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与设计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5:04
热度: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与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日渐盛行。人们用于旅游的时间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人数也越来越多,现今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不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日渐盛行。人们用于旅游的时间越来越多,旅游消费者人数也越来越多,现今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不再仅仅局限于观光旅游,各式各样的旅游度假区成为人们旅游目的地的热门选择。 本文研究的意义首先在于探讨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实现生态节能目标,为往后研究提供借鉴,为实际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改变旅游度假区开发经济利益至上的陈旧观念,深入认识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最终为促进旅游业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法以及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法。其中实证分析法是以秦皇岛滨海森林酒店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实践中总结节能技术的关键性要点。 本文在旅游度假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景观的原真性保护原则,研究旅游度假区的生态节能规划设计。通过梳理前人已有的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理论,吸收他们的优秀观点,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融合和归纳,同时与当今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旅游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对之进行调整和创新。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几个方面:生态旅游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生态节能度假区的主要6个方面、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关键性技术总结、以及秦皇岛滨海森林洒店的实证研究。其中秦皇岛滨海森林酒店的实证研究为本文核心的研究内容,主要通过实际参与度假区木屋结构建筑设计和工程管理实践,对节能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进行学习和了解,提炼节能技术的关键性实施要点。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应采用综合性的系统集成技术,从度假区选址、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筑维护结构优化、水资源节约及二次利用到建筑室内的景观设计,都可以采用节能材料或者运用节能技术实现低碳环保的日标。另外,在旅游度假区的运营阶段,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节能化办公管理以及垃圾处理等措施,并通过有机整合,相互协调,统一筹划,密切合作,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视角,利用生态节能度假区和绿色建筑之间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生态节能,形成整套紧密联系的生态节能体系,实现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日标。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 生态节能 规划设计 实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592.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目录7-9
  • 图表目录9-10
  • 图目录9
  • 表目录9-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一、课题缘起10-11
  • 二、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研究的意义11-12
  • 第二节 问题思考与研究定位12-14
  • 一、问题思考12-13
  • 二、研究定位13-14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创新点及难点14-22
  • 一、研究内容14-15
  • 二、研究方法15-16
  • 三、研究思路16-19
  • 四、论文的创新点19-20
  • 五、存在的难点20-22
  • 第二章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理论综述22-40
  • 第一节 国外旅游景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发展22-26
  • 一、国外旅游景区生态节能理念的发展22-25
  • 二、国外旅游景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发展25-26
  • 第二节 国内旅游景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发展26-29
  • 一、国内旅游景区生态节能理念的发展26-27
  • 二、国内旅游景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发展27-28
  • 三、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28-29
  • 第三节 生态节能建筑相关理论29-35
  • 一、生态节能建筑理念的发展29-32
  • 二、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32-35
  • 第四节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发展对策探讨35-39
  • 第五节 小结39-40
  • 第三章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理论研究40-54
  • 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40-44
  • 一、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40-41
  • 二、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41-44
  • 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主要方面44-49
  • 一、环境保护44-45
  • 二、资源保护45-46
  • 三、废弃物处理46-47
  • 四、节能技术管理47-48
  • 五、办公区管理48
  • 六、低碳旅游48-49
  • 第三节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关键性技术49-54
  • 一、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技术策略49-51
  • 二、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关键性技术要点51-54
  • 第四章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实证研究54-77
  • 第一节 秦皇岛滨海森林酒店规划设计实践54-57
  • 一、秦皇岛滨海森林酒店木结构建筑设计54-55
  • 二、秦皇岛滨海森林酒店景观设计55-57
  • 第二节 秦皇岛滨海森林酒店工程管理实践57-59
  • 第三节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关键性技术总结59-67
  • 第四节 秦皇岛滨海森林酒店与普通度假区的能耗对比67-77
  • 一、对比项目的自然环境概67-68
  • 二、对比方法和思路68
  • 三、测量结果对比分析68-75
  • 四、旅游度假区对比小结75-77
  • 第五章 结论77-83
  • 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的理论解析77-80
  • 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生态节能规划设计及技术探索80-82
  • 第三节 总结82-83
  • 参考文献83-88
  • 附录Ⅰ 秦皇岛滨海森林洒店调查问卷88-90
  • 附录Ⅱ 狄港旅游度假区调查问卷90-92
  • 附录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2-93
  • 致谢93-9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国外节能政策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    窦义粟;于丽英;

构建洞庭湖旅游经济圈研究    吴顺发;

建筑节水措施的探讨    廖秋阳;

节约能源:日本的成效、经验及启示    姜亦华;

三峡库区“一村一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以万州恒合土家族乡为例    孙涛;程燕;宗黎;盛田;潘潇;

德国与中国在生态建筑发展中的比较    陈星;宋桂杰;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几个话题    金秋野;

打造“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示范区”    孙狄;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果锐嫱;

生态旅游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以鄱阳湖经济生态区为例    杨伶;赵海云;

高层办公楼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评析——以深圳建科大楼为例    王少健;王敏;胡姗姗;邝志斌;赵海天;

绿色节能技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    王少健;施世涛;衡涛;赵海天;

居民闲暇时间变化对我国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    蔡建飞;陆林;

旅游体验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桂林漓江古东景区为例    程瑾鹤;吴友强;薛峰;

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中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熊春梅;杨立中;梅昌艮;

大熊猫生态旅游的泛化与科学发展    何方永;

区域生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供给需求与竞争场视角    方世敏;赵金金;

基于生态旅游体验的生态旅游景区建设研究    卢睿;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探究    丁海燕;

我国度假研究进展综述与展望    杨明;

钢木组合结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王小盾;陈志华;白晶晶;李珊珊;安琦;

西部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探讨——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熊春梅;杨立中;梅昌艮;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丽娜;王国聘;

旅游房地产研究综述    薛诗清;

我国假日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蔡继明;

黄金周对旅游景区的影响及旅游景区应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罗浩;陈敬堂;

滨湖地区城市空间发展案例研究    朱洁;加雨灵;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国生;陈晓亮;赵晓军;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    徐建华;徐振海;王海;胡迎琪;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国生;陈晓亮;赵晓军;

我国度假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杨明

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研究    夏友照

旅游产业演进与旅游公共政策研究    苏振

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策略研究    陈志奎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    王建喜

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    郭鲁芳

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    汪辉

四川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李维余

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庞林

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    王健

重庆分时度假产品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玥睿

基于度假旅游需求的第二住宅开发模式研究    李穗菡

国民休闲的旅游供给研究    吴敏敏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    杨彩霞

别墅区环境整合设计研究    杨纪军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能耗评价体系研究    吴琼

企业节能管理体系的优化研究    张改新

交通运输节能问题的初步探讨    悦彩

旅游地产运营模式及对策研究    陈俊彬

生态旅游区规划方法研究    崔星

澳大利亚、日本林业考察报告    韩柏泉;

旅游地产十人谈    纳米;

国外旅游地产对中国的启示    刘文贤;

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    翟辅东

大城市外围旅游地产动向分析    宋丁;

论林业在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彭扬;丁党生;

关于我国城市开发区的初步研究    梁运斌,邹勇

旅游地产创造新的生活品质    郝保群;

中国旅游地产的现状分析    何红光;

国外木结构房屋的生产现状    王晓军,王滔,蒋松林

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    黄震方

基于区域旅游协作的环巢湖旅游圈开发及创新研究    张珵

生态住宅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    周佳

从旅游体验角度探析少林寺的深度开发    柴丹丹;

论旅游体验差异因子及应对策略    黄载杰;张越水;

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几点思考——以陕西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为例    刘珺;

旅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美学解读    周思芬;谢春山;佟静;

旅游体验真实性规律与景区经营管理问题    钟国庆

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体验    冷志明

旅游体验中研究快乐形成的新方法——畅爽理论    曹洪珍;

浅论畅爽理论对旅游企业的几点启示    李宁;李拉扬;

浅谈旅游体验中的教育体验    程良珍;

“体验经济”对我国旅游研究的影响述评    陈兴;

旅游情感新论    邹本涛;

茶乡体验旅游的内容及发展对策建议浅析    龚永新;

旅游软实力:旅游业本土意识与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    曹国新;

长白山旅游产业集聚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丽君;高雪娇;

论旅游的草根化趋势    张仁军;惠红;黄蓓蓉;

基于STP理论的“无景点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吕俊芳;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新选择:增加旅游体验——环球嘉年华成功的启示    李海娥;何再平;

海南国际旅游岛高端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与开发    周金泉;何文晋;

论旅游体验营销    肖升;王悦;

区域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全域度假发展研究——以成都市大邑县为例    杨振之;张冠群;

旅游体验的类型与效果研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赵刘

旅游书开启“出新”引擎    商报记者 孙珏

旅游“微”力不可小觑    张迎新 本报实习记者 沈仲亮

南京启动“智慧旅游”建设    高彪 驻江苏记者 姚宁安

我市启动“智慧旅游”建设    通讯员 施旅轩 记者 李子俊

网络将旅游带入新天地    本报记者 赵珊

智能旅游浅析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 陈琳

旅游地产品升级:体验产品的规划设计(二)    北京杨振之来也旅游策划规划有限公司 杨振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丹

旅游地产品升级:旅游体验质量(三)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丹 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杨振之

旅游地产品升级:旅游体验动力机制(四)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杨振之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张丹

意象·凝视·认同    陈才

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王镜

成己之路:背包旅游者旅游体验研究    余志远

基于产权视角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吕晓斌

游客网络口碑传播意愿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武传表

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研究    李丽娟

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旅游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    梁强

乡村旅游行为研究    唐德荣

旅游体验研究    谢彦君

基于游客体验的ATCS理论与实证研究    赖斌

旅游体验理论视野下的魏晋南北朝旅游    范文静

符号学视角下的旅游体验研究    张金金

旅游体验品质测量模型的构建    杨甜丽

基于旅游体验的民俗展馆设施设计研究    王斌贝

我国公益旅游的发展模式研究    马晓煊

旅游对生活质量认知的影响研究    胡乐意

休闲视角下旅游福利的发展态势及实现路径研究    薛盈盈

我国电视旅游节目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探究    张佳妮

我国台湾地区的大陆旅游人口现状及影响分析    曲航

旅游体验中的地方感研究    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