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节能措施与电力需求预测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0:41
热度:

节能措施与电力需求预测研究【摘要】:电力工业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科学预测电力需求,保证电力的稳定、充足供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

【摘要】: 电力工业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科学预测电力需求,保证电力的稳定、充足供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最高目标。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电力需求产生影响,为科学预测电力需求,结合节能节电措施的分析对节能条件下电力需求预测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电力强度的分解方法进行了分析,基于LMDI分解模型对某省的电力强度进行了分解,得出效率提高与结构调整都对电力强度的降低作出了贡献,但结构的贡献更大。其次,对电力用户的节电措施与节电潜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投入产出法建立了考虑节能节电措施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能源强度 指数分解 节能政策 电力需求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61;F206;F224
【目录】:
  • 中文摘要3
  • 英文摘要3-6
  • 第一章 引言6-12
  • 1.1 问题的提出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6-10
  • 1.2.1 能源强度研究6-8
  • 1.2.2 节能策略研究8-9
  • 1.2.3 电力需求预测研究现状9-10
  • 1.3 本论文所做工作及意义10-12
  • 第二章 电力强度分解分析12-20
  • 2.1 电力强度因素分解模型12-14
  • 2.2 算例分析14-19
  • 2.2.1 电耗强度的变化趋势14-16
  • 2.2.2 电耗强度因素分解结果分析16-17
  • 2.2.3 基于部门分析的效率与结构贡献份额的计算17-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节能节电措施分析20-37
  • 3.1 主要行业节能节电情况分析20-30
  • 3.1.1 电力行业节能20-25
  • 3.1.2 生产企业节电25-30
  • 3.2 商业企业及居民节电措施30-33
  • 3.2.1 企事业单位节电措施30
  • 3.2.2 公共场所节电措施30
  • 3.2.3 居民生活节电措施30-31
  • 3.2.4 建筑物节能31-33
  • 3.3 主要节能节电措施总结33-37
  • 第四章 节能情景分析与电力需求预测37-49
  • 4.1 电力需求预测模型37-42
  • 4.1.1 投入产出模型37-38
  • 4.1.2 能源及电力需求预测模型38-39
  • 4.1.3 直接消耗系数的修订39-42
  • 4.2 算例分析42-47
  • 4.2.1 数据来源42
  • 4.2.2 情景及情景方案条件的设定42-43
  • 4.2.3 情景方案计算结果43-46
  • 4.2.4 敏感性分析46-47
  • 4.3 本章小结47-4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9-52
  • 参考文献52-55
  • 致谢55-56
  •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    刘叶;王磊;

能源强度变动与技术效率的结构演变——基于四川的统计数据    嘉蓉梅;张华;

基于SDA的结构效应对能源强度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    施凤丹;刘春平;郭红燕;

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和广东为例    李国平;杨洋;

中国低碳经济演进分析:基于能源强度的视角    王淑新;何元庆;王学定;

电气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    杨露露;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主导效应分析——一项基于指数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    师博;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研究    贺灿飞;王俊松;

FDI与能源强度关系的文献综述    谢超;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湖北省能源强度分解    李爱军;

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庞丽;王铮;

中国工业能源消耗与CO_2排放影响效应研究    查冬兰;周德群;

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    杨宏伟;

基于完全因素分解法的北京市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刘学之;杨巍;张健;

技术进步、结构变动、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利用效率    王俊松;

中国能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袁潮清;刘思峰;郭本海;

地区经济发展与低碳建设中的冲突与协调——以北京为例    韩文琰;

浙江能源利用优化研究    徐燕椿;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张真真;李善同;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优势和途径    

我国能源强度并未进行二次爬坡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

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上)    本报记者 海霞

更高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将使节能环保双赢    记者 李禾

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下)    本报记者 海霞

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    世界自然基金会 侯艳丽 李晶晶 杨富强

虚拟能源电厂呼唤投融资机制出台    本报记者 刘晓星

我国将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朱华颖

杨富强: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    霍丽文

美国能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增1.6%    庞晓华

结构节能还是技术节能    本报记者  陈宏伟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效应研究    国涓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    邵兴军

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    侯建朝

碳排放规律与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白万平

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正林

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    张炎治

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周明磊

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    董锋

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的中国省级生产率研究    贺胜兵

江苏省经济、能源与环境系统(3E)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春华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阳

江苏省能源强度变动特征及成因分析    许华

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    吴栋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差异及节能潜力分析    于明明

节能措施与电力需求预测研究    周迎秋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分析    石明兴

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罗奇

新疆重工业化与能源强度研究    范丽波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洪军

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