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与能效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8:06:29
热度: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与能效分析【摘要】:世界能源消费量巨大,导致传统石化能源供给紧张。同时由于传统石化能源储量只够未来几十年的使用,急需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储量巨

【摘要】:世界能源消费量巨大,导致传统石化能源供给紧张。同时由于传统石化能源储量只够未来几十年的使用,急需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储量巨大,其中的碳含量是传统石化能源总含碳量的数倍,有潜力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因此水合物的工业化开采非常迫切,急需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工业化开采的方法。 本文将自然界天然气水合物藏分为4类,Ⅰ类水合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容易开采,Ⅳ水合物饱和度低不值得开采,Ⅱ类、Ⅲ类水合物开采存在较大争议。Ⅱ类水合物为水合物长期开采后的形态,未来水合物开采必须面对此类水合物开采问题,中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为Ⅲ类。本文针对Ⅱ类、Ⅲ类水合物藏,采用不同开采策略进行开采模拟。 采用HydrateResSim对水合物进行开采模拟。为了验证数值模拟与实际水合物分解情况的吻合度,首先用过量水在实验室条件下,多孔介质中合成Ⅱ类水合物,然后1MPa定压分解,对比实验室水合物分解情况与数值模拟结果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进行Ⅱ类水合物藏开采模拟。Ⅱ类水合物藏上层为水合物,下层为水,其渗透性良好,采用竖直井开采。同时考虑单一减压法难于独立有效开采,所以采用加热辅助开采。采用加热热流密度为1200W/m,加热长度共20m,总共加热功率24000W;井内压力根据工程实践设置为0.2P0,0.5P0,0.8P0,因此Ⅱ类水合物藏开采策略为竖直井加热减压开采。0.2P0开采条件下开采情况最为理想,开采500天水合物分解气体释放平均速率为1.5m/s,井内气体收集平均速率约0.25m/s,水合物分解释放气体总体积6.5×10~7m~3,气体收集总体积1.0×10~7m~3,水收集总质量1.1×10~9kg,水气体积比约为6,采收比约0.15,加热分解水合物贡献为8.5%,开采过程能效比为5.1。从开采前期500天情况看,Ⅱ类水合物工业开采困难。但从开采发展趋势看,气水体积比及气体收集速率呈上升趋势,表明Ⅱ类水合物开采后期情况将得到改善。 Ⅲ类水合物藏存在上下非渗透层,而且为单层水合物,其渗透率低,制约水合物开采。采用水平井能有效克服这类水合物藏渗透率低的约束,因此采用水平井加热减压联合开采Ⅲ类水合物。井内温度压力开采条件参考油气工程实践设置为0.2P042℃,0.5P042℃,0.8P042℃。Ⅲ类水合物藏3D开采模拟时0.2P042℃开采条件下开采情况最好,模拟开采450天,气体释放速率达到4-5m~3/s,累积释放气体1.6×10~8m~3(约为每天350,000m~3),达到工业开采要求。Ⅲ类水合物藏2D开采模拟显示,0.2P042℃开采条件下,开采8500天水合物全部分解,累积分解气体6.8×10~5m~3,累积收集气体3.5×10~5m~3,累积收集水质量1.1×10~6kg,气体采收比约0.5,气水体积比持续上升,最高达304。加热分解了5.28%的水合物,其余水合物由减压推动力分解。水合物藏中开采得到的天然气按高热值计算,Ⅲ类水合物开采过程能效比达到188。 【关键词】:Ⅱ类天然气水合物 Ⅲ类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 数值模拟 能效比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E3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20
  • 第一章 绪论20-51
  • 1.1 气体水合物概述21-24
  • 1.1.1 气体水合物发展概述21
  • 1.1.2 水合物物化特性21-23
  • 1.1.3 水合物相平衡23-24
  • 1.1.4 分解动力学24
  • 1.2 水合物开采基础研究24-32
  • 1.2.1 水合物资源总量评估24
  • 1.2.2 水合物资源勘探24-26
  • 1.2.3 水合物成藏原理26
  • 1.2.4 水合物开采原理26-27
  • 1.2.5 水合物藏开采方法27-32
  • 1.3 水合物藏分类及开采评价32-37
  • 1.3.1 水合物藏分类32-34
  • 1.3.2 各类水合物开采34-36
  • 1.3.3 水合物藏开采评价36-37
  • 1.4 水合物开采研究现状37-49
  • 1.4.1 水合物现场开采37-41
  • 1.4.2 实验室分解模拟41-45
  • 1.4.3 水合物分解数学模型45-49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问题49-51
  • 第二章 水合物藏开采数学模型51-62
  • 2.1 水合物开采过程分析51-52
  • 2.2 水合物开采模型假设52
  • 2.3 水合物开采数学方程52-57
  • 2.3.1 质量守恒方程53-54
  • 2.3.2 能量守恒方程54
  • 2.3.3 分解动力学方程54-55
  • 2.3.4 水合物相平衡方程55-56
  • 2.3.5 本征方程56-57
  • 2.3.6 辅助方程57
  • 2.4 物性参数57-60
  • 2.4.1 密度57
  • 2.4.2 导热系数57
  • 2.4.3 热容57-58
  • 2.4.4 气体溶解度58
  • 2.4.5 相对渗透率58-59
  • 2.4.6 水合物分解焓59
  • 2.4.7 气体节流系数59-60
  • 2.5 方程离散及代码编译60
  • 2.6 开采评价方法60-61
  • 2.6.1 加热贡献60-61
  • 2.6.2 开采过程能效比61
  • 2.7 本章小结61-62
  • 第三章 实验室条件下水合物分解模拟62-72
  • 3.1 实验室水合物合成62-66
  • 3.1.1 实验材料及装置63-64
  • 3.1.2 实验过程64-66
  • 3.2 实验室水合物分解66-67
  • 3.3 数值模拟实验室水合物生成67-69
  • 3.4 数值模拟实验室水合物分解69-71
  • 3.5 本章小结71-72
  • 第四章 Ⅱ类水合物开采研究72-93
  • 4.1 Ⅱ类水合物藏模型72
  • 4.2 Ⅱ类水合物藏开采72-76
  • 4.2.1 Ⅱ类水合物开采方法72-75
  • 4.2.2 模型离散75
  • 4.2.3 HydrateResSim 参数设置75-76
  • 4.3 Ⅱ类水合物开采过程分析76-87
  • 4.3.1 水合物分解76-77
  • 4.3.2 物藏水合物饱和度分布77-79
  • 4.3.3 物藏自由气饱和度分布79-81
  • 4.3.4 物藏水饱和度分布81-82
  • 4.3.5 气体释放速率82-83
  • 4.3.6 物藏压力温度分布83-86
  • 4.3.7 累积产气量86-87
  • 4.4 开采井内流体分析87-90
  • 4.4.1 井内气体收集速率87
  • 4.4.2 井内气体累积收集量87-88
  • 4.4.3 井内水累积收集量88-89
  • 4.4.4 井内气水体积比89-90
  • 4.5 Ⅱ类水合物开采评价90-92
  • 4.5.1 开采过程采收率90
  • 4.5.2 热流分析90-91
  • 4.5.3 Ⅱ类水合物加热贡献91
  • 4.5.4 Ⅱ类水合物开采能效比91-92
  • 4.5.5 Ⅱ类水合物开采水管理92
  • 4.6 本章小结92-93
  • 第五章 Ⅲ类水合物开采研究93-113
  • 5.1 Ⅲ类水合物藏模型93-94
  • 5.2 Ⅲ类水合物开采策略94-98
  • 5.2.1 开采策略94-96
  • 5.2.2 井设计和物藏离散96-98
  • 5.3 Ⅲ类水合物开采过程分析98-106
  • 5.3.1 水合物 3D 模拟开采分析98-100
  • 5.3.2 水合物 2D 模拟开采分析100-102
  • 5.3.3 井中流体分析102-105
  • 5.3.4 气水体积比105
  • 5.3.5 采收比105-106
  • 5.4 加热贡献106-111
  • 5.5 Ⅲ类水合物开采过程能效比111-112
  • 5.6 本章小结112-113
  • 结论与展望113-116
  • 参考文献116-128
  • 附录 A 模型离散化128-133
  • 附录 B 代码编译133-13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34-135
  • 致谢135-136
  • 附件13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张洪涛;张海启;祝有海;

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以马利克钻井为例    栾锡武;赵克斌;孙冬胜;岳保静;

水合物合成及导热系数测定    黄犊子;樊栓狮;梁德青;冯自平;

全球能源市场在经济衰退与复苏中加速结构性调整——《BP世界能源统计2010》解析    王立敏;

微波作用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研究及应用    李栋梁,樊栓狮

离子对甲烷水合物相平衡的影响    宋永臣;杨明军;刘瑜;李清平;

单井热吞吐开采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数值模拟    李刚;李小森;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数值模拟    李刚;李小森;陈琦;陈朝阳;

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注热开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李淑霞;王炜;陈月明;夏晞冉;

平板填砂模型中天然气水合物注热与降压连续开采的实验研究    张卫卫;李淑霞;

挤出机双流道筒体的设计及换热能力的计算与分析    潘宝霞;贾朝阳;

复合墙体室内温度响应研究    许建柳;

地源热泵竖埋U形换热器一维数值模型    李茜;苏华;李晓虹;张燕;

CSP连轧过程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李传瑞;王立涛;葛仁余;余小鲁;陈志浩;

农产品加工的供热管道在传输过程中的热损耗分析    宋如敏;王恒青;

利用CT扫描对粗砂土中甲烷水合物形成过程中水分迁移特征的分析    蒋观利;吴青柏;蒲毅彬;邢莉莉;

大气与真空下功率VDMOS散热特性研究    丁凯凯;冯士维;郭春生;刘静;

对于改进国产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几项建议    刘达德;

环境试验设备的状态空间法仿真设计    翟唤春,尚娜,王浚

热障涂层红外热无损检测的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郭兴旺;丁蒙蒙;

圆柱形烟花热自燃数学模型研究    季玲玲;周光魏;寇智慧;赵保国;杜志明;郭泽荣;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魏琪;赵俊;

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介鹏飞;李德英;

电解槽保温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贺建忠;幸利;马康康;

斯特林热机逆流换热式回热器    孔令斌;

水下湿法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赵博;武传松;

双辊带材铸轧侧封技术中熔融钢液液面宽度对侧封板所受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    宋小伟;孙斌煜;

结构构件耐火隔热性计算模型    张靖岩;史毅;吕振纲;仝玉;王礼;

基于性能化的大空间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    田立柱;朱国庆;张国维;

基于采暖工况的毛细管网不同敷设方式热工性能分析    王婷婷;李永安;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    高晓阳

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    左远志

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    姚栋伟

槽形竖壁冷凝强化规律研究与结构优化    朱登亮

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    张松航

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    李国富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逸散系统与沉积物变形    孙启良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阎秦

褐煤提质及其燃烧行为特性的研究    李先春

活化生土基低碳节能村镇建筑材料研究    谭晓倩

高温矿井热环境数值模拟及热害控制技术研究    侯建军

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能效测试与诊断    亓玉栋

井下工具油浸试验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分析    赵达

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墙的研究与开发    刘永

钢管组对机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王建秋

渗流作用下深部矿场采动围岩的传热机理研究    徐义洪

CPU热柱散热器的实验研究及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李艳红

AP1000核电蒸汽发生器管子与管板胀/焊过程模拟与接头性能研究    闫宗宝

城市居民小区内微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包毅

逆温霜冻条件下植物冠层数值模拟分析    龙志云

甲烷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X射线断层扫描试验研究    吴青柏;蒲毅彬;蒋观利;邓友生;邢丽丽;冯小太;

Numerical Study on Dissociation of Gas Hydrate and Its Sensitivity to Physical Parameters    白玉湖;李清平;喻西崇;冯国智;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    雷怀彦,王先彬,房玄,郑艳红

冲绳海槽中段西陆坡下缘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孟宪伟,刘保华,石学法,吴金龙

冷泉流体沉积碳酸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陈多福,陈先沛,陈光谦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演化特征及对形成水合物的影响    陈多福,冯东,陈光谦,陈先沛,Lawrence M Cathles

南海北部陆坡构造坡折带中的天然气水合物    王宏斌;张光学;梁劲;刘学伟;梁金强;龚跃华;郭依群;沙志彬;

水平井五点法矩形井网的产能计算及其优化    赵春森,翟云芳,曹乐陶,冯长山,王文明

全球与区域天然气水合物中天然气资源量估算    王淑红;宋海斌;颜文;

南海北部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初步研究    宋海斌,耿建华,WANG How-King,张文生,方银霞,郝天珧,江为为

专家专论——新能源    

一种巨大的潜在能源──天然气水合物    李强,孙乃有,王焕新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与未来挑战    雷怀彦,王先彬,房玄,郑艳红

国家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在京启动    

我国首次在陆域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前景    方银霞,黎明碧,金翔龙

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识别和评价    王祝文,李舟波,刘菁华

地球物理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高兴军,于兴河,李胜利,段鸿彦

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卢林松

“可燃冰”开采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    

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勘探及开采    吴应湘;

加快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工作步伐    郑军卫;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及其能源战略意义    杨木壮;黄永样;姚伯初;金庆焕;

海洋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雷兴林;何丽娟;

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估算    王淑红;颜文;宋海斌;

地震岩性处理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吴志强;

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    栾锡武;

关于南海ODP1144站位天然气水合物进一步探讨    耿建华;邵磊;吴松;吴能友;张光学;

水合物在海洋天然气运输中应用探讨    王彦瑞;曾树兵;严雪莲;高秀敏;

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理:物理模拟研究    赵群;郝守玲;

模拟实验研究推进天然气水合物探测    记者 滕艳 特约记者 曹雪晴

天然气水合物    王宪忠

与国家需求共呼吸 立科学前沿同攀登    

科技进步:我国海洋勘查的支撑    本报记者 窦克林 通讯员 陈惠玲

天然气水合物如何成为后续能源    樊栓狮

点燃“冰”火    本报通讯员 肖宝巨

青藏高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计划通过论证    李明明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利与弊    毛彬

点燃“冰”火    肖宝巨

点燃“冰”火    本报记者 肖宝巨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与能效分析    杨圣文

海洋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实验研究    孙建业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的钻井液研究    涂运中

多孔介质中水合物开采影响因素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阮徐可

南海沉积物的水合物声学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胡高伟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滑坡与环境风险评价    刘锋

气体水合物成核与生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白冬生

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属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及软件开发    吕琳

天然气水合物热管式孔底快速冷冻机构及蒸汽法试开采试验研究    贾瑞

天然气水合物钻控泥浆制冷系统及孔底冷冻机构传热数值模拟    赵江鹏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用聚合醇钻井液体系研究    刘天乐

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研究    徐坤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剪切强度及井壁稳定性研究    马庆涛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结构物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周丹

压应力对模拟胶结态水合物岩心纵波波速影响实验研究    王锐

甲烷及二氧化碳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研究    罗缘

天然气水合物与海底滑坡研究    杨晓云

多元复杂体系水合物生成的实验及热动力学模型研究    宋琦

水合物动三轴实验仪构造及功能分析    唐德龙

加速合成四氢呋喃水合物实验研究及水合物地层钻探扰动有限元分析    张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