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微型组合桩结构抗滑机理分析及设计方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7:55
热度:

微型组合桩结构抗滑机理分析及设计方法【摘要】: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抗滑桩是常见的工程措施之一。一般,它是通过增大桩身截面积来增加桩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抵抗滑坡推力。大截面抗滑桩在

【摘要】: 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抗滑桩是常见的工程措施之一。一般,它是通过增大桩身截面积来增加桩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抵抗滑坡推力。大截面抗滑桩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滑坡施工场地往往不便于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实践中只好多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工程土方量大,施工干扰大,对临滑状态的滑坡抢险不利;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等等。 采用小直径钻孔施工的微型组合桩结构是一种新型抗滑桩,与大截面桩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但是,由于目前还无设计规范,特别是对如何考虑桩和土的共同承载作用尚未有明确认识,所以设计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理论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微型组合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期望得出一些可供指导设计计算的思路与方法。 在研究分析中我们得出:微型组合桩在滑坡推力的作用下,桩体受力以压应力为主:压顶梁在发生变形时,会引起应力集中,尤其在右桩与压顶梁连接部位;桩土作用的一般规律是:随着微型组合桩的排距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桩的变形相应减小,应力减小幅度不大,但排距超过一定范围,将会使结构失效;随着微型桩的锚固深度的增加,桩顶的位移在减小;桩体应力呈现增大、减小交替规律,变化的差值不大,但当锚固深度增大到一定时,再增加深度对微型组合桩应力、变形影响甚小。 基于微型组合桩的受力、变形分析,微型桩受力以压应力为主,在滑坡治理设计上,引入承受压力的网状结构树根桩的设计方法,将“平20”井滑坡设计参数代入计算,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并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治理后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稳定安全系数为1.22,满足了设计要求。 微型组合桩结构治理滑坡在岩土工程中仍然处于尝试阶段,需要结合物理模拟、现场监测等手段来进一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度,从而寻找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 微型组合桩 抗滑桩 设计方法 边坡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U47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引言8-15
  • 1.1 前言8-9
  • 1.2 微型桩的研究概况9-12
  • 1.3 存在问题12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12-15
  • 1.4.1 研究思路13
  • 1.4.2 研究内容13
  • 1.4.3 技术路线13-15
  • 第2章 “平20”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体评价15-24
  • 2.1 工程地质条件15-17
  • 2.1.1 区域地质概况15
  • 2.1.2 地形地貌15
  • 2.1.3 岩土构成15-17
  • 2.1.4 水文地质条件17
  • 2.1.5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17
  • 2.2 滑坡体评价17-19
  • 2.2.1 滑坡体范围、规模17
  • 2.2.2 滑坡体特征17-19
  • 2.2.3 滑坡成因分析19
  • 2.3 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19-24
  • 2.3.1 滑坡稳定性评价19-22
  • 2.3.2 滑坡治理措施22-24
  • 第3章 微型桩与土的本构关系24-32
  • 3.1 土的本构关系概述24
  • 3.2 微型桩与土的复合模型24-25
  • 3.3 桩、土的弹塑性模型25-27
  • 3.3.1 弹塑性增量本构关系25-26
  • 3.3.2 屈服准则26-27
  • 3.4 弹塑性问题的增量有限元理论27-28
  • 3.5 接触分析有限元理论28-31
  • 3.6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微型桩结构抗滑机理数值分析32-66
  • 4.1 基于ANSYS软件的数值分析方法32-40
  • 4.1.1 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33-39
  • 4.1.2 非线性弹塑性问题的解法39
  • 4.1.3 有限元分析的步骤39-40
  • 4.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0-43
  • 4.2.1 单元类型及材料属性40-41
  • 4.2.2 建立模型41-42
  • 4.2.3 网格划分42-43
  • 4.2.4 加载求解43
  • 4.3 桩土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结果43-56
  • 4.3.1 滑坡填方体变形、应力及塑性区分布特征43-47
  • 4.3.2 桩侧地基土抗力分布47-48
  • 4.3.3 桩的变形及内力48-56
  • 4.4 桩身参数敏感性分析56-65
  • 4.4.1 桩排距的影响56-61
  • 4.4.2 桩身锚固深度的影响61-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第5章 微型组合桩的设计66-74
  • 5.1 设计原则66
  • 5.2 设计方法66-70
  • 5.3 设计步骤70
  • 5.4 实例计算70-72
  • 5.4.1 内力计算70-72
  • 5.4.2 抗滑稳定性计算72
  • 5.5 施工方法72-73
  • 5.6 本章小结73-74
  • 第6章 微型桩结构加固滑坡的稳定性评价74-82
  • 6.1 概述74-75
  • 6.2 基本原理75-76
  • 6.3 评价模型76-77
  • 6.4 自然边坡的有限元稳定分析77-79
  • 6.5 加固后滑坡的有限元稳定分析79-81
  • 6.6 本章小结81-82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82-83
  • 7.1 结论82
  • 7.2 建议82-83
  • 致谢83-84
  • 参考文献84-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微型抗滑桩在水平荷载作用的性能研究现状    冯君;何益;

微型抗滑桩的应用发展研究现状    刘凯;刘小丽;苏媛媛;

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    王树丰

滑坡微型桩防治技术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闫金凯

不同土质条件下树根桩承载性状分析    王建平,董继洲

薄钢铺板对平台主梁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和分析    傅光耀;王浩;

组合肋壳几何非线性分析    常玉珍;吴敏哲;

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分析的QR法Ⅱ——计算格式、程序及算例    王青;徐港;

深层搅拌桩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刘之葵;梁金城;

多弹簧梁柱单元在空间钢框架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    王开强;孙飞飞;胡大柱;

变截面工形柱平面内弹塑性极限承载力研究    王江;周晖;宋雪峰;

变截面门式刚架地震反应研究进展    高轩能;李琨;

自由度匹配技术在框架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肖烨;陈剑毅;易萍华;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机制研究——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为例    苏立海;李婉;李宁;

马钢新区CFG桩软基加固质量控制简述    徐征兵;刘卫兵;

地基平面沉降下的大型石油储罐模态分析    宫建国;陶钧;曾胜;金涛;

外压容器临界载荷特性研究    张应迁;石艳;唐克伦;刘明;

多重网格在二维泊松方程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王青平;白武明;王洪亮;

考虑坝体与坝肩动力相互作用的坝肩稳定动接触降强算法    李同春;朱寿峰;赵兰浩;胡继刚;

基于虚拟裂缝模型的带横缝高拱坝的抗震性能研究    张汉云;张燎军;

圆沉箱内隔墙的设置方式    纪军;王安华;任增金;

空间刚架微型桩体系加固边坡的内力初步探讨    户巧梅;龚雯;张会明;

基于APDL的大口径反射镜优化设计    王彬;

减摇鳍加强结构CAD/CAE一体化的若干关键技术探讨    周清华;杜留法;杨雄辉;

不确定结构的模态和动响应分析    樊征兵;何欢;陈国平;

车身概念设计智能CAE关键技术的研究    张红哲

类菱形车转向系统研究与分析    查云飞

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坝基渗流控制计算方法和防渗措施的研究    毛海涛

微型桩结构加固边坡受力机制和设计计算理论研究    孙书伟

铝合金型材挤压的数值模拟及模具结构优化研究    潘健怡

变壁厚大锥度薄壁铝罐成形关键技术的研究    许兰贵

基于动力指纹的结构损伤识别可靠度方法研究    谭林

基于混合FE-SEA方法的汽车薄壁件中频声学特性预测及优化研究    卢兆刚

先进三维集成电路(3D-IC)中硅通孔(TSV)和氮化镓(GaN)场效应管中的电—热—力特性研究    王晓鹏

基于弹性波的地下管线水平导向钻随钻探测理论与技术研究    徐慧峰

浅谈复合挡土结构防治滑坡    王传甲

桩土共同作用机理的初步试验研究    杨旌,胡岱文,张永涛

双排桩支护排距的有限元分析与研究    王军,王磊,肖昭然

边坡工程中抗滑桩群桩土拱效应的数值分析    吴昌将;张子新;

微型钢管灌注桩桩基挡墙承载力分析    林石泉;

预应力锚索框架内力计算的有限差分法    田亚护;刘建坤;张玉芳;

土质边坡抗滑桩机理分析    高永涛,张友葩,吴顺川

复活古滑坡治理及微型抗滑桩承载机理    姜春林;吴顺川;吴承霞;金爱兵;张友葩;

滑坡治理中的抗滑桩设计    佴磊,马丽英,冷曦晨,于清杨

抗滑桩与周围岩土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布规律    陶波,佴磊,伍法权,郭改梅,柴建峰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陈国华;何维彬;朱志刚;

挡土墙上土压力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陈页开

新型桩锚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    刘小丽

非饱和膨胀土的裂隙概化模型与边坡稳定研究    袁俊平

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研究    何思明

类软土滑坡工程特性及钢管压力注浆型抗滑挡墙的理论研究    朱宝龙

滑坡防治工程效果的后评价研究    郑明新

顺层岩质边坡开挖稳定性及其支护措施研究    冯君

工程高边坡病害空间预测理论及其应用    杨涛

基于桩土共同作用下的抗滑桩的计算与应用研究    刘静

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抗滑加固技术    杨明

门型微型抗滑桩的前、后桩体受力不均衡系数分析    罗卫华;唐承铁;付强;胡毅夫;

滑坡微型桩连梁作用试验研究    方志森;詹珽;赵祥;

膨胀土地基失稳引起路堤滑坡的综合处治技术    唐咸远;李用鹏;

微型抗滑桩在单斜构造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罗昌宏;张亮贞;

钢管群桩处治膨胀土地基引起的路堤滑坡    唐咸远;贾松林;李用鹏;

微型抗滑桩在水平荷载作用的性能研究现状    冯君;何益;

三排微型桩内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辛建平;郑颖人;唐晓松;覃小华;孙露;

微型桩破坏机理的数值模拟    辛建平;郑颖人;唐晓松;肖强;覃小华;

微型钢管桩用于滑坡治理及理论分析    肖春锦;

某工业场地填土边坡加固方案优化与研究    邓学灯;邓少林;周武平;

微型桩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李白;刘小丽;黄敏;

汶川地震滑坡微型桩防治工程研究    王树丰

拱形抗滑桩墙结构体系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王辉

滑坡与锚杆抗滑桩相互作用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李寻昌

三峡库区侏罗系地层推移式滑坡—抗滑桩相互作用研究    雍睿

深基开挖的土钉支护技术(三)设计方法    宋二祥,陈肇元,崔京浩,张明聚

滑坡防治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张倬元

一个用于防灾的坡型系统    陈喜昌

土钉支护及其有限元分析    宋二祥,陈肇元

反分析法在基坑开挖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赵振寰,朱振华,李华

用ANSYS分析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    张奕淦

桩与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黄昌利,谢肖礼

小桩研究现状和展望    吕凡任,陈云敏,梅英宝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分析    郑刚,李欣,刘畅,高喜峰

双排护坡桩试验与计算的研究    何颐华,杨斌,金宝森,李瑞茹,谭永坚,王铁宏

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及其在桩基结构抗震分析中的应用    孔德森

H型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桩在风化岩地基中的应用    黄焕清,许传新

组合桩复合地基浅谈    杨子胜,杨建中

水泥土组合桩的发展及设计方法    张振,窦远明,吴迈,韩红霞

组合桩复合地基在南宁机场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杨荣才

组合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刘杰,王忠海,邵立国

水泥土组合桩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窦远明,张振,吴迈,许少军

水泥土搅拌组合桩受力机理探讨    李惠英,阎海新

水泥土搅拌插芯组合桩承载能力及经济效益分析    刘国勇,刘津明,王国权

水泥土组合桩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阎海新,张振,窦远明,王恩远

组合桩在加固厚层填土中的应用    张门言,郭春香

高喷插芯组合桩技术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    张华东;王庆华;雷治国;

混凝土—二灰组合桩试验研究    张雁;

多桩型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    丁继辉;袁满;王建国;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及工作性状的有限元分析    杨敏;杨桦;王伟;

水泥土加芯的单桩沉降计算分析    吴建浩;张志祥;

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在北方港口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刘锐;

新型连续梁用抗震支座(力分布式)的研究、设计和实施    周振兴;闫兴非;陈巧珊;

长短桩复合地基控制基础不均匀沉降分析    李伟;赵晨;

Layman 传奇    本报记者 王宝琳

考虑桩—土相对位移的桩基沉降计算及桩基时效性研究    王忠瑾

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工作性状及工程设计问题研究    杨桦

注浆微型钢管组合桩抗滑机制及计算方法研究    刘凯

注浆微型钢管组合桩加固土质边坡模型试验研究    苏媛媛

水泥土组合桩承载及变形机理研究    张振

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研究及优化设计探讨    李建光

微型组合抗滑桩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丹丹

刚—柔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法研究    巩玉志

劲性水泥土组合模型桩极限承载机理研究    吴海花

碎石与CFG组合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利群

新型螺旋成孔根植注浆竹节管桩抗压抗拔承载特性研究    杨淼

埋深组合群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    范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