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北方铁路客站夏季通风降温与节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3:28
热度:

北方铁路客站夏季通风降温与节能研究【摘要】:铁路客站作为交通建筑,具有空间大、窗墙比高、人员背景复杂且流动量大、照明系统复杂、全天候运行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无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

【摘要】:铁路客站作为交通建筑,具有空间大、窗墙比高、人员背景复杂且流动量大、照明系统复杂、全天候运行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无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调系统能耗。空调系统作为铁路客站能耗的主要来源,其耗能量占客站整体能耗的比例已超过60%。如何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以保证旅客热舒适性为前提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已成为众多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北方铁路客站的夏季降温为研究背景,首先结合铁路客站建筑及热环境特点,分析北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可能影响通风降温效果的气象参数,提出北方铁路客站的气候区划标准,将北方地区划分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性气候等4个区域。并对候车室热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从室内空气流速和相对湿度角度对其已有的热舒适标准加以修正,形成适合北方铁路客站自然通风热舒适评价标准。 选择哈尔滨、西安、乌鲁木齐和西宁分别代表4个气候区,运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计算大、中、小型客站分别处于这4座城市气候条件下的两种自然通风工况(仅开门不开窗和门窗全开)的候车室内逐时温度,并结合热舒适评价标准得出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铁路客站候车室采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热舒适要求的高温时段,分析表明四个气候区的夏季高温小时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西安(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乌鲁木齐(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哈尔滨(温带季风性气候区)、西宁(高原性气候区)。 对于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热舒适要求的地区和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提出合理的通风降温方式。最后使用EnergyPlus分析优化后的旅客热舒适性及通风降温系统的能耗情况,得出不同通风降温系统相对于传统空调的节能率。 【关键词】:北方 铁路客站 通风降温 节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248.1;TU834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存在的问题14
  • 1.4 研究内容14-15
  • 1.5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北方铁路客站的气候区划16-26
  • 2.1 气候区划的数据基础16-17
  • 2.2 影响通风降温系统降温效果的因素17-20
  • 2.2.1 影响通风降温效果的主要因素17-19
  • 2.2.2 影响通风降温效果的其他因素19-20
  • 2.3 区域划分20-25
  • 2.3.1 区划标准的选取20-22
  • 2.3.2 北方铁路客站的气候区划22-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热舒适性评价体系26-36
  • 3.1 人体热舒适模型及评价标准26-31
  • 3.1.1 常用热舒适模型26-27
  • 3.1.2 热舒适评价指标及标准27-31
  • 3.2 各标准之间的比较31-32
  • 3.3 热舒适评价标准的确定32-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铁路客站自然通风模拟计算36-83
  • 4.1 计算模型36-38
  • 4.2 模型的简化38-39
  • 4.3 计算城市的选取39
  • 4.4 边界条件的确定39-40
  • 4.4.1 模拟周期与气象参数的选取39
  • 4.4.2 室内热源设定39
  • 4.4.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39-40
  • 4.5 模拟工况40-41
  • 4.6 计算结果与分析41-82
  • 4.6.1 小时数统计方法与时段划分标准41
  • 4.6.2 哈尔滨自然通风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41-52
  • 4.6.3 西安自然通风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52-62
  • 4.6.4 乌鲁木齐自然通风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62-72
  • 4.6.5 西宁自然通风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72-82
  • 4.7 本章小结82-83
  • 第5章 客站通风降温系统热舒适性及能耗分析83-99
  • 5.1 降温方式的确定及工况设定83-85
  • 5.1.1 降温方式的确定83-84
  • 5.1.2 工况设定84-85
  • 5.2 哈尔滨热舒适性及能耗分析85-90
  • 5.2.1 传统电制冷空调的热舒适性及能耗分析85-87
  • 5.2.2 机械通风的热舒适性及能耗分析87-90
  • 5.2.3 传统空调与机械通风对比90
  • 5.3 西安热舒适性及能耗分析90-92
  • 5.4 乌鲁木齐热舒适性及能耗分析92-96
  • 5.4.1 蒸发冷却空调能耗92-94
  • 5.4.2 传统电制冷空调能耗94-95
  • 5.4.3 传统空调与蒸发冷却空调对比95-96
  • 5.5 西宁热舒适性分析96-98
  • 5.6 本章小结98-99
  • 结论与展望99-101
  • 致谢101-102
  • 参考文献102-10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10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自然通风热舒适性    王磊;龚波;余南阳;

高架铁路客站整体自然通风节能策略研究    李传成;李保峰;陈宏;

空气流速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研究    嵇赟喆,高屹,王晓杰,涂光备

蒸发冷却空调在西北地区铁路站房的应用分析    吴开荣;黄翔;邓保顺;

铁路站房高架候车层气流组织及热舒适性研究    郭旭晖;

夏热冬冷地区某大型铁路客站自然通风适用性研究    王新林;赵奕;毛红卫;刘东;章伟良;

不同气候区铁路客站自然通风使用策略研究    毛红卫;刘东;赵奕;

斯特拉特福德地方车站,伦敦,英国    

火车站热舒适性的调查研究    孙立;余南阳;

现代铁路客运站候车厅热舒适性的分析    袁磊;余南阳;

建筑节能气候适应性的时域划分研究    张慧玲

铁路客运站候车环境与能耗研究    马卫武

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用逐时相对湿度生成方法    高庆龙;杨柳;刘大龙;王丽娟;

中国采暖与空调负荷的分布特征及与外界影响要素的关系    吕思强;永村一雄;井川憲男;

西安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规模化供热适宜性研究    刘寅;李安桂;周光辉;

过渡季节不同气候区公共建筑热环境研究(Ⅱ)    袁涛;李剑东;王智超;徐昭炜;

四川省被动式太阳房气候分区探讨    祁清华;冯雅;谷晋川;

地铁隧道通风系统节能研究    王峰;雷波;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预测软件研究开发    马承伟;韩静静;李睿;

自然风气流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实验研究    朱守林;戚春华;李文彬;

城市化、工业化、地理脆弱性与环境质量的实证研究    卢东斌;孟文强;

单一保温墙体中典型热桥柱的传热影响区域及其节点优化    毛伟;文灵红;许建明;

上海地区多联式空调系统全年动态能耗分析    陈茂科;胡松涛;周睿;王刚;李绪泉;

通信机房(基站)用蒸发冷却空调应用初探    周海东;黄翔;屈元;

蒸发式冷气机在通信基站的适用性分析    周海东;黄翔;屈元;

郑州地区太阳能资源的特征分析    刘艳军;李玉娜;

某综合办公大楼地下车库全年自然室温模拟分析    张晓三;李向东;陈启;

热工参数对办公楼建筑能耗影响的模拟研究    丛晓春;杨文斐;

鲁中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现状的模拟分析    亓玉栋;丁鸡昌;杜雨良;

世博轴喷雾降温前期调研及试验结果分析    杨洋;黄晨;王丽慧;吴照;叶大法;吴玲红;梁韬;

焓频法及其在全热回收节能潜力分析中的应用    王丽慧;黄晨;吴喜平;周洁;王孝邦;

建设两型社会,探讨建筑节能的实践与经验    黎建良;刘培山;银翔;

广府传统民居通风方法及其现代建筑应用    曾志辉

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材料和热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秦红

空调客车内气流分布特性及动态热舒适性研究    向立平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热虹吸管热回收装置传热特性及应用研究    刘挺

不同气候区居民热适应行为及热舒适区研究    金振星

寒冷地区住宅建筑物综合热惰性的研究    韩莹

长江流域住宅空调技术评价研究    余丽霞

住宅建筑保障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    喻伟

聚落空间特征与气候适应性的关联研究    张乾

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吴启任

WSAC居住建筑热响应特性的研究    姚微

基于CFD风热环境模拟的小区规划方案研究    齐静

乒乓球服热湿舒适性研究    郭利强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内保温技术适宜性研究    李世元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曾凯

基于太阳能热风的相变墙房间热特性研究    刘馨

基于出汗头的帽子热湿舒适性的测量研究    常维娜

太阳能烟囱对工业厂房自然通风影响的数值研究    薛宇峰

蓄冷型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系统实验研究    张利贺

基于灰色模型GM(1,1)的IPTV市场预测    徐哲;楼文高;

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问题分析    韩慧秋,董威

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王雪松;

人体热舒适研究进展    丁秀娟;胡钦华;李奎山;郑庆红;

物候信息化及物候时空变化分析    李胜强,张福春

试论中国气候区划    陈明荣;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郑度;欧阳;周成虎;

自然地域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杨勤业,吴绍洪,郑度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郑度,葛全胜,张雪芹,何凡能,吴绍洪,杨勤业

论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和季节突变 Ⅰ:概念和方法    曾庆存,张邦林

对新风量进行控制的仿真实验研究    杨盛旭;忻尚杰;

广州火车站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    付凯;邓志辉;

垂直交通客流分析与电梯群控制优化研究    李中华

影响室内空气污染的不确定因素的灰色系统分析研究    文伟

新风量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不确定性方法分析研究    马卫武

基于马尔可夫网络排队论的电梯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    宋军远

注意城市文脉的延续 突出时代建筑的创新——哈尔滨铁路客站扩建工程设计    徐勤

卷首语    郑健;

国外铁路客站大观    昌晶;史俊玲;

当代铁路客站的光环境设计研究    文强;俞波;

资料库    

几项铁路客站地区规划设计的体会    程颖;

大型铁路客站电力安全供电技术    秦岭;

联邦德国慕尼黑铁路客站    胡思继

火车站公共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研究——杭州铁路新客站实践回顾    钟承霞

基于城市空间的整体思考——国外铁路客站地区更新设计浅析    朱琳;欧阳文;

铁路客站建设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思考    胡新明;

前言    

杭州铁路客站及综合楼工程预应力施工    于滨;冯大斌;聂永明;

大型铁路客站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刘敬军;

铁路客运站建设与改造的思考    郑铎;

生态廊道中的铁路新客站地区规划    程颖;

武昌站地源热泵系统室外土壤源换热器设计    林昶隆;

新武汉火车站候车厅分层空调气流组织CFD模拟研究    方进;徐玉党;雷飞;郭辉;

铁路客站光伏发电的模式选择与计算    冯星明;汪隽;

新武汉火车站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郭辉;方进;徐玉党;雷飞;

我国将在3年内建成804座现代化铁路客站    齐中熙 刘新红

谱写中国铁路客站设计的华丽乐章    方东

为铁路客站注入绿色元素    本报记者刘新红

现代化新站助百姓便捷出行    记者 习少颖 通讯员 吴志华 刘新红

一批现代化铁路客站正逐步走进国人生活    记者 张春莉

努力建造一批百年不朽的铁路客站    郑健

现代化铁路客站带给国人新体验    刘静

铁路客站装修首次设限 确保4万亿元投资效果    本报记者 赵志国

昆明铁路客站昨落成    李犁 杨峥

提高规划与建设水平建设世界一流铁路客站    李晓华

高速铁路大型客站建筑风荷载及流固耦合作用研究    余志祥

铁路站房桥建合一式结构体系的桥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高纯

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及参数优化研究    赵平

客运专线背景下小型铁路客站设计研究    张庆锋

大型铁路客站规划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徐慧浩

铁路客站广场的城市化和换乘衔接设计研究    刘明

基于使用状况研究的大型铁路客站候车空间设计策略    杨颖

基于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当代中国大型铁路客站文化表现研究    董川

新时期我国综合型铁路客站建筑空间模式研究    赵振

高速铁路客站建筑设计研究    高旋

我国当代铁路客站建筑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刘智

铁路客站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研究    梁伟恒

铁路客站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胡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