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下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4:51
热度:

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下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摘要】: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的持续升温,国内外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

【摘要】: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近年来,随着气候问题的持续升温,国内外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大。能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也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2006年初国家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约束指标,在指标的约束下各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十二五”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时期,如果能顺利完成此规划期间的约束指标将为我国以后经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多以高排放高污染产业为主,民族地区等后发地区要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将越来越重要。“十一五”期间,在国家节能减排指标的约束下,民族地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东部甚至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能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任务、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等后发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从发展较为落后且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的民族地区出发,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深入挖掘影响民族地区污染物排放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下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等后发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举措,以期实现民族地区等后发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节能减排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F2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11-12
  • 二、 论文选题意义12-13
  • 三、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3-16
  • (一) 国外相关文献13-14
  • (二) 国内相关文献14-16
  • 四、 主要研究内容16-17
  • 五、 研究方法17
  • 六、 基本概念17-20
  • (一) 节能减排概念17
  • (二) 单位 GDP 能耗概念17-18
  • (三) COD 及二氧化硫概念18
  • (四) 民族地区和东部地区18-20
  • 第二章 民族地区节能减排现状分析20-29
  • 一、 民族地区节能减排现状概述20-23
  • (一) 单位 GDP 能耗变化趋势分析20-21
  • (二) COD 排放变化趋势分析21-22
  • (三) 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趋势分析22-23
  • 二、 “十一五”期间民族地区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分析23-26
  • (一) 民族地区节能指标完成情况分析23-25
  • (二) 民族地区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分析25-26
  • 三、 民族地区“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举措26-29
  • 第三章 基于门槛面板模型下民族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29-37
  • 一、 数据来源及模型概述29-32
  • (一) 数据来源29
  • (二) 变量选取说明29-30
  • (三) 实证方法和模型简介30-32
  • 二、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民族地区环境 EKC 曲线的实证研究32-34
  • (一) 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32
  • (二) 面板门槛模型结果的估计32-34
  • 三、 门槛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34-35
  • 四、 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面板门槛模型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35-36
  • 小结36-37
  • 第四章 影响民族地区节能减排的原因分析37-45
  • 一、 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37-38
  • (一) 人均 GDP 现状37-38
  • (二) 人均 GDP 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对比38
  • 二、 资源性产业占主导地位,能源消耗量大38-39
  • 三、 民族地区处于高排放的工业化时期39-44
  • (一) 民族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分析39-41
  • (二) 民族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高41-44
  • 小结44-45
  • 第五章 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分解模型分析45-58
  • 一、 分解模型45-47
  • 二、 实证研究47-55
  • (一) 数据的选取来源及说明47-48
  • (二) 分析结果及讨论48-55
  • 三、 民族地区其他省份结果分析55-56
  • 小结56-58
  • 第六章 民族地区实现节能减排的意见及建议58-62
  •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8-59
  • 二、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水平59-60
  • 三、 SO2 排放的控制是民族地区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指标的关键60
  • 四、 地方政府的鼓励、引导和监督60-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附录:硕士期间科研成果6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城市电力需求的灰色预测模型及修正研究    王会青,王婷,谷志红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的分解效应:基于LMDI模型的研究    徐盈之;张全振;

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西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姚聪莉;

节能减排指标反弹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曹炜;

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    饶清华;邱宇;许丽忠;张江山;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齐志新;陈文颖;

把节能减排作为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韩振方;

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机制    李名升;佟连军;李治;仇方道;

中国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基于DEA方法的评价与模拟    魏楚;杜立民;沈满洪;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Energy Efficiency in China    

建设低碳城市    王景;李小朋;

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    刘娜;顾凯平;

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陈铭泽;

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以惠民县为例    吴未;路平山;

河北省碳排放及其趋势预测研究    王敬敏;朱益平;

江苏省碳排放量特征与对策研究    董智;王世进;

中国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曹俊文;刘官站;

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述评    王素凤;

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陈彦玲;王琛;

西部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岳立;李飞;

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徐安;

我国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    钱圆;袁建辉;姜慧勤;宋天野;

城市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相关性分析    王志远;郑伯红;

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陈可嘉;梅赞超;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裴莹莹;吕连宏;罗宏;

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

发电设备状态评价的灰色模型    李建兰;黄树红;

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    李志强;刘春梅;

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胡初枝;黄贤金;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    王长波;张力小;栗广省;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    杨莉

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    姚宇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    刘娜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    潘祺志

能源环境政策的增长、就业和减排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    李元龙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卢祖丹

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    陆胜利

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    段向云

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刘婧

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    吴栋

河南省电力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王姗姗

湖南省电力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    喻毅

中国工业品出口结构低碳转型问题研究    熊雯

河北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赵贵栋

江西工业主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段宗蓬

化学工业节能减排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张莉莉

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    李秀花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规律研究    胡燕平

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    缪仁余

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    谢贤政,万静,高亳洲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    袁丽静;

中国出口贸易与环境目标相容性评估——基于环境效应分解模型的分析    马建平;丁建福;

信息化提高工业用能效率从何处做起    白泉,佟庆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    王庆一

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动态演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    周静;杨桂山;戴胡爽;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节能减排目标分析    齐建国;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    周鸿,林凌

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李伟芳

从“国家意志”到“行政法治”——在法律与政策关系上的泛法律观    郑敬高;田野;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李达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    李国柱

国内    

新政    

节能减排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姜明军;王维洲;吴悦;

明确目标责任 狠抓贯彻落实 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本刊记者;

完成节能减排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乌鲁木齐环鹏有限公司侧记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1]26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    

新形势下我国开征碳税的相关问题研究    余艺;

2007两会:热议节能减排 倡导和谐电力    尹朝;

节能减排大有可为——我省部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简述    尧慧文;

从技术层面探讨热工工程及工业窑炉设计中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协调及处理    干大川;

关于推进唐山市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考    郑红玲;

中国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减排成本分析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

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唐钢    苏福源;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    孙兴华;童国显;

浅析冷冻干燥系统的节能减排    康景隆;

铸造生产线节能减排的对策和效果    唐和雍;易红;

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林乐芬;边浩;

浅谈传统齿轮制造业的节能减排    李石求;

“节能减排”——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论“节能减排”与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系    朱康亮;成庆林;

“十二五”节能减排还要约束    记者 李金桀

工信部提高“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指标    记者 许可新

上半年我省66个减排项目未能按时建成    张铭贤

为节能减排打破“常规速度”    本报记者 赵维光

邯郸节能减排 实施雷霆行动    冯涛

正视问题 实现发展    章晓强

专题协商推进我市节能减排工作    记者 王力

我市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项工作集中行动    记者 安淼

落实环保责任目标 确保全年减排任务圆满完成    记者 郭建华

新技术新产品:节能减排的“助推器”    顾猛

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    陆婕

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    刘洪斌

造纸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林永居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    沙之杰

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方国昌

燃煤发输电侧节能减排优化研究    王军

基于动态博弈的税收减排机制研究与设计    李长胜

技术创新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测度及减排路径研究    姚西龙

中国减排成本及减排政策模拟:CEEPA模型的拓展研究    姚云飞

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及体系构建研究    张蓓佳

上海市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及应用    罗岑

区域节能减排的系统分析与能耗结构关系研究    张云飞

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时倩瑶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周广艳

温室体减排国际市场供需方策略博弈分析研究    崔秀平

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法律问题研究    曹炜

青岛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评价及其对策建议    于鹏飞

城市集中供热电厂节能减排后评价研究    葛素琴

中美低碳经济与减排战略比较分析    吴皓炜

在用车辆节能减排检测技术方案研究    任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