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清洁节能 > 正文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差异及节能潜力分析

关注热度:13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于明明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01至2010年全国各省市的10年平均增长率为12.44%,全国大部分省份10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都超过10%,表明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的发展之中,但是这种高的经济增长率引发各省市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大,能源消费总量会持续增长。通过相关专家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研究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愈加的依赖能源消费,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少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幅度最重要的因素,各省市也在不断的增加能源消费,来推动各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我国各省市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长期积累以及省份自身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明显的是以煤炭消费为主,各省市的煤炭消费基本上都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0%以上,我国这种特殊的能源消费结构同样会导致对煤炭资源的大量需求,进一步导致我国出现了能源消费数量决定经济总量这一特殊形式。 我国这种能源消费总量及消费结构的现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由于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其储量是有限的,并且由于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存在大量的能源损耗,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就成为解决我国能源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能源强度代表单位GDP的能耗,是一个能够很好的反应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解决各省市的能源问题的出口就在于控制各省市的能源强度的数值。我国地域广大,与区跨度大,不同省份的经济增长以及能源消费情况各不相同,导致我国各省份在能源消费的差异较大,所以,仅从总的方面来研究我国的能源强度变动的问题,会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与研究结果的不统一,导致各省市的能源使用效率以及节能潜力得不到充分的释放。 本文根据全国30省市能源强度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低能源强度低经济增长、低能源强度高经济增长、高能源强度低经济增长和高能源强度高经济增长4个区域。通过建立4区域所含省市能源强度变动的面板数据模型,通过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模型找到了影响能源强度变动的工业因素、产业结构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因素、价格因素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最后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4区域内各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以及4区域能源强度变动的差异,最终得到如下结果:5个影响因素和能源强度变动可以存在正相关、负相关以及基本不相关三种情况,各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不同,能源强度的变动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需要结合各区域特点进行分析。文章最后针对各区域内省市的能源强度情况,计算了全国范围下以及区域范围下的节能潜力分析,综合各因素的影响以及省份的节能潜力,提出了解决各区域省份能源强度高,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具体解决措施,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能源强度 影响因素 区域差异 panel data模型 节能潜力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2;F206;F2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1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18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5
  • 1.2.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综述13-14
  • 1.2.1.2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综述14
  • 1.2.1.3 能源强度变动的研究综述14-15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5-18
  • 1.2.2.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综述15-16
  • 1.2.2.2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综述16-17
  • 1.2.2.3 能源强度变动的研究综述17-18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8-19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18-19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19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图19-21
  • 1.4.1 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4.2 技术路线图20-21
  • 2 我国能源强度的现状及区域划分21-29
  • 2.1 能源强度概述21
  • 2.2 我国能源强度的现状分析21-27
  • 2.2.1 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22-23
  • 2.2.2 我国各省市能源消费的现状分析23-25
  • 2.2.3 我国各省市能源强度的现状分析25-27
  • 2.3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差异的区域划分27-29
  • 3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29-37
  • 3.1 基于 LMDI 模型的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29-31
  • 3.2 结构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31-34
  • 3.2.1 产业结构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31-32
  • 3.2.2 工业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32-33
  • 3.2.3 能源消费结构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33-34
  • 3.3 效率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34-37
  • 3.3.1 能源价格因素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34-35
  • 3.3.2 固定资产投资因素对能源强度的影响35-37
  • 4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差异分析37-54
  • 4.1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37-38
  • 4.1.1 变量选取37
  • 4.1.2 模型的建立及数据说明37-38
  • 4.2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38-41
  • 4.3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41-42
  • 4.4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42-54
  • 4.4.1 变截矩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原理42-43
  • 4.4.2 低能源强度低经济增长区域的实证结果分析43-44
  • 4.4.3 低能源强度高经济增长区域的实证结果分析44-46
  • 4.4.4 高能源强度低经济增长区域的实证结果分析46-48
  • 4.4.5 高能源强度高经济增长区域的实证结果分析48-50
  • 4.4.6 我国区域能源强度变动的实证结果的综合分析50-54
  • 5 我国各省市的节能潜力分析54-59
  • 5.1 全国范围下我国各省市节能潜力研究55-57
  • 5.2 区域范围下我国各省市节能潜力研究57-59
  • 6 结论及建议59-63
  • 6.1 本文的结论59-60
  • 6.2 各区域的节能减排措施建议60-62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62-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66-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马宏伟;王效华;何祖银;李静;

基于EMD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    原艳梅;林振山;陈玲玲;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    吴巧生;成金华;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行业能源消费特征分析    梁怀学,陈权宝

中国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    李国璋;霍宗杰;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强度研究    贺灿飞;王俊松;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史丹;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刘畅;崔艳红;

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时空差异研究    张云伟;韩增林;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效应研究    国涓

安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章秀琴;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顾锋;梅琳;

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焦玮;张翔;

能源与农业价格传递分析    胡雯瑾;陈宏民;

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演化的产业因素分析    徐英;

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空间格局分析    王学勇;

东莞市镇区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研究    冯利萍;千庆兰;

马鞍山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李致平;崔立志;

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    程进;陆林;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高山;靳宇恒;

苏州市及周边地区创新软环境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启示    于守华;

我国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    钱圆;袁建辉;姜慧勤;宋天野;

环境技术效率、污染治理与环境绩效 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郑义;徐康宁;

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

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的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原油进口量互动关系研究    谢丽琨;张力菠;

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    魏后凯;

后危机时代京津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实证研究    王叶军;

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维国;潘祺志;

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    杜跃平;王开盛;

福建省能源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    刘健;王润;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    曹静

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    徐敬俊

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陈泽浦

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    王思薇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    夏咏

云南松茸产业链经济学分析及优化对策研究    苏建兰

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    刘建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    刘志荣

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    方劲松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    林丽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及特色空间布局研究    王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极的培育研究    王瑞平

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    吴栋

黑龙江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张岚

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    李良玉

湖南省电力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    喻毅

甘肃省能源消费问题研究    杨双喜

白银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李宠华

我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王丽娜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    王庆一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    王庆一

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以江苏十三个市为例    郭贯成

近50年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小波分析    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

我国水资源需求量动力学预测及对策建议    梁仁君,林振山,陈玲玲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    彭水军;包群;

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    吴巧生;成金华;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    周鸿,林凌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    周勇;李廉水;

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董利;

    宣能啸

支撑面板数据下的生产函数及生产绩效分析    葛虹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杭雷鸣

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    徐国泉

双重结构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研究    田志勇

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正林

国际产业转移环境下湖南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战略研究    邱先裕

我国能源结构演进及CO_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魏群;

我国能源消费七成靠煤炭 能源强度须年均下降213%    

能源强度的指数分解分析研究综述    张炎治;聂锐;

我国化工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付六根;

我国能源消耗的产业特征分析    沈谦;

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    刘叶;王磊;

能源强度变动与技术效率的结构演变——基于四川的统计数据    嘉蓉梅;张华;

结构与效率因素对内蒙古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    李艳梅;姜巍;程晓凌;

低碳经济下的浙江省能源需求情景预测    吴燕华;

论我国能源消耗的不平衡性及应对策略    殷建平;黄辉;

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庞丽;王铮;

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    杨宏伟;

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能源消费实证分析    刘小军;涂俊;

基于完全因素分解法的北京市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刘学之;杨巍;张健;

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    王迪;聂锐;

基于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节能减排策略研究    李健;吴成霞;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苏省能源消费需求预测分析    张明慧;宋学锋;

能源消费与人文发展的关系: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吴巧生;余国合;

中国能源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袁潮清;刘思峰;郭本海;

中国经济模拟与碳排放预测    朱永彬;王铮;

我国能源强度并未进行二次爬坡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

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上)    本报记者 海霞

更高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将使节能环保双赢    记者 李禾

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下)    本报记者 海霞

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    世界自然基金会 侯艳丽 李晶晶 杨富强

控制能源消费:从关注走向挑战    陈金国

虚拟能源电厂呼唤投融资机制出台    本报记者 刘晓星

我国将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朱华颖

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超美国    昭玟

三大因素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记者 关晋勇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效应研究    国涓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    邵兴军

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周明磊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吴明明

中国节能降耗途径的节能效果测算及优化研究    袁潮清

排放控制目标下我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减排路径与碳排放趋势研究及模拟系统开发    朱永彬

碳排放规律与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白万平

江苏省经济、能源与环境系统(3E)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春华

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    卢忠宝

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    张炎治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差异及节能潜力分析    于明明

江苏省能源强度变动特征及成因分析    许华

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    吴栋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分析    石明兴

新疆重工业化与能源强度研究    范丽波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洪军

我国工业部门能源需求变动的实证分析    潘祺志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阳

我国能源强度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罗奇

西部经济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发展    胡成卉

 
关键词: 能源强度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