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天然气预混催化燃烧的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8:08
热度:

天然气预混催化燃烧的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摘要】:随着世界能源消费的增长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传统能源利用技术的革新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催化燃烧作为一种传统一次能源的新型

【摘要】:随着世界能源消费的增长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传统能源利用技术的革新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催化燃烧作为一种传统一次能源的新型利用技术,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多方关注。 就气体燃料的燃烧来说,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催化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它既涵盖了燃烧过程中催化剂的化学动力行为,又包括了混合物在燃烧中的所有化学反应过程。第二方面的问题是催化燃烧过程中的热动力特性,即燃烧流体内部的传热和传质情况。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第二方面的问题来展开的,尤其是研究多孔载体结构对燃烧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及催化特性的影响。并由此引出燃烧过程中催化剂的化学作用机理和气体混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这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分析。 如何通过强化燃烧中的传热传质来控制催化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理想的燃烧效果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理想的燃烧效果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看燃料是否在燃烧过程中达到完全氧化,第二是燃烧产物中有害物质(CO、NOx)的生成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出于这一目的,我的研究要在理论方面和实验方面共同推进。理论探讨可以在建立整体的催化燃烧模型的同时帮助我们理清各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而实验研究是我们对问题的理解的有力验证,同时它也是我们进一步向应用技术研究推进的坚实基础。在充分理解燃烧机理的基础上,我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对比,进一步分析催化燃烧中各种因素及一些新思路的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我有针对性的讨论了催化燃烧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其中,载体的孔隙密度、通道的长度及空气预热温度都对催化燃烧有明显的影响。而接下来,进一步的研究不同条件下催化燃烧过程的轴向温度分布,对我更深入的理解非均相燃烧与之后的均相燃烧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通过对比实验,我还分析了一种催化剂在燃烧过程中的催化效果,为进一步催化燃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非均相 催化燃烧 传热 传质 NO_x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O64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课题背景9
  • 1.2 催化燃烧的研究发展及现状9-11
  • 1.3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11-12
  • 1.4 本章小节12-13
  • 第2章 催化燃烧过程的分析13-29
  • 2.1 反应条件与反应物的活性13-17
  • 2.2 副产物对燃烧的影响17
  • 2.3 催化燃烧的动力行为特性17-19
  • 2.4 催化剂和催化剂床的特性19-21
  • 2.5 载体结构对燃烧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的影响21-23
  • 2.6 非均相燃烧与均相燃烧的特性23-26
  • 2.7 有害气体的减排26-28
  • 2.7.1 CO 的形成及控制26-27
  • 2.7.2 NO_x的形成与控制27-28
  • 2.8 本章小节28-29
  • 第3章 多孔载体中催化燃烧的理论模型29-47
  • 3.1 燃烧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29-30
  • 3.2 温度和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30-36
  • 3.2.1 化学反应速度30-33
  • 3.2.2 化学生成热的计算33-35
  • 3.2.3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动力模型35-36
  • 3.3 催化燃烧过程的控制方程组36-46
  • 3.3.1 组元的连续性方程36-37
  • 3.3.2 动量守恒方程37-38
  • 3.3.3 能量守恒方程38-39
  • 3.3.4 边界条件39-40
  • 3.3.5 控制方程的简化40-43
  • 3.3.8 二维方程组的无量纲化43-46
  • 3.4 本章小节46-47
  • 第4章 实验研究47-78
  • 4.1 实验系统47-51
  • 4.1.1 实验装置47-48
  • 4.1.2 测量系统48-49
  • 4.1.3 测量仪器的校准及误差分析49-51
  • 4.2 实验方案设计51-55
  • 4.2.1 实验研究内容51-54
  • 4.2.2 实验步骤安排54-55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55-77
  • 4.3.1 不同孔隙密度对燃烧的影响55-58
  • 4.3.2 预热温度对催化燃烧的影响58-67
  • 4.3.3 不同载体长度时燃烧区轴向温度变化分析67-73
  • 4.3.4 燃烧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73-77
  • 4.4 本章小节77-78
  • 结论78-81
  • 1 温度边界条件对催化燃烧的影响78-79
  • 1.1 流体进口温度的影响78
  • 1.2 载体壁面温度的影响78-79
  • 2 浓度边界的影响79
  • 3 载体结构与燃烧状态的关系79-80
  • 4 催化剂的性能80-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185-86
  • 致谢8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及其在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曾文

负载型镧锰钙钛矿催化剂上甲烷催化燃烧的研究    潘智勇,张长斌,余长春,沈师孔

甲烷微尺度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    钟北京,洪泽恺

天然气高温燃烧用催化剂失活的研究进展    侯红霞,蒋政,康守方,李进军,郝郑平,胡春

微燃烧器内甲烷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    钟北京,洪泽恺

整体式甲烷燃烧催化剂的活性研究    唐晓兰,张鑫,陈耀强,龚茂初,周世蓉,郑林,李孝维

改性氧化铝为载体的钯催化剂对甲烷催化氧化作用的研究    袁强,杨乐夫,史春开,何湘鄂,蔡俊修

干燥方法对氢氧化铝和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朱红,王芳辉

煤粉锅炉高温空气无油点火研究    李栋,王恒,赵立合,冯武军,陈燕

蜂窝状堇青石载体Al_2O_3涂层的原位合成    华金铭,蔡英灵,林性贻,郑起,魏可镁

LaAl_(1-x)Fe_xO_3/Al_2O_3/FeCrAl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性能    陈能展,季生福,银凤翔,赵丽萍,王伟,李成岳,刘辉

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对NO_x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赵校伟;朱荣福;韩秀坤;

车用乙醇燃料对发动机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邵明龙;纪威;鲍晓峰;郭瑞莲;

燃油二次喷射对柴油机燃烧和性能的影响    邸敏艳;Alvaro Diez Rodriguez;

生物柴油燃烧过程中氧、氮元素的迁移历程分析    毛功平;王忠;许广举;李铭迪;

航空发动机内燃烧过程的仿真分析    李彦旭;崔占忠;徐立新;陈曦;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骆仲泱,何宏舟,王勤辉,岑可法

制备方法对Mg-Cr-O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胡瑞生;常桂英;孙艳;牛建中;高玲;

车用乙醇汽油对发动机进气系统沉积物的影响    郭瑞莲;鲍晓峰;岳欣;崔平;纪威;

平板式全预混燃烧器的开发研究    徐德明;魏敦崧;卢志龙;周高云;

Fe_2O_3中的晶格氧用于甲烷在熔融盐中的催化燃烧 (Ⅰ)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何方;王华;戴永年;

煤粉射流吸热着火稳燃机理及新型稳燃技术探讨    周怀春;方庆艳;张志国;

沼气中CO_2含量对沼气灶性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戴万能;秦朝葵;杨贤潮;马飞;

微型发动机的研究进展    李勇;曾鸣;陈旭鹏;吴鑫;王飞;

燃气轮机双燃料燃烧室流场及污染排放数值研究    穆勇

电场作用下液体乙醇微细尺度层流扩散燃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徐涛

微尺度环境下预混火焰稳燃方法的研究    汪洋

氨基湿法烟气脱硫的机理及工业试验研究    丁红蕾

电站锅炉煤粉空气富氧直接点火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杨建国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与先进再燃技术的实验及机理研究    吕洪坤

医疗废物中典型组分的热解焚烧特性及回转式流化冷渣三段焚烧系统的数值模拟    祝红梅

燃烧诱发热声不稳定特性及控制研究    李国能

煤粉空气分级和再燃技术机理、应用和模型研究    刘茂省

O_2/N_2和O_2/CO_2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特性研究    吴乐

双燃料喷嘴设计与燃烧流场数值模拟    杨洪磊

横向来流对等离子点火器点火区域的影响    吴曙亮

煤粉火焰稳定性与熄火综合评判模型的研究    毕武林

基于VTK程序下的锅炉炉内过程的可视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张亮

污泥在不同氧浓度下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万嘉瑜

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OH自由基的光学测量    魏波

生物质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聂虎

燃煤电站锅炉的燃烧优化技术及相关算法应用研究    沈利

600MW超临界机组煤种适应性研究    张翔宇

SNCR还原剂液滴与炉内烟气混合的计算模拟及实验研究    王海涛

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数学模拟:进展与挑战    解茂昭

高辛烷值燃料HCCI燃烧特性的变参数研究    王志,帅石金,王建昕

Bump环强化柴油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张晓宇,苏万华,裴毅强,赵昌普,林铁坚,赵华

一个新的用于HCCI发动机燃烧研究的正庚烷化学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    黄豪中,苏万华

二甲基醚均质压燃化学动力学简化模型的研究    梁霞,尧命发

微热光电系统中的微燃烧研究    潘剑锋,李德桃,邓军,杨文明,薛宏

微燃烧器内甲烷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    钟北京,洪泽恺

二甲醚均质压燃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数值模拟    罗马吉,黄震

吹气搅拌法制备泡沫铝工艺的气泡—金属熔体两相流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刘红

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着火与燃烧过程的理论与数值研究    贾明

煤矿乏风低浓度甲烷催化氧化数值模拟    王鹏飞;冯涛;陈丽娟;郝小礼;

超临界干燥方法对甲烷燃烧催化剂LaMnAl_(11)O_(19)结构及活性的影响    徐金光,田志坚,王军威,徐云鹏,徐竹生,林励吾

反应条件下的水蒸气处理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甲烷催化燃烧的影响    徐金光,田志坚,王军威,徐云鹏,徐竹生,林励吾

稀土型高温燃烧催化剂在天然气发电中的应用    吕宏缨,胡瑞生,沈岳年,郝冬梅

基于LS-SVM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的温度预测    郭翔;刘新斌;宗志敏;

消除苯害化废为宝    

论溶剂的催化燃烧技术    

国内催化燃烧技术的进展概况    熊成德;

催化燃烧除去锅炉给水溶氧的研究    丁杰,姚祖涛,王光润

甲烷微尺度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    钟北京,洪泽恺

一种高效节能的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处理系统    柴义

涂料烘房排气催化燃烧净化方法    钱清

催化燃烧型涂漆机试制小结    忻展侠;

有机气体催化燃烧净化装置    沈慧英

碳烟催化燃烧用三维有序大孔Pd-修饰三元铈锆固溶体    张桂臻;何洪;訾学红;邱文革;戴洪兴;邓积光;

超声场下制备催化燃烧VOCs的CuO/γ-Al_2O_3催化剂    郭建光;李忠;奚红霞;

铟锡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燃烧甲烷性能研究    付慧静;傅立新;李俊华;

一种低成本合成六铝酸盐纳米材料的方法    李顺清;邹国军;陈龙;赵新红;王晓来;

不同Mn含量的MnCeLa-O催化剂对氯苯催化燃烧的影响    戴宇;王幸宜;

CeY涂层负载Pd整体式催化剂的研究    金凌云;何迈;谢冠群;罗孟飞;

CeMnAl_(11)O_y的制备及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性能    王斌;郭耘;张志刚;卢冠忠;

多方向生长碳纳米纤维的催化燃烧制备    李飞;邹小平;程进;任鹏飞;张红丹;王茂发;朱光;

天然气催化燃烧理论和应用    张世红;何林;孙威;

布朗气(氢氧气)的催化燃烧及其在危险废物焚烧上的应用    梁宝明;王耀军;

催化燃烧技术提高煤利用率    实习记者 孙书博

燃煤催化燃烧节能技术通过鉴定    王秀江

如何治理医药含氯有机废气    黄裕侃

马重芳:传热与传道    郑千里

小贝自传热卖的推动力    瞿磊

催化燃品前景诱人    薛景照

蓄热式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技术节能效果明显    本报记者 黄裕侃

传热全仿真模拟是未来发动机研究的主要方向    敏丽 沈胜强 陈家骅 张志千

稀土催化引领燃品未来风骚    本报记者 薛景照

炼厂尾气治理列入攻关项目    郑伟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实验研究及模型化    张佳瑾

锰基催化剂上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催化燃烧    戴宇

甲烷催化燃烧技术基础研究    訾学红

微纤结构化整体式多孔材料的流动、传热及其微反应技术应用的研究    李剑锋

流向变换催化燃烧空气净化过程的模型化研究    牛学坤

低浓度CO和甲苯催化燃烧消除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性能研究    赵福真

流化床内流动、传热及燃烧特性的离散颗粒模拟    刘安源

高温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甲烷催化燃烧中应用的研究    徐金光

醋酸乙烯酯(VAC)、马来酸酐(MAH)及VAC/MAH体系非均相接枝聚合反应的研究    邓建平

地热换热器的传热问题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刁乃仁

天然气预混催化燃烧的特性分析及实验研究    钱伟民

蛇形回路热管在化学反应器中的传热性能研究    赵宇

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算法研究    赵晓琳

重力热管抽油杆室内实验研究    张文明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绝热结构优化研究    傅学政

绝热规范标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陈刚

采用塑料管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张雪东

药品冷冻干燥装置的优化及实验研究    夏鹏

薄板坯连铸液芯压下过程的数值仿真    孙晖东

传热中的多宗量反演研究    胡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