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物膜法在天然气脱H_2S净化中的应用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5:09
热度:

生物膜法在天然气脱H_2S净化中的应用【摘要】:在氧化亚铁硫杆菌脱硫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菌种、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滴滤塔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得

【摘要】: 在氧化亚铁硫杆菌脱硫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菌种、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滴滤塔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得出氧化亚铁硫杆菌催化氧化H_2S的反应机理和最优工艺条件。 首先,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培养条件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2.0、摇床转速160rpm、接种量(v/v)10%、培养基加入量(v/v)100mL/250mL时,细菌生长良好,活性最佳,生长周期最短,约为40h。在铁基培养的基础上,建立了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动力学模型。 其次,对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挂膜固定化,以增大细胞密度,使反应加速,实现连续化操作;并对细菌固定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挂膜试验分两步进行:预挂膜和T.f菌固定化。采用聚氨酯球粒填料在生物反应器中挂膜6d后,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游离菌数趋于稳定,膜的固定化完成。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活性远优于游离态的氧化亚铁硫杆菌,Fe~(2+)氧化速率达7.5g/L.h以上,为游离态氧化亚铁硫杆菌的10倍左右。对T.f菌氧化Fe~(2+)为Fe~(3+)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在Fe~(2+)浓度低于5.6g/L时,不存在底物抑制现象,表观速率方程为:1/V=0.0635+0.3978/C_(Fe)~(2+)。 最后,设计正交实验,讨论了液气比、进气H_2S浓度、pH值、反应时间及Fe~(3+)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H_2S浓度在200~800mg/m~3的实验范围内时,生物滴滤塔的脱硫效率非常高(97%),几乎不受H_2S浓度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表明,该反应为传质控制反应,液气比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导因素。通过最优工程平均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下,理论最高脱硫效率可达到97.7%。 生物脱硫技术以低能耗、操作条件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天然气脱除H_2S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超越传统脱硫技术的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H_2S 氧化亚铁硫杆菌 生物滴滤塔 脱硫效率 传质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工业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E86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绪论10-12
  • 2 文献综述12-27
  • 2.1 天然气脱硫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2.1.1 湿法脱硫技术12-14
  • 2.1.2 干法脱硫技术14-15
  • 2.1.3 其他脱硫方法15
  • 2.1.4 天然气净化工艺发展趋势15-16
  • 2.2 生物法脱硫的研究进展16-25
  • 2.2.1 生物脱硫工艺方法介绍19-22
  • 2.2.2 微生物固定化22-25
  • 2.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25-26
  • 2.3.1 选题意义25
  • 2.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25-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3 实验内容与分析方法27-33
  • 3.1 菌种及气源27
  • 3.2 细菌培养、鉴定及计数27
  • 3.3 实验装置与流程27-29
  • 3.4 实验条件的选择29-30
  • 3.5 H_2S 监测分析方法30-31
  • 3.5.1 分析仪器30
  • 3.5.2 采样方法30
  • 3.5.3 结果计算30-31
  • 3.6 实验分析操作方法31
  • 3.6.1 革兰氏染色31
  • 3.6.2 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铁含量31
  • 3.6.3 pH 值测定31
  • 3.7 技术思路与创新点31-33
  • 3.7.1 技术思路31-32
  • 3.7.2 本论文创新点32-33
  • 4 T.f 菌的生长特性研究33-43
  • 4.1 引言33
  • 4.2 材料与方法33-34
  • 4.2.1 菌种33
  • 4.2.2 培养条件33
  • 4.2.3 实验仪器33-34
  • 4.3 菌种培养34-35
  • 4.3.1 增殖培养34
  • 4.3.2 菌种分离34
  • 4.3.3 显微镜观察34-35
  • 4.4 T.f 菌的生长特性实验分析35-40
  • 4.4.1 分批培养35-38
  • 4.4.2 连续培养38-40
  • 4.5 T.f 菌生长动力学研究40-42
  • 4.5.1 T.f 菌株的分离特征40
  • 4.5.2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动力学模型40-42
  • 4.6 本章小结42-43
  • 5 T.f 菌固定化及催化氧化 Fe~(2+)的动力学研究43-56
  • 5.1 引言43
  • 5.2 实验准备43
  • 5.2.1 菌种43
  • 5.2.2 仪器与方法43
  • 5.2.3 固定化载体43
  • 5.3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方法43-47
  • 5.3.1 预挂膜44-46
  • 5.3.2 T.f 菌固定化46-47
  • 5.4 T.f 菌对 Fe~(2+)的氧化47-49
  • 5.4.1 Fe2+氧化机理分析47-48
  • 5.4.2 固定化与游离态 T.f 菌的氧化活性比较48-49
  • 5.5 T.f 菌氧化活性的条件优化实验49-51
  • 5.5.1 温度对 T.f 菌氧化 Fe~(2+)的影响49
  • 5.5.2 培养液初始 pH 值对 T.f 菌氧化活性的影响49-50
  • 5.5.3 初始 Fe~(2+)浓度对 T.f 菌氧化活性的影响50
  • 5.5.4 初始 Fe~(3+)浓度的影响50-51
  • 5.5.5 曝气对 T.f 菌氧化活性的影响51
  • 5.6 T.f 氧化 Fe~(2+)的动力学模型51-55
  • 5.6.1 Fe2+对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52
  • 5.6.2 T.f 氧化 Fe~(2+)的表观速率方程52-55
  • 5.7 本章小结55-56
  • 6 脱除 H_2S 的实验研究56-69
  • 6.1 引言56
  • 6.2 材料和方法56
  • 6.2.1 生物滴滤塔56
  • 6.2.2 硫化氢来源56
  • 6.2.3 分析方法56
  • 6.3 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双重氧化系统分析56-58
  • 6.3.1 Fe~(2+)的氧化57
  • 6.3.2 硫的氧化57-58
  • 6.4 生物滴滤塔稳态过程58-59
  • 6.5 结果与讨论59-67
  • 6.5.1 生物脱硫工艺条件的正交试验59-65
  • 6.5.2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65-66
  • 6.5.3 最优方案的工程平均66
  • 6.5.4 单质硫回收探讨66-67
  • 6.6 氧化亚铁硫杆菌可能的两种脱硫机理67-68
  • 6.6.1 直接氧化作用67
  • 6.6.2 间接氧化作用67-68
  • 6.7 本章小结68-69
  • 7 结论与建议69-71
  • 7.1 结论69
  • 7.2 建议69-71
  • 参考文献71-77
  • 附录77-83
  • 附录 177-78
  • 附录 278-79
  • 附录 379-81
  • 附录 481-82
  • 附录 582-83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83-84
  • 致谢8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铁基湿式氧化净化药厂硫化氢的研究    袁响玲

烟气干法脱硫技术    聂丽君

浆液组分添加剂对喷雾干燥烟气脱硫性能影响的研究    王乃华,高翔,王庆东,滕斌,骆仲泱,岑可法

石油气净化脱硫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王世娟,王军民

生物催化剂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沈宏宇,胡永红,沈树宝,欧阳平凯

细菌菌液脱除H_2S的工艺条件    陈晓;周礼;张永奎;

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吴根,陈旭东,夏涛

挥发性有机物和臭味的生物过滤处理    张彭义,余刚,蒋展鹏

硫化氢废气治理研究进展    王学谦,宁平

气态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技术及应用    羌宁

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的展望    王玮,屠传经,胡亚才

汽车工业废水处理综述    高亚平

硫化氢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刘小群,江宏富,姚文锐

多菌联合固态发酵生产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的实验研究    叶生梅

复合纤维素酶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林森

污水微生物除臭技术分析    周春火;邱雪红;眭光华;彭艳玉;

猪胰脂肪酶固定化载体的优化    胡坤;韩亚杰;代斌;

黑曲霉产β-甘露聚糖酶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杨伟东;

5-氨基-4-氨甲酰咪唑核苷产生菌AIC-90菌种选育研究    施庆珊,李良秋,林小平,许虹,邱玉棠

促进剂对Bacillus subtilis NX-21合成γ-谷氨酰转肽酶的影响    孙娜亚;姜岷;荀志金;

红曲色素发酵流加补料研究    郑传宝;暴海军;薛强;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九仗沟金矿的研究    王娟;

利用CT技术测定生物滴滤床内部孔隙    张建忠;都基峻;石应杰;张凡;

中性蛋白酶高产菌株的诱变    于宏伟;马宏颖;贾英民;

抗菌除臭纤维用无机纳米材料    梁小平;李万灯;蒋强;刘亚津;

微生物法烟气脱硫技术及混合菌群法与液相催化法联合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构想    李华;陈万仁;

生物滤池处理恶臭气体和废水的同步试验研究    郭静;朱珂;刘学欣;石磊;

不同填料生物过滤塔处理甲苯气体性能的比较研究    席劲瑛;胡洪营;

污水处理中恶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秦琛;

污水处理厂生物脱臭法浅析    李昌建;赵杰;刘博;王立元;

泡光恶臭工艺废气治理浅析    李昌建;王亘;刘咏;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    黄兵

新型溶剂高效吸收净化高酸性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研究    章建华

乳状液酶在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刘谋盛

高磷铁矿生物降磷反应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皮科武

具有高的亚铁氧化活性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基因工程菌构建    刘玮

栲胶脱硫工艺副产物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牛艳霞

改性吸附材料对恶臭气体的吸附效应与机理研究    刘南

基于基因芯片对浸矿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定量化研究    申丽

内置式微波无极紫外灯处理气态污染物的研究    孙晓

油田轻烃分馏与精制技术研究    王志恒

烟道气微生物脱硫反应器研究    马岩岩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除臭工艺设计及研究    郭秀娟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孔道中脂肪酶固定化的研究    谷桂娜

汽爆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赖智乐

多层生物滤塔净化硫化氢废气研究    张华新

生物过滤法净化及回收含氨废气研究    杨松波

棒曲霉Asp-195v蛋白酶的特性及其功能cDNA片段克隆的研究    毕思远

果胶酶高产菌株筛选发酵条件优化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王媛

甘肃牧区产脂肪酶微生物的筛选、培养条件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孙国政

利用钢厂赤泥和碱厂白泥研制燃气(H_2S)脱硫剂    王志涛

Ar-Hg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动态原子和准分子占居数的计算    徐学基,王伟奉

螯合铁脱硫吸收剂稳定性的研究    张慧,黄研,童志权

Fe(III)盐溶液吸收法处理H_2S气体的研究    鄂利海,雒怀庆,栾耕时

膜分离-变压吸附集成工艺脱除天然气中酸性气体    郭正军;李辉;王树立;

活性炭纤维吸附脱除硫化氢研究进展    宋庆锋;张永春;刘军;周锦霞;

H_2S废气净化及脱硫剂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    朱金仓;赵文霞;郭斌;

生物膜法处理恶臭气体H_2S的研究    任爱玲,郭斌,王晓辉,周保华,郭静*

铁离子湿式氧化法脱除硫化氢技术进展    李新学,魏雄辉

Fe_2(SO_4)_3溶液吸收H_2S废气工艺研究    朱菊华,黄妍,童志权

改性炭对H_2S吸附性能的研究    师雁;宁平;王学谦;蒋明;

铜(Ⅱ)沉淀、铁(Ⅲ)/铜(Ⅱ)湿式氧化脱除气体中硫化氢回收硫磺新技术研究    张俊丰

微生物除臭牛粪的初步研究    胡尚勤

生物脱臭技术初探    吴志超,李国建,马肖卫

PDS脱硫技术    杨树卿;邵允;裴东光;于维烨;赵福荣;王玉松;

复合纤维素膜固定化胰蛋白酶反应器及其应用于蛋白质酶解    姜泓海,邹汉法,汪海林,倪坚毅,张强

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贺枫,卓仁禧,刘立建,徐勉懿

Tc—22型常温氧化锌脱硫剂实验室研制试验总结    张随纯;李速延;

IGCC高温煤气脱硫技术、IGCC气化炉间接测温技术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SH-T512型脱硫剂在大型氨厂的使用    陈式荣

干法脱硫化氢技术进展    叶敬东,王国兴,黄新伟,孔渝华

JTL-4型常温精脱硫新工艺在合成氨联醇中的应用    唐忠民,邬正才

脱硫细菌的培育及最佳生长条件的研究    羊依金;李志章;邹长武;王恒;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李茹;张书平;崔心水;缪纬;张丹;王美超;张亚楠;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线路板中铜的研究    周培国;郑正;彭晓成;王艳锦;帖靖玺;

电位法在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徐绍霞;张永奎;陈宁;梁颖;李万全;

无菌和有菌体系下砷黄铁矿氧化的电化学    李骞;杨永斌;姜涛;邱冠周;

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废弃线路板粉末上的吸附及对Cu的浸出    彭晓成;郑正;罗兴章;周培国;王艳锦;

生物脱硫中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亚铁离子氧化的研究进展    梅健;陶秀祥;刘金燕;蔡培;

不同底物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特性研究    王艳锦;郑正;聂耳;

紫外诱变筛选高效氧化亚铁硫杆菌    马超杰;黄学敏;凌海志;袁博文;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铜作用研究    高顺枝;罗兴章;聂耳;赵国华;郑正;陈广银;冯景伟;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    朱艳彬;时启立;杨钱华;夏露;柳建设;

缓释抑菌剂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的抑制研究    张哲;党志;易筱筠;

氧化亚铁硫杆菌发酵的研究    孙东平;吴清杭;周伶俐;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废轮胎胎面胶粉的脱硫再生研究    李元虎;赵素合;王雅琴;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硫化胶粉的脱硫效果及机理研究    姜广明;赵素合;罗婧源;王雅琴;俞汪洋;

海藻酸钙包埋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固定化研究    徐绍霞;向海;陈宁;

氧化亚铁硫杆菌协同闪锌矿-MnO_2的发电浸出    王少芬;肖利;方正;邱冠周;

极酸条件下活性炭生物滴滤塔去除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的研究    李志凌;孙同华;朱南文;贾金平;

微生物去除活性污泥中重金属的试验研究    冯春晖;王娜;张金鸿;王连生;

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尾矿脱硫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万淑娟;党志;

二氧化硫?酸雨?生物防治    赵岩

创新技术为废旧电池找到新出路    本报记者 王海蕴

具有高的亚铁氧化活性的氧化亚铁硫杆菌基因工程菌构建    刘玮

氧化亚铁硫杆菌密度感应系统功能研究    南文滨

氧化亚铁硫杆菌遗传多样性及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贺治国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和方铅矿的生物氧化作用研究    蒋磊

城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沥滤技术试验研究    黄明

生物滴滤法脱除烟气中SO_2的研究    王英刚

含砷金矿生物预氧化提金基础研究    李骞

生物催化氧化法处理H_2S废气的工艺及理论研究    宫磊

生物法再生铁离子溶液脱除气体中硫化氢的研究    李志章

高砷硫化铜精矿细菌浸出及砷的综合利用工艺及理论研究    谢海云

基因指纹用于23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株亲缘性研究    范宏伟

氧化亚铁硫杆菌与氧化硫硫杆菌协同浸出黄铁矿及在铀浸出中的应用    杨婷婷

氧化亚铁硫杆菌脱除二氧化硫的应用研究    张赫

小分子有机酸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李洋

氧化亚铁硫杆菌脱除SO_2的实验研究    刘晓伟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中四个ABC transporter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侯冬梅

一株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表面钝化剂三乙烯四胺(TETA)抗生物氧化机理的研究    万淑娟

不同抗性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铜矿浸出及基因Afe0022差异表达研究    袁鹏

采用生物和化学组合技术合成聚硅硫酸铁混凝剂的研究    武华平

生物催化氧化烟气二氧化硫的研究    童小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