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我国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4:09
热度:

我国节能减排长效机制法律问题研究【摘要】:2012年下半年以来,京冀鲁豫鄂赣等地的多个城市被雾霾笼罩,空气污染严重。与此同时人们接触到一个原本很陌生,现在很熟悉的一个热词叫PM2.

【摘要】:2012年下半年以来,京冀鲁豫鄂赣等地的多个城市被雾霾笼罩,空气污染严重。与此同时人们接触到一个原本很陌生,现在很熟悉的一个热词叫PM2.5(即细颗粒物)。PM2.5来源复杂,从形成过程看,人为排放是内因,天气是外因。PM2.5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工厂的排放物、燃煤等,与其他成分相比,虽然PM2.5在大气中含量较少,但其负载有毒、有害物质,其浓度的高低会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长期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公众的生活和出行,在北京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党政机关停驶三成公车,中小学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湖北武汉要求建筑工地减少扬尘,严格监管企业烟尘排放;河南郑州对城区主干道进行冲洗,每天增加2次洒水降尘等。PM2.5引起了政府高度关注,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对PM2.5的监测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节能减排。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在实施中不仅是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而且更切实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加强了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文章从节能减排的基础概念入手,在深入阐述节能减排概念的基础上,以高效节能原则、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原则、安全开发利用能源原则、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为视角分析节能减排的相关理论。总结了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先使用绿色能源,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理念。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掀起了节能减排立法热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节能减排法律制度体系。对西方发达国家节能减排立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借鉴其有益经验在明确了节能减排的基础理论之后,对美国、日本和德国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这几个发达国家在节能减排问题上的政策与法律的优点与可取之处。 立足我国国情,对我国的能源政策和与之相关的法律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找出了我国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能源法律存在的不足。即法律结构有缺陷能源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备;法律内容缺陷我国的能源法规内容不全面;能源法与法之间不协调;能源法律配套性缺失。 机制是在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通过国内外节能减排政策法律的比较分析,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减排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即建立和健全节能减排法律与政策长效综合机制。并且,从节能减排政府、企业、社会综合互动机制、节能减排经济激励与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扶持机制三个方面入手,详尽分析具体措施。 在分析过构建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法律的长效机制的制度设计后,重点分析我国节能减排在法律保障方面的缺失;对如何完善和健全我国节能减排体系提出相应建议,主要从立法层面、法律制度建设层面、法律监督层面、法律实施和执法层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节能减排 环境污染 长效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引言12-18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2-14
  • (一) 选题目的12-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二、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14-16
  • (一) 国外研究动态14-15
  • (二) 国内研究动态15-16
  • 三、 研究内容16
  • 四、 研究方法16-17
  • (一) 博弈理论16-17
  • (二) 比较分析的方法17
  • (三) 文献研究法17
  • 五、 研究的创新点17-18
  • 第一章 节能减排概述18-23
  • 一、 节能减排的含义18
  • 二、 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18-20
  • (一) 节能高效原则18-19
  • (二) 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19
  • (三) 安全开发利用能源原则19-20
  • (四)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20
  • 三、 节能减排的理念20-23
  • (一) 可持续发展理念20-21
  • (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21
  • (三) 优先使用绿色能源理念21
  • (四)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理念21-23
  • 第二章 国外有关节能减排法律概述23-28
  • 一、 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法律概述23
  • 二、 美国23-25
  • (一) 美国能源的管理机构23-24
  • (二) 美国节能减排相关立法24-25
  • (三) 《2005国家能源政策法》25
  • 三、 德国25-26
  • (一) 德国的能源意识25-26
  • (二) 德国节能减排相关的法律构建26
  • 四、 日本26-28
  • (一) 日本的能源问题26
  • (二) 日本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26-27
  • (三) 日本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律27-28
  • 第三章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法律概述28-31
  • 一、 我国节能减排相关政策28
  • 二、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法律的沿革28-29
  • 三、 我国节能减排法律的不足29-31
  • (一) 法律结构有缺陷能源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备29
  • (二) 法律内容缺陷我国的能源法规内容不全面29
  • (三) 能源法与法之间不协调29-30
  • (四) 能源法律配套性缺失30-31
  • 第四章 建立节能减排法律与相关政策长效机制31-41
  • 一、 建立节能减排多方互动机制31-35
  • (一) 政府31-33
  • (二) 企业33-34
  • (三) 社会公众34-35
  • 二、 建立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与制约机制35-38
  • (一) 建立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35-36
  • (二) 制定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机制36-38
  • (三)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信贷激励与制约机制38
  • 三、 建立健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扶持机制38-41
  • (一) 重要性分析38-39
  • (二) 政策和法律依据39
  • (三) 完善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举措39-41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节能减排法律长效机制的建议41-46
  • 一、 节能减排政策法律长效机制制定与实施的必要性41
  • 二、 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体系41-42
  • 三、 完善能源的管理与监督制度42-43
  • (一) 能源的管理制度层面42
  • (二) 完善能源的监督制度42-43
  • 四、 健全节能减排的全民参与综合机制43-46
  • (一) 健全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44
  • (二) 健全节能减排理性消费导向机制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浅析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李妮;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法律完善研究    李汶

江西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李亮

节能减排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及其优化研究    任宁芳

试论合同能源管理法律制度的完善    邓炜

山西省节能减排的法律问题研究    刘奕杉

公路交通信息化项目节能减排的经济评价    黄泽滨

市场经济国家的节能激励政策措施    王庆一

国外节能政策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    窦义粟;于丽英;

节能减排立法之我见    黎亚菲;

节能减排:能源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实践    林伯强;

谈突破能源瓶颈的法律调控机制    莫神星;

浅析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理与节能减排    齐玉梅;

能源效率和节能    王庆一 ,涂逢祥 ,朱成章 ,汪邦成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曹志峰

日本的能源战略与对策    吴中华

低碳:未来能源之路    徐锭明;

循环经济与主要污染物减排效应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田金平;陈吕军;赵远;

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型环保工业园    涂晋;

节能减排考核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契机    

冯之浚:节能减排要做好制度设计    董文茂;

节能减排    

驰宏锌锗:节能减排新样板    驰宏;

节能减排:新的历史节点的忧思与期望    本刊评论员;

美国节能减排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丁波;

美国节能减排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丁波;

节能减排 工业强省    杨志明;

节能减排政策与中国低碳发展    刘学敏;王珊珊;梁佩韵;

综合性大型能源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创新与实践    

“节能减排”是国企走出经济危机的有效对策    戴均平;李辉;曹俊峰;

淮南市节能减排的对策措施    黄菱;

清洁生产模式下钽铌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陈清;

从技术层面探讨热工工程及工业窑炉设计中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协调及处理    干大川;

关于推进唐山市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考    郑红玲;

中国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减排成本分析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

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唐钢    苏福源;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    孙兴华;童国显;

以减排为抓手创新发展模式    甘肃省环保局巡视员 王新中

山西泽州三位一体促节能减排    葛福兴

天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驻天津记者郭关朝

建设“两型”社会,我们坚定不移    本报记者 张显峰

诸暨减排资金有保障    周兆木 寿可宁

节能减排科技博览会即将召开    刘朝霞

石化行业倾力节能减排攻坚    侯杰

常熟减排怎样赢得主动?    陈红 闫艳

以调整促振兴 以减排促发展    本报记者 周雁凌 季英德

百事大中华区荣获“十佳节能减排标志企业”称号    

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    陆婕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    沙之杰

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    方国昌

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    刘洪斌

造纸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林永居

燃煤发输电侧节能减排优化研究    王军

基于动态博弈的税收减排机制研究与设计    李长胜

技术创新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测度及减排路径研究    姚西龙

中国减排成本及减排政策模拟:CEEPA模型的拓展研究    姚云飞

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    赵书新

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时倩瑶

上海市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及应用    罗岑

区域节能减排的系统分析与能耗结构关系研究    张云飞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    周广艳

青岛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评价及其对策建议    于鹏飞

温室体减排国际市场供需方策略博弈分析研究    崔秀平

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法律问题研究    曹炜

中美低碳经济与减排战略比较分析    吴皓炜

城市集中供热电厂节能减排后评价研究    葛素琴

在用车辆节能减排检测技术方案研究    任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