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
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摘要】:库车前陆盆地地面、地下构造十分复杂,表现在:1)前陆盆地山前地区地表条件复杂,地势高差大,地下构造以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样式为基本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P631.81
【目录】:
- 1 前言9-15
- 1.1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9-11
- 1.1.1 勘探困难与研究目的9
- 1.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复杂地层、复杂井筒条件下测井资料采集11
- 1.2.2 复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有效性评价11
- 1.2.3 天然气储层的定性评价方法11-12
- 1.2.4 低孔、低渗储层油气评价方法与产能预测12-13
- 1.2.6 井、震结合井旁构造随钻解释与预测技术13
- 1.2.7 基于电测井的地应力定量评价和储盖组合评价技术13-14
- 1.3 取得成果14
- 1.4 研究创新点14-15
- 2 测井采集系列优选15-20
- 2.1 研究区基本特征及对测井采集要求15-16
- 2.2 山地超高压气藏测井采集配套技术16-20
- 2.2.1 快速平台测井采集技术16-17
- 2.2.2 阵列感应测井采集技术17-18
- 2.2.3 偶极横波成像测井采集技术18
- 2.2.4 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采集技术18-19
- 2.2.5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采集技术19-20
- 3 井震结合井周构造随钻跟踪解释方法及应用20-38
- 3.1 塔里木盆地山前高陡构造一般特征20-21
- 3.1.1 断层转折褶皱20
- 3.1.2 断层传播褶皱20-21
- 3.1.3 滑脱褶皱21
- 3.1.4 双层逆冲构造21
- 3.2 高陡构造区地震响应多解性及井筒构造约束地震剖面的必要性21-23
- 3.2.1 高倾角、复杂构造样式使地震成像困难22
- 3.2.2 倾斜基准面造成地震成像高点偏移22-23
- 3.3 针对高陡构造特征的井筒构造处理方法23-27
- 3.3.1 人机交互对比方法23-25
- 3.3.2 人机联作倾角矢量图及地质意义25-26
- 3.3.3 应用26-27
- 3.4 山前构造区井筒构造解释模型及局部构造预测方法27-33
- 3.4.1 关键构造特征27-29
- 3.4.2 库车山前地区井筒构造组合及倾角矢量组合特征29-33
- 3.5 井震结合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及软件设计33-34
- 3.5.1 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方法的内容与步骤33
- 3.5.2 软件设计33-34
- 3.6 库车前陆盆地井、震结合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方法应用实例34-38
- 3.6.1 黑英1井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结果为提前完钻提供依据34-35
- 3.6.2 迪那2井区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与精细描述35-38
- 4 地应力测井定量评价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38-55
- 4.1 山前挤压构造区地应力定量研究新方法38-45
- 4.1.1 基于弹性力学的测井地应力研究38-39
- 4.1.2 前陆盆地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响应特征及定量评价新方法39-45
- 4.2 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对储层和油气分布影响45-49
- 4.2.1 强地应力下储层分布特征45-47
- 4.2.2 基于地应力的储层一盖层系统分析47-48
- 4.2.3 地应力分布非均质性与构造样式关系48-49
- 4.3 利用倾角测井、井壁成像测井确定现今地应力方向49-54
- 4.3.1 基于倾角测井、井壁成像测井确定现今地应力方向原理49-52
- 4.3.2 现今地应力方向研究实例52-54
- 小结54-55
- 5 天然气储层测井响应与定性评价55-79
- 5.1 天然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55-62
- 5.1.1 电阻率测井响应55-56
- 5.1.2 密度测井响应56-57
- 5.1.3 中子测井57-58
- 5.1.4 声波测井响应58-59
- 5.1.5 电缆地层测试59-60
- 5.1.6 元素俘获测井响应特征60-62
- 5.2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直观识别天然气储层62-68
- 5.2.1 理论基础62-64
- 5.2.2 三孔隙度差异法直观识别天然气储层64-68
- 5.3 基于全波列声波测井资料天然气储层识别68-72
- 5.3.1 纵(P)横(S)波速度比(Vp/Vs)68-69
- 5.3.2 泊松比(σ)69-70
- 5.3.3 声波差值法70-72
- 5.3.4 研究实例72
- 5.4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天然气储层识别72-78
- 5.4.1 岩石的核磁共振驰豫性质与流体识别基础73
- 5.4.2 核磁共振测井识别储层流体73-78
- 小结78-79
- 6 天然气储层参数定量计算79-107
- 6.1 基于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和岩心刻度测井的储层参数计算79-96
- 6.1.1 泥质含量模型79-80
- 6.1.2 孔隙度模型80-87
- 6.1.3 渗透率估算模型87-89
- 6.1.4 饱和度模型89-92
- 6.1.5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确定92-96
- 6.2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在储层定量评价中应用96-105
- 6.2.1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定量评价储层参数96-102
- 6.2.2 根据常规测井曲线计算束缚流体孔隙度与可动流体孔隙度102-105
- 小结105-107
- 7 主要结论107
- 致谢107-108
- 附录一 自适应神经网络训练后的模糊推理系统文件108-110
- 参考文献110-11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模式的测井分析 景建恩,梅忠武,李舟波
利用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资料裂隙发育参数的方法研究 肖丽,范晓敏
用测井资料确定储层三孔隙组分的理论与方法 莫修文,王宏建,许淑梅,李庆峰
纵波首波速度、幅度及主频勘探天然气的实验研究与应用效果分析 李宁,谭廷栋,李厚义
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储层的孔隙结构 高敏,安秀荣,祗淑华,李振芩,彭跃,高鑫,于佩洲
NMR测井在复杂砂泥岩地层中的应用 赵文杰,原宏壮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朱有清,王艳,吴庆岩
储层参数区域评价方法应用 张宏兵,尚作萍,王英,辛慧
用双T_w核磁共振测井计算T_1直接识别油气层的方法 宁从前
核磁共振测井T_(2cutoff)确定方法探讨 孙建孟,李召成,耿生臣,史建忠,张玲
施工危险源辨识结果库知识的获取研究 刘铮;孙俊;王冬;费维水;
高含水期地层水电阻率求取方法 俞军,史謌,王伟男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石油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王娜娜;张国英;王明君;
低信噪比核磁共振T_2谱反演算法研究(英文) 林峰;王祝文;李静叶;张雪昂;江玉龙;
单机测井解释系统的开发 门少华,王祝文,梅忠武
大庆徐家围子地区深部致密砂砾岩气层识别 黄布宙,潘保芝,李舟波
利用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资料裂隙发育参数的方法研究 肖丽,范晓敏
油气盆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周新桂,操成杰,袁嘉音,陈彪
地下电短天线的输入特性分析 孙建国,康国军,张辉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景建恩,魏文博,梅忠武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 张松扬;范宜仁;程相志;秦绪英;王世星;
强化第二深度空间金属矿产资源探查,加速发展地球物理勘探新技术与仪器设备的研制及产业化 滕吉文;
核辐射能谱型测井的稳谱、刻度和α剥谱技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典范之一) 尉中良;
核辐射测井融洽发展理念与实时自洽核-电集成测井——2000—2009核辐射测井进展的启迪 彭琥;
利用声波资料进行疑难气层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令狐松;王敬农;王黎;胡学红;罗艳颖;李新;王长江;
成像测井技术在建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万云强;陈明剑;
多井沉积微相评价技术在江汉岩性油藏中的应用 杜飚;
王场油田盐间非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 彭美霞;
苏北地区老井复查测井综合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 徐卫良;马大洪;王安本;卞乃干;杨立东;
渗流形态或孔隙度变化的简便判断方法 席旭东;范翔宇;姜学明;张鹏;姚恒申;
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史家畔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 庞军刚
岩土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分形研究及其应用 陶高梁
朝阳沟油田朝5北井区裂缝性储层建模与剩余油定量评价 李玉梅
低渗储集体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油藏分布的影响 高潮
井中裂缝的定量表征及其应用研究 张晓峰
考虑渗流及时间效应的层状盐岩溶腔稳定分析 武志德
特殊岩性岩心实验分析新方法研究 周宇
多频感应幅相测井理论及实现方法研究 卢涛
基于MAS的数据挖掘模型自动选择方法研究 高雅田
大庆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重复压裂造缝机理研究 孙庆友
小直径壁井超声成像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汪钢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沉积微相识别方法研究 刘明珠
大情字井地区青山口组二段沉积相研究 李存磊
湖盆裂缝动力学模拟及其储层精细建模方法研究 唐明明
饶阳凹陷中南部水平井地质设计研究 杨雪松
测井资料图头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潘国营
物联网石油测井数据传输与控制系统设计 谭宗英
测井自动分层方法研究及其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韩科龙
沾车地区沙四上亚段湖相碳酸盐岩测井二次解释研究 宋立才
便携数控测井系统上位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 杨永
低信噪比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处理技术 翁爱华,李舟波,莫修文,王雪秋
模糊专家系统在碳酸盐岩剖面测井沉积相判识中的实现 汪徐焱,游章隆
用测井方法研究岩石孔隙的平均孔道半径 原海涵
应用自然伽玛曲线研究岩石颗粒比面 原海涵
声波测井技术发展动态和展望 楚泽涵
从测井信息中提取地层破裂压力 谭廷栋;
测井找气及其解释方法 谭廷栋;
浅谈各种渗透率测量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侯桂珍;
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储集层性质的探讨 匡立春;
毛管理论在鄂尔多斯盆地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刘芬霞;慕敬魁;
定向井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测井计算方法 钟敬敏;齐从丽;杨志彬;
采用可变Φ_(Nma)进行测井解释的研究 丁川江;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战略 宋岩;赵孟军;李本亮;方世虎;
用测井方法研究岩石孔隙的平均孔道半径 原海涵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及应用实例 夏昱;
挤压构造带有利于形成富气盆地 张子枢;
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李耀华,陈更生,张健,杨跃明
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 宋岩
前陆盆地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响应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李军,张超谟,王贵文,肖承文,欧阳健
用核测井孔隙度差异法解释深层天然气 谭廷栋;
论岩体特性随深度的变化 李铁汉;
钻孔偏心对孔径变形法测试地应力的影响分析 徐洪海;
鹤壁六矿地应力实测成果及其应用 庞俊勇;黄醒春;吴忠;
我国地应力量测结果分析与深竖井开挖数值仿真 赵德安;蔡小林;梁文灏;李国良;陈志敏;李双洋;
井下采场地应力分布特征的研究与实践 贝建刚;崔永刚;
唐口煤矿冲击地压研究规划 杨家恩;刘增平;高乐;
承压水上近距煤层开采的底板破坏深度数值模拟研究 关英斌;李海梅;杨彦利;
应用测井资料计算地应力及预测水压致裂裂缝高度 魏庆芝;宫旭东;付有升;刘德成;张义元;
用应力—应变曲线估测岩体地应力的初探 谷明成;陈成宗;
水压致裂法在峨口铁矿地应力场测量中的应用 蔡美峰;于波;吴文德;陈桂忠;贾立宏;
库车夯实经济 二次腾飞基础 记者 朱必义 通讯员 张辉 胡秋香
库车遭受7级大风农业受灾 本报记者 蒋晓俊 通讯员 农信
库车两大项目工程开工 通讯员 罗文苹
库车机场迁建工程开工 通讯员张辉、罗文苹、杨章
库车两万多农民变工人 特约记者 任江
库车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 本报记者 陈耷超
宁波推五大举措援助库车 记者 艾民 郭旭霞
“末代库车王展馆”对外开放 特约记者 胡秋香
库车火电厂二期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本报记者 书生 通讯员 况东旭
库车节能减排不含糊 记者 朱必义 通讯员 张辉、胡秋香
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 李军
泥巴山深埋特长公路隧道重大岩体工程问题研究 邓林
航磁综合解释在中石化东北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许德树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 陈杨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 李海滨
川西地区侏罗系隐蔽性气藏成藏机制及其勘探目标研究 张闻林
靖边气田北部马五_4~1储层综合评价及开发目标区优选 张宗林
川西须家河组致密储层破裂压力研究 陈青
中国陆域地壳应力场分布特征研究 杨树新
川西上三叠统前陆盆地成藏特征分析 吴世祥
龙门山与前陆盆地之间的剥蚀—沉积系统研究 颜照坤
天然气热氯化法生产低含水量甲烷氯化物品的工程研究 曾晓彬
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测定及差异分析 王宗礼
渐变型多孔介质燃烧器的研究与开发 褚金华
等离子体射流共裂解煤和天然气制乙炔实验研究 尚书勇
天然气生成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研究 李吉君
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作用及其在徐家围子地区的应用 徐立恒
北京市天然气分配优化方法 刘伟
榆林气田山西组砂岩储层发育与天然气成藏特征 冯强汉
甲烷泄漏检测及扩散研究 师春元
上一篇:关于征订“节能降耗宣传画”的通知
-
天然气门站工艺布置及设备选型的研究2024-08-19
-
GC/C/MS碳同位素在线分析及济阳坳陷天然气中碳同位素研究2024-08-19
-
天然气资源成藏模型评价系统的建立2024-08-19
-
孔板流量计与超声波流量计天然气测量误差对比分析2024-08-19
-
四川古代天然气开发的技术成果2024-08-19
-
天然气,中国长远发展的重要资源2024-08-19
-
LNG(液化天然气)客车的使用及维修注意事项2024-08-19
-
歧北斜坡沙河街深层天然气评价目标研究2024-08-19
-
紧跟市场导向,共创天然气革命 IG,CHINA转型为NG,CHINA后迎来十五周年2024-08-19
-
中国能源液化天然气大会在北京召开2024-08-19
-
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贯通2024-08-19
-
中国将禁止新建天然气制甲醇项目2024-08-19
-
关于提升东营地区天然气调峰能力的探测2024-08-19
-
天然气输配管网综合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2024-08-19
-
浅谈天然气的开发与处理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