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湖北地区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0:24
热度:

湖北地区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研究【摘要】:本课题来源于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古镇形态及其文化特征研究(2007038)”,对湖北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进行研究。全书共分

【摘要】: 本课题来源于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古镇形态及其文化特征研究(2007038)”,对湖北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进行研究。 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至第四章是整篇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论述湖北的地理气候特征、传统建筑形态;鄂东南及鄂东北地区传统建筑设置天井、天斗提高夏季室内舒适性、鄂东南的防潮措施;土家族吊脚楼和巴东野三关古镇穿斗式建筑适应环境的生态建筑节能思想及技术。 第1章为绪论,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与内容、国内外传统建筑的研究现状。 第2章论述了湖北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征、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形式。分析认为湖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夏季温度高、湿重、闷热期长(高达5个月),冬季阴雨天多、日照少、湿度大、冷湖效应显著期长(达4个月),年均有9个月的时间处于非舒适性时段,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详细列举了鄂东南、鄂东北以及鄂西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形式。 第3章详细论述了鄂东南、鄂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共同特点,介绍了天井、天斗的概念。分析了该地区传统建筑是如何利用风压、热压形成自然通风以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的目的。重点分析了热压的作用过程、热压的压强计算。另外,介绍了天井、天斗的采光和该地区的防潮措施。 第4章论述了鄂西南地区的传统建筑概况,包括该地区的区位、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该地区的传统建筑概况。重点分析了土家吊脚楼在选址、建筑的构造形式和巴东野三关穿斗式建筑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指出土家族传统建筑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国传统建筑哲理思想的影响下,崇尚自然、结合不同气候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点的建筑,闪烁着民族建筑科技及建筑艺术的光芒,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科技对我们建造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指导作用。 第5章是对整个湖北地区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作结论,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以及展望。 湖北传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节能思想及技术,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进而有助于指导现代建筑的节能。 【关键词】:传统建筑 自然通风 吊脚楼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201.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3
  • 1.1.1 课题来源9
  • 1.1.2 论文研究的背景9-13
  • 1.1.2.1 病态建筑与健康建筑9-11
  • 1.1.2.2 能源问题11-13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
  • 1.2.1 研究的目的13
  • 1.2.2 研究的意义13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13-14
  • 1.4 国内外传统建筑研究现状14-17
  • 1.4.1 国外传统建筑研究14-15
  • 1.4.2 国内传统建筑研究15-17
  • 第2章 湖北地区传统建筑概况17-28
  • 2.1 湖北的地理概况17-19
  • 2.2 湖北的气候特征19-22
  • 2.3 湖北地区的传统民居22-28
  • 2.3.1 鄂东南民居22-25
  • 2.3.2 鄂西南民居25-26
  • 2.3.3 鄂东北民居26-28
  • 第3章 鄂东南、鄂东北地区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研究28-50
  • 3.1 鄂东北、鄂东南地区传统建筑概况28-33
  • 3.1.1 鄂东南、鄂东北传统建筑的共同特点28
  • 3.1.2 概念界定28-33
  • 3.1.2.1 天井28-30
  • 3.1.2.2 天斗30-31
  • 3.1.2.3 天斗与天井的比较31-33
  • 3.2 天井、天斗的自然通风33-42
  • 3.2.1 利用天井、天斗产生风压进行自然通风33-35
  • 3.2.2 利用天井、天斗产生热压形成自然通风35-42
  • 3.3 天井、天斗的采光42-44
  • 3.4 鄂东南地区的防潮措施44-50
  • 第4章 鄂西地区传统建筑节能的思想及技术研究50-58
  • 4.1 鄂西地区传统建筑概况50-53
  • 4.1.1 鄂西地区区位及自然地理概貌50-51
  • 4.1.2 鄂西地区传统建筑概况51-53
  • 4.2 土家吊脚楼与环境的生态适应53-56
  • 4.3 巴东野三关穿斗式建筑与环境的生态适应56-58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5.1 结论58
  • 5.2 不足与展望58-60
  • 图表来源60-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7-68
  • 致谢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重庆地区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    王文婧;

风格独具的湖北古民居    王玉德

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理念及案例分析    刘飞;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探析    王战友;

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启示    邱文明,崔育新

福州夏季风环境与居住建筑节能的探讨    唐春雨;

荆州市水文化初探    邓翔;秦军;

土家吊脚楼与楚建筑——论楚建筑的源与流    张良皋

土家族文化与吊脚楼    张良皋

北方农村住宅的节能与环保    孙世钧;

干阑──传统生态建筑的时代思考    朱馥艺

结合气候的重庆地区住宅设计研究    许东风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屋顶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周鹏

鄂东北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研究    杨令

湖北乡土建筑的类型研究    杨洁

追求个性魅力的建筑设计——河北农业大学学生食堂设计方案    王炜,王广和,王蕾,纪江海

乡土聚落的多元文化融合——泸州市福宝古镇    刘宏梅;周波;

杂谷脑河下游羌族聚落选址探讨    李路;

四川罗城古镇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及其人居环境启示    江俊浩;邱建;

西北农村地区的生态建筑适宜技术——以银川市碱富桥村设计为例    何泉;刘加平;吕小辉;

四川传统场镇中心空间的发展与形态分析    赵剑峰;钟健;

现代城市新空间的创造    刘星彤;李嘉华;

四川地区传统城镇建筑风貌的多维解析与思考    崔珩;黄喆;

建筑与气候的共生——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生物气候学设计    徐娅;蔺宝钢;

巴蜀城镇景观特征的解读及其保护    李红;周波;

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研究    盛宝柱;段宗志;

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探讨    冀金明;陈颖;

中国西南地区的碉楼建筑刍议    钱毅;杜凡丁;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规划的节能策略研究    王翚;杨博超;

浅谈通过风环境研究优化保障房社区规划——天津双青新家园的规划实践    郑兆唯;田野;宫媛;

绿色建筑:从节能环保社会行为方式到表现与技术的平衡    李夏;

浅论建筑节能的意义与外保温体系    侯云芬;

浅谈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应用    王娅;吴骅堃;

节能——新世纪建筑的第一要素    吴骅堃;王娅;

建筑的分形和标度研究    高福聚;徐玉平;张斗斗;

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    夏桂平

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    曾志辉

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    王霞蔚

云南傣族贝叶档案保护研究    黄梅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    石峰

黔中苗族宗族研究    杨沛艳

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    龙先琼

空调客车内气流分布特性及动态热舒适性研究    向立平

乡土建筑遗产自治保护研究    张政伟

基于城墙遗址保护利用的荆州环城公园建设研究    肖文静

鄂西南古集镇空间变迁研究    王威

绿色居住小区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项海勇

温州芙蓉古村建筑文化研究    陈青

地方建筑适宜性节能设计研究    葛志伟

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研究    吴庆驰

江南茶馆设计研究    石洁琼

浙江丘陵地区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罗俊

论制约生态建筑发展的“症结”    颜政纲

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彭根堂

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    杨宇振

生态建筑技术的适应性研究    张乾

西南传统建筑屋顶空间形态研究    周知

传统民居庭院类型的气候适应性初探    田银城

坡屋面住宅楼屋面渗漏分析及防水施工措施    宋可贵,金晓雪

地下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赵阜东;陈保健;焦冠然;

建筑节能——中国节能战略的必然选择(中)    涂逢祥,王庆一

傣族竹楼——中国民族建筑的奇妙发明    张良皋

传统风水与建筑    王玉德

风格独具的湖北古民居    王玉德

城市“屋顶花园”对城市气候影响方法研究    骆高远

窗户对自然通风房间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熊咏梅,吴华

可持续发展论的内在矛盾以及规划理论的困惑——谨以此文纪念布隆特兰德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10周年    何兴华

大型火电厂主厂房自然通风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李侃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优化设计    王焱

泉州传统居民基本类型的空间分析及其类设计研究    朱怿

建筑节能气候设计方法研究    郑文晖

泉州手巾寮适应地域气候的方法与理念研究    薛佳薇

关中地区乡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研究    郭华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与分类    石增礼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邓蕾

鲁北地区乡村住宅的节能研究    刘辉

赣中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研究    周博

重庆地区节能型住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胡李峰

合肥城市近郊农村住宅设计研究    朱霆

北京市实施建筑节能和墙体改革的目标    师全忠;

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能    叶海,魏润柏

结合实际科学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节能住宅建筑的现状与对策    李泉,王玉连

百年大计 意义深远 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备受关注    林常青

建筑节能浅析    刘晓玲

淮北矿区建筑节能发展的潜力探讨    张淮建;黄靖博;

深圳建筑节能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两《条例》同时实施    

谈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    叶创新;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对策分析    吴运华;

浅谈建筑节能的目的和意义    王晓燕;候艳惠;

别冷落建筑节能的老话题——换个视角话“低碳”    高拯;

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畜牧工程建筑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王美芝;王红梅;刘继军;吴中红;

2012我国主要城市建筑节能目标一览    

浅谈建筑节能    梁霄;王晶晶;

浅谈建筑节能    赵冰;李延萍;

低吸收率涂料在中国南北地区建筑节能效果比较    邓光蔚;李婷;燕达;

大型公共办公建筑节能案例分析    刘魁星;田喆;朱能;

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探讨    魏海涛;任志纲;

推进建筑节能 构建和谐社会    本报记者 陈江

践行国策迈大步 辽西节能奏新曲    本报记者 王日谭

天津发布建筑节能和禁用产品目录    驻天津记者郭关朝

门窗节能:建筑节能的突破口    本报记者 韩睿华

化工材料将在建筑节能中唱主角    特约记者 顾定槐

着力从四方面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谢然浩

房屋换“外衣” 节能又保温    记者 徐虹雨通讯员 丰朝晖

市建设局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减排管理    记者 周维辉

规范市场扩大建筑节能成果    记者 郝明雷

南宁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巨大    本报记者 黄敏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    王洪波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丰艳萍

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余晓平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张海文

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管理研究    杨杰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城镇住宅建筑能耗指标分级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    张卫华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    张海滨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郁文红

湖北地区国家粮食储备库建筑节能研究    陈勇

论建筑节能政府管理的状况及其改善    梁晓群

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研究    董琭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测与分析    马刚

城市热岛效应对建筑能耗影响的研究    黄勇波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审查方法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    马晓雯

建筑节能与冰蓄冷空调研究    何军

严寒地区村镇学校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刘杰

建筑节能规划研究    王敏

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陆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