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节能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2:03:12
热度:

节能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目前北京集中供热系统大部分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热源效率低,供热管网超期服役、年久失修、管道老化腐蚀严重、热损失大。对老旧集中热

【摘要】:目前北京集中供热系统大部分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热源效率低,供热管网超期服役、年久失修、管道老化腐蚀严重、热损失大。对老旧集中热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建立一套高效、节能、环保的新供热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目前集中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节能技术,提出了供热系统改造工程中主要的节能技术及措施,包括:锅炉房煤改气、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应用、气候补偿器、变频技术、管道直埋敷设、末端用户热计量,以及建立自动监测系统。 本文结合北京邮电大学校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工程,分析了主要节能技术及措施在改造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煤改气改造利用燃煤锅炉房的场地,根据热负荷情况确定锅炉房的台数为5台14MW燃气锅炉,对单台14MW锅炉的烟气余热装置进行选型计算,确定换热器的尺寸。通过对管网不同敷设方式的对比以及直埋和地沟敷设管道热损失的计算,确定改造工程中优先选择直埋敷设方式。对校园公建区及居民区采取分区分温分时控制,避免热量浪费,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结合末端用户的特点进行热计量改造。并在改造后的新供热系统中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强化对整个系统的调控、监测及运行管理。 对改造后新供热系统进行能耗、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煤改气改造后,工程总投资可以节省30%,燃气锅炉的效率为90.4%,远高于燃煤锅炉,设置烟气余热装置后燃气锅炉的节能率为9.6%,改造后单位供暖面积的燃料消耗折合成标煤后可节省10.3%,改造后NO_2排放量减少92.4%,CO排放量减少81.6%,CO_2年排放量可以减少13.1%,同时减少固体排放物5799t。 综上所述,老旧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具有提高供热系统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节省投资等积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具有推广价值,可对北京及其他地区的集中供热系统整体节能改造提供借鉴。 【关键词】:集中供热 节能技术 改造工程 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引言9-15
  • 1.1 研究背景9
  • 1.2 国内外集中供热系统及节能技术现状9-13
  • 1.2.1 国外集中供热系统及节能技术现状9-11
  • 1.2.2 国内集中供热系统及节能技术现状11-13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实用意义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实用意义13-15
  • 第2章 集中供热系统现状15-19
  • 2.1 集中供热系统热源15-16
  • 2.1.1 热源15-16
  • 2.1.2 热源改造的必要性16
  • 2.2 集中供热系统热网16-18
  • 2.2.1 热网16-17
  • 2.2.2 热网改造的必要性17-18
  • 2.3 集中供热系统末端热用户18
  • 2.4 本章小结18-19
  • 第3章 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节能改造技术19-41
  • 3.1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应用分析19-24
  • 3.1.1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应用介绍19-20
  • 3.1.2 不同类型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对比20-23
  • 3.1.3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安装方式23-24
  • 3.2 变频技术在节能改造工程中的应用24-26
  • 3.3 气候补偿器在节能改造工程中的应用26-27
  • 3.4 供热系统管网敷设技术27-34
  • 3.4.1 管网敷设方式的对比27-30
  • 3.4.2 直埋敷设与地沟敷设管道热损失计算30-34
  • 3.5 末端热用户热计量技术的应用34-38
  • 3.5.1 热计量装置的计量原理34-35
  • 3.5.2 末端热用户热计量方式35-37
  • 3.5.3 用户热计量节能改造的规定37
  • 3.5.4 热计量表流量选择37
  • 3.5.5 热计量表安装要求37-38
  • 3.6 集中供热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38-39
  • 3.7 本章小结39-41
  • 第4章 节能技术在集中供热节能改造工程中的实际应用41-63
  • 4.1 待改造工程现状41-42
  • 4.2 待改造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42-43
  • 4.2.1 热源效率低、污染严重42-43
  • 4.2.2 管网热损失大、水力平衡失调严重43
  • 4.2.3 无热计量及自动控制系统43
  • 4.3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中节能技术的实际应用43-62
  • 4.3.1 热源的节能改造43-52
  • 4.3.2 热网的节能改造52-55
  • 4.3.3 末端热用户的节能改造55-59
  • 4.3.4 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的建立59-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第5章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后的能耗与效益分析63-73
  • 5.1 新供热系统的能耗分析63-69
  • 5.1.1 锅炉效率及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节能率计算63-66
  • 5.1.2 燃气锅炉与燃煤锅炉燃料消耗对比66-67
  • 5.1.3 新供热系统的水泵能耗67-68
  • 5.1.4 新供热系统的管网能耗68-69
  • 5.2 新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69-70
  • 5.3 新供热系统的环境效益分析70-72
  • 5.4 本章小结72-73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73-75
  • 6.1 结论73-74
  • 6.2 建议74-75
  • 参考文献75-77
  • 致谢77-79
  • 附录 A 直埋管道与周围设施净距79-80
  • 附录 B 预制保温管地沟支架做法图80-81
  • 附录 C 北京邮电大学校园管网平衡图81-8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8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供暖计量及计量表具的选用技术    任纪宝,赵春山

热力站能量控制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苏保青

集中供热的节能技术    张泽丽

提高锅炉热效率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亓磊;张生凯;陈华;甄金;魏传波;

借鉴国外经验积极发展我国的区域供冷供热    寿青云,陈汝东

供热计量中的几个问题    伍小亭

供热管网保温厚度的计算分析    董重成,那威,李岩

我国供热节能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江亿;

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 哈尔滨和兴小区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宋利,方修睦,杨志超

自力式流量控制器的动态调节功能是解决热网失调和实现节能的有效途径    舒虹,禄清,丁亦如,张丙礼,路新建

住宅采暖分户计量及收费探讨    蒋建明

数值预报方法在广州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    符春;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    李仕国;王烨;

建筑节能、采暖计量及收费有关问题的探讨    曾立春;张泽海;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一次网运行优化及算法    周守军;潘继红;王庆峰;赵有恩;田茂诚;

供热计量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方立德;朱爱民;孔祥杰;

发电厂的汽水损失及其补充系统的论述    李威;贾洪钢;张建宇;

造纸厂热能运行分析节能降耗技术对策及其在线系统    宋永明,邱书波,徐力,于少平

房间热舒适性个体调节方法的探讨    陈矞;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与水力稳定性    王毅,杨婷,王玲玲

高校供暖系统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史登峰;李琳;

热力管网水力平衡分析软件(Flowra3.2)在设计中的应用    孙志勇;孟燕;

气动执行器与电动执行器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张璞;蔡茂林;

热电厂供热范围的探讨    吕太;王正;康慧;

钢塑复合管环境、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甘国工;王飞;闫冠龙;李想;

远程监控与混水供热节能技术应用    刘向华;周青;

钢铁行业产污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周文彬;万迎峰;陈卉;汪俊时;

工业锅炉大气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系数影响因子分析    姚芝茂;武雪芳;王宗爽;腾云;李俊;王晟;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污染源分析    汪新红;朱彬;

燃气—太阳能联合采暖的经济性分析    文杰;刘蓉;

能源环境政策的增长、就业和减排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    李元龙

油田热水供暖系统热负荷智能预测技术研究    刘明

供热负荷非线性预报方法研究    张永明

基于与采暖系统耦合的寒冷地区新型热水供应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    王宏伟

热电联产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周少祥

基于GIS技术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王建平

数据信息采掘与热工过程控制优化    卢勇

燃气内燃机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应用实践研究    李辉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研究    谭亚荣

上海世博园区域供冷系统管网优化设计研究    冯小平

基于GPRS和ZigBee自动抄表的无磁热量表的设计与实现    邵光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既有建筑供暖系统的能耗分析    段立丰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集中供热负荷预测    张艳

阜新矿业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宫正

管道保温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    艾振宙

基于GPRS的集中供热网络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丁晶晶

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马静玉

300MW火电机组凝结水泵变频改造及节能研究    孙涛

600MW机组冷端运行优化研究    石涛

燃料二甲醚生命周期评价及其敏感性分析    王惠

仿人智能控制器在热网控制中的应用    张可仁,张沛武,范国朝,李志

斯德哥尔摩市的集中供热    吴元炜;

分户供暖系统对邻户隔墙及楼板的热工要求    房家声

住宅间歇供暖模拟分析    李兆坚,江亿,燕达

直埋管道的热力分析    樊洪明,江亿,何钟怡

美国冷热电联产纲领及启示    朱成章

住宅单管采暖系统分室温度控制的手段及其热工特性    张锡虎;万水娥;

在我国实行计量供热的初步试验和应用前景    杜晓刚;马九贤;

集中供热与节能    冯旭;

软启动器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孙霞;吴伟;杨婕;王致杰;

浅谈热电联产电厂集中供热    李平方;单屏;孔凡新;蒲军;温彪;

集中供热系统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运行效益探讨    张红飞;

中国建筑学会建在热能动力学术委员会首届年会在沈阳召开    

集中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及节能措施    丹佛斯有限公司!天津

自然循环真空管集中供热系统工程改造一例    徐德林;

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节能措施研究    王彦敏;

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优势及可行性分析    常兆亮;

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优势分析    付任宇;

天津某集中供热系统滞后性研究    袁闪闪;朱能;田喆;

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陈华敏;李永安;

某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状况测试分析    孙春华;夏国强;齐承英;杨华;

中继泵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技术经济分析    刘卫民;盛晓文;贾春霞;

塘沽多热源集中供热系统热源研究    郝连虎;

初探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与运行调节    杨志芳;

望京某集中供热系统水力失调原因及解决措施    袁建伟;郑明强;王瑞祥;袁东立;

望京融科橄榄城集中供热系统水力失调原因及解决措施    袁建伟;郑明强;王瑞祥;黄涛;袁东立;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评价体系    张俊芳;张欢;

关于热力站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    郭增;陈卫平;

日照联通助建信息化集中供热系统    袁伟 丁吉涛

海晏改造县城集中供热系统    记者 王志庆 通讯员 刘国福

集中供热 像住宾馆    本报记者 郁放炼

省城今冬集中供热系统准备就绪    曹秀娟

太阳能集中供热在湖北武汉推广    杨捷记者 陈铁

节能:是技术还是观念问题    本报记者  孔德芳

丹麦援助我区节能减排项目落户昌吉    晁瑾

华德羿歌中标香港政府节能改造工程    王娅莉

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何以成为“包袱”    李岗

将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医保范畴    记者 马国军祝蕾

大庆油田集中供热系统优化与管理研究    袁军

高温热泵热扩容技术及其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王莹

基于管网动态模型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参数预测及运行优化研究    周守军

计量供热两部制价格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研究    郝斌

高温热泵技术及系统性能研究    陈成敏

城市供热模式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张沈生

热计量建筑用热模式与耗热量特性研究    孙春华

基于期权理论的油气田工程投资决策分析    黄伟和

晋中盆地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王应刚

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能耗研究    秦岭

节能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李雅铃

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陈华敏

集中供热系统量化管理优化控制应用研究    刘文旭

集中供热系统变压差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马桂飞

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水力与热力耦合计算方法的研究    刘振栋

某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技术研究及改进措施分析    朱春英

集中供热系统热力工况动态特性仿真及控制优化研究    张峥

城市热水集中供热系统运行优化及算法研究    刘玲

某集中供热系统管网节能改造研究    蔺鹏飞

集中供热系统能耗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朱兆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