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6:40
热度: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研究【摘要】: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层层深入,为满足社会对建筑节能的市场需求,新型建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随之呈现。同时,为了明确各项节能技术、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其使

【摘要】: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层层深入,为满足社会对建筑节能的市场需求,新型建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随之呈现。同时,为了明确各项节能技术、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其使用方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示范工程以及节能示范改造工程。然而,作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节能示范工程是否具备示范性、示范性如何体现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对示范工程进行后评估。因此,在节能工作中,其新型技术、产品的研究、推广使用主要依赖于示范工程的发展,而示范工程的发展建立在对示范工程进行后评估工作基础之上,因而,对节能示范工程的后评估研究是其示范工程发展的关键,亦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现状,分析节能示范工程的特性,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宜居性、高能效性、可持续性和示范性后评估方法进行研究,为了确保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对现有的节能示范工程进行了后评估分析,提出了一套适用于节能示范工程进行后评估的方法。 对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内容的研究主要通过对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内涵确定及特征分析,确定后评估内容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以后评估内容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对应的后评估方法研究。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方法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后评估流程图的分析,二是后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三是后评估模型的研究。通过评估流程图的分析,将后评估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并建立对应的后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将各指标进行变量化,通过引进数学模型方式建立后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由于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后评估是为了确定示范工程是否具备示范性、哪些方面具备示范性以及对同类建筑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强调了方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普遍性。 根据对示范工程后评估内容及方法的研究,建立相应的反馈体系,以保证后评估工作的完整性,并将其后评估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将后评估方法进行完善化,并作为体现节能示范工程水平的基础数据之一,以便于对国内示范工程成体水平的评估提供依据,并应用于以后的新建建筑和节能改造中。 【关键词】:后评估 宜居性 高能效性 可持续性 示范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U201.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10
  • 1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10-12
  • 1.1.1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10
  • 1.1.2 我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建设情况和意义10-11
  • 1.1.3 对我国进行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必要性11-12
  • 1.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
  • 1.2 国内外建筑后评估的研究动态12-20
  • 1.2.1 后评估的内涵12-13
  • 1.2.2 国外建筑后评估的研究动态13-17
  • 1.2.3 国内建筑使用后评估的研究动态17-20
  • 1.3 建筑后评估理论20-21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1-24
  • 1.4.1 研究内容21
  • 1.4.2 技术路线21-24
  • 2 国内外建筑后评估研究成果的分析24-34
  • 2.1 后评估内容分析24-26
  • 2.1.1 后评估的类型24
  • 2.1.2 后评估的内容24-26
  • 2.2 后评估方法总结26-33
  • 2.2.1 调查收集资料法26-28
  • 2.2.2 统计预测法(SFM)28
  • 2.2.3 对比分析法28-29
  • 2.2.4 逻辑框架法(LFA)29-30
  • 2.2.5 成功度综合评估法30-32
  • 2.2.6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效益分析法32-33
  • 2.3 小结33-34
  • 3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内容的研究34-48
  • 3.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内涵34-38
  • 3.1.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特征34-35
  • 3.1.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内涵35-38
  • 3.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的特征38-39
  • 3.3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内容研究39-47
  • 3.3.1 宜居性后评估内容研究39-42
  • 3.3.2 高能效性后评估内容研究42-45
  • 3.3.3 可持续性后评估内容研究45-46
  • 3.3.4 示范性后评估内容研究46-47
  • 3.4 小结47-48
  • 4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方法研究48-62
  • 4.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流程研究48-49
  • 4.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49-53
  • 4.2.1 指标选取原则50
  • 4.2.2 指标分析50-51
  • 4.2.3 宜居性指标体系的建立51-53
  • 4.3 各项指标取值分析研究53-55
  • 4.3.1 客观指标53-54
  • 4.3.2 主观指标54-55
  • 4.4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模型研究55-59
  • 4.4.1 模型的建立55-56
  • 4.4.2 权重的确定56-59
  • 4.5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宜居性后评估步骤及方法研究59-61
  • 4.5.1 评估准备——资料收集60
  • 4.5.2 采集数据60-61
  • 4.5.3 数据处理61
  • 4.5.4 评估61
  • 4.6 小结61-62
  • 5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方法研究62-78
  • 5.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流程研究62-63
  • 5.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63-71
  • 5.2.1 指标选取原则63-64
  • 5.2.2 指标的确立64-70
  • 5.2.3 高能效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70-71
  • 5.3 高能效性后评估指标取值分析71-74
  • 5.4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模型研究74-75
  • 5.4.1 模型的建立74-75
  • 5.4.2 权重的确定75
  • 5.5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高能效性后评估方法研究75-76
  • 5.5.1 数据优化75-76
  • 5.5.2 模型设计76
  • 5.5.3 能效评估76
  • 5.6 小结76-78
  • 6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方法研究78-92
  • 6.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流程研究78-79
  • 6.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79-83
  • 6.2.1 指标选取原则79-80
  • 6.2.2 指标的确立80-82
  • 6.2.3 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82-83
  • 6.3 可持续性后评估指标取值分析83-86
  • 6.4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模型研究86-88
  • 6.4.1 模型的建立86-87
  • 6.4.2 权重的确定87-88
  • 6.5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可持续性后评估方法研究88-91
  • 6.5.1 确定评估内容88-89
  • 6.5.2 建立指标体系89
  • 6.5.3 模型设计89-90
  • 6.5.4 持续性评估90-91
  • 6.6 小结91-92
  • 7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示范性后评估方法研究92-98
  • 7.1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示范性后评估流程研究92-93
  • 7.2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示范性分析93-95
  • 7.2.1 宜居性分析93-94
  • 7.2.2 高能效性分析94
  • 7.2.3 可持续性分析94-95
  • 7.3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示范性后评估95-96
  • 7.3.1 原因分析95
  • 7.3.2 示范性后评估95-96
  • 7.4 小结96-98
  • 8 反馈98-100
  • 9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工程案例100-152
  • 9.1 宜居性后评估100-113
  • 9.1.1 主客观指标取值100-112
  • 9.1.2 宜居性后评估112-113
  • 9.2 能效性后评估113-128
  • 9.2.1 各类指标取值113-128
  • 9.2.2 高能效性后评估128
  • 9.3 持续性后评估128-140
  • 9.3.1 各类指标取值128-139
  • 9.3.2 可持续性后评估139-140
  • 9.4 示范性后评估140-149
  • 9.4.1 示范性分析140-143
  • 9.4.2 示范性后评估143-149
  • 9.5 反馈149-151
  • 9.5.1 新建建筑149-150
  • 9.5.2 既有建筑150-151
  • 9.6 小结151-152
  • 10 结论与展望152-154
  • 10.1 结论152
  • 10.2 展望152-154
  • 致谢154-156
  • 参考文献156-160
  • 附录160-165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60
  • B. 附表160-165
  • 附录1160-161
  • 附录2161-163
  • 附录3163-164
  • 附录4164-165
  • 附录51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王桐

发展住宅理论应重视使用后评价研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某居住区居住单元空间使用满意度评价分析    尹朝晖,吴硕贤

生态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陈秀珍;王玉灵;

浅谈建设项目后评估    曹宇生;

技术项目评价与选择方法研究    余晓岭,魏薇,杨忠直

项目中评价初探    白思俊,王保强

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回顾    程凌刚,周海涛

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浅析    杨霄;

层次分析法在通信房屋建筑投资项目后评估中的应用    曾令彤;

建筑能效评估方法探讨    高宏;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王佳才;殷广春;

海洋捕捞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指标体系研究    张红智

工程项目后评估研究    尤小明

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与使用后评估的研究    梁思思

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估研究    钟道奎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旅客区域使用后评价    闵盛勇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商业地产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    陈煜红;谭碧;

校园开放空间POE研究——以北京大学静园为例    曾宪丁;王建武;朱强;李迪华;

校园环境空间的使用后评价研究    宋桂杰;陈星;郭红霞;

节能多孔砖墙体热工性能的数值计算及应用分析    王晓璐;黄大宇;

苏州多层住宅建筑生命周期评价    王洁;韦保仁;田原聖隆;小林謙介;匂坂正幸;

大学教学楼建设使用后评价研究    王国平;田备;邹昀;刘明晴;

关于间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取值    刘艳峰;王莹莹;孔丹;

基于设计选型及现场实测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的分析    余鹏;唐辉强;

以蒸汽型替代直燃型中央空调    陈卫中,张荣玲

谈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送风量的计算方法    范恩强;张自军;侯峰;

制冷机组冷凝器热回收技术    吴喜平;李竞;

论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    段宗志;李大华;

分散空调系统之集约型空气处理机组    丁欢庆;

地源热泵与冰蓄冷复合空调系统初探    王茂盛;刁乃仁;

热力管网水力平衡分析软件(Flowra3.2)在设计中的应用    孙志勇;孟燕;

乌鲁木齐市某娱乐场所的暖通设计    王志刚;

不同类型散热器流量变化对散热量的影响    李美芹;张双喜;许冬梅;刘翠娜;

采暖管道补偿器的选用    刘贵廷;霍尚龙;

智能化办公大楼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实例    王凡;印传军;

地热能在某酒店工程中的开发利用    田彦法;

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    张志奇

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研究    代学灵

不平衡数据学习的研究    李军

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研究    姜波

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肖人毅

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    石峰

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    姚朋

基于认知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刘荣坤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    李玲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R&D项目阶段评价研究    欧阳轶翔

矿建物料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赵云霞

煤炭集团物料配送优化研究    靳昌田

热电厂能量利用与节能技术改造研究    李华

基于车载导航系统的大区域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崔静怡

基于供应链的图书分销企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吴竞鸿

泰安山城结合部公园游人行为研究    王海波

研究型大学教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    李延峰

时变网络有向中国邮路问题的割平面算法研究    王金香

北京奥运场馆建筑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徐鹏

经营性公路社会资金退出机制研究    贾欢

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会计    王莉华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2006年—2008年的经验数据    赵志珍;

利益相关者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构想——中石化社会责任报告的启示    牟涛;袁蕴;

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龙丽霞;

法、美、日三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验及借鉴    李正;

房地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比较分析    王倩;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消费者响应——消费者个人特征和价格信号的调节    周延风;罗文恩;肖文建;

企业社会责任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周祖城;张漪杰;

房地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朱仁友;高淑洁;

层次分析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廖开荣;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    方降龙

建筑物状况的综合评估方法    汪国勋;程才渊;吴明舜;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王艳洁,郑小贤

层次分析法方案排序向量的研究    兰继斌;刘雁;王中兴;

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    李丽萍;郭宝华;

张北县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张志东,关楠,乔忠民,张英娜,黄选瑞

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描述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李朝洪,郝爱民

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和金生,郑春东,陈杭君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毛汉英

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实践    白永前,叶萍,梁学东

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管理系统研究    张智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王广庆

高层写字楼空间组成建筑策划研究    郑凌

用使用后评估方法对高校学生宿舍的研究    曲力明

航站楼设计的发展动态研究    赵坚

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建筑策划程序研究    常征

民航旅客流程优化与仿真研究    刘静莉

循环经济理论、实践及其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毕伟

地市创新率    

航天花园:火炉城中品味冬暖夏凉——武汉航天花园节能示范工程简介    左养争,吴轲

建设部出台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小区)管理办法    

全国首个工业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落户沈阳    

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在苏州国际科技大厦中的应用    朱强;廖黎明;

中英合作完成的节能建筑示范工程    涂逢祥

上海市道路照明节能指南及节能示范工程    王康;程丹明;张帆;陈培新;陆正嘉;

杭州出台节约型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学习《节能法》试题    

许修敏:发展新型墙材,助力节能建筑发展    张景府;

对“可持续发展”传统定义的重新审视    戴俊骋;黄娟;

上世纪末瑞典环境与可持续性研究动态    钱美丽;

济钢于法熄焦节能示范工程    卢元俭;宫玉秀;

延边州城市化发展水平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    尹树美;李明玉;

可持续的城市设计方法与机制探讨    赵中元;鞠玲;魏正;

区域人地系统可持续性阈值分析——冀西北地区为例    王卫;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持续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    崔和瑞;李晓丽;

优美小城镇及其建设内容初探    于红;姚建;

探索可持续性转变: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动向    肖平;

开拓人类社会美好的地热供暖循环经济    王万达;

百项节能示范工程进展顺利    王纪洪通讯员 江新洪

省镁产业节能示范工程在我市试点    希军

北京启动“政府机构节能示范工程” 节能目标8%    辰晓

16项工程拟定为建筑节能示范    记者 黄尤波

全国自保温节能示范工程在淮安初试锋芒    蔡志明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引领绿色潮流    姜剑

沈阳4项目成全国节能示范工程    何北剑通讯员 岳阳

节能专家考察北京节能示范工程    薛晓燕

节能减排重在落实    寒清

秦皇岛市建成节能建筑380万平米    记者 王瑞军 通讯员 熊伟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格局、驱动力及可持续性的研究:多尺度等级途径    李铖

基于多指标体系的呼和浩特平原地下水可持续性研究    陈江

基于社会文化可持续性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朱丽娜(Juliana Forero)

民主转型与民主的可持续性    马群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研究    王小春

基于IANN的县域农业可持续性预警模型研究    张金萍

可持续的公共艺术—重造城市环境    白伊达

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    曾芬钰

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    曾祥旭

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    吕红医

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后评估研究    甘玉凤

城市旧住宅可持续性更新改造研究    杨仲华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可持续性研究    许建挺

老矿区(新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于海涛

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更新研究    刘军华

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可持续性实证研究    陈冬

株洲航电枢纽工程移民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    唐恒

美元霸权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的可持续性    刘璐

大型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研究    毛晔

需求导向下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功能及支持因素    赵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