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04:59
热度: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摘要】:为了综合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低产水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秸秆原料生物炭+化肥、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

【摘要】:为了综合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低产水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秸秆原料生物炭+化肥、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施用后土壤养分、有机质、易氧化有机碳及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变化。与不施肥对照相比,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均不明显。秸秆生物炭+化肥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高达7.86 t/hm~2,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9.78%和62.4%;秸秆生物炭施用有利于水稻分蘖期与拔节期生长和吸收养分,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猪粪秸秆有机肥两种处理的水稻产量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施用秸秆生物炭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短期来看,不配施化肥而单施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或秸秆猪粪有机肥对水稻生长不利,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秸秆还田 生物炭 发酵床秸秆垫料 有机质 速效养分 水稻产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259)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5)1003-5]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分类号】:S141.4;S511
【正文快照】: 中国年均秸秆生产量为7.35×108t,包括田间秸秆6.46×108t和加工副产物8.9×107t[1],其中约23%被露天焚烧掉,排放的污染物如黑碳、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碳、CO、CO2等对全国有害物质总排放量的贡献巨大[2]。农业秸秆的合理利用成为协调农业资源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同时中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Biochar for Sustainable Soil Health:A Review of Prospects and Concerns    Aabid H.LONE;Ghulam R.NAJAR;Mumtaz A.GANIE;Javid A.SOFI;Tahir ALI;

苏北沿海滩涂秸秆还田对大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刘兴华;丁海荣;朱小梅;邢锦城;赵宝泉;董静;洪立洲;

发酵床垫料特性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刘宇锋;罗佳;严少华;张振华;

麦秆还田方式对旱地土壤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夏文斌;张旭辉;刘铭龙;潘根兴;郑聚锋;李恋卿;郑金伟;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长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金亚征;忻龙祚;王建民;丁丽梅;

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研究    杨金钰;刘骅;王西和;贾宏涛;

对稻麦秸秆还田问题的思考    常志州;王德建;杨四军;王灿;张斯梅;

发酵床养猪废弃垫料的资源化利用评价    胡海燕;于勇;张玉静;徐晶;孙建光;

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伟明;孟军;王嘉宇;范淑秀;陈温福;

中国各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资源量及其时间分布    韦茂贵;王晓玉;谢光辉;

生物黑炭与氮肥配施对典型旱地红壤地力提升效果的初步研究    刘祖香

施用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周加顺;郑金伟;池忠志;刘晓雨;潘根兴;郑聚锋;李恋卿;张旭辉;程琨;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运来;张振华;范如芹;钱晓晴;罗佳;卢信;刘宇锋;刘丽珠;

夏季发酵床结合网床养殖模式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甜;应诗家;蓝赐华;肖文权;赵伟;吴云良;林勇;施振旦;

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工艺优化及动力学研究    聂冬;金明姬;刘永;严昌国;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量化研究进展    李胜男;张建军;陈静;赵亚辉;

湖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潜力分析    张珺;陶干;唐伶芳;

我国秸秆资源管理政策发展研究    陈超玲;杨阳;谢光辉;

铁改性生物炭促进土壤砷形态转化抑制植物砷吸收    董双快;徐万里;吴福飞;闫翠侠;李典鹏;贾宏涛;

“十三五”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策略与秸秆产业发展的思考    常志州;靳红梅;黄红英;肖敏;丁成龙;

猪发酵床不同垫料中As、Hg累积规律    刘天宇;李建辉;刘姝彤;俞筱妍;尹微琴;王小治;封克;顾洪如;

金针菇菌糠发酵床对生态养猪效果的影响    李景荣;张海峰;徐义猛;许珊珊;倪淑君;

秸秆焚烧的危害及禁烧措施    尹秀丽;

农业污染对土壤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李橙;赵阳;杨晶;

发酵床垫料中有机质及氮素形态变化    马晗;郭海宁;李建辉;李买军;尹微琴;王小治;封克;顾洪如;

农业废弃物菌糠作为发酵床养猪垫料使用效果分析    冯国兴;刘鎏;潘孝青;杨杰;徐小波;秦枫;李健;宦海琳;李晟;邵乐;张霞;顾洪如;

杏鲍菇菌糠促进畜禽粪便发酵过程的研究    李杨;桓明辉;高晓梅;刘晓辉;敖静;朱巍巍;邓春海;

Changes in Organic Carbon Index of Grey Desert Soil in Northwest China Aft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XU Yong-mei;LIU Hua;WANG Xi-he;XU Ming-gang;ZHANG Wen-ju;JIANG Gui-ying;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of Habitable Space in Biochar for Colonization by Fungal Hyphae From Soil    Noraini M Jaafar;Peta L Clode;Lynette K Abbott;

养猪舍不同发酵床重金属累积特征初探    张丽萍;盛婧;孙国锋;郑建初;

长期施肥对灰漠土有机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西和;刘骅;贾宏涛;蒋平安;

发酵床:为何应有三年的临床实践    夏飚;

发酵床为何应有三年的临床实践?    夏飚;

生态发酵床探秘    夏飚;

不规范发酵床为何苍蝇“妻妾成群”?    夏飚;

发酵床在天津    

第五部分 来自业内的评判 发酵床制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丁之铨;

确保发酵床正常运行的关键    夏飚;

镇江发酵床养殖10年历程    沈晓昆;戴网成;

不合理的猪发酵床圈舍结构及其危害    夏飚;张保全;

生态发酵床简介    李章军;

养猪发酵床运行特征的研究    单达聪;王海宏;王四新;

“发酵床+一池三改”模式养猪的特点及操作    杜晓光;

猪用自然发酵床制作与研究    王远孝;李娜;颜培实;

发酵床猪舍的环境管理    李娜;艾磊;沈晓昆;戴网成;颜培实;

夏季发酵床猪舍的温热环境与休息姿势的变化    刘振;原昊;姜雪姣;李慧;颜培实;

发酵床养有机猪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动物福利 关注人类健康的集中体现    孟繁荣;

肉鸡发酵床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常国斌;戴网成;沈晓昆;

冬季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猪生产性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盛清凯;王诚;郭建凤;武英;赵红波;张桂芝;

发酵床技术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控上的应用    赵永坤;耿兵;朱昌雄;

发酵床养殖模式不同季节猪舍环境评价    焦洪超;栾炳志;宋志刚;周开锋;林海;

发酵床养猪技术的误区(下)    张汉宝

发酵床养猪技术应用误区有哪些    张汉宝

巴山镇生猪睡上生态发酵床    通讯员 高举 王晓莲 黎德华

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面面观(上)    天益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中心

发酵床(零排放)养猪技术面面观(下)    天益发酵床养猪技术推广中心

养猪发酵床技术将在全市推广    王宝同

无公害发酵床养出生态猪    李斌记者 秦岭

农民柏善忠“发酵床”养猪一举多得    通讯员 范存娟 记者 黄海

实施发酵床养猪技术的要点    天益发酵床技术推广中心 褚朝阳

让发酵床冬暖夏凉    夏飚 袁武

济宁市发酵床生态环保养猪应用研究    张超

生物发酵床不同菌种组合发酵效果研究    魏平

阜宁县生猪发酵床与传统水冲圈饲养模式对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血清抗体和主要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吴文开

不同养猪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    郭海宁

发酵床垫料降解特性及氮素变化研究    马晗

不同养猪模式下环境中重金属累积特征    李买军

发酵床养殖模式对樱桃谷肉鸭养殖环境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庞海涛

发酵床养鸭对垫料卫生状况及肉鸭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孙彦

猪用发酵床的研究    李娜

新罗区生猪发酵床配套技术初探    刘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