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6:55
热度: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摘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运行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0%左右,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建筑耗能呈急剧上升趋

【摘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运行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0%左右,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建筑耗能呈急剧上升趋势,节能降耗形势严峻。经过近几年“暖房子”工程工作的努力,吉林省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的节能发展较全国相比仍然滞后。目前,吉林省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于评判住宅建筑节能性能和等级的评价体系,成为建筑节能降耗工作的障碍,因此建立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指标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吉林省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住宅建筑的能源消耗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住宅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量的18.3%,农村生物质能耗占住宅建筑总能耗的52.2%,城镇建筑采暖能耗占住宅建筑总能耗的27.3%,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耗类型占能源总量的29.2%,建筑采暖能耗偏高。 本文根据吉林省住宅建筑能源消耗现状,基于绿色建筑评价预测体系及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充分的查阅文献和实际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及判断矩阵、通过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从城市发展水平指标、居民生活水平指标、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改造指标四个维度,构建了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构建的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住宅建筑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最终得分为71.48分,评价等级为良。分析显示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住宅建筑采暖能耗较高,采暖供热系统能源利用率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不高。 【关键词】:住宅建筑 节能降耗 评价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111.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s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目的13-14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14-15
  • 第2章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15-19
  • 2.1 理论依据15-16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15
  • 2.1.2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15-16
  • 2.2 评价方法体系分析16-18
  • 2.2.1 德尔菲法(Delphi 法)16-17
  • 2.2.2 层次分析法(AHP)17
  • 2.2.3 模糊隶属度函数17-18
  • 2.3 住宅建筑能耗量的统计18-19
  • 2.3.1 农村住宅建筑能耗18
  • 2.3.2 城镇采暖能耗18
  • 2.3.3 城镇居住除采暖能耗18-19
  • 第3章 吉林省住宅建筑能源消费现状分析19-22
  • 3.1 吉林省住宅建筑发展概况19
  • 3.2 住宅建筑能源消耗现状19-21
  • 3.3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的必要性21-22
  • 第4章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2-35
  • 4.1 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2-28
  • 4.1.1 建筑节能降耗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22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2-23
  • 4.1.3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23-24
  • 4.1.4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24-25
  • 4.1.5 节能降耗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25-28
  • 4.2 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析28-32
  • 4.2.1 构造指标体系的比较判断矩阵28-29
  • 4.2.2 求解判断矩阵权重向量及一致性检验29-30
  • 4.2.3 确定节能降耗评价指标体系权重30-32
  • 4.3 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综合评价32-35
  • 4.3.1 指标评价方法32-33
  • 4.3.2 评价等级与综合评价结果33-35
  • 第5章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综合评价35-47
  • 5.1 吉林省指标优劣上下限的确定及无量纲化处理35-45
  • 5.2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综合评价结果45-46
  • 5.3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存在的问题分析46-4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47-49
  • 6.1 主要结论47
  • 6.2 本文创新点47
  • 6.3 研究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问题    江亿;杨秀;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爱芳;张彩庆;段铷;

住宅建筑的碳排放量分析与节能减排措施    蔡向荣;王敏权;傅柏权;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    王清勤;何维达;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孙佳媚;张玉坤;隋杰礼;周术;

严寒地区建筑能耗统计方法和节能潜力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张洋;刘长滨;屈宏乐;李萍;

建筑能耗统计模式与方法研究    张蓓红;陆善后;倪德良;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思考    马宏权;龙惟定;朱东凌;

湖北地区住宅热环境与能耗调查    胡平放,江章宁,冷御寒,向才旺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江亿

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    朱建军

杭州地区住宅能耗问题与节能技术研究    武茜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    黄琪英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    徐莉燕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孙佳媚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方法    段胜辉

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袁冰

节能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李金云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室内能耗研究    赵景伟;姚鑫;徐明磊;吕京庆;

苏州多层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评价    王洁;韦保仁;田原聖隆;小林謙介;匂坂正幸;

安徽邮电大厦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管理    王冰凌;孙克飞;

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改进分析    贾磊;王磊;张秀平;戴琳;

浙中地区基于低碳经济效益的建筑节能措施探析    蒋晓燕;任玲华;

城市建筑单体代谢过程研究    赵艳华;胡聃;徐文修;

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甄翌;康文星;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分析    张玉菊;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及其在四川农业发展中的运用    侯丽娜;陈东梅;彭贵华;

农村住宅节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刘峥;王世宁;

建筑物能效跟踪、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王德林;冯廷龙;唐宏伟;陶金;李刚;

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介鹏飞;李德英;

基于AHP的城市边缘区旅游地评价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    陈咏梅;连小平;

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陈华敏;李永安;

太阳能再生式连续除湿换热器的试验研究    赵耀;葛天舒;代彦军;

苏南地区老小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集成技术体系及能耗评估    白建波;张宇;芮玮玮;杨江金;张菁燕;吴海军;

低碳绿色建筑推广之路    宋捷;

农业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浅析    贾本万;吴世刚;彭义;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及研究进展    倪龙;马最良;

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法律问题探讨    莫神星;

玻璃幕墙安全性能评估及其面板失效检测技术    刘小根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梁强

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研究    代学灵

“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    施慧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    石峰

“跨学科研究”评价方法与资助对策    魏巍

北京典型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的研究    刘利

甘肃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张涛

适用于连续域多变量耦合问题的分布估计算法研究    张建华

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能效测试与诊断    亓玉栋

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陈红丽

服装零售供应配送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吴丽华

大型热电厂间接连接供暖系统对新型墙体节能建筑供暖能耗分析    赵博

基于TRNSYS的空调系统自动控制仿真器的开发    迟光亮

北京奥运场馆建筑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徐鹏

基于火墙式火炕农村采暖系统的研究    朱俊亮

专家型教师与非专家型教师教学语言行为对比的实证分析    王佳

城阳区旧村改造项目建筑节能工程风险管理    马海泉

福建科技兴农模式绩效评估与分析    林梅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    刘建

浅谈生态建筑概念及其意义    丁旭光

多属性决策的智能化研究    杜晓明,于永利

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王蕾;姜曙光;李俊峰;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决策    仇春光,刘玉树

层次分析法中矩阵的判断一致性研究    吴祈宗,李有文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源、发展与理论纷争    蒲勇健

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问题    江亿;杨秀;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体系探讨    李军,陈庄

对生态住区评估系统中权重问题的思考    运迎霞,唐燕

绿色建筑综合评估系统分析与探索    杨宁;董聪;江见鲸;

建筑环境性能模拟、评价和优化研究    喻李葵

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综合评价    曲成平

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性研究    茅艳

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樊胜军

绿色建筑初探    董浩

绿色建筑的环境评价    李洁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定建筑工程的质量等级    刘世新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综合评价系统的研究    孙金伟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李路明

居住建筑节能研究    隋艳娥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    刘春江

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    仲平

建筑新技术评价模式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    陈良美

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    孙璐

开展住宅建筑节能工作的几点思考    张玲

住宅建筑的节能及其检测技术    赵鸿,赵为民,孙生根

试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路径    向朝霞;

“贝利·保元泽第”工程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简介    许旭平;徐建林;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王建龙;

关于加强上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工作的思考    杨星虎

西安市住宅围护结构节能状况分析    朱玉梅,刘加平

住宅建筑的节能及规划设计的思考    李斌;

试论住宅建筑节能的新途径    张智涛;

住宅建筑节能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李远坪;王涛;

着力推进住宅建筑设备节能    倪德良;

论住宅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材措施    徐放蕊;王成;

住宅建筑空调方式的设计选择    陈焰华;祁传斌;

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模拟研究    朱光俊;张晓亮;

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    陈江红;苏振民;李德智;

住宅建筑不同采暖方式的经济性分析    李先瑞;韩涛;崔立峰;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空调方式的经济评价    赵红梅;

采暖地区多层砖混住宅节能改造途径探索    肖文静;连小侠;张传经;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空调方式的经济评价    王荣;盛晓文;

钢管混凝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    杨尚进;李明;姜绍飞;

“贵阳住宅建筑至少可活50到100年”    本报记者 许邵庭

科技含金量孕育新体系住宅    马慧芳

北新建材勇夺标志性建筑多项第一    陈豪雅

住宅建筑装饰业亟待规范    福建省福州市保税区工商局 卓锴化

对开展住宅建筑节能工作的几点思考    张玲 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

住宅建筑工程质量低劣的症结    中国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 李云召

住宅建筑的集中供冷不可能节能    孙林

大力推进住宅建筑设备节能    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高级工程师 倪德良 沈金祥 整理

我市住宅建筑近半节能    记者 李瑞娟

瑞典住宅建筑装饰工业化发展迅猛    靳敬

住宅建筑保障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    喻伟

西部村镇小康住宅体系研究    吴大川

工人新村:“永远的幸福生活”    丁桂节

可持续性建筑存量演进模型研究    杨崴

夏热冬冷地区人员行为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李楠

青岛近代别墅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研究    王福云

论朝鲜时代后期传统家具    鞠文俐

居住形态创新研究    周成斌

民用建筑能源需求与环境负荷研究    白玮

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    陈雳

吉林省住宅建筑节能降耗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奚旺

住宅建筑中阳台的设计与研究    刘宁

西安既有居住建筑热工能耗指标测试与模拟    崔春荣

坡屋顶在住宅建筑中的设计应用探讨    姜爱兵

西安地区建筑能耗调研与统计分析研究    桂智刚

CSI住宅建筑体系设计初探    赵倩

由住宅建筑及商业建筑看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相应对策    李星魁

住宅建筑各种类型采暖供热方式的综合比较及节能研究    常缨

住宅建筑裂缝机理及防治研究    冯海龙

冰蓄冷系统在上海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