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天然气掺凝析油混输工艺模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12:20
热度:

天然气掺凝析油混输工艺模拟研究【摘要】:海上平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凝析油,但某平台在建设时期并未考虑凝析油如何运出平台的问题。经过调查,解决凝析油外输问题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

【摘要】:海上平台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凝析油,但某平台在建设时期并未考虑凝析油如何运出平台的问题。经过调查,解决凝析油外输问题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凝析油掺入天然气后进行外输作业。本文针对天然气掺凝析油后管线的运行参数进行研究,并对该管线运行参数设计提出了建议。 研究多相流理论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经过调研,本文论述了两相流物性参数、流型判断、持液率、压降、温降的计算方法。 根据文献和现场情况,本文初选出7个两相流压降模型,其中包括两个新提出的简化模型。在能量方程基础上,推导出温降模型。结合上述理论和模型,用Visual Basic编制出适用于天然气掺凝析油混输工艺计算软件。 应用自主编制的软件,对本文研究的海底管道进行稳态模拟,将7组压降模型和温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数据进行对比,获得良好的吻合度。对比结果表明选出的压降模型与推导出的温降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天然气凝析油混输管道的温降模拟计算。根据对比结果,本文推荐了适用于该管道的工艺参数计算模型。 选择SRKAPI物性参数计算方法、CW-BBME压降模型和温降模型对海底管道在三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稳态模拟,分析了三种工况下管道的压降、温降、持液率变化规律后发现不同工况下,管道运行状态均稳定,讨论了重烃含量、气液比、管道入口压力对管线压降的影响。 运用OLGA软件对海底管道三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瞬态模拟,发现管线出口处在这些工况条件下均未出现严重段塞流,所以不需要对管线末端的段塞捕集器进行调整。另外模拟结果显示管道内积液量较稳定,没有发生液体集聚现象。通过大量模拟得出了本文研究海底管道形成段塞流的极限工况,并讨论了重烃含量、入口温度对段塞流的影响。 【关键词】:气液混输管道 海底管线 段塞流 数值模拟 OLGA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E8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8-9
  • 1.2 国内外气液混输技术研究现状9-11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11-12
  • 1.4 技术路线12-13
  • 第2章 气液混输管道物性计算13-25
  • 2.1 闪蒸计算13-17
  • 2.2 气液两相流体物性计算模型17-24
  • 2.2.1 黑油模型17-19
  • 2.2.2 组分模型19-23
  • 2.2.3 组合模型23-24
  • 2.3 小结24-25
  • 第3章 气液混输管道流型判断方法25-35
  • 3.1 Taitel-Dukler模型25-27
  • 3.2 Mukherjee-Brill模型27-29
  • 3.3 Xiao-Brill模型29-30
  • 3.4 Barnea模型30-33
  • 3.5 Crawford-Weiberger模型33-34
  • 3.6 小结34-35
  • 第4章 气液混输管道持液率计算模型与影响因素35-45
  • 4.1 气液混输管道持液率计算模型35-44
  • 4.1.1 Eaton持液率相关式35-37
  • 4.1.2 Mukherjee&Brill持液率相关式37
  • 4.1.3 Xiao-Brill持液率相关式37-39
  • 4.1.4 Beggs-Brill持液率相关式39-42
  • 4.1.5 Crawford-Weiberger持液率相关式42-44
  • 4.2 小结44-45
  • 第5章 气液混输管道压降及温降模型45-55
  • 5.1 气液混输管道压降模型及初选45-52
  • 5.1.1 两相管流范宁摩阻系数计算45-46
  • 5.1.2 气液混输管道压降模型46-50
  • 5.1.3 气液混输管道压降模型的初选50-52
  • 5.2 气液混输管道温降模型推导52-53
  • 5.3 小结53-55
  • 第6章 天然气掺凝析油混输管道模拟及结果分析55-81
  • 6.1 软件简介及界面55-57
  • 6.1.1 软件简介55-56
  • 6.1.2 软件部分界面56-57
  • 6.2 某实际海管相关参数57-58
  • 6.3 模型准确度检测58-60
  • 6.4 天然气掺凝析油混输管道稳态模拟60-66
  • 6.4.1 不同输量条件下管线参数的变化情况60-63
  • 6.4.2 重烃含量、气液比、入口温度对管线压降的影响63-65
  • 6.4.3 结果分析65-66
  • 6.5 天然气掺凝析油混输管道瞬态模拟66-81
  • 6.5.1 OLGA软件简介66
  • 6.5.2 运行参数模拟结果与分析66-75
  • 6.5.3 研究该管线产生严重段塞流的极限工况75-77
  • 6.5.4 研究重烃含量与入口温度对段塞流的影响77-79
  • 6.5.5 结果分析79-81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81-82
  • 7.1 结论81
  • 7.2 建议81-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P-R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计算中的应用    洪丽娜;陈保东;李庆杰;韩莉;顾福昕;王洋;仲权伟;张宏宇;

水平管油水两相流摩擦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刘文红,郭烈锦,吴铁军,张西民

天然气-凝析液混输管线温降计算    邓道明;宫敬;

关于天然气粘度几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曲卉慧;李晓平;张健涛;赵兴东;

凝析气管道的混相输送    郭揆常

天然气—凝析液混输管道段塞流的控制措施    王春瑶;朱丽静;

积液量预测方法在海底天然气管道中的应用    梁法春;曹学文;魏江东;陈婧;

修改的BWRS状态方程    苑伟民;

多相管流流体温度分布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刘武,陈才林,吴小红,石昕,曹学博

管内单相流体沿程摩阻系数分析    王弥康,林日亿,张毅

ASPEN PLUS在甲醇加压精馏塔中的应用    李清元;史贤林;

空分精馏过程的仿真计算    张延平,王立,高远,王维敏

BWRS方程中参数单位制的讨论    苑伟民;孙啸;贺三;袁宗明;

高含硫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方法评价    张奕;李长俊;李倩;艾绍平;

凝析气管线输送稳/瞬态模拟研究    张友波;李长俊;刘定智;

基于理论计算谈酒精蒸馏中部分杂质的排除    宋建国,王保,王景

多组分气体热物性参数的计算方法    常勇强;曹子栋;赵振兴;刘宏;

气洗作用对油气组分影响的理论探讨    申家年,卢双舫

井筒结构对注蒸汽井筒导热的影响    张啸枫;位云生;闫海军;

基于多组分工质物性程序化计算的压缩机气动设计    冉素娟;王彤;谷传纲;

非共沸混合工质流动沸腾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陈高飞;公茂琼;吴剑峰;汪胜;

应用涡轮流量计测量油水两相混合流量    丰飞飞;李东晖;许晶禹;吴应湘;

应用涡轮流量计测量油水两相混合流量    丰飞飞;李东晖;许晶禹;吴应湘;

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和乙醇的试验研究    朱颖颖

高压天然气管网动态模拟与壅塞流动特性研究    刘庆堂

绞吸式挖泥船管道加气输送技术研究    熊庭

成品油管道油携水机理研究    徐广丽

面向半导体封装的点胶系统建模、控制与实现    赵翼翔

特高含水期油气水管道安全混输界限确定及水力热力计算方法研究    刘晓燕

管道气液两相流动技术研究    韩炜

西气东输管道运行管理研究    吴宏

西北缘输配气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孙建刚

间歇萃取精馏新操作方式及相关应用基础研究    华超

带有降液管的多元精馏建模与仿真平台的开发    刘佳

多效蒸发的实验基础及流程模拟    汤一华

醋酸脱水非均相共沸精馏过程模拟及控制    黄定伟

混合碳五工艺分离过程的研究    雷树宽

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浆态床反应器及工艺流程数学模拟    胡智力

精馏过程的二层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葛娟娟

低含水率原油在倾斜管中的油水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余学立

卫星油田低温集输界限研究及工艺参数优化    司明林

多元复杂体系水合物生成的实验及热动力学模型研究    宋琦

并行原油蒸馏系统的工艺流程模拟及换热网络耦合与优化    闫东

BWRS方程中参数单位制的讨论    苑伟民;孙啸;贺三;袁宗明;

天然高分子吸附剂吸附水中的Cu~(2+)和Ni~(2+)    姚冬梅;赵杉林;商丽燕;付春香;李萍;

求解BWRS方程中压缩因子的数值方法    苑伟民;贺三;袁宗明;刘畅;张华丽;

油、气、水混合物垂直管流的压降计算——阻力系数法    陈家琅;

长输天然气管道低输量下清管方法的研究    张鹏

天然气粘度的计算及其计算机程序    江焕彬;

高压天然气粘度的计算    罗光熹;刘学龙;

计算天然气粘度的新公式    刘先刚;

天然气粘度的简单计算法    顾军;

输气管道内凝析液对流动参数的影响分析    张建;唐建峰;李玉星;

钢包周转的动态管理模式研究    宋军;孙峰;张海滨;周波;

高炉铁水保温输送    刘启桃

气嘴流动特性及温降计算方法    李玉星,邹德永

“三脱”预处理铁水温降机理模型的研究    程常桂;李光强;帅静;陈兆平;夏幸明;

防止水合物生成的井下节流机理研究    温馨;刘永辉;

热水供暖系统热力失调现象综合分析    刘玉峰,车昀

含蜡原油热输管道沿程温降计算    王海琴

不同季节海底输油管道运行分析    齐晗兵;王庆春;伍春红;

热油管道温降及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刘素枝;

绥中36-1CEP至终端上岸管道总传热系数分析    谢英;袁宗明;许溯伦;

气田混输海底管道段塞流分析    张淑艳;顾琳婕;鞠文杰;曾树兵;李伟;

海上油气混输中的分离技术    郑之初;周永;郭军;张军;李清平;安维杰;

承钢1780生产线热卷箱的功能及应用    陆凤慧;周海峰;张小东;候飞兵;

900mm中宽带热连轧精轧机组温降模型研究    刘志勇;矫宏伟;

莱钢优钢端部剪切裂纹的分析与控制    颜丙银;于惠;高志新;李刚;

埕岛油田海洋工程设计展望    孙慧;孟凡生;徐爱民;李军;

降低转炉出钢温度的实践    刘洪波;宁知常;杨晓清;陈传磊;崔美棠;张立标;

重钢炼钢厂80t钢包热模拟研究    朱光俊;杨治立;张威;刘晓峰;

海上油气长线混输方法评述    郑之初;赖英旭;

数据挖掘在出钢过程钢水温降预测中的应用    余亮;文光华;唐萍;胡兵;何维祥;

国内最长原油管道实现大混输    记者 张立岩 通讯员 宋进舟

我省煤层气天然气混输首开先河    本报记者

创新基金助力 兰州科庆技术创新提速    姚雯

“天外天三井”创高产    记者 王造国

塔河七号油田TK6-37-1井首获高产凝析油    记者潘从文

中亚树丰碑    范存强

海南福山凹陷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    

世界油气储产量炼油能力均增长    梁刚 石卫

走在市场前面    本报记者 张贵志

油田设计院核心技术打天下    裴丽

半整体式全无缝桥合理结构体系研究    占雪芳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凝析油气形成机制及资源潜力研究    申家年

稠油油水混输规律及工艺设计方法研究    周晓红

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史    陈昭年

海拉尔油田集输油管道安全运行技术研究    李玉春

深层凝析气藏伤害机理与水力压裂改造研究    林涛

含水汽凝析气藏开发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史云清

低渗多孔介质中气藏及凝析气藏渗流机理研究    姜贻伟

轮南地区油气相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陈志勇

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性气藏成藏机制及其勘探目标研究    张闻林

天然气掺凝析油混输工艺模拟研究    屈洋

龙岗气田集输管道混输工艺适应性研究    蔡忠明

多层系采出水混输系统结垢规律的实验研究    禹浩

温降、压降分析及其在海管CO_2腐蚀评估中的应用    赵鹏飞

西气东输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试验方法研究    刘毅

利用库鄯线输送新星原油的常温输送技术研究    唱焕来

高含水期油气水混输温度界限及压降试验研究    郭敬红

浮顶储油罐温降规律与温度监测报警系统的研究    刘泽

非牛顿液体—气体多相流混输流动规律,水力计算方法及软件编制    姜海峰

低压液井不加热集输技术研究    董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