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9:33
热度: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研究【摘要】: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已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占总量20%的办公类建筑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

【摘要】: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已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之一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占总量20%的办公类建筑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明显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业主对节能改造潜力难以判断,对改造后所能带来的效益仍心存疑虑,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的评价进行研究。 本文在对夏热冬冷地区几个典型城市的办公建筑能耗现状调研基础上,剖析影响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的4大因素: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及运行管理;研究建立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以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基础制定了各指标评分准则,并按照建筑耗能情况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 利用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对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办公大楼进行节能改造潜力评价,得出该楼具有较大的节能改造潜力。通过比较该楼节能改造前后的能耗情况,验证了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 办公建筑 节能改造 潜力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201.5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0
  • 1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10-14
  • 1.1.1 夏热冬冷地区界定10-11
  • 1.1.2 夏热冬冷地区能源现状11-12
  • 1.1.3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能耗现状12-14
  • 1.1.4 该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评价现有研究不足14
  • 1.2 研究目的14-15
  • 1.3 研究技术路线15-16
  • 1.4 研究内容16
  • 1.5 小结16-17
  • 2 办公建筑节能改造相关综述17-24
  • 2.1 我国既有公建能耗现状17-19
  • 2.2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不节能原因分析19-20
  • 2.2.1 办公建筑特点19
  • 2.2.2 办公建筑的不节能现象分析19-20
  • 2.3 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改造技术20-21
  • 2.4 国内外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评价体系相关研究综述21-23
  • 2.4.1 国外办公建筑节能相关评价体系21-23
  • 2.4.2 国内办公建筑节能相关评价体系23
  • 2.5 小结23-24
  • 3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24-41
  • 3.1 建筑结构24-28
  • 3.1.1 建筑朝向24
  • 3.1.2 建筑体型24-25
  • 3.1.3 窗墙比25
  • 3.1.4 外围护结构25-27
  • 3.1.5 遮阳27-28
  • 3.2 机电设备28-35
  • 3.2.1 空调系统28-31
  • 3.2.2 照明设备31-33
  • 3.2.3 办公设备33-34
  • 3.2.4 热水供应34
  • 3.2.5 电梯设备34-35
  • 3.3 可再生能源利用35-38
  • 3.3.1 太阳能利用36-37
  • 3.3.2 地热能利用37
  • 3.3.3 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37-38
  • 3.4 运行管理因素38-40
  • 3.4.1 管理人员技能39
  • 3.4.2 运行维护39-40
  • 3.4.3 使用者节能行为40
  • 3.5 小结40-41
  • 4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41-53
  • 4.1 指标体系构建41-42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41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1-42
  • 4.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42-44
  • 4.2.1 德尔菲(Delphi)法42-43
  • 4.2.2 环比评分法43
  • 4.2.3 层次分析法(AHP)43-44
  • 4.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原理44-48
  • 4.3.1 对问题分层44-45
  • 4.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45
  • 4.3.3 单准则排序45-47
  • 4.3.4 层次总排序47-48
  • 4.4 指标体系权重计算48-52
  • 4.5 小结52-53
  • 5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评价标准53-63
  • 5.1 各指标评分等级准则的制定53-61
  • 5.1.1 建筑结构53-55
  • 5.1.2 机电设备55-59
  • 5.1.3 可再生能源利用59-60
  • 5.1.4 运行管理60-61
  • 5.2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潜力评价标准61-62
  • 5.2.1 评价结果分级61
  • 5.2.2 评价结果分级依据61-62
  • 5.2.3 评价结果范围值确定62
  • 5.3 小结62-63
  • 6 工程实例应用分析63-67
  • 6.1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办公大楼案例分析63-66
  • 6.1.1 浙江省建科院办公大楼节能改造情况63-64
  • 6.1.2 评价体系应用64-65
  • 6.1.3 实际能耗对评价结果的影响65-66
  • 6.2 小结66-67
  • 7 结论与展望67-69
  • 7.1 结论67-68
  • 7.2 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A 专家调查表73-79
  • 附录B 各指标评分依据表79-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潜力评价研究    王艳丽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    梁笃荣;腾德义;张淑红;

对等辐照方位与建筑朝向的选择    孙汉群,傅抱璞

节能屋面的研究    杜文英;

降低待机能耗 提高能源效率    

试论建筑节能设计    谢浩,张伦琳

重庆市办公建筑的节能策略研究    郭恒;郑洁;孙杰;

重庆市渝中区办公建筑用能现状调查及分析    刘磊;周杰;李卓敏;

福州市区机关办公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    张炜伟;

浙江迈步于新能源开发    潘振华;

层次分析法(AHP)及其软件设计    林芳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促进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肖军;李嘉华;

建筑节能软件在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蔡媛媛;

既有住宅室外硬质铺地环境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董美宁;刘怡;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苏州多层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评价    王洁;韦保仁;田原聖隆;小林謙介;匂坂正幸;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    李毅;

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    王娜;邱琦;

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偲;钟世霞;

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宋宇飞;

“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黄璜;

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    汪清蓉;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陈春常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董国强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    李玉凤

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刘林

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    罗力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    王耀鹏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闫俊

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高晓辉

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    闫恒超

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旭

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    刘鹏

基于模糊理论的尾矿坝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王焯

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谭啸

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    史玉岩

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    毕圣洁

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    陈伟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    商鹏鹏

建筑外墙传热系数对能耗的影响    兰勇;万朝均;

重庆市主城区室内噪声环境状况的调研    王娇琳;郑洁;陈良;汪红;李百战;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    王清勤;何维达;

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探讨    何陆华;

行业动态与资讯    

层次分析法(AHP)及其软件设计    林芳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控制技术    王峰;张吉光;许娜;

面对节能建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论我国砖瓦工业发展之路    孙向远;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技术策略    彭鹏;郑洁;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孙佳媚;张玉坤;隋杰礼;周术;

基于ANP的办公建筑节水改造评价体系研究    李娜

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生理及热舒适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良

公共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郭瑞

邯郸市既有居住建筑窗体节能改造研究    崔力强

北方地区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供能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刘珊

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张丽;刘长滨;

重庆市江北区酒店用能现状分析与节能诊断    姜涵;周智勇;王晶;黄春勇;

长春市倾斜面太阳辐射特征    朱志辉;

坡面天文辐射总量的椭圆积分模式    孙汉群,傅抱璞

坡地等日照时间和等日照方位的解析研究    孙汉群,傅抱璞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爱芳;张彩庆;段铷;

建筑物用电系统的节能改造    张京午;

浅谈德尔菲法在电子情报研究中的运用    吴燕

重庆市既有大中型商场建筑特征及能耗调研分析    王树健;彭家惠;万体智;姜涵;

重庆地区外窗遮阳能效模拟分析    阳江英;杨丽莉;吕忠;莫天柱;冷艳锋;

北京市实施建筑节能和墙体改革的目标    师全忠;

可持续发展与建筑节能    叶海,魏润柏

结合实际科学推进建筑节能工作    

节能住宅建筑的现状与对策    李泉,王玉连

百年大计 意义深远 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备受关注    林常青

建筑节能浅析    刘晓玲

淮北矿区建筑节能发展的潜力探讨    张淮建;黄靖博;

深圳建筑节能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两《条例》同时实施    

谈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    叶创新;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对策分析    吴运华;

浅谈建筑节能的目的和意义    王晓燕;候艳惠;

别冷落建筑节能的老话题——换个视角话“低碳”    高拯;

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畜牧工程建筑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王美芝;王红梅;刘继军;吴中红;

2012我国主要城市建筑节能目标一览    

浅谈建筑节能    梁霄;王晶晶;

浅谈建筑节能    赵冰;李延萍;

低吸收率涂料在中国南北地区建筑节能效果比较    邓光蔚;李婷;燕达;

大型公共办公建筑节能案例分析    刘魁星;田喆;朱能;

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探讨    魏海涛;任志纲;

推进建筑节能 构建和谐社会    本报记者 陈江

践行国策迈大步 辽西节能奏新曲    本报记者 王日谭

天津发布建筑节能和禁用产品目录    驻天津记者郭关朝

门窗节能:建筑节能的突破口    本报记者 韩睿华

化工材料将在建筑节能中唱主角    特约记者 顾定槐

着力从四方面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谢然浩

房屋换“外衣” 节能又保温    记者 徐虹雨通讯员 丰朝晖

市建设局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减排管理    记者 周维辉

规范市场扩大建筑节能成果    记者 郝明雷

南宁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巨大    本报记者 黄敏

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余晓平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    王洪波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丰艳萍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张海文

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管理研究    杨杰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城镇住宅建筑能耗指标分级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    张卫华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    张海滨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郁文红

湖北地区国家粮食储备库建筑节能研究    陈勇

论建筑节能政府管理的状况及其改善    梁晓群

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研究    董琭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测与分析    马刚

城市热岛效应对建筑能耗影响的研究    黄勇波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审查方法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    马晓雯

建筑节能与冰蓄冷空调研究    何军

严寒地区村镇学校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    刘杰

建筑节能规划研究    王敏

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陆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