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演进问题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7:03
热度: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演进问题研究【摘要】:长期以来,电力、天然气等产业被认为是具有较强自然垄断性的基础性产业而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使这些行业处于一种完全垄断状态,产业链中各环节

【摘要】: 长期以来,电力、天然气等产业被认为是具有较强自然垄断性的基础性产业而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使这些行业处于一种完全垄断状态,产业链中各环节采取垄断一体化的组织结构进行垄断经营,并且多数以国有企业为载体。特别是,鉴于油气资源是重要能源,且能源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安全,传统上该行业往往以国家垄断形式保证能源供给安全。从2003年以来,中国出现了能源高对外依存度以及代表能源供给短缺的“油荒”、“气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正常经济秩序,能源安全受到威胁。在对上述能源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时,国内学者多是从技术效率以及国际合作角度展开,而油气产业发展及相关制度安排则很少受到质疑和关注。换言之,这种处于国家垄断状态下的油气产业组织结构、体制是否对能源安全供给起到消极影响?这种组织模式是否具有效率?对国民经济产生哪些不利影响?这需要以组织模式为切入点,考察能源产业组织模式类型、相应制度安排及绩效。 与此同时,资源价格改革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成为其最终目标。虽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得到一致认可,但是,如何进行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否仅意味着简单的放开价格管制?这些问题还未得到进一步讨论。在资源产品市场垄断格局保持不变,制度安排不做变动的前提下,单纯放开价格管制实现市场化只能带来垄断力量的滥用,因此,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最终落脚在改变资源产业现有的组织模式,打破垄断结构、培育市场竞争力量上,只有形成市场竞争才具备放开价格管制的条件,才能实现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因此,研究油气产业,特别是带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产业的组织模式类型、效率及其演进对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以及天然气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论文以组织模式为核心,包括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两部分内容,其中理论分析部分完成对自然垄断产业以及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理论体系的构造;经验部分利用构造的理论框架对国际天然气产业演进的多样化轨迹进行分析,对中国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类型及绩效表现进行讨论和实证检验,并提出中国未来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路径选择。具体来说,通过七个步骤完成上述分析。 第一步,介绍与论文相关的基本理论,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构造了自然垄断产业9种组织模式类型,并提出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绩效评价体系,包括五项指标,即经济效率、公平程度、供给安全、技术进步和社会义务,利用该体系对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绩效进行理论分析。鉴于公平程度是论文关注的主要因素,随后对利益集团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 第二步,在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体系基础上,结合天然气产业的具体结构特征,对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进行更加细致刻画,得到天然气产业带有结构特征的组织模式类型。其中,通过判断天然气价格(井口价)由哪类主体制定来确定其主要协调机制,通过一系列附加结构的特征来判定辅助协调机制。在所考察的结构因素中,进入限制(包括生产领域、批发领域的管道是否开放以及运输费率由谁决定)是区分是否允许其他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活动最明显的因素,这是确定辅助协调机制类型的主要依据。随后,对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轨迹及演进过程中政府干预内容、范围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不同产业组织模式下天然气产业垄断程度的定量测度指数——D指数及计算方法。 第三步,利用构造的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理论框架解释并区分美国、英国、阿根廷、巴西天然气产业多样化的演进轨迹。分析表明这四个国家分别实现了从自由的科层到控制的自由、完全科层到控制的自由、完全科层到控制的自由、完全科层到协调的科层模式的转变。完全科层和控制的自由两种模式是天然气产业实践中处于两个极端的组织形态,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需要新的制度安排以及一系列结构变革作为保证,具体包括在上游生产领域中,消除政策性进入壁垒,将勘探权以及开采权的获取建立在广泛投标基础上的许可证制度,允许具有开采资质的企业可以公平参与竞争;在中游批发市场中,建立起管网第三方准入制度、进行结构分拆以及创建现货市场。 第四步,运用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理论框架对中国天然气产业进行分析。首先,回顾了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开放进程,并对油气产业市场准入制度、油气资源矿权制度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等重要制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天然气产业一直处于完全科层的组织模式。随后,分别对上游开采领域、中游管道运输领域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从1996-2006年,上游开采领域的市场结构处于寡占Ⅲ型或寡占Ⅳ型,即中度集中寡占市场。1998年产业重组之后,其市场垄断程度有所降低,竞争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中游管道运输领域市场结构处于高度集中寡占型,市场集中度指数水平较高且随时间推移下降趋势较为平缓,说明中国天然气主要消费地区一直集中在几个固定区域,并且管道运输存在大量闲置生产力,反映了下游配气市场发展滞后。最后,依据不同产业组织模式下垄断程度D指数的测度方法,定量计算了中国完全科层组织模式下天然气产业的垄断程度。 第五步,分析中国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的绩效表现,特别对完全科层组织模式下产生的利益分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围绕着存在哪些利益主体,各主体间的利益分配状况如何,(如果存在利益分配不公)利益分配不公的根源是什么,利益分配不公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这一逻辑思路,对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厂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资源所有者、资源垄断开采商、各级政府、消费者之间利益分配问题进行讨论。 在对天然气产业链条上、中、下游厂商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中,提出并利用“单位资源价格构成”这一概念,采用标尺比较方法,衡量我国利益分配状况的合理性。得到的结论是:我国天然气的高价格水平本身包含了不合理因素,更突出的是,在价格构成中占据绝大份额的不是商品本身价值而是输送服务费用。这种收入分配格局反映了产业链条中租金或成本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环节,即中下游厂商在利益分配中占据优势地位。随后,从天然气终端零售价格各个组成部分分析我国“单位资源价格构成”结构扭曲或者上下游厂商利益分配扭曲的制度根源,分析表明,天然气产业链条上、中、下游厂商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完全由成本加成的价格管制制度决定,在这一制度下,每个环节的成本(或厂商利益)都可以确保得到弥补(或保证),以至每个环节上天然气价格都要高出许多,这种高价格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中,首先通过理论模型解释二者存在的博弈关系。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证考察我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状况,这一分配格局主要体现在我国资源矿权制度安排中所界定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矿权收益、税收和投资收益三个部分中的分配比例。其中,在矿权收益分配中,我国存在的二元地权与一元矿权背离了国际上通行的矿权与地权相统一的矿产资源体制,这一安排也成为资源所有者(中央政府)和资源所在地(地方政府)利益冲突的直接根源;在税收收益分配中,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利益受损;在投资收益分配中,由于油气企业成立的特许制导致了其他主体被排除在油气开采行业之外,即使资源所在地方政府也无法获取油气资源投资权,从而无法合法获取投资收益。陕北油气资源开采的案例分析揭示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分配扭曲带来的影响。 在资源所有者、资源垄断开采商、各级政府、消费者之间利益分配问题的研究中,引用贝克尔的利益集团竞争模型从数理上证明垄断开采商集团在与消费者集团的政治博弈中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证考察我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资源所有者、资源开采商、各级政府间利益分配现状。通过国内外石油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我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资源所有者、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应获权益中很大比例转移到开采商手中成为超额垄断利润,并定量测算了这一收入转移的规模。实际上,这种分配格局是我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结果,矿产资源分配制度直观表现为矿产资源税费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国际比较可以看到我国在矿产资源收益分配中资源所有者、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权益受损。因此,我国的矿产资源制度成为一种保护且利益偏向在位开采商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或者利益扭曲分配状况直接威胁国家能源安全、造成国内行业收入差距扩大。 第六步,采用计量分析方法验证我国1998年油气产业放松规制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提出需要验证的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是,放松规制有利于引入竞争,增强油气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提高油气开采业的利润水平;第二个假设是,放松规制导致油气开采产业效率的提高。基于上述假设,构造了两个计量模型——利润模型和效率模型,选取1984-2006年样本数据,采用考虑突变结构的协整分析方法,通过对原始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表明放松规制的虚拟变量对产业利润以及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从而两个假设得到验证,证实中国1998年油气产业放松规制、引入竞争带来产业绩效的提高。 最后,提出我国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路径选择。我国对天然气产业的改革应循序渐进,首先实现从完全科层向自由科层的转变,然后最终迈向控制的自由模式。天然气产业要实现从完全科层向自由科层的转变,实质是指在保持目前对天然气井口价、管输价以及终端零售价格管制的前提下,放松产业链条中各领域市场准入,引入多元化竞争主体,培育竞争力量。为此,需要在上游油气生产领域、中游管道运输环节分别进行改革。上游油气生产领域,需要建立合理的油气资源矿权制度、建立公平的油气产业市场准入制度。中游管道运输环节开放,需要确立管道的公平进入机制、创建现货市场。在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方面需要实现从成本加成方法到净值回推法的转变,同时尽快建立石油天然气法律框架。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系列制度措施在实施中存在时间的先后关系,目前,首当其冲的是需要理顺导致利益分配不公的制度设计,通过油气矿权制度的修正,促进现有的三大石油公司形成竞争,同时展开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但是这种变革,可能更依赖该领域放开投资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清晰的制度框架是实现天然气产业目标格局的必需保证。当在法律框架指导下,上游形成多元化的竞争主体时,可以取消天然气价格管制,仅保留管道运输环节管制,整个天然气产业迈向控制的自由模式。 【关键词】:自然垄断产业 组织模式 利益集团 利益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62.9
【目录】:
  • 摘要13-18
  • ABSTRACT18-23
  • 第1章 导论23-44
  • 1.1 问题的提出23-25
  • 1.2 相关文献综述与评论25-37
  • 1.2.1 组织模式的概念界定25-26
  • 1.2.2 电力产业组织模式问题研究26-28
  • 1.2.3 天然气产业放松规制问题研究28-35
  • 1.2.4 简要评述35-37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37-39
  • 1.3.1 “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框架37
  • 1.3.2 政治经济学的利益集团分析方法37-38
  • 1.3.3 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分析方法38
  • 1.3.4 主成分统计分析方法与计量检验方法38-39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39-40
  • 1.5 论文创新点40-44
  • 第2章 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及其演进44-73
  • 2.1 自然垄断理论44-50
  • 2.1.1 自然垄断及自然垄断产业44-48
  • 2.1.2 天然气产业的自然垄断性48-50
  • 2.2 组织类型与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50-55
  • 2.2.1 维度与组织类型划分的两种观点50-53
  • 2.2.2 市场、科层、网络与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类型53-55
  • 2.3 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及演进的绩效分析55-63
  • 2.3.1 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绩效的评价体系55-57
  • 2.3.2 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绩效分析57-63
  • 2.4 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利益集团分析范式63-71
  • 2.4.1 利益集团(规制)理论概述64-66
  • 2.4.2 规制俘获理论66-67
  • 2.4.3 规制经济理论67-71
  • 2.5 本章小结71-73
  • 第3章 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动态演进分析框架73-84
  • 3.1 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类型73-78
  • 3.1.1 几个重要结构特征73-75
  • 3.1.2 带有结构特征的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75-78
  • 3.2 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动态演进和政府定位78-80
  • 3.2.1 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动态演进78-79
  • 3.2.2 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中的政府定位79-80
  • 3.3 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下垄断程度测度80-83
  • 3.3.1 选定的指标及取值81-82
  • 3.3.2 汇总和标准化82
  • 3.3.3 不同产业组织模式下垄断指数计算82-83
  • 3.4 本章小结83-84
  • 第4章 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国际比较84-100
  • 4.1 不同国家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国际经验84-90
  • 4.1.1 美国84-86
  • 4.1.2 英国86-88
  • 4.1.3 阿根廷88-89
  • 4.1.4 巴西89-90
  • 4.2 世界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规律与改革措施90-99
  • 4.2.1 生产领域91
  • 4.2.2 批发领域91-97
  • 4.2.3 零售领域97-99
  • 4.3 本章小结99-100
  • 第5章 中国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及垄断程度测度100-121
  • 5.1 中国天然气产业市场开放进程回顾100-103
  • 5.1.1 中国天然气产业上中游领域市场开放进程100-102
  • 5.1.2 中国天然气产业下游地方配气市场开放进程102-103
  • 5.2 中国天然气产业重要制度特征103-109
  • 5.2.1 油气产业市场准入制度——特许制和专营权103-104
  • 5.2.2 油气资源矿权制度——“一元”矿权和行政手段配置矿权方式104-107
  • 5.2.3 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及价格管制107-109
  • 5.3 中国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类型及演进109-110
  • 5.3.1 主要分配机制109
  • 5.3.2 进入限制109
  • 5.3.3 合同关系109-110
  • 5.4 中国天然气产业垄断程度测算110-120
  • 5.4.1 中国天然气上游开采领域市场结构分析110-115
  • 5.4.2 中国天然气中游管道运输领域市场结构分析115-119
  • 5.4.3 完全科层组织模式下中国天然气产业垄断程度测算119-120
  • 5.5 本章小结120-121
  • 第6章 中国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的绩效分析121-157
  • 6.1 天然气产业链条相关利益主体及利益关系121-124
  • 6.2 天然气产业链条上、中、下游厂商利益分配问题124-129
  • 6.2.1 天然气产业链条上、中、下游厂商收入分配状况124-126
  • 6.2.2 天然气产业链条中利益分配不公的制度根源126-129
  • 6.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分配问题129-137
  • 6.3.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博弈模型130-132
  • 6.3.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分配扭曲132-135
  • 6.3.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分配扭曲带来的影响135-137
  • 6.4 资源所有者、资源垄断开采商、各级政府、消费者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问题137-155
  • 6.4.1 利益集团间竞争模型137-143
  • 6.4.2 资源所有者、资源开采商、各级政府间利益分配现状143-146
  • 6.4.3 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国际比较146-148
  • 6.4.4 资源所有者、资源开采商、各级政府间利益分配不公的影响效应148-155
  • 6.5 本章小结155-157
  • 第7章 中国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实证分析157-163
  • 7.1 假设和检验模型157-158
  • 7.2 样本数据的单位根检验158-160
  • 7.3 考虑结构突变的协整分析160-162
  • 7.4 本章小结162-163
  • 第8章 中国未来天然气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路径选择163-172
  • 8.1 上游生产领域改革的路径选择163-164
  • 8.1.1 建立合理的油气资源矿权制度163-164
  • 8.1.2 建立公平的油气行业市场准入制度164
  • 8.2 中游运输领域改革的路径选择164-165
  • 8.2.1 确立管道的公平进入机制164-165
  • 8.2.2 创建现货市场165
  • 8.3 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165-166
  • 8.4 天然气产业法律框架改革的路径选择166-171
  • 8.4.1 我国天然气产业立法现状166-167
  • 8.4.2 现行天然气产业立法存在的问题167-168
  • 8.4.3 天然气产业法律模式选择168-171
  • 8.5 本章小结171-172
  • 第9章 自然垄断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研究的进一步思考172-175
  • 附录175-176
  • 参考文献176-184
  • 致谢184-1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85-18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8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规制理论发展综述    于立,肖兴志

什么样的体制才能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    周天勇;夏徐迁;

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    金玉国,王晓红

资源性产业链条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以天然气资源为例    武盈盈;

关于英国天然气市场化运作的探讨    刘青,易明华

S-P-B规制均衡模型及其修正    陈富良

资源产品利益分配问题研究——以油气资源为例    武盈盈;

受管制市场里的政企同盟──以中国电信产业为例    余晖

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    冯丽,李海舰

自然垄断产业垄断的“自然性”探析    于良春,于华阳

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    官庆

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    项勇,陶学明

招投标中的博弈分析    杨岑;彭盈;陈玉水;

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过程中寻租博弈行为分析    项勇;任宏;

不对称信息下建设项目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理论分析    项勇;陶学明;王永强;

建设工程中质检站、监理机构和承包商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杨太华;郑庆华;

代建项目双层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阳霞;周文峰;

行政垄断立法的违宪审查    胡小红;

管制抑或竞争:选择权应该交给谁?——探析“州政府行为豁免原则”背后的问题意识    陈彤;

权力复归:行政体制改革的进路选择    袁明圣;

“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    黎秀蓉;

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    李五四;

创新驱动与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袁长军;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    李春;

“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

制造商分销渠道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    赵礼强;郭亚军;

多渠道冲突下制造商价格协调策略研究    赵礼强;

浅析公开招投标中不完全信息博弈    王焱;

投标人围标、串标的博弈论分析    吴晶;

贿赂的经济学分析    胡伟清;张宗益;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    丁宇飞

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    江翔宇

产业组织结构与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    李平英

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马晓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    杨莉

基于突发事件风险的供应链利益分配与行为决策研究    刘家国

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杨皎平

第三方逆向物流系统构建及其运行优化研究    刘嘉莹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徐连章

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    邵长勇

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阮晓毅

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管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吕帆

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    于大伟

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    张雄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张舒

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林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    叶宗玲

基于双边道德风险规避的企业高管契约设计研究    温新刚

技术创新中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策略选择研究    张娜

量能课税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黄齐

规制理论发展综述    于立,肖兴志

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    金玉国,王晓红

行业间工资差异的成因与变化趋势    蔡昉

规制理论与中国政府管制    安福仁

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探讨    刘天祥

管制经济学的理论、政策及其应用    周勤

我国矿产资源配置中的双重机制    慕银平,曹志敏,张桦,陈翠华

所有制垄断:转型时期行业工资差异的制度诠释    金玉国

受管制市场里的政企同盟──以中国电信产业为例    余晖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及其战略选择    李海舰,聂辉华

我国天然气的价格研究及政策建议    王红晨

论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    吴一平,梁金喜

论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竞争的若干问题——兼与彭武元、方齐云先生商榷    周小梅,王俊豪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理论观点及其分析    唐晓华,张保胜

论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吕志勇,陈宏民

关于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公共管制法制建设的思考    廖正华

评《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与政府管制政策》    彭星闾

对公用企业层次性规制探源的经济学思考    罗潇,刘枭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的政府规制    孙璐;张星星;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现状及改革的目标体系构建    张群;

中国加入WTO与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    王俊豪

规制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    于立;

国有企业低效的另一种解释:以自然垄断产业为例    杨永忠;

网络经济下的自然垄断产业及其边界    王正明;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范合君;王文举;

关于电信资费管制理论的几点思考    任乐毅;梁雄健;

准入规制与技术创新:基于自然垄断行业的经验分析    王自力;陈富良;

我国激励性管制改革对管制体制的需求    刘华涛;

市场过程内生的垄断:市场权势和自然垄断    王廷惠;

西方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王述英;赵卓;

构建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模式的探讨——以中国电信产业为例    刘鹏;

自然垄断产业不能简单拆分    本报记者 王子恢

政府管制自然垄断产业的方式亟待改革    皮洪琴

自然垄断产业:要形成有效竞争格局    浙江财经学院 王俊豪

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方式应改革    皮洪琴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    罗仲伟

垄断产业向民企开放    本报记者 杨晓平

电荒过后 说电改    刘黄

对垄断经营工商监管面临三重障碍    葛星裔 郑力强

规制与竞争前沿问题观点综述    王自力

出台反垄断法:该急还是该缓?    于立  吴绪亮

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研究    杨永忠

自然垄断中的规制与有效竞争    李峰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中的利益集团研究    史小龙

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变迁与有效竞争    余化良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规制改革    张德昌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董理

中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与机制设计博弈研究    范合君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有效性评价研究    胡苏皓

所有权、规制与绩效    曲延芬

转型时期政府微观规制行为研究    石涛

我国天然气产业价格规制研究    常琪

我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问题分析    冮玉石

从制度层面分析自然垄断行业收入问题    李蔚

中国天然气产业规制改革研究    孔祥文

日本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及启示    孙萍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影响分析    朱生刚

对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方案的理论比较    黄珺仪

对自然垄断性业务“进入管制”的再思考    于华阳

我国民航市场化改革研究    付煜

我国地铁行业规制研究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