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4:31
热度: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摘要】:在全球减碳的背景下,我国也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建筑业是我国的三大耗能产业之一,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建筑节能方面发展并不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

【摘要】:在全球减碳的背景下,我国也积极开展节能工作,建筑业是我国的三大耗能产业之一,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建筑节能方面发展并不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促进减碳的方式被许多国家重视和采用,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引入建筑节能领域,二者相互促进,带来建筑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分析该机制中的参与者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衡量分析经济与社会效益,完善机制的建立。 首先,论文对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的涵义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对国外成熟碳排放权交易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并对该交易机制的主要形式、定价税收、运作方式以及辅助措施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分析。第三,深入分析了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各参与主体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并构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通过比较建筑节能成本与碳排放权交易之间的关系,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评估了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较为深入的分析,发现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应以清洁发展机制为基础,强制市场为主,采用配额分配的方式进行场外市场交易。分析参与者面临的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保证交易机制的顺利进行。进行效益分析,在经济效益分析中该机制运行基本可行,同时进行社会效益分析,该机制的运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节能 碳排放权 碳交易 风险分析 效益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196;TU20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现实意义10-11
  • 1.2.3 社会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方法14
  • 1.5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14-17
  • 2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17-21
  • 2.1 碳排放权理论基础17
  • 2.2 碳排放权相关概念17-19
  • 2.3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涵义19
  • 2.4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基本特征19-20
  • 2.5 本章小结20-21
  • 3 国外成熟碳排放权交易模式分析21-29
  • 3.1 国外成熟碳排放权交易21-22
  • 3.2 国外成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2-26
  • 3.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6-27
  • 3.4 本章小结27-29
  • 4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立29-43
  • 4.1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29-31
  • 4.1.1 理论基础29-30
  • 4.1.2 相关概念30-31
  • 4.2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建立的必要性31
  • 4.3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模式的建立31-42
  • 4.3.1 建筑节能领域碳交易的主要形式31-34
  • 4.3.2 建筑节能领域碳交易的定价及税收34-36
  • 4.3.3 建筑节能领域碳交易的运作36-40
  • 4.3.4 建筑节能领碳交易辅助措施40-42
  • 4.4 本章小结42-43
  • 5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参与主体的风险及其防范43-65
  • 5.1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参与主体及其职责和作用43-46
  • 5.2 各参与主体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46-55
  • 5.2.1 政府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46-48
  • 5.2.2 项目开发方面临的风险及防范48-50
  • 5.2.3 项目运营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50-53
  • 5.2.4 业主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53
  • 5.2.5 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53-55
  • 5.3 建立相应风险防范体系55-63
  • 5.3.1 建立相应风险防范体系的必要性55-56
  • 5.3.2 参与主体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总结56-58
  • 5.3.3 建立政策风险防范体系58-60
  • 5.3.4 建立经济风险防范体系60-61
  • 5.3.5 建立技术风险防范体系61-63
  • 5.4 本章小结63-65
  • 6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效益分析65-83
  • 6.1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经济效益分析66-76
  • 6.1.1 建筑节能阶段分析66-67
  • 6.1.2 建筑节能成本-效益中的盈亏平衡分析67-68
  • 6.1.3 建筑节能成本-效益数学模型建立68-73
  • 6.1.4 模型应用分析73-76
  • 6.2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社会效益分析76-82
  • 6.2.1 社会效益定量分析76-78
  • 6.2.2 社会效益定性分析78-81
  • 6.2.3 社会效益评估应用81-82
  • 6.3 本章小结82-83
  • 7 结论与展望83-87
  • 7.1 研究结论83-84
  • 7.2 研究的不足84-85
  • 7.3 展望85-87
  • 致谢87-89
  • 参考文献89-9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沈念俊;郭杨;

英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启示    魏磊;

新时代建筑设计节能浅析    郭玉峰;

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研究    蒲春燕;孙璐;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    冯巍;

提高建筑项目经济效益的策略分析    陈宁刚;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研究    吴晓红;杨祖贵;李颖谦;

建筑节能的发展及目前国内现状刍议    王宗朝;

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赵雪珂;

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    曾刚;万志宏;

徐州离低碳城市有多远    李平;

发展自愿减排市场,拓宽碳交易途径    刘立伟;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利益分配与出口规模研究——基于MACs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张云;杨来科;赵捧莲;

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政策分析    曹建新;董瑞超;

基于CDM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探讨    邸利芳;陈毓敏;

碳交易问题再思考    鲍磊;

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乔海曙;谭烨;刘小丽;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设定的探究    郑玮;

中国碳税问题研究    王颖;刘经纬;

节能应落在实处——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建设    胡松;

试论应对气候壁垒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    张泓波;李家启;谢宏佐;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分析    周晓唯;张金灿;

碳会计问题相关概念辨析——基于现阶段中国视角    李元祯;张然;董文学;苑泽明;

碳交易情景下森林碳汇会计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    刘梅娟;

后2012时期清洁发展机制的法律地位分析    刘芳;王贺猛;

DSM项目能效标识测评体系及应用    钟鸣;李德智;

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分析    汪浩;陈操操;刘春兰;

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    姚宇

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    李年君

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倪外

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    闫云凤

生态现代化与气候谈判    李慧明

基于低碳发展的我国环境制度架构研究    欧阳澍

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刘婧

中国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博弈机制研究    余光英

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    周慧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肖志明

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李晓芬

基于社区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研究    王静

上海银行碳金融战略发展研究    杨超

唐山市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研究    党开春

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研究    言彦

国际碳排放贸易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    范静

欧盟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姜卓青

温室体减排国际市场供需方策略博弈分析研究    崔秀平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毛子熙

我国碳排放权机制设计的研究    程昊汝

关于电子商务成本效益的理论分析    岳正华

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张鹏;

论建筑与经济    李岚;

碳排放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差异化研究    张巧良;

李国庆的中国亚马逊传说    张素娟

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    徐新光;

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王志亮,王俊莉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张玉台;刘世锦;周宏春;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    任力;

社区矫正模式有效性的制度成本分析    戴天晟;顾宝炎;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对策研究    亢文宇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    魏小清

刍议低碳经济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规制    黄亚宇;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分析    于天飞;沈文星;黄喜;

广东省将建立中国首个碳排放交易所    张君;

基于影子价格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机制探析    王晟;刘青青;霍恺欣;

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    于天飞;

中国关于清洁发展机制问题研究综述    汪晓文;李杰;

应对气候变化: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比较分析    杨晓妹;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碳税还是碳排放交易?    付强;黄毅;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侯瑜;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    肖序;张宗友;

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与应对    岳杰;居岩岩;王璟珉;

论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以气候变化为背景    蒋亚娟;徐以祥;

关于我国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建议    白文娟;周晨光;姚立英;

建筑节能与建筑外立面设计    赵楠;薛占利;

浅谈建筑节能    梁霄;王晶晶;

建筑节能对策研究    马清华;

浅谈建筑节能    赵冰;李延萍;

浅谈建筑节能的目的和意义    王晓燕;候艳惠;

低吸收率涂料在中国南北地区建筑节能效果比较    邓光蔚;李婷;燕达;

大型公共办公建筑节能案例分析    刘魁星;田喆;朱能;

澳碳排放权交易法案争执难下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

解振华:推碳排放权交易条件尚不成熟    记者 刘华 周润健

深圳首宗碳排放权交易成交    记者 沈勇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规则有待完善    本报记者 张焱

碳排放权交易应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宣晓伟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或广东先行    本报记者 李梅影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合法性急需解决    本报记者 郭锦辉

创新待解碳排放权交易困境    本报记者 郭玉志

中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条件尚不成熟    证券时报记者 周宇

探索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杜放

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机理及体系研究    张磊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博弈分析    聂力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    于天飞

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余晓平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    王洪波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    丰艳萍

地下水污染评价中统计理论和应用研究    高彦伟

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管理研究    杨杰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    韩青苗

建筑节能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韩星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    周飞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研究    荆哲峰

推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思考    谭婷莉

推进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的研究    郑萍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    李超超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及启示    张琍媛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完善    张泽文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    刘东旭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运行及启示与借鉴    贾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