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压力体系与天然气分布关系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6:57
热度: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压力体系与天然气分布关系【摘要】:含油气盆地异常压力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地质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异常压力的形成与油气运移、富集有着密切的关系。鄂尔

【摘要】: 含油气盆地异常压力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地质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异常压力的形成与油气运移、富集有着密切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普遍低压异常、储层致密、构造简单,而含气层分散,在此背景下,选取大牛地气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200多口井地层压力资料的详细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地层压力分布特征,阐明了研究区天然气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1.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为常压-低压气藏,气藏内部储层压力的大小对产能关系影响大,各个层段分属多个压力系统,反映各气藏的成藏特点和成藏过程不同。 2.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过剩压力有三种类型:Ⅰ类单峰渐变型,产气性最好;Ⅱ类双峰渐变型,产气性较好;Ⅲ类单、双峰突变型,产气性差。过剩压力剖面上与天然气分布关系明显:相同层位过剩压力相对小的区域是气层有利发育区;不同的层位需要不同的过剩压力封盖;局部异常压力体的发育影响了其下的产气性;天然气以垂向运移为主;纵向过剩压力梯度小有利于天然气在盒3+2成藏。平面上过剩压力相对小的区域是产层有利发育区;烃源岩过剩压力大小代表排烃程度,过剩压力大表明生成的烃类滞留严重,小表明排流环境好,排烃充分,为成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产能分布最好的区域是烃源岩叠合过剩压力最小的区域。 3.大牛地气田天然气分布存在互补性,气田6套产能分布不重叠。油气成藏的时候只能优先选择最好的储层充注。而纵向砂地比决定了充注层位。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上古生界 压力体系 天然气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1章 引言9-15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0-12
  • 1.3 主要研究内容12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12-13
  • 1.5 完成工作量13-14
  •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14-15
  • 第2章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油气地质特征15-21
  • 2.1 区域构造特征15-17
  • 2.2 上古生界地层划分17-18
  • 2.3 上古生界成藏条件18-21
  • 2.3.1 烃源条件18-19
  • 2.3.2 沉积与储层特征19-21
  • 第3章 储层压力分布特征21-37
  • 3.1 地层压力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1-23
  • 3.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异常压力分布特征23-25
  • 3.2.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异常压力总体以低压和异常低压为主23
  • 3.2.2 气层压力以低压和异常低压为主,不同地区不同层系压力变化大23-25
  • 3.2.3 盆地深部出现超高压异常25
  • 3.3 大牛地气田地层压力分布25-32
  • 3.3.1 大牛地气田地层压力剖面分布特点26-27
  • 3.3.2 大牛地气田储层压力平面分布特点27-32
  • 3.4 储层压力与产气性的关系32-37
  • 3.4.1 储层压力与气井产能关系32-35
  • 3.4.2 储层压力系数与产层的流体性质关系35-36
  • 3.4.3 储层压力系数与储层物性关系36-37
  • 第4章 泥岩压实特征37-47
  • 4.1 泥岩压实特征37-43
  • 4.2 泥岩压实特征及其地质意义43-47
  • 4.2.1 声波地面传播时间的确定与意义43-45
  • 4.2.2 正常压实趋势线斜率变化和沉积速度的关系45-46
  • 4.2.3 正常压实趋势线的偏移与中断46-47
  • 第5章 压力体系与油气成藏关系47-83
  • 5.1 过剩压力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47-48
  • 5.2 过剩压力分布特征48-53
  • 5.2.1 单井过剩压力分布特征48-50
  • 5.2.2 剖面过剩压力分布特征50-53
  • 5.3 过剩压力与产气性关系53-76
  • 5.3.1 单井过剩压力分布与产气性关系53-60
  • 5.3.2 剖面过剩压力与产气性关系60-69
  • 5.3.3 平面过剩压力分布与产气性关系69-76
  • 5.4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分布规律76-83
  • 5.4.1 二次运移的方向76-79
  • 5.4.2 天然气分布的互补性79-83
  • 结论83-84
  • 致谢84-85
  • 参考文献85-8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波形差异分析技术在气田高产气区预测中的应用    张文旗;王志章;韩海英;陈昭佑;刘忠群;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煤系源岩热成熟史模拟    戴世立;

大牛地气田低孔低渗气藏合采时机分析    闫长辉;李正健;郑军;王辛;张俊杰;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天然气富集规律的再认识    罗东明;陈舒薇;张广权;

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8段储集砂体发育控制因素及沉积模式研究    田景春;吴琦;王峰;林小兵;张锦泉;曹桐生;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积充填与兴蒙造山带“软碰撞”的耦合    陈安清;陈洪德;徐胜林;林良彪;尚久宏;

鄂尔多斯地区东北部大牛地气田山西组沉积相    张广权;陈舒薇;郭书元;

    

    

    

HRS-225型不压井作业机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章伟;李晔旻;杨俊涛;

大牛地气田产能评价研究    张松扬;黄国骞;

大牛地气田太原组沉积模式研究    王付斌;贾会冲;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烃类微渗漏相关的成岩作用和砂岩铀矿形成    王飞宇;张志琳;吴伯林;柳益群;刘池阳;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运聚特征与东胜大型铀矿形成    冯乔;张小莉;王云鹏;樊爱萍;柳益群;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梁地区中新生代活动特征及其对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    韩效忠;李胜祥;张字龙;王凤岗;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含烃流体-深源流体与砂岩型铀矿化关系    欧光习;张敏;张建锋;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烃类微渗漏相关的成岩作用和砂岩铀矿形成    王飞宇;张志琳;吴伯林;柳益群;刘池阳;

天然气、煤、铀共存关系初探——以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为例    柳益群;韩作振;冯乔;邢秀娟;樊爱萍;杨仁超;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杨华;张文正;李剑锋;昝川莉;

中国石化大牛地气田10亿立方米产能建成    蒋世廉

发展低压致密天然气成藏理论和技术    本报记者 蒋世廉通讯员 安伟

大牛地气田正式进入商业开发    蒋世廉

大牛地气田水淹井复产工艺获突破    李楠 汪辉

大牛地气田产能建设提速    马献珍

大牛地气田钻井提速争“牛气”    马竣

大牛地气田天然气销售累计超100亿立方米    记者 马献珍 通讯员 李德明

大牛地气田输气能力突破35亿立方米    马献珍 付豫蓉

大牛地气田开发再添利器    蒋世廉 马献珍 刘明辉

大牛地气田连续6年实现平稳供气    记者 马献珍

后遥感应用技术及其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叶发旺

大牛地气田盒2和盒3段河流相储层描述与建模    侯国伟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沉积相及储层研究    谭晨曦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形成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刘锐娥

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2、盒3段沉积体系研究    吝文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成岩作用的成矿约束    樊爱萍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    杨磊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陈全红

大牛地老区低渗致密多层叠合砂岩气藏稳产技术对策研究    郑军

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成因及控制因素研究    朱春俊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压力体系与天然气分布关系    范世龙

大牛地气田氮气泡沫欠平衡水平钻井工艺研究    黄巍

大牛地气田山1气藏产能预测    薛敬桃

大牛地气田老区山1气藏气水分布特征研究    袁恩来

大牛地气田盒3气藏压后储层渗透性变化分析    汤婧

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成因及评价研究    王光强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西南缘盒3+2段气藏描述    王海波

大牛地气田老区山1气藏合理井网研究    方小娟

大牛地气田老区盒三气藏产能评价    王晶

大牛地气田盒3气藏增压时机预测及效果评价    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