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工业节能减排对安徽省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7:14
热度:

工业节能减排对安徽省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阶段,在重化工业等高能耗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为此,《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表示要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改善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如今“十一五”已经结束,期间铸造的辉煌令世人瞩目,节能减排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而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特点等差异较大,但发展的冲动、面临的机遇、竞争的环境却大同小异。因而,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路径、政策与技术基础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实施节能减排。 论文在对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中国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的负外部性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并结合国内外关于节能减排及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选取安徽省为区域样本,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较大的工业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并分析节能减排对安徽省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案例(合肥、蚌埠、马鞍山)分析,揭示工业节能减排对各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探讨影响结果的可能因素。 论文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对安徽工业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进行比较分析,为以工业为切入点研究区域节能减排对生态环境影响提供现实依据;二是对安徽省工业节能减排进行评价,选取23个指标从工业节能、工业减排、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安徽省工业节能减排及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简称安徽省工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利用1999-2008年的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求权重并计算出评价指标得分值,绘制安徽工业节能减排状况折线图及工业节能减排状况分项折线图,进行实证分析;三是结合合肥、蚌埠、马鞍山三市的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状况进行案例分析,以2007年为例,找出可能导致三市工业节能减排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四是根据模型及相关数据分析的结果,从工业结构调整、科技政策完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及生态环境建设四个角度就合肥、蚌埠、马鞍山三市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关键词】: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 工业结构 安徽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27;X3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1 导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3
  • 1.1.1 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10-12
  • 1.1.2 中国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问题突显12-13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3-14
  •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14-15
  • 1.4 论文的创新点15-16
  • 2 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理论16-25
  • 2.1 节能减排的起源与发展16-20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16-17
  • 2.1.2 环境负外部性理论17-19
  • 2.1.3 循环经济理论19-20
  • 2.2 国内外有关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进展20-25
  • 2.2.1 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评价的研究20-22
  • 2.2.2 国内关于节能减排评价的研究22-25
  • 3 安徽工业能耗与污染排放分析25-31
  • 3.1 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概述25-26
  • 3.2 安徽08年与00年工业能耗与污染状况比较分析26-27
  • 3.3 安徽近年来工业能耗与污染排放趋势分析27-31
  • 3.3.1 安徽近年来工业能耗趋势分析27-28
  • 3.3.2 安徽近年来工业"三废"排放趋势分析28-31
  • 4 安徽工业节能减排评价31-38
  • 4.1 构建安徽工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31-33
  • 4.2 权重系数的确定33-34
  • (1) 逆指标的正向化33
  • (2) 数据的标准化33
  • (3) 计算各指标的平均数Yj和标准差Sj33
  • (4) 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Vj和权重Wj33-34
  • (5) 计算各评价对象的总指数得分Fi34
  • 4.3 数据的选取34
  • 4.4 安徽工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统计分析34-35
  • 4.5 评价结果及分析35-38
  • 4.5.1 权重系数的分析36
  • 4.5.2 工业节能减排趋势图的分析36-38
  • 5 代表性城市节能减排案例分析38-46
  • 5.1 三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概况38-41
  • 5.2 三市07年工业节能减排评价及分析41
  • 5.3 三市工业节能减排指数及分项指数分析41-43
  • 5.4 三市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分析43-46
  • 5.4.1 合肥市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分析43
  • 5.4.2 蚌埠市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分析43-44
  • 5.4.3 马鞍山市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分析44-46
  • 6 推动三市工业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46-51
  • 6.1 调整工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6-47
  • 6.1.1 以马钢为支柱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培育新兴产业46-47
  • 6.1.2 大力发展蚌埠生物和化工新材料产业47
  • 6.1.3 壮大合肥支柱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47
  • 6.2 科技政策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建设美好生态环境47-49
  • 6.2.1 工业节能减排科技投入政策47-48
  • 6.2.2 工业节能减排科技人力政策48
  • 6.2.3 工业节能减排科技转化政策48-49
  • 6.3 促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49-50
  • 6.3.1 合肥市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及项目的改进与建设49
  • 6.3.2 蚌埠市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及项目的改进与建设49-50
  • 6.3.3 马鞍山市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及项目的改进与建设50
  • 6.4 加强三市生态环境建设50-51
  • 7 结论与展望51-54
  • 7.1 主要结论51-53
  • 7.2 研究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致谢58-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拟建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    

我国拟建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    

我国拟建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    

蔡惟慈谈“十二五”机械工业节能减排    

贯彻落实《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 扎扎实实抓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    吴吟;

加快工业节能减排正当时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颁布实施    

我国确定今年工业节能减排四大重点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冶金报社联合主办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知识竞赛 欢迎炼铁系统职工踊跃参赛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实现行业持续发展 首届中国机械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大会圆满召开    

浅谈机械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    赵美佳;张燕;

促进煤炭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研究    吕英;张绍强;洪绍和;王玖明;房建国;谭杰;丁瑞;张敏;程子曌;

从技术层面探讨热工工程及工业窑炉设计中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协调及处理    干大川;

关于推进唐山市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考    郑红玲;

中国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减排成本分析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

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唐钢    苏福源;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    孙兴华;童国显;

浅析冷冻干燥系统的节能减排    康景隆;

铸造生产线节能减排的对策和效果    唐和雍;易红;

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林乐芬;边浩;

“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思路初定    本报记者 李阳丹

工信部初定“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体系    本报记者 王尔德

今年工业节能减排四大重点敲定    证券时报记者 周荣祥

松桃加强措施实现工业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张应江 龙武

工业节能减排再吹“集结号”    本报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徐靖

“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体系初定    王尔德

我省启动工业节能减排橙色预警    本报记者 田洋 实习生 黄薇

工业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记者 李会

力争突破轻工业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    本报记者 张鑫瀛

机械工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刘瑾

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    陆婕

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    刘洪斌

造纸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林永居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    沙之杰

基于动态博弈的税收减排机制研究与设计    李长胜

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方国昌

中国减排成本及减排政策模拟:CEEPA模型的拓展研究    姚云飞

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    赵书新

税收促进节能减排研究    刘喜丽

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    李波

上海市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及应用    罗岑

区域节能减排的系统分析与能耗结构关系研究    张云飞

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时倩瑶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周广艳

温室体减排国际市场供需方策略博弈分析研究    崔秀平

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法律问题研究    曹炜

青岛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评价及其对策建议    于鹏飞

城市集中供热电厂节能减排后评价研究    葛素琴

中美低碳经济与减排战略比较分析    吴皓炜

在用车辆节能减排检测技术方案研究    任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