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4:34
热度: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研究【摘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公共建筑数量迅速增加,其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

【摘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公共建筑数量迅速增加,其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几乎没有准确的公共建筑能源消耗量的基本数据,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于评判某一地区节能情况和等级的评价体系,这些问题制约了公共建筑节能考核工作的全面开展,进而影响了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对一个地区公共建筑节能综合水平进行具体的衡量与判断,是公共建筑节能考核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关键问题,也是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以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理论为研究对象,从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水平体系构建理论依据以及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从宏观上构建适用于某一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 本文分别从功能性、环境性和经济性三方面对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每一类型指标的构成与作用,结合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基础理论,构建了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新建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以及新能源和新技术利用水平评价这三个子体系进行了系统论述,阐明各子体系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职责。 在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评价方法的分析对比,本文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量评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构建了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定量模型。 从沈阳市公共建筑库存量、公共建筑节能概况、“十一五”期间沈阳市既有公共建筑、新建公共建筑以及新能源和新技术利用几方面对沈阳市的公共建筑节能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研究所构建的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定量模型,对沈阳市的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定量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从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方面、新建公共建筑节能方面、新能源和新技术利用方面以及业主方面提出了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 本文创新点包括:将评价范围扩展到了某一地区,对该区域的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别从既有建筑节能水平评价体系、新建建筑节能水平评价体系以及新能源和新技术利用评价体系三方面,选取了32个分指标,构建了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建筑 节能 综合评价 评价体系 沈阳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42;TU20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次7-10
  • Contents10-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4-15
  • 1.3 研究内容15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5-19
  • 1.4.1 研究思路15-16
  • 1.4.2 研究方法16-19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综述19-29
  • 2.1 建筑节能水平评价研究现状19-22
  • 2.1.1 国外研究现状19-20
  • 2.1.2 国内研究现状20-21
  • 2.1.3 借鉴21-22
  • 2.2 公共建筑节能的评价标准22-24
  • 2.2.1 国外评价标准22-23
  • 2.2.2 国内评价标准23-24
  • 2.3 建筑节能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理论24-25
  • 2.3.1 系统工程理论24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24
  • 2.3.3 综合评价理论24-25
  • 2.4 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25-29
  • 2.4.1 同行评议法25
  • 2.4.2 层次分析法25
  • 2.4.3 模糊综合评价法25
  • 2.4.4 德尔菲法25-26
  • 2.4.5 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26-29
  • 第三章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9-39
  • 3.1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指标的构成29-30
  • 3.1.1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指标的特点29
  • 3.1.2 功能性指标的构成29-30
  • 3.1.3 环境性指标的构成30
  • 3.1.4 经济技术性指标的构成30
  • 3.2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30-32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30-31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31-32
  • 3.3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体系设计32-35
  • 3.3.1 维护结构设计水平评价32
  • 3.3.2 既有建筑节能减排评价32-33
  • 3.3.3 设备运行的优化评价33-34
  • 3.3.4 照明功率密度评价34
  • 3.3.5 采暖能耗评价34-35
  • 3.3.6 电器设备功率评价35
  • 3.4 新建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体系设计35-36
  • 3.4.1 建筑物节能管理配套措施评价35
  • 3.4.2 建筑资源节约评价35-36
  • 3.4.3 废弃物利用评价36
  • 3.5 新能源和新技术利用水平体系设计36-38
  • 3.5.1 新能源的利用评价36-37
  • 3.5.2 新技术的利用评价37-38
  • 3.6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8-39
  • 第四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39-47
  •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与步骤39-41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39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39-41
  • 4.2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41-44
  • 4.2.1 层次分析法概述41-42
  • 4.2.2 层次分析法流程和步骤42-44
  • 4.3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44-47
  • 第五章 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实证分析47-71
  • 5.1 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现状分析47-52
  • 5.1.1 沈阳市公共建筑存量分析47-48
  • 5.1.2 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概况48-49
  • 5.1.3 “十一五”沈阳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状况49-50
  • 5.1.4 “十一五”沈阳市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状况50-52
  • 5.1.5 “十一五”沈阳市公共建筑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利用52
  • 5.2 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2-57
  • 5.2.1 准则层相对目标层的权重确定52-53
  • 5.2.2 指标层相对准则层的权重确定53
  • 5.2.3 评价因子层相对指标层的权重确定53-56
  • 5.2.4 评价因子层的总排序56-57
  • 5.3 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计算57-65
  • 5.3.1 数据的搜集与处理57-59
  • 5.3.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59-64
  • 5.3.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64
  • 5.3.4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64-65
  • 5.4 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分析65-66
  • 5.5 沈阳市公共建筑节能发展的对策建议66-71
  • 5.5.1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方面66-67
  • 5.5.2 新建公共建筑节能方面67-69
  • 5.5.3 新能源和新技术利用方面69-71
  • 第六章 结论71-73
  • 6.1 研究结论71
  • 6.2 论文的创新点71-72
  • 6.3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5
  • 附录75-83
  • 作者简介83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3-85
  • 致谢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模糊综合评判法中的最大隶属原则有效度    陈耀辉,孙春燕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爱芳;张彩庆;段铷;

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理论的基础研究    张伟捷,孙建平,王侃宏

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丁力行,李越铭,包劲松

关于节能节地型住宅的思考    聂梅生;

基于CIMS环境的建筑节能集成管理研究    贺成龙;曹萍;

我国建筑能耗趋势与节能重点    江亿;

北方采暖地区公共建筑能耗分析    杨凯;穆玉敏;史晓伦;徐洪波;徐辉;张会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刘亚臣;常春光;刘宁;赵亮;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王卫卫;

建筑设计方案的属性综合评价    苏炜,汪菁

我国生态建筑评估体系应用现状与展望    范涌;胡昊;

企业安全防范系统风险评价模式研究    吴穹;闫黎黎;

企业财产保险风险因素权重分析    李东;

基于同异反AHP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王万军

TOPSIS法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张熠

江西食物时空波动特征研究    吕爱清;邱爱保;卞新民;陈路扬;杜国平;

江西省各市粮食生产要素因子分析    吕爱清;陈路扬;杜国平;邱爱保;

基于因子分析的宜春市食物安全评价    吕爱清;曾秋珍;邓小刚;王书玉;杨士杰;陈占葵;

宜春市食物生产全要素相对生产率的测度    邱爱保;邓小刚;吕爱清;

南京地区湖水源热泵应用及关键技术    郝小充;

湛江工业各部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吕渭济;孙瑶;孟毅;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评估问题    杨琼;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输电线路工程造价评价指标模型    卢艳超;温卫宁;汪亚平;陈立;

基于熵权TOPSIS与动态综合评价方法的工业三废排放及其处置效果评估    孙巧利;寇纲;赵洪举;

智能运输系统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研究    张嘉敏;韩宝明;

我国中部六省和京、沪、粤区域技术创新绩效比较研究    罗亚非;

北京市区域功能定位评价体系研究    王滨;周琼;郭玉娟;

高等数学教学中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学生素质评价方法    孔素然;梁宏英;

高层结构震后损伤的小波包分析模糊评价方法    滕军;何春凯;

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    丁宝成

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姜宏瑶

“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评价研究    龙传华

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陈敏

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控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刘浪

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    陈勇

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评价及保障路径设计    张艳

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    许洪贵

移动政务的功能及评价研究    李晓君

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    邱楷

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    范碧霞

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及战略发展方向研究    刘洋

国家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任中起

建设工程招标中的投标企业信用风险评价    卢新亮

大型热电厂间接连接供暖系统对新型墙体节能建筑供暖能耗分析    赵博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时代

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辽宁省实证    刘毓芳

基于价值工程的绿色建筑投资决策研究    王丽娜

基于社会网络的产业集成度评价研究    赵蔚

基于TRNSYS的空调系统自动控制仿真器的开发    迟光亮

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宋之杰,高晓红

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杨维菊

节能型社会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刘爱芳,张彩庆

模糊动态AHP及其在水资源系统模糊优化中的应用    孙才志,林学钰,王金生

高层住宅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的探讨    张三明;欧阳金龙;卢玫珺;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在选择房地产代理商中的应用    林盛;谭亦鹦;

BIN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的改进    苏芬仙;张从军;田胜元;

建筑能耗的综合性指标    曹叔维,初春玲

CIMS环境下集成化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框架模型研究    段桂江,高连生,唐晓青

全面小康社会指标评价体系    彭凯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    刘启波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    刘春江

浅谈建筑节能中的空调系统节能    蒋宗发;

浅谈我国建筑节能    郑玮;

创新引领未来,致力建筑节能——访北京利达恒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星原    本刊记者;

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    

对中国绿色建筑的几点思考    王燕飞;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林海燕;

地产品质“节能”论英雄——一个记者眼中的房地产新气象    冷翠华;

沈阳“创新中国”之城市经验    高斌;

计量供热:建筑节能的有力推手    刘辉;高辉;

新密市加强监管,狠抓落实,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韩会芳;

2012我国主要城市建筑节能目标一览    

浅谈建筑节能    梁霄;王晶晶;

建筑节能对策研究    马清华;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    龙惟定;

浅谈建筑节能的目的和意义    王晓燕;候艳惠;

别冷落建筑节能的老话题——换个视角话“低碳”    高拯;

建筑节能解决方案    

畜牧工程建筑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王美芝;王红梅;刘继军;吴中红;

浅谈建筑节能    赵冰;李延萍;

低吸收率涂料在中国南北地区建筑节能效果比较    邓光蔚;李婷;燕达;

践行国策迈大步 辽西节能奏新曲    本报记者 王日谭

化工材料将在建筑节能中唱主角    特约记者 顾定槐

罩上“铁布衫”    本报记者 谢文君

建筑节能整体水平提升    吴晴晴

建筑节能中的社会因素不可忽视    记者 江道辉

我市建筑节能水平全省领先    本报通讯员 宁建新

广饶县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不打折”    记者 葛铸聪 通讯员 张云和 高举

广饶县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不打折”    记者 葛铸聪 通讯员 张云和 高举

别看用什么技术 但看有什么效果    采访人 本报记者 楚惠萍

卖房合同须载明节能信息    记者 章盛莉

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余晓平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    王洪波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丰艳萍

城镇住宅建筑能耗指标分级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    张卫华

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管理研究    杨杰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体型设计参数与建筑节能的定量关系研究    张海滨

建筑节能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    郁文红

基于系统优化的高校体育馆自然采光和通风节能设计研究    李静

寒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研究    董琭

湖北地区国家粮食储备库建筑节能研究    陈勇

论建筑节能政府管理的状况及其改善    梁晓群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测与分析    马刚

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殷振瑶

城市热岛效应对建筑能耗影响的研究    黄勇波

寒地公共建筑低能耗设计策略研究    凌薇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审查方法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    马晓雯

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探讨    李绯

济南地区办公建筑能耗模拟与节能分析    郝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