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英台断陷营城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9:06
热度:

英台断陷营城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摘要】:英台断陷营城组自2007年ls1井在营一段火山岩获得天然气突破后,至今已有探井31口,工业气流井21口,目的层系也从营一段火山

【摘要】:英台断陷营城组自2007年ls1井在营一段火山岩获得天然气突破后,至今已有探井31口,工业气流井21口,目的层系也从营一段火山岩扩大至营二段沉火山碎屑岩,天然气勘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4口失利井的存在也表明英台断陷营城组天然气成藏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认识。 英台断陷沙河子组和营二段是营城组气藏的两套供烃层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和Ⅱ2~Ⅱ1型,有机质丰度以“中等”—“好”级别为主,暗色泥岩厚度大,有机质演化程度高,定量评价沙河子组和营二段源岩生气量分别约为42.7×1011m3和98.3×1011m3,良好的源岩条件为营城组气藏提供了充足的气源。营一段酸性火山岩和爆发相为火山岩储层优势岩性岩相,孔隙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储层厚度大;沉凝灰岩和沉角砾凝灰岩是营二段有效储层的主要岩性,营二段孔隙类型以次生溶蚀孔为主,单层储层厚度薄,储层纵向叠加连片。营二段和登娄库组两套泥岩盖层封闭级别分别主要为“较好”和“中等”,为营一段气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营城组发育下生上储型、侧生侧储型和自生自储型三种成藏模式,断层和储集层疏导系统是其重要的运移方式。 断层疏导系统是营一段下生上储型、侧生侧储型气藏的主要运移通道,储集层疏导系统是营二段自生自储型气藏短距离运移成藏的重要方式。 综合认为,下生上储型气藏主要受到源储配置及断裂沟通的控制,有利区主要位于营一段ls1井区;侧生侧储型气藏主要受到源储对接方式的影响,有利区主要位于营一段ls2、ls3井区;自生自储型气藏受到源储耦合特征的制约,有利区在营二段南北均有分布。 【关键词】:英台断陷 营城组 成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前言9-16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9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0.3 区域地质概况10-14
  • 0.3.1 区域构造特征10-11
  • 0.3.2 地层与沉积特征11-14
  • 0.4 勘探简况14
  • 0.5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第一章 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16-33
  • 1.1 构造与演化16-21
  • 1.1.1 构造特征16-17
  • 1.1.2 演化特征17-21
  • 1.2 断层特征21-23
  • 1.2.1 断层剖面特征21-22
  • 1.2.2 断层平面特征22-23
  • 1.3 营城组岩性特征23-24
  • 1.3.1 营一段岩性特征23
  • 1.3.2 营二段岩性特征23-24
  • 1.4 营城组岩相特征24-33
  • 1.4.1 营一段岩相特征25-27
  • 1.4.2 营二段岩相特征27-33
  • 第二章 烃源岩条件分析33-50
  • 2.1 烃源岩发育与分布33-37
  • 2.1.1 沙河子组源岩分布特征33-34
  • 2.1.2 营二段源岩分布特征34-37
  • 2.2 烃源岩定性评价37-47
  • 2.2.1 有机质丰度37-42
  • 2.2.2 有机质类型42-46
  • 2.2.3 有机质成熟度46-47
  • 2.3 烃源岩定量评价47-48
  • 2.4 气源对比48-50
  • 第三章 储层条件分析50-75
  • 3.1 储层物性特征50-65
  • 3.1.1 岩性与物性关系50-54
  • 3.1.2 岩相与物性关系54-57
  • 3.1.3 成岩作用与物性关系57-61
  • 3.1.4 埋深与物性关系61-65
  • 3.2 储层物性下限65-67
  • 3.3 储集空间特征67-70
  • 3.3.1 原生孔隙67-68
  • 3.3.2 次生孔隙68-69
  • 3.3.3 构造-溶蚀缝69-70
  • 3.4 储层分布与预测70-75
  • 3.4.1 营一段储层分布与预测70-73
  • 3.4.2 营二段储层分布与预测73-75
  • 第四章 盖层条件分析75-82
  • 4.1 盖层宏观发育特征75-77
  • 4.2 盖层微观发育特征77-79
  • 4.2.1 毛细管封闭特征77-78
  • 4.2.2 超压封闭特征78
  • 4.2.3 烃浓度封闭特征78-79
  • 4.3 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79-82
  • 4.3.1 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方法79-80
  • 4.3.2 盖层综合评价分析80-82
  • 第五章 运移条件分析82-85
  • 5.1 断层输导体系82-83
  • 5.2 储集层疏导系统83
  • 5.3 不整合输导体系83-85
  • 第六章 成藏规律研究及有利区预测85-95
  • 6.1 英台断陷营城组气藏解剖85-88
  • 6.1.1 营一段气藏解剖85-87
  • 6.1.2 营二段气藏解剖87-88
  • 6.2 英台断陷营城组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88-91
  • 6.2.1 源储配置及断裂的沟通控制着下生上储型气藏的形成与分布88-90
  • 6.2.2 优质的源储耦合特征制约着自生自储型气藏的分布与富集90
  • 6.2.3 源储对接方式控制着侧生侧储型气藏的形成与分布90-91
  • 6.3 英台断陷营城组天然气成藏模式91-92
  • 6.4 有利区预测92-95
  • 6.4.1 营一段有利区预测92-93
  • 6.4.2 营二段有利区预测93-95
  • 结论95-96
  • 参考文献96-100
  • 发表文章目录100-101
  • 致谢101-102
  • 详细摘要102-11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用测井信息获取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参数研究    朱光有,金强,张林晔

测井资料计算源岩有机碳含量模型对比及分析    胡慧婷;卢双舫;刘超;王伟明;王民;李吉君;尚教辉;

中扬子地区显生宙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系统的影响    徐政语,林舸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气源对比    李景坤,孔庆云,刘伟

泥岩盖层浓度封闭演化特征——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泥岩为例    付广,吕延防,付晓飞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付晓飞;王朋岩;吕延防;付广;杨勉;孟庆芬;

我国沉积盆地火山岩油气地质与勘探    张光亚;邹才能;朱如凯;袁选俊;赵霞;

乌尔逊、贝尔凹陷南一段优质烃源岩测井识别及分布    尚教辉;卢双舫;王伟明;刘超;董奇;

板桥凹陷深层天然气气源对比与成因分析    杨池银

中国天然气勘探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魏国齐;焦贵浩;张福东;杨冬;杨玉凤;

松辽盆地南部中西部断陷带深层烃源岩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黄文彪

新疆富蕴县沙尔布拉克地区南明水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张家震;徐备;庞绪勇;卫巍;王宇;

中国油气二次运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多丽,关平

新疆富蕴县沙尔布拉克地区南明水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张家震;徐备;庞绪勇;卫巍;王宇;

新疆柯坪地区碳酸盐岩对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    张鹏;侯贵廷;潘文庆;琚岩;张庆莲;李乐;舒武林;

埕北258井地质勘探成果浅析    单衍涛;

东营凹陷超压体系中的岩性油气藏充满度机理    万晓龙,邱楠生,石硕,曾溅辉

抚顺盆地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过程    厚刚福;董清水;于文斌;闫丽萍;朱建峰;苗长盛;

松辽盆地北部嫩一段泥岩超压形成与演化    王国民;付广;庚琪;

稠油汽驱电位法动态监测技术    牛建军;张晓培;杜立志;

吉中磐石地区下石炭统鹿圈屯组海相暗色泥岩特征    洪雪;彭晓蕾;刘立;曲希玉;李福来;杨德明;

霍拉山推覆带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张辉;金贝贝;林水清;左丽群;

油气运聚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罗晓容;

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地层压力特征分析    万志峰;蔡周荣;梁正中;刘维亮;罗继文;高惠君;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在新228区块整体调整中的应用    黄卓;王振军;潘文辉;马红军;翟维江;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生油岩地温历史及热演化状况的初步分析    张业成;胡景江;刘春凤;

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有机碳含量定量关系研究    刘琼;谭茂金;

塔里木盆地地温演化及生油窗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宝静;张健;

中国油气页岩分布与存储潜能和前景分析    滕吉文;刘有山;

子洲气田山2储层特征及潜力区筛选    徐森;文开丰;樊志强;李晓芸;赵文军;王超;赖雅婷;孙建伟;王永波;张涛;张丽;梁燕;

子洲气田开发效果评价    王冰;王永强;许文壮;张强;雷小兰;任超峰;郭青华;霍俊洲;赵文君;

储层钻井液气体定量检测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    王印

东濮古近纪伸展断陷构造样式    程秀申

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中扬子区陆相磨拉石前陆盆地充填序列    段凯波

低渗储集体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油藏分布的影响    高潮

准噶尔盆地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储层地质学研究    边伟华

大兴安岭中南部石炭-二叠纪地层、岩相古地理与烃源岩研究    王俊涛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肖骏

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    武志德

大安沿江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模式研究    李婷婷

三肇凹陷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成藏规律研究    丛琳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    王璞珺,迟元林,刘万洙,程日辉,单玄龙,任延广

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初步应用    卢双舫;李吉君;薛海涛;徐立恒;

利用测井技术评价松辽盆地南部油页岩    贺君玲;邓守伟;陈文龙;贾裕鲲;高金琦;

松辽盆地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成因    杨双玲;刘万洙;于世泉;王国军;黄玉龙;

流体包裹体在庆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研究中的应用    纪学雁;舒萍;曲延明;丁日新;郭振华;王璞珺;

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脱玻化作用及其储层意义——以盆缘剖面为例    赵玉婷;单玄龙;王璞珺;孙晶;刘青帝;任利军;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高有峰;刘万洙;纪学雁;白雪峰;王璞珺;黄玉龙;郑常青;闵飞琼;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于奇地区哈拉哈塘组油气成藏机制    旷理雄;郭建华;黄太柱;

用测井资料识别烃源岩    张立鹏,边瑞雪,杨双彦,颜炳强

烃源岩测井评价新进展    王方雄,侯英姿,夏季

酸性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特征与评价研究    庞彦明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    李军

吉林九台营城组孢粉组合及古植被、古气候探讨    尚玉珂,王淑英

松辽盆地断陷期白垩纪营城组的时代归属    贾军涛;王璞珺;万晓樵;

十屋油田营城组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王时林;秦启荣;黄亮;樊佐春;

吉林省营城组孢粉组合    王淑英

东岭地区营城组层序特征与沉积演化    胡玉双;辛朝坤;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十屋地区营城组物源体系探讨    操应长;周磊;张玉明;陈孔全;谢正霞;

松辽盆地东部的营城组    杨学林 ,孙礼文

十屋油田西部营城组储层特征研究    谷成宇;

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节理构造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储层预测    孙庆春;孙晓猛;王璞珺;刘万洙;金凤兰;白雪峰;

松辽盆地东南缘西丁家地区营城组沉积相分析    邢翔;单敬福;

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营城组及其时代    金学新;刘继莹;黄清华;薛涛;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十屋油田营城组沉积相特征    黄党委;胥德华;罗儒德;李海彬;

松辽盆地南部伏龙泉地区北部营城组层序地层划分和层序格架建立    岳翠;刘福春;程日辉;

松辽盆地四五家子油气田营城组储层特征与评价    夏志威

十屋断陷营城组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    周海超

梨树断陷苏家屯次洼营城组油气藏特征研究    冯晓辉

松辽盆地南部东部断陷带营城组地层特征研究    李海涛

腰深2井区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地球化学特征    李晶

梨树断陷十屋油田营城组物源体系、沉积特征及储层特征研究    周磊

梨树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沉积特征研究    徐银波

英台断陷营城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有利区预测    谢舟

松辽盆地南部中西部断陷带营城组地层特征研究    侯栗丽

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营城组沉积相研究    Adamu Inuwa Labaran(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