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评价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10:14
热度: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评价研究【摘要】: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耗量巨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建筑是耗能大户,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而住宅总量约

【摘要】: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耗量巨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建筑是耗能大户,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而住宅总量约为建筑总量的70%,因此提升住宅建筑的节能水平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受传统的、技术的、经济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村镇住宅的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有水平,已经成为制约住宅建筑节能水平提升的瓶颈。 由于受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北方寒冷地区的村镇住宅冬季采暖期长,是能耗较大的类型之一。本文以寒冷地区村镇住宅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北方寒冷地区村镇及村镇住宅的典型特征,以天津市域典型村镇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系统聚类的分析方法将村镇分为三种典型类别,并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村镇的住宅节能技术需求特点;从住宅的整体设计节能技术、采暖空调及通风节能技术、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照明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各类技术的特点,创新性地构建了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深入探讨了进行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重要性、基本原理、途径与方法,提出了促进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对策和建议;以天津市蓟县毛家峪村的住宅项目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技术适宜度评价和技术集成创新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村镇住宅 寒冷地区 系统聚类 层次分析法 集成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U241.4;TU201.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课题来源11
  • 1.2 研究背景11-12
  • 1.2.1 村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村镇住宅能耗攀升11
  • 1.2.2 村镇住宅数量快速增长,能源浪费明显11-12
  • 1.2.3 能源短缺现象突出12
  • 1.2.4 村镇住宅节能技术落后12
  • 1.3 研究意义12-13
  • 1.3.1 理论意义12-13
  • 1.3.2 现实意义13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5
  • 1.5.1 研究思路13-15
  • 1.5.2 研究方法15
  • 1.6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15-19
  • 1.6.1 研究内容15-18
  • 1.6.2 主要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9-31
  • 2.1 村镇住宅节能技术研究19-24
  • 2.1.1 国外研究综述19-22
  • 2.1.2 国内研究综述22-24
  • 2.2 适宜技术的研究24-25
  • 2.2.1 适宜技术的含义24-25
  • 2.2.2 适宜技术的特性25
  • 2.3 技术评价研究25-31
  • 2.3.1 评价技术的发展25-26
  • 2.3.2 技术评价的程序26-27
  • 2.3.3 技术评价的基本方法27-31
  • 第三章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聚类分析31-48
  • 3.1 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特点31-34
  • 3.1.1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31-32
  • 3.1.2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特征分析32-34
  • 3.2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类别划分34-48
  • 3.2.1 村镇类别划分的研究方法及原理34-38
  • 3.2.2 天津市域典型村镇聚类分析38-46
  • 3.2.3 基于聚类分析的北方寒冷地区村镇类别划分46-47
  • 3.2.4 小结47-48
  • 第四章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分析48-69
  • 4.1 整体设计节能技术48-53
  • 4.1.1 场地优选技术48-50
  • 4.1.2 住宅体型控制技术50-53
  • 4.2 采暖空调及通风节能技术53-56
  • 4.2.1 火炕、吊炕技术53-54
  • 4.2.2 空调技术54-55
  • 4.2.3 村镇住宅通风技术55-56
  • 4.3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56-62
  • 4.3.1 新型建筑结构体系57-59
  • 4.3.2 新型墙体材料技术59-60
  • 4.3.3 门窗节能技术60-61
  • 4.3.4 屋顶保温节能技术61-62
  • 4.4 住宅照明节能技术62-64
  • 4.4.1 村镇住宅照明灯具节能技术63-64
  • 4.4.2 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技术64
  • 4.5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64-68
  • 4.5.1 生物热制气技术64-65
  • 4.5.2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压缩技术65-66
  • 4.5.3 沼气技术66-67
  • 4.5.4 太阳能利用技术67
  • 4.5.5 风能利用技术67-68
  • 4.6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69-97
  • 5.1 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69-71
  • 5.1.1 系统理论69
  • 5.1.2 可持续发展理论69-70
  • 5.1.3 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70
  • 5.1.4 层次分析评价理论70-71
  • 5.2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结构模型71-73
  • 5.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71
  • 5.2.2 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71-72
  • 5.2.3 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72-73
  • 5.3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及编码73-86
  • 5.3.1 整体设计节能技术评价指标体系73-75
  • 5.3.2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评价指标体系75-76
  • 5.3.3 采暖、空调及通风节能技术评价指标体系76-78
  • 5.3.4 照明系统节能技术评价指标体系78-80
  • 5.3.5 可再生能源节能评价指标体系80-86
  • 5.4 评价指标权重86-97
  • 5.4.1 评价指标权重设立的方法和原则86-87
  • 5.4.2 指标、因素、分因素权重87-97
  • 第六章 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综合评价模型97-104
  • 6.1 评价方法选择97
  • 6.2 评价模型构建97-101
  • 6.2.1 评价步骤97-98
  • 6.2.2 评价过程98-101
  • 6.3 评价方式101-103
  • 6.4 本章小结103-104
  • 第七章 基于技术适宜度评价的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研究104-112
  • 7.1 技术适宜度评价与集成创新104-105
  • 7.1.1 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涵义104-105
  • 7.1.2 技术适宜度评价与集成创新的关系105
  • 7.2 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必要性分析105-107
  • 7.2.1 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客观需要105-106
  • 7.2.2 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主观动机106-107
  • 7.3 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途径与方法107-108
  • 7.4 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的评价108-109
  • 7.5 促进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的对策和建议109-111
  • 7.5.1 建立与村镇住宅节能技术评价相适应的制度109-110
  • 7.5.2 完善村镇住宅节能技术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110
  • 7.5.3 建立与村镇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相配套的管理机制110-111
  • 7.6 本章小结111-112
  • 第八章 实证研究112-135
  • 8.1 案例背景112-113
  • 8.2 技术适宜度评价113-132
  • 8.2.1 毛家峪村住宅节能技术分析113-122
  • 8.2.2 相关评价要素的确定122
  • 8.2.3 模糊综合评价122-132
  • 8.2.4 评价结果132
  • 8.3 基于技术适宜度评价的住宅节能技术集成创新132-133
  • 8.4 结论与展望133-135
  • 8.4.1 主要结论133-134
  • 8.4.2 研究展望134-135
  • 参考文献135-143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143-144
  • 附录144-168
  • 致谢168-16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寒地村镇住宅节能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梅洪元;叶洋;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建筑节能适宜技术研究    刘戈;黄明强;

住区绿色技术适宜度的评价指标影响因子    杨靖;岳文昆;

基于节能目标的寒地村镇住宅外墙优化设计研究    王飞;毕冰实;

冀中南地区村镇住宅节能设计探析    张秋双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政策框架研究    李旸

哈尔滨市周边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及评价研究    鞠杰

杨凌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能耗与节能布局研究    沈燕

中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数量化评价与分类研究    于平福;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    孙颖;郑春梅;

村镇住宅建设技术适宜度评价与集成创新研究    王建廷;肖忠钰;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爱芳;张彩庆;段铷;

寒冷地区采暖热计量与节能的关系    吕奇铭;孙淑玲;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体型系数与建筑节能的关系    李玲;高琳;李俊鸽;杜高潮;

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    李雪;王莉华;

主成分线性加权综合评估模型及其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陈湛本,秦寿康

北方村镇住宅外围护结构衰减度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金虹,李连科,陈庆丰,沈红霞,陈新阳

采暖建筑节能复合围护结构与保温材料经济性的研究    赵华,金虹

绿色技术扩散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谢天颖

生态住宅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陈菲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宅节能整体设计研究    林涛

中外住宅性能评价指标的对比研究    李梅

轻钢住宅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陈庄

寒冷地区住宅的风环境及相关节能设计研究    乔慧

湖南地区节能住宅屋顶设计研究    肖敏

建筑设计方案的属性综合评价    苏炜,汪菁

吉林省松原市乡村住宅热湿环境调查分析    赵西平;冯旭明;

西北农村地区的生态建筑适宜技术——以银川市碱富桥村设计为例    何泉;刘加平;吕小辉;

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问题的模糊随机方法研究    廖瑛;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刘建龙;陈文;谭超毅;

轻质复合围护结构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    杨丽萍;闫增峰;孙立新;王静;

陕西关中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策略    何梅;董洪庆;胡艳丽;

城市消防体系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刘晓东;李亚荣;杨宝清;

企业安全防范系统风险评价模式研究    吴穹;闫黎黎;

企业财产保险风险因素权重分析    李东;

航材维修商评估决策过程模型及实现    陈静杰;陈玖圣;张晓瑜;

基于灰色关联的自然保护区居民旅游感知研究——以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廉同辉;王金叶;

湛江工业各部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吕渭济;孙瑶;孟毅;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评估问题    杨琼;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评价指标模型    卢艳超;温卫宁;汪亚平;陈立;

基于熵权TOPSIS与动态综合评价方法的工业三废排放及其处置效果评估    孙巧利;寇纲;赵洪举;

智能运输系统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研究    张嘉敏;韩宝明;

我国北方新农村居住区节能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天津市蓟县毛家峪村为例    霍玉婷;白惠艳;

基于ELECTRE方法体系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叶春森;梁昌勇;陈蓉;

基于神经网络BP算法的人因危险性评价    陈国芳;刘艳;陈宝智;

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    丁宝成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经济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李华文

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陈海波

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姜宏瑶

常规公交网络运行可靠性多层次评价模型与算法    宋晓梅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评价研究    龙传华

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陈敏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刘浪

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    陈勇

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评价及保障路径设计    张艳

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    范碧霞

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    肖彦梅

基于遗传算法的K-means聚类方法的研究    吴香庭

基于三维结构的项目风险动态管理研究及应用    赵映超

深井底板突水判别和预测系统开发研究    孙明

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    李昕

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及战略发展方向研究    刘洋

桂西北喀斯特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    王伟

国家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任中起

建设工程招标中的投标企业信用风险评价    卢新亮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刘建龙;陈文;谭超毅;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探讨    董海荣;祁少明;刘树岭;朱子君;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    李雪平;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张庆彩;吴椒军;

建筑节能在我国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李红亚;魏铭呈;

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王蕾;姜曙光;李俊峰;

关于住宅建筑体形系数的分析    贾红;赵鹏;刘小云;

生态城市建设及城市经济学理论创新    王建廷;李旸;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及对策    贠英伟;吴香国;范丰丽;

大城市户籍应该逐步放开    顾朝林,陈金永

适于城市住区规划的室外热环境实测与模拟研究    高亚锋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优化设计    王焱

城市居民小区内微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包毅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鲍学芳

绿色住宅研究    龙毅湘

建筑创作的生态化趋向研究    张亮

城市住宅小区热环境数值模拟    赵福云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    左力

长江三角洲地域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探讨研究    裘晓莲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李路明

基于AHP住宅建设投资方案评价的模糊多准则决策技术研究    蒋丽

居住建筑节能研究    隋艳娥

谈我国建筑节能设计    陈洁;

浅谈北方地区建筑门窗节能技术    杨鹏;

新型农村住宅夏季节能效果分析    孙清;高丽娜;朴在林;孙亮;葛竟峰;胡艳清;

杨凌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能耗与节能布局研究    沈燕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现状研究    时佳

岩南村窑院民居建筑生态节能特征初步调查与改造更新建议    尤中坤

唐山市第五医院病房综合楼被动式设计策略应用研究    张蕾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研究    梁基照,蒋兴华

基于两阶段聚类法的荔枝果实主要性状分析    于平福,黄凤珠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李树国

我国城镇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    王芳,王景东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应用潜力    由世俊,孙贺江,马德刚,杨洪兴

当代农民消费行为研究    刘兆博;

制度创新是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关键    俞国平

城市“屋顶花园”对城市气候影响方法研究    骆高远

企业形象的模糊综合评价    王瑛,张立军

农业制度创新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测算方法    彭念一,陈长华

自然通风的理论机理分析与实验验证    谭刚;左会刚;李晓锋;朱颖心;

住宅小区热环境数值分析(Ⅰ)—风环境的数值模拟    赵福云;汤广发;周安伟;

建筑人行高度风环境的研究方法与问题探讨    梁传志;冯国会;

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及其评价研究    袁明鹏

建筑节能气候设计方法研究    郑文晖

山东半岛地区乡村住宅居住环境设计研究    葛翠玉

自然通风降温设计分区研究    董宏

三步节能CS屋面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冯智勇

古朴而典雅 明快而庄重——村镇住宅设计参考    

浅谈村镇住宅中的院落    王进

村镇住宅建设规划及质量问题浅析    杨子江

村镇住宅推行施工条件审查制度的法律思考    顾新华

村镇住宅设计方案选登    

沈阳地区独立式村镇住宅的发展趋势    韩杰,崔文艳

村镇住宅设计的特点——介绍衡南县向阳镇一组经营型村镇住宅设计方案    许昇

推广村镇住宅标准设计 提高村镇居民居住水平    徐胜强,薛宁杰

村镇住宅的节能设计    杨子江

全国村镇住宅设计大奖赛简评    王莲君

洪水作用下村镇住宅的力学响应试验研究    尹志刚;任玉珊;周静海;刘永军;孟宪宏;

一种村镇住宅的减震新方法    王东炜;刘喜中;

重庆地区村镇住宅现状调研与分析    任鑫佳;张华玲;

汶川地震村镇住宅的震害分析与重建建议    赵作周;钱稼茹;方东平;

寒地城市边缘区村镇住宅保温节能技术实测分析    宋海宏;

浅谈村镇住宅设计    赵琳;陈连栋;

寒冷地区村镇住宅中的节能技术研究    张威;王立雄;

北方村镇住宅的新能源利用研究——以京津村镇为例    周玥;李鸿;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既有村镇住宅的危害及注浆加固治理    杨坪;唐益群;王建秀;

严寒地区典型村镇住宅的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设计    邓带丽;李安桂;

《宁夏村镇住宅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开发》课题研讨在银召开    记者 樊玲

宪法并未禁止集体土地转让    武建东

全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与村镇住宅安全座谈会在右玉召开    通讯员 王军芳 武海滨

地区城建局重视“黄、蓝、紫、绿”“四线”管理    记者 孙开远

北京出台《村镇住宅太阳能采暖应用技术规程》    陈辑

碱富桥村民住进“生态房”    记者 马钦麟

建新房 清垃圾 展新貌    记者 林婷婷

村镇工程质量监管驶入快车道    本报记者  郝莹 朱长喜

为了九亿农民的安全和幸福    本报记者 郝莹

让新农村建设平安前行    本报记者  郝莹 朱长喜 苗喜梅

城镇化进程中的村镇住宅发展战略研究    程建润

我国村镇住宅发展战略研究    孙焰

既有村镇住宅功能改善技术指南研究    张欣宇

北方既有村镇住宅设备改造技术研究    王斌

北方既有村镇住宅功能改善技术研究    王健

既有村镇住宅性能评价体系研究    赵巍

寒地既有村镇住宅厨卫设施功能提升技术研究    吉军

村镇住宅太阳能供热供暖系统标准化设计研究    黄鑫

村镇住宅太阳能采暖及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冯璐曼

我国南方地区村镇住宅外窗水平外遮阳设计研究    李斌

汉中村镇住宅节能设计优化研究    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