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宋马林;杨杰;孙欣;

节能减排促纺织业可持续发展    袁赛南;

通信业创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郑大永;郑宏剑;

针对广西木薯淀粉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思考    刘康怀;苏祖兴;孙洪林;魏博;

抽水蓄能与可持续发展    曹楚生;

推广农用沼气促进农村节能减排的研究与实践    陈云进;

抽水蓄能有利于节能减排    曹楚生;

坚持科学发展 狠抓节能减排 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试验区    谭黎;颜绍勇;

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背景下的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浙江省节能减排的途径、机制和政策研究    鲍健强;苗阳;张帆;蔡燕航;陈锋;

开展火电行业清洁生产审核 促进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    朱达;

论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思路    王星籴;

节能减排 重在标准    谢莉;

人保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方仲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车险部)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团结湖中学 郑苏艳

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本报记者 王 曹英

2006中国海洋论坛在象山举行    记者 杨威

可持续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    郑易生

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牛文元

大庆:呈现可持续发展勃勃生机    黄鹏翔

浅论水与可持续发展    孙长征

行走瑶里,追问“可持续发展”    本刊记者 廖晓华

“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世界”    本报记者 李青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    桑东莉

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    胡建渊

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彭善枝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咏梅

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    蔡自力

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    陈军飞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    张周堂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    王哲林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安顺

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    田治威

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战略措施研究    杨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研究    张在龙

基于节能减排的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王承凤

节能减排背景下的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    黄了如

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刘修岩

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塔娜

宜宾市大气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浅析    刘玉为

延续地域特色,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镇    温小英

关于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    杨薇薇

风景名胜区近期规划研究    崔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