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U型管内天然气高温空气燃烧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5:30
热度:

U型管内天然气高温空气燃烧的实验研究【摘要】: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燃烧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低氧化烧损、低NO_x排放和低热值燃料能源利用的特点,它为低热值燃料的利用

【摘要】: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燃烧技术,具有燃烧效率高,低氧化烧损、低NO_x排放和低热值燃料能源利用的特点,它为低热值燃料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该技术已经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将该技术应用于天然气热水锅炉是研究新型燃气炉的一种尝试。它将高温空气燃烧高效低污染的优点同天然气高热值清洁的优点相结合。深入研究它的物理化学特征、炉内低氧高温空气燃烧特性和机理,可提高我国燃烧NO_x和CO排放控制和节能水平,能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温空气燃烧(HTAC)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方向,分析了实现高温空气燃烧所需低氧环境的技术手段。指出烟气再循环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低氮燃烧技术。本文采用烟气再循环的方式实现燃烧所需要的低氧环境。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烟气再循环对高温空气燃烧温度的分布以及燃烧产生NOx的排放的影响,同时对在有热负荷的条件下,实验研究了烟气再循环对高温空气燃烧NOx排放和炉内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自行设计并搭建了燃烧实验台,建立了一套小型高温空气燃烧实验系统,本装置可将空气预热至700℃以上,系统排烟温度低于150℃,燃烧室温度分布均匀。进行热态燃烧实验,测量了燃烧过程中各测点温度以及NOx排放情况,并进了(?)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温空气燃烧 烟气再循环 低NOx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K16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1
  • 1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概述12-13
  • 1.2.1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同传统燃烧的比较12-13
  • 1.3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工作原理13-15
  • 1.4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15-16
  • 1.4.1 国内外数值模拟研究15
  • 1.4.2 国内外实验研究15-16
  • 1.4.3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应用现状16
  • 1.5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天然气热水锅炉上的应用16-18
  • 1.5.1 天然气高温空气燃烧热水炉同传统热水炉区别17-18
  • 1.5.2 存在的问题18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8-19
  • 2 天然气高温空气燃烧19-31
  • 2.1 高温空气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特征19-23
  • 2.1.1 Arrihenius燃烧反应速率19-20
  • 2.1.2 天然气的燃烧反应机理20
  • 2.1.3 燃烧温度20-22
  • 2.1.4 燃烧火焰的结构和特征22-23
  • 2.2 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23-25
  • 2.2.1 天然气燃烧的NOx研究24-25
  • 2.3 目前控制NOx的几种方法及其比较25-27
  • 2.3.1 低NOx燃烧器25-26
  • 2.3.2 催化燃烧26
  • 2.3.3 烟气催化脱硝26-27
  • 2.3.4 烟气稀释法27
  • 2.4 烟气再循环率27-29
  • 2.5 本章小结29-31
  • 3 U型管炉膛热力热力计算31-50
  • 3.1 原始数据33
  • 3.1.1 热力计算参数33
  • 3.2 燃料特性33-34
  • 3.2.1 燃料种类:天然气33-34
  • 3.3 混合气体、烟气及烩的计算34-38
  • 3.3.1 各受热面进出口过量混合气体系数34
  • 3.3.2 再循环率氧浓度的关系34-35
  • 3.3.3 混合气体体积的计算35-36
  • 3.3.4 烟气体积的计算36
  • 3.3.5 混合气体与烟气的焓值计算36-38
  • 3.4 热平衡计算38-40
  • 3.4.1 热平衡方程式38
  • 3.4.2 输入热量38-39
  • 3.4.3 有效吸收热量39
  • 3.4.4 各项热损失39
  • 3.4.5 热效率39-40
  • 3.5 炉膛热力计算40-45
  • 3.5.1 结构特性计算40-41
  • 3.5.2 火管计算41-44
  • 3.5.3 烟管计算44-45
  • 3.6 计算结果分析45-49
  • 3.7 本章小结49-50
  • 4 实验研究50-63
  • 4.1 热台实验的目的和意义50
  • 4.2 实验系统简介50-57
  • 4.2.1 高温空气燃烧系统50-52
  • 4.2.2 换向装置52-53
  • 4.2.3 蓄热装置53-54
  • 4.2.4 燃烧室及管路系统54-55
  • 4.2.5 烟气再循环装置55-56
  • 4.2.6 温度采集系统及烟气分析系统56-57
  • 4.3 实验方案57-62
  • 4.3.1 测点布置57-59
  • 4.3.2 实验步骤59
  • 4.3.3 实验参数的测量和确定59-60
  • 4.3.4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60-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5 烟气再循环对炉内温度场的影响63-73
  • 5.1 采用空冷系统时烟气再循环对炉膛温度场分布的影响63-66
  • 5.2 采用水冷系统燃烧时烟气再循环对炉膛温度场的影响66-71
  • 5.2.1 炉膛内温度分布66-69
  • 5.2.2 不同烟气再循环率时各截面温差变化69-70
  • 5.2.3 不同蓄热周期对炉内温度场的影响70-71
  • 5.2.4 不同蓄热周期对混合气体人入口温度的影响71
  • 5.3 本章小结71-73
  • 6 烟气再循环对燃烧NOx排放的影响73-80
  • 6.1 不同烟气再循环率下的NOx排放73-74
  • 6.2 温度对NOx排放影响74-75
  • 6.3 不同蓄热时间对NOx生成的影响75-76
  • 6.4 采用水冷系统时烟气再循环率对NOx排放的影响76
  • 6.5 再循环对燃烧程度的影响(CO)76-77
  • 6.6 蓄放热时间对CO的影响77-78
  • 6.7 混合气体量对CO的影响78-79
  • 6.8 本章小结79-80
  • 7 结论与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85-109
  • 作者简历109-111
  • 学位论文数据集11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高温空气平焰燃烧过程的数值分析与比较    赵增武;李保卫;武文斐;李义科;陈伟鹏;苍大强;

低热值煤气高温空气燃烧数值模拟    朱彤,张毅勐,刘敏飞,张鹤声

高温空气燃烧炉内湍流混合特性的数值研究    王力军,蔡九菊,邹宗树,匡世波,郝玉玲

射流对高温空气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的影响    王皆腾,祁海鹰,李宇红,由长福

高温空气燃烧NO_x生成规律研究    饶文涛,朱彤

高温贫氧燃烧过程火焰辐射的数值模拟计算    钟水库,马宪国,赵无非,眭向荣

高温空气燃烧新型锅炉及特性分析    蒋绍坚,彭好义,艾元方,杨卫宏,萧泽强,周孑民

低NO_x高温空气燃烧技术    朱彤,饶文涛,刘敏飞,张毅勐,张鹤声

高温蓄热换热的实验研究    毛莹,贾力

对高温空气燃烧技术问题的探讨    张宏丽;

高温空气燃烧关键技术问题    曹甄俊;朱彤;张婧瑜;

国内外高温空气燃烧和气化研究动态    蒋绍坚;

射流参数影响高温空气燃烧的数值研究    王连勇;张劲松;赵爱华;付国利;王亮;王超;

天然气高温空气燃烧的空气直射流与旋射流的模拟比较    汪文辉;苏亚欣;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中辐射对炉内温度影响的数值模拟    郝海舟;刘赵淼;于海源;马重芳;

工艺参数对高温空气平焰燃烧及NO_x排放的影响    赵增武;李保卫;苍大强;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应用于陶瓷窖炉的实验研究    张继光;武立云;

烟气再循环对高温空气平焰燃烧及其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    赵增武;苍大强;李保卫;武文斐;

空气高炉煤气双蓄热式燃烧技术在步进式加热炉上的应用    邱峰;张怀银;钱卫忠;齐宏;王留恩;杨术伟;武陈真;

我国高炉热风炉的发展    刘全兴;

神雾公司开发高温空气燃烧节能新技术     新华

环境友好型蓄热式燃烧器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廖建国

日本钢铁工业节能技术创新    

洁净煤化工技术“赶集”煤博会    特约记者 宋廷生

熔炼炉高效节能蓄热式技术问世    记者 曹伍

双方的合作必将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 哈东

“北京神雾”在神州崛起    

邯钢投用国内最大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    通讯员 林峪斌 吴兆军 记者 常素莉

邯钢400m2烧结机头烟气脱硫工程竣工    林峪斌 徐光明

镁产业:清洁化生产渐入佳境    孟树昆

秸秆生物质高温空气燃烧研究    李小民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在冶金热工设备上的应用及数值仿真和优化研究    欧俭平

煤粉的高温低氧空气燃烧和氮氧化物生成特性研究    朱建国

低氧弥散燃烧物理化学特征及薄壁蓄热摄动解析    艾元方

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毛玉如

不锈钢冶炼AOD炉烘烤新工艺过程数值仿真与优化研究    袁玲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研究及其在燃煤锅炉煤改气中的应用    邢献军

气体引射式无焰燃烧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俞瑜

液体燃料无焰燃烧的实现与特性研究    崔运静

U型管内天然气高温空气燃烧的实验研究    殷龙

高温空气燃烧模型研究和结构优化    陈翠梧

烟气自循环加热炉内丙烷高温空气燃烧的研究    唐赟

烟气再循环条件下链条锅炉燃烧及NO_x生成特性研究    徐力

采用烟气再循环防止炉膛结渣技术的应用研究    杨启斌

新型低污染高效节能燃气燃烧系统的研究    杨永军

对俄制E420-13.73-560KT型锅炉采用烟气再循环防止炉膛结渣技术的分析研究    吴金辉

加热炉内传热及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顾新新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研究    徐华

基于HTAC技术的蓄热式高温空气发生器实验研究    柳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