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浙江省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4:39
热度:

浙江省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35%左右,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一

【摘要】: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当前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35%左右,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高,对我国能源供应和环境要求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而建筑节能设计处于建筑节能工作的龙头地位,我国60%以上的建筑面积是居住建筑,因此对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因素进行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能源环境问题及建筑节能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从而明确研究方向和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建筑节能理论、法规、措施进行总结,并在评价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现状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及浙江省在建筑节能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次通过对杭州市近两年五十多份新建住宅小区的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频数分析,筛选出对建筑节能影响最大的指标,并着重对这些指标进行原因剖析,得出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点是政府和市场双向配合这一结论;最后结合浙江地区实施建筑节能设计的现实条件,着重从政府的标准规范和监督管理、房产企业和市场环境的刺激、消费者和社会认知的提高等三个方面提出促进住宅节能发展的措施,有针对性地给出适合浙江当地实情的一些合理建议,指出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协调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使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弥补最终相互促进,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思路。 通过实证分析和对比论证,本文深入挖掘了建筑节能评估指标不达标的原因,使我们对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设计节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因素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进而为促进浙江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改善该地区建筑节能现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建筑节能工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将减少建筑能耗真正落到实处,早日实现浙江省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 影响因素 聚类分析 频数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01.5;TU2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问题的提出10-12
  • 1.1.1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10
  • 1.1.2 国外建筑用能现状10-11
  • 1.1.3 我国建筑用能现状11-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4
  • 1.2.1 论文的研究目的12-13
  • 1.2.2 论文的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4
  • 1.3.1 论文的基本内容14
  • 1.3.2 论文的创新点14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4-17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14-15
  • 1.4.2 论文的技术路线15-17
  • 2 文献综述17-28
  • 2.1 建筑能耗的定义与分类17
  • 2.2 建筑节能的含义与发展17-18
  • 2.3 开展住宅建筑节能的意义18-19
  • 2.4 国外建筑节能研究综述19-23
  • 2.4.1 国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19
  • 2.4.2 国外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19-21
  • 2.4.3 国外建筑节能行政法规和标准政策的介绍21-23
  • 2.5 国内建筑节能研究综述23-28
  • 2.5.1 国内建筑节能现状23-25
  • 2.5.2 国内建筑节能影响因素研究25-26
  • 2.5.3 国内新建建筑节能制度介绍26-28
  • 3 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现状28-39
  • 3.1 浙江省环境特征28
  • 3.2 浙江省建筑节能发展现状28-36
  • 3.2.1 发展现状29-32
  • 3.2.2 基于节能评价指标的住宅能耗影响因素32-36
  • 3.3 浙江省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6-39
  • 3.3.1 尚未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地方标准37
  • 3.3.2 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的认识淡薄37-38
  • 3.3.3 建筑节能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不强38
  • 3.3.4 各地区之间建筑节能水平差距大38-39
  • 4 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的选择方案39-56
  • 4.1 聚类分析方法的选择39-44
  • 4.1.1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39-40
  • 4.1.2 聚类方法选择40-42
  • 4.1.3 系统聚类方法的实现42-44
  • 4.2 数学模型建立44-46
  • 4.2.1 样本数据的选择44
  • 4.2.2 数据标准化44-45
  • 4.2.3 建立数学模型45-46
  • 4.3 系统聚类分析46-49
  • 4.3.1 聚类分析过程46
  • 4.3.2 聚类结果分析46-49
  • 4.4 频数分析49-56
  • 4.4.1 频数分析的原理49-50
  • 4.4.2 频数分析的过程50-54
  • 4.4.3 频数结果分析54-56
  • 5 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分析56-69
  • 5.1 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选取56-61
  • 5.1.1 基于建筑节能指标的因素选取56-60
  • 5.1.2 基于建筑节能市场的影响因素60
  • 5.1.3 基于政府政策的影响因素60-61
  • 5.2 影响因素的特性分析61-69
  • 5.2.1 建筑节能市场分析61-63
  • 5.2.2 政府特性分析63-64
  • 5.2.3 基于节能指标的原因分析64-69
  • 6 相关对策和建议69-77
  • 6.1 充分发挥政府对建筑节能的引导作用70-72
  • 6.1.1 完善建筑节能法律规范和配套技术体系71
  • 6.1.2 建立健全建筑能耗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71-72
  • 6.1.3 强化政策标准的执行与监管力度72
  • 6.2 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建筑节能市场的发展72-75
  • 6.2.1 建立专项资金73
  • 6.2.2 优惠贷款73-74
  • 6.2.3 政府补贴74
  • 6.2.4 提高不节能的违规成本74-75
  • 6.3 多渠道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的认知和参与度75-77
  • 7 结论与展望77-78
  • 参考文献78-84
  • 致谢84-85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美国建筑节能经验    王庆一

中外建筑节能情况对比    张轶

影响建筑节能发展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陈家祥;

对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几点思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建筑节能    武涌;梁境;

电气节能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李蔚;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四大策略——仇保兴在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组织专场演讲会的演讲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唐平安;凌云;曹荣光;

上海市松江区住宅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    王小林;于航;董奇;

我国建筑节能市场的外部性分析与激励政策    任邵明;郭汉丁;续振艳;

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蒲清平

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促进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肖军;李嘉华;

建筑节能软件在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蔡媛媛;

既有住宅室外硬质铺地环境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董美宁;刘怡;

考虑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曹申;董聪;

不同改造方案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    李海英;张贵杰;赵冰;

上海近代居住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节能对策    杨红;陈小卫;

安徽“十二五”期间地区新经济增长点选择研究    许鹏远;王贵权;朱云鹃;

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李德英,寿大云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    鲍学芳;

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节能优化设计——以合肥御龙湾高层住宅为例    王晓岷;吴庆;葛军;

临安市农业与非农户籍人口结构的统计对比分析    蒋琪琪;黄龙生;

太阳强烈辐射对大跨度球面网壳静力性能的影响    徐灏;肖建春;刘佳坤;马克俭;

浅谈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节能问题    白海龙;

四、欧盟企业界节能减排标杆管理及在中国的实施情况    周勇;

从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谈建筑节能    尹作成;袁建平;方正;周伟松;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分析    薛婕;裴莹莹;

浅谈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技术应用    王娅;吴骅堃;

新型中央空调安装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李合生;

节能——新世纪建筑的第一要素    吴骅堃;王娅;

盐城旅游资源整体化开发研究    龚艳;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与质量评价研究    尹秀琴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丰艳萍

玻璃幕墙安全性能评估及其面板失效检测技术    刘小根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尚慧丽

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研究    代学灵

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研究    姜波

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    赵书新

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刘玲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武汉市农民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向佳玲

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李国富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研究    王琼

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牛迎春

城市能源规划中建筑冷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王振江

基于火墙式火炕农村采暖系统的研究    朱俊亮

我国生物质能源立法研究    闫献伟

湖南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    霍徐强

我国粮食生产综合险纯费率实证研究    刘加亮

论制约生态建筑发展的“症结”    颜政纲

推进我国既有建筑节能的对策思路    俞振发;黄义龙;

建筑节能——中国节能战略的必然选择(上)    涂逢祥,王庆一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建筑节能    武涌;梁境;

重庆地区典型居住建筑建造能耗分析    赵辉;吕忠;钱渝;

中国六个典型城市休闲能耗的调研与分析    赵辉;张声远;杨秀;江亿;

进一步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步伐——中国绿色建筑行动纲要(草案)解读    仇保兴;

基于PCA和聚类分析的相似流域选择方法    李亚伟,陈守煜,聂相田

住宅建筑节能体型的探讨    孙世钧,王力,赵毅仁

上海市松江区住宅建筑能耗调查与分析    王小林;于航;董奇;

福州夏季风环境与居住建筑节能的探讨    唐春雨;

夏热冬冷地区人员行为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李楠

民用建筑能源需求与环境负荷研究    白玮

长沙市住宅能耗调查实测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研究    谢艳群

重庆市居住建筑能耗预测方法研究    雷娅蓉

重庆市建筑节能激励机制研究    马俊

建筑节能设计的一般途径    邵力权;

建筑节能的哲学剖析:政策 技术 设计    龙恩深;

广东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对策    劳应勋;

建筑节能设计的现状与未来    

浅议建筑节能监理工作    戎朝晖;

浅谈对节能建筑的认识    贺玉;

进一步加大推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工作力度——访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    齐继禄;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的节能设计    肖健;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的节能设计    常婧莹;

行业资讯    

建筑节能设计执行中的反思    王伟;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宋宇飞;

“建筑节能设计方法与模拟分析软件的实际检验”课题成果综述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课题组;

《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即将颁布执行    

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    刘敏;

生态型新校区的建筑节能设计规划    杨嘉;吴祥生;庄春龙;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开发研究    邱相武;赵志安;邱勇云;

“零”能耗住宅示范楼节能分析    范宏武;陆善后;李德荣;曹毅然;张蓓红;

加强建筑节能教学工作推进可持续发展    张杰;陈冰俐;高娃;

建筑工程节能的措施和意义    李旭恒;王伟;

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李冀 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全覆盖    记者 吴量亮

安徽新标准规范建筑节能设计    记者 卜建民

楼堂馆所不应是耗能黑洞    本报记者 顾巍钟

上半年建筑节能设计率100%    记者 蔡菡 实习生 谢文倩

江苏将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驻江苏记者 许竹 通讯员 赵怀民 张杰

我市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执行率和建造实施率均达100%    记者 胡锐

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率达90%    记者 田逢春

北京将率先实施7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马力 张英

地区明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本报记者 徐栋 通讯员 全宗来 张芳

湿热地区通信基站建筑节能设计策略与技术    陈沂

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    王舒扬

基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热舒适研究    闫海燕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    张海滨

基于EETP指标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经济性研究    于靖华

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    蔡伟光

夏热冬冷地区人员行为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    李楠

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蒲清平

建筑设计的生态效益观研究    蔡洪彬

办公建筑的天然采光与能耗分析    陈红兵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及审查自动化    闻旻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阳芳

浙江省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章珏莹

北方地区住宅类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价研究    何宜娜

大连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应用与研究    孙连强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澳门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许海岐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优化研究    吕赛男

陕西省采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基础研究    金姝倩

陕南地区城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陈婕

基于气候变化下的办公建筑节能设计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