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天然气增压站自适应主动降噪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5:09
热度:

天然气增压站自适应主动降噪技术研究【摘要】:天然气增压站的压缩机厂房噪声总声压高于105dB(A),在空冷区,每台空冷器所产生的噪声指标高于85dB(A),压缩机组的发动机消声器距

【摘要】: 天然气增压站的压缩机厂房噪声总声压高于105dB(A),在空冷区,每台空冷器所产生的噪声指标高于85dB(A),压缩机组的发动机消声器距围墙较近,直接导致厂界噪声超标。噪声直接传到附近居民区,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工业降噪的措施就主要是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者三个方面着手,采用吸声、隔声,以及采用消声器等传统的声学方法降噪处理。本文在对声学理论和有源降噪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气增压站的主动降噪方案,对主动降噪原理和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和仿真,并根据算法进行了相应的系统设计。 首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天然气传统降噪措施的工程难度和主动降噪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并从主动消声机理和天然气噪声的特性分析等方面对天然气增压站主动降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进行天然气增压站噪声特性分析发现,天然气增压站的噪声功率谱的统计中,500Hz以下的功率分量占70%以上,并且在20Hz以下还占有10%以上的功率分量,可见天然气增压站的次声污染十分严重。 自适应滤波算法是有源噪声控制实现的前提条件。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多个次级声源和误差传感器来扩大降噪空间,提高降噪量,这样的多通道系统,在实际中被广泛采用。本文对天然气增压站主动降噪系统的控制器进行结构设计和算法研究,详细推导了LMS算法的实现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平均滤波思想的Fx-AFA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最终建立了多通道在线对次级通道辨识的控制模型。 对这些算法进行仿真研究表明,经过改进和优化的Fx-AFA算法对收敛因子和用于次级通道辨识的白噪声功率大小不敏感,能始终保持稳定和很好的收敛,可见所研究的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同时对算法的对比研究中发现,主、次通道的辨识能力和各个通道的信噪比成正比,用于建模的信号的功率越大,系统辨识的能力就越强,但次通道的建模信号功率的增加会影响系统的降噪效果,在保证系统能稳定收敛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控制系统用于次级通道辨识的白噪声功率。 最后,深入研究了基于本文提出的算法的多通道主动降噪系统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了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具体实现过程、现场的安装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增压站降噪 有源降噪 噪声特性 自适应控制 Fx-AFA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B5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天然气增压站噪声的产生及危害9
  • 1.2 天然气增压站噪声防治工程现状9-14
  • 1.3 主动降噪技术概述14-17
  • 1.3.1 主动降噪技术发展及国内外现状14-17
  • 1.3.2 天然气增压站采用主动降噪技术的优势17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7-18
  • 1.5 本章小结18-19
  • 第2章 主动噪声控制原理及控制方案的确定19-33
  • 2.1 声学基本理论19-25
  • 2.1.1 波动方程19-22
  • 2.1.2 声场的描述22-25
  • 2.2 对声波的主观评价25-27
  • 2.2.1 声波三要素25
  • 2.2.2 声压级25-26
  • 2.2.3 权重网络26-27
  • 2.3 主动消声控制机理研究27-30
  • 2.3.1 惠更斯原理与主动消声27-28
  • 2.3.2 主动消声机理28-30
  • 2.4 天然气增压站噪声主动控制控制方案30-32
  • 2.5 小结32-33
  • 第3章 天然气增压站噪音特性分析33-52
  • 3.1 信号分析基础33-42
  • 3.1.1 信号采样定理33-36
  • 3.1.2 信号分析理论及技术36-42
  • 3.2 天然气增压站噪声特性研究42-51
  • 3.2.1 天然气增压机组噪声信号来源42-44
  • 3.2.2 天然气增压机组噪声的时域特性44-48
  • 3.2.3 天然气增压机组噪声的频谱特性分析48-51
  • 3.3 结论51-52
  • 第4章 天然气增压站主动声对抗控制器设计52-67
  • 4.1 概述52
  • 4.2 控制器方案的设计52-54
  • 4.3 自适应滤波器设计54-61
  • 4.3.1 自适应滤波器结构54-55
  • 4.3.2 自适应算法的研究55-57
  • 4.3.3 次级通道传递函数的建立57-61
  • 4.4 多通道自适应算法研究61-64
  • 4.5 多通道FxAFA达算法运算量分析64-66
  • 4.6 本章小结66-67
  • 第5章 天然气增压站主动降噪控制仿真研究67-84
  • 5.1 主动降噪控制声场模拟仿真67-73
  • 5.1.1 分析软件Sysnoise简介67-68
  • 5.1.2 主动降噪声场模拟68-73
  • 5.2 控制算法的仿真分析73-83
  • 5.2.1 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简介73
  • 5.2.2 单通道模型对比仿真分析73-82
  • 5.2.3 多通道算法的仿真分析82-83
  • 5.3 小结83-84
  • 第6章 天然气增压站噪声控制系统设计84-93
  • 6.1 天然气增压站主动降噪系统整体结构设计方案84-86
  • 6.2 系统硬件的选择及设计86-89
  • 6.2.1 声传感器86-87
  • 6.2.2 扬声器87-88
  • 6.2.3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88-89
  • 6.2.4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89
  • 6.3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89-91
  • 6.4 降噪系统现场的安装91-92
  • 6.4.1 传感器的布置91-92
  • 6.4.2 次级声源的布置92
  • 6.5 小结92-93
  • 第7章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93-95
  • 7.1 结论93
  • 7.2 下一步的工作93-95
  • 参考文献95-99
  • 致谢99-100
  • 附录100-103
  • 附录1100-101
  • 附录2101-102
  • 附录3102-10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10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一维噪声的有源控制    张奇志,周雅莉,贾永乐

噪声有源变结构控制    张奇志,贾永乐,白雪峰

噪声有源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关碧华,周雅莉,尹建民,张奇志

空间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技术    罗华莉,王礼信,张远峰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有源消声系统    温激鸿

有源消声技术与应用述评    徐永成,温熙森,陈循,温激鸿

应用于有源消声的变换域LMS算法    许昌春,吴正国,尹为民

运七飞机舱内噪声主动控制实验研究    李江红,黎中伟,任辉,吴亚峰,何力

小波分析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    王群仙,李少远,李俊芳

有源声吸收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陈克安

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研究    曹斌芳

噪声控制技术在世博中心通风空调工程上的应用    陈强;

节流降压-小孔喷注消声器优化设计与模态分析    胡素影;周新祥;郑文广;

一种发动机噪声源识别与控制方法的应用    胡涛平;邹园;

有源消声的混合自适应控制系统及试验研究    张乃龙;杨文通;刘志峰;费仁元;

噪声有源变结构控制    张奇志,贾永乐,白雪峰

冲击噪声的有源控制方法综述    周亚丽;张奇志;邵俊;

改进的非线性PCA方法及其在过程监控中的应用    杨文婧;曹柳林;

某楼顶风机噪声污染测评    黄忠臣;王鹏;

RBF网络在履带车辆舱室内有源降噪的实验研究    李传光,姜丽飞,李长青

基于传递矩阵方法的排气消声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张宏波,葛蕴珊,杨登峰,韩秀坤,张付军

列车空调风道用消声器的性能研究    谷敏杰;李绪泉;王刚;

CNG加气站压缩机噪声控制    钱伟鑫;李丹;

某酒店中央新风系统振动噪声控制    谢荣基;彭良兵;万宇鹏;

西南民族大学录音棚声学设计    周远波;谢荣基;鄂治群;

缝隙对构件隔声量的影响    姜在秀;王佐民;

噪声主动控制多通道频域LMS算法及仿真    朱广荣;陈国平;张方;张穴;

光学设备隔振平台的隔振性能研究    王亚涛;包淼;范明星;

模态分析在振动时效设备性能改进中的应用    王亚涛;呼春晖;

多联变频空调室外机组振动与噪音控制方法综述    安伟杰;杨胜梅;王利;

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脉冲爆震发动机降噪中的应用研究    郑龙席;李娜;严传俊;

压差式光纤矢量水听器基元与测试技术研究    吕文磊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听噪声预测系统的研究    魏浩征

基于非先验函数系的信号识别    赵晓丹

内埋武器舱气动声学特性与噪声抑制研究    杨党国

轻型车驾驶室液压悬置性能匹配研究    陈志勇

基于相位共轭方法进行声源识别和定位    刘松

水中ACLD圆柱壳谐耦振的高精度方法及振动特性    袁丽芸

声音增强移动用户界面研究    喻耀华

基于脉冲实验的地铁环境振动响应传递函数预测方法研究    王文斌

自然通风有源隔声窗研究    黄华华

基于TMS320VC5509A的管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研究    岳莎莎

泡沫铝复合结构声学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丁晓

罗茨鼓风机低噪声结构与内流数值模拟研究    郭晓斌

管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次级通道问题的研究    肖斐

纤维/颗粒—树脂基层合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    石琢

水下低频隔声特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谭学者

增压器噪声控制与进气消声器设计研究    刘丽媛

孔群喷注噪声理论与实验研究    杨文强

基于周期图和神经网络船舶运动预报方法研究    孙敬武

基于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水下运动噪声源定位识别    王振山

一维噪声的有源控制    张奇志,周雅莉,贾永乐

噪声的分布层次分析及其自适应滤波算法    冯桂,张继贤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传感器自适应噪声抵消器    伦淑娴,冯健,张化光,王占山

离散小波变换域LMS自适应消噪    张子瑜,吴镇扬,任永川,李想

噪声有源控制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张奇志,贾永乐,周雅莉

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杨有粮,王英哲,陈克安

一种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罗小东;贾振红;王强;

一种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    吴光弼,祝琳瑜

强噪声背景下基于子空间的盲信号提取    黄晓斌;刘海涛;万建伟;胡德文;

基于微机控制实现的自适应有源消声    徐永成,陈循,温熙森,唐丙阳,陶利民

基于DSP的主动噪声控制算法结构与硬件实现研究    林刚

上海引进瑞典先进降噪技术装备    吕玉恒

织机降噪技术取得新突破    周玉麟

面粉厂降噪技术的研究    张志远

圆锯片噪声产生机理及降噪技术    郭晓磊;曹平祥;王厚立;

原油外输泵房噪声分析与防治    赵金山;王咏梅;

基于ICA和小波相结合的信号降噪技术研究    赵赏鑫;

JLS型胶印轮转印刷机降噪技术    谷长荣

北京古桥电器公司推出高效、节能、超静音化的空调器新产品    王蓬

宾馆客房、电梯车厢等环境送风口的减振降噪技术    庄表中

DZ82—1型低噪声鞋钉机    

空调系统降噪技术    

适应性应用量子降噪技术在肝脏MSCT扫描中的价值    袁知东;王成林;冯飞;刘鹏程;

汽车NVH降噪技术    魏军克;王桂群;

汽车被动降噪技术在实车上的应用    张建保;王亚南;

小波降噪技术在核爆探测中的应用初探    付立;符天保;李传应;

采用微喷射流技术抑制民用涡扇发动机排气噪声    李挺;额日其太;

5.5m×4m低湍流度航空声学风洞气动设计的初步考虑    汤更生;余永生;李鹏;

汽车被动降噪技术在实车上的应用    张建保;王亚南;

GMAR模型下的CPWG检测器研究    王平波;蔡志明;

高速列车的减振降噪技术    赵云生;

我国智能降噪技术拟实现产业化    记者 刘传书

华硕独创光存储降噪技术    陈卫东

建基发布SilentTek降温降噪技术    

西安局变压器降噪技术通过验收    通讯员 李东海

低端市场的超速光驱——“大蓝鲨”    

北京地铁10号线开始铺轨    李媛

本市轻工业走技术路线    柳悦

攒绿色电脑 保身体健康    

四大技术主导空调战略转型    任可

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降噪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安立广 李晓明

高清视频去隔行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周津

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    唐长文

CCD降噪技术的研究    王利刚

无线语音通信降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陈亚芳

轴流风机叶片仿生降噪研究    刘庆萍

CCD数据采集系统及其CDS降噪技术的研究    于洋

高精度多路实时可编程信号源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赵柱

轴流风机降噪技术的仿生学研究    梁桂强

低照度图像降噪技术研究    夏咏梅

电流测量电路的误差补偿和降噪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胡军柯

语音降噪实时处理算法研究    王海峰

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降噪技术的研究    邹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