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探析美国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4:04:01
热度:

探析美国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摘要】:从二战后到现在,欧洲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深入:西欧六国从最初的欧洲煤钢联营发展到欧洲共同体,一步步发展为囊括欧洲二十七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成为

【摘要】:从二战后到现在,欧洲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深入:西欧六国从最初的欧洲煤钢联营发展到欧洲共同体,一步步发展为囊括欧洲二十七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成为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欧洲联合的开始阶段,但美国作为一个非欧洲的国家对欧洲重建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试从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安全的考虑及战后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出发,详细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积极支持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动因、举措以及美国最后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又对美国及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了美国这一外界因素对欧洲原子能成立的积极推动作用。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一计划提出的背景以及提出后美欧各国的反应,这一阶段西欧国家急切等待美国的态度,但美国对这样一个原子能发展计划不发表任何看法;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在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的初级阶段,美国消除了国务院和原子能委员会关于欧洲发展原子能的分歧,并且通过个人外交的努力,打消了英国阻挠欧洲原子能机构成立的念头。这一阶段美国虽与西欧六国联系紧密,但是仍避免作出公开评论。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详细分析了在欧洲原子能机构建立的关键时刻,美国开始全面干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谈判。美国通过六国外长布鲁塞尔会议和威尼斯会议及巴黎会议努力解决德法之间的冲突,支持法德和解,并主动邀请欧洲“三智囊”访美,最终推动了《罗马条约》签订。第四部分探讨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对美欧的影响以及美国支持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目标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实现。 通过对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的各个阶段的考察,本文认为,虽然欧洲原子能机构是西欧六国进行合作的组织,但美国对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在核领域拥有主导优势,如果没有美国的干预,英国对欧洲原子能机构的阻挠及法德之问的冲突会使得这样一个原子能共同体的谈判更加漫长,使得欧洲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愿望遥遥无期。同时,本文认为美国支持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始终与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紧密相连。最终美国国内的核政策因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而不得不作出了调整,但这正是美国为了维护核不扩散政策而作出“扩散”的决定。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对我们今后和平利用原子能和防止核不扩散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美国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核不扩散 法德冲突 罗马条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L11;F416.2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前言6-12
  • 第一章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提出12-25
  • 第一节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提出的背景12-17
  • 第二节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提出17-19
  • 第三节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提出后欧美的反应19-25
  • 第二章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的初级阶段25-38
  • 第一节 斯巴克委员会第一次布鲁塞尔协商25-28
  • 第二节 美国国内关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大讨论28-33
  • 第三节 美国进一步权衡对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政策33-38
  • 第三章 美国的全面努力38-51
  • 第一节 美国对布鲁塞尔六国外长会议的贡献38-41
  • 第二节 美国对威尼斯六国外长会议的贡献41-46
  • 第三节 美国全面干预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46-51
  • 第四章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签订及影响51-56
  • 第一节 《罗马条约》的签订51-52
  • 第二节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的影响52-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麦克马洪法》与战后初期英美核合作    孙健

论美国反核扩散战略与防核扩散政策    夏立平;

美国缘何支持欧洲一体化?    赵怀普

独树一帜的欧洲一体化理论——评米尔沃德的“民族国家选择论”    洪邮生

二战后美国原子能国际控制政策的形成及失败    李胜凯;

美国与欧洲一体化(1942—1957)    陈六生,严双伍

美国支持西欧一体化的动机分析    汪波

核国家的核武器与核战略研究    王仲春

欧洲一体化的动力、矛盾与前景    赵伯英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西欧一体化政策探析    王冰

美国对西欧一体化政策研究(1947—1958年)    解红丽

美国对法国发展核武器计划的情报评估及对策(1946-1974)    杨丽娟

美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    华芳;

马歇尔计划与西欧一体化再论    朱婧;

战后美欧关系探析    刘俊;

浅析欧共体/欧盟统一大市场    辜庆志;

从欧盟东扩看欧洲政治一体化发展趋势    辜庆志;

美国杜鲁门政府原子能文官控制机制研究    金飞;

战后西欧联合起步的原因初探    高凤琴

作为一个偶然地区性事件的正当程序革命    刘忠;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    沙健孙

试论战后美欧关系发展演变及欧洲联合一体化问题    张福财

国际河流法刍议    王志坚;邢鸿飞;

论欧洲一体化对区域气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启示    刘国宁;潘志祥;陈江民;曾向红;李耨周;

《里斯本条约》与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深化    李寿平;

欧盟法制构建与发展的五十年    鲍禄;

从欧洲一体化进程看粤港澳合作的进一步推进    黎熙元;关智生;

毛泽东国力思想与当代综合国力研究    张伯里;

约翰逊政府的“淡水和平”计划    杜娟;

在同盟理论的框架下分析北约的“多边核力量计划”    王翠文;薛琳;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问题研究    于沄

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    马勇

合作与纷争:艾森豪威尔时期美英核关系考察    王娟娟

欧盟理事会权力的嬗变    杨娜

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    刘银萍

危机与创伤    吕旭峰

追寻缓和:英国与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    滕帅

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    张燕军

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    王青

欧盟多层级治理下利益集团对欧盟决策过程的作用分析    徐静

德国对外发展援助的历史与现状    徐帅

探析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    李志军

欧盟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借鉴    于军华

尼克松—福特政府的中东石油政策    张娟娟

美国NSC-68号文件研究    李昆明

论勃兰特的外交思想    王林强

论《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的性质    毕欣欣

论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建立经货联盟的尝试    崔成玲

1991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研究    张建辉

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动因、困境及前景探析    钱进

试论战后美欧关系发展演变及欧洲联合一体化问题    张福财

试论美国与北约盟国在"多边核力量"计划上的分歧    迟海波

二十世纪外交方式的演进    朱素梅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核政策试述    张寅

《麦克马洪法》与战后初期英美核合作    孙健

试论肯尼迪政府对西欧的“宏伟计划”    李秋发

评美国的核政策    窦晖,刘蓉蓉

剖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西欧的政策    傅华丽

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    牛笑风

试论核武器在冷战发生、发展和结束中的作用    白建才

核国家的核武器与核战略研究    王仲春

拿骚会议——兼论1960年代美国与西欧核战略冲突    张蕊

1958-1969年美国对法国政策探析    刘姝

欧洲核不扩散计划    王玉荟

日本成立开发核监控技术的核不扩散中心    李韡

巴西议会批准加入核不扩散条约    丁洪

日本已开始启用一座核不扩散的后处理装置    

美国撤销核不扩散提案    李(韦华)

2009·北京·GNEP:全球“核不扩散”圆梦待续    张欣;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谈世界核不扩散形势——答德国《商报》记者问    胡舜媛

南非:今后的步骤    NOZIPHO JOYCE MXAKATO-DISEKO;

国际资源:不扩散与裁军    

进一步推动核不扩散进程 新作用不断演变的IAEA保障体系    PIET DE KLERK;

军备控制学科研究进展    李志民;

中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及朝鲜核问题    康春梅;

美国国会对印度国家形象的认知变迁及其动因    赵国军;

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对华出口管制及其发展趋势研判    刘运顶;

从“拒斥”到“塑造”:国际规范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沈逸;

聚变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堆研究进展    吴宜灿;FDS团队;

序    

次临界乏燃料燃烧反应堆(SFB)设计研究进展    吴宜灿;蒋洁琼;王明煌;金鸣;柏云清;宋钢;胡丽琴;陈红丽;黄群英;FDS团队;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核问题解决    高宁;

一门与核走私、核扩散、核恐怖作斗争的技术——核取证学    伍钧;朱剑钰;张松柏;胡思得;

美印核合作让核不扩散进一步失控    本报专稿 平生

回暖中的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进程    刘孝明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秘书处处长

英外交大臣5年来首次正式访俄    记者 谭武军 王如君

核不扩散:奈何美国多重标准    本报记者 张晓丽

俄美首脑签削减战略武器文件    记者 刘洋 余懋峰

不信以总理“口误”,海合会要求制裁    徐超

首尔G20:中韩合作的新机制与新动力    韩国驻沪总领事 金正基

挥别2009,新年新期盼    新华社记者

2009年十大国际军事新闻    

被有意误解的中巴核合作    法扎尔·乌尔·拉赫曼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白澜 译

国际原子能法框架研究    陈刚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研究    丁祥高

从“强制遵约”到“自主遵约”:关于联邦德国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政策研究    梁长平

中东地区核扩散问题研究    岳杨

共有利益与中国和平发展    房慧贞

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    王青

地缘区位、战略选择与自我—“关键他者”互动:朝鲜、利比亚和伊朗核行为研究    宗伟

俄罗斯核不扩散政策演进    李志刚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    刘志新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约束力研究    倪楷

核不扩散体系中的正式与非正式机制研究    刘金霞

论核不扩散国际法律制度    杨红星

“核文化”理念建构下的核不扩散体系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倪珊

中国参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分析    王文辉

博弈论视角下的核不扩散机制研究    周睿杰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法律制度的研究    魏文丽

中国与核不扩散机制:参与和建构    王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