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从我的经历看中国地热研究的发展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6:13:03
热度:

从我的经历看中国地热研究的发展【摘要】:正地热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年轻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地热研究已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笔者以亲身经历见证这一发展过程。10年前,即

【摘要】:正地热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年轻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地热研究已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笔者以亲身经历见证这一发展过程。10年前,即1997年,为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笔者曾在《地球物理学报》上发表过一篇纪念性文章“近年来我国地热学的研究与展望”[1]。最近,笔者又收到学会60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分类号】:P314
【正文快照】: 地热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年轻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地热研究已走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笔者以亲身经历见证这一发展过程。10年前,即1997年,为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笔者曾在《地球物理学报》上发表过一篇纪念性文章“近年来我国地热学的研究与展望”[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近年来我国地热学的研究与展望    汪集 

根据地温资料推断气候变化——当代理论地热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    汪集旸;

李四光教授倡导的中国地热研究    汪集旸;

地幔热柱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熊熊,滕吉文,许厚泽

近年来我国地热学的研究与展望    汪集 

地热学向何处去    汪集■

板块激发的地幔流动对于全球热流分布的作用    叶正仁,安镇文

含油气系统赋存的地温场及其作用    王社教,瞿辉,刘银河

近年来我国地热学的研究与展望    汪集旸;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上河段河门口坝址区地温异常特征及其工程效应研究    唐兴华

塘沽区北部古近系东营组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孟利山

云南东部地热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    程先锋

华北平原区地温梯度与基底构造形态的关系    熊亮萍,张菊明

剪切生热与花岗岩部分熔融——关于喜马拉雅地区逆冲断层与地壳热结构的分析    朱元清,石耀霖

漳州热田的对流热流和传导热流的研究    熊亮萍,汪集旸,庞忠和

我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与地壳厚度的变化    黄少鹏

长白山天池火山——一座具潜在喷发危险的近代火山    刘若新,李继泰,魏海泉,许东满,郑祥身

青藏高原构造热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石耀霖,朱元清,沈显杰

构造热演化的数值模拟方法    朱元清,石耀霖,陆锦花

青海柴达木盆地大地热流测量与统计热流计算    沈显杰,李国桦,汪缉安,邓孝,张文仁,杨淑贞

黑水─泉州地学断面东段深部温度与岩石层厚度    胡圣标,汪集暎模粢倩

用网络式盆地模拟结果预测柴达木盆地的油气远景    沈显杰,汪缉安,张菊明,杨淑贞,沈继英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职称评定)试行办法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6届年会 中国地震学会第13次学术大会(第1号通知)    

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纪要    

地球物理学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唐新功;胡文宝;严良俊;

致谢——为《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    本刊编辑部

《地球物理学进展》简介    

本刊召开首次编委座谈会    林邦佐

地球物理学“八五”期间资助方向雏议    朱志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1年学术会议概况    汪纬林;

非线性地球物理学方兴未艾    高正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年会会议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1届年会纪要    

永远的纪念    吴智诚;

附录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3届年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稿件要求    

前言    陈颙;

21世纪地球物理学的机遇与挑战    滕吉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长期隔绝后的首次交往    蒋宏耀;

固体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与轮廓设想    滕吉文;

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大会开幕词    石彦民;

削弱地球物理学势必影响国家安全    刘曙甲 刘志伟

削弱地球物理学势必影响国家安全    王轶亮

游刃天地间    吴建秀

地热开发“热”北京    林家能 屈金星

“上天”容易“入地”难    郭 丹

地球物理学不只是“榔头”    本报实习生 程礼安本报记者 任荃

何继善:三湘创新大使    本报记者 陈张书

拯救地球只剩七年时间    西悦

地球余生:75.9亿年?    丹尼斯·奥弗拜张红超 编译

地球物理,为重大工程无损勘查    曹南燕 徐燕

青藏高原近南北向裂谷的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    贺日政

基于星载D-INSAR技术的地表同震形变及震源特征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马超

基于网格的地球物理计算流系统研究    硕良勋

地球动力学若干问题的计算仿真研究    郑文衡

波动方程反问题的多尺度—信赖域反演方法    冯国峰

基于电场双旋度方程的三维可控源电磁法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    张继锋

江苏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研究    黄耘

磁异常多频段信息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孙中任

地震波速度的地质年代意义及其实际应用    郭桂红

川滇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结构面波层析成像    张智

长白山地表温度反演与地热分布特征研究    许军强

岩石声电参数测量方法与实验研究    周新鹏

最佳差分方法研究及应用    李江涛

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    李健

日本九州地区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李广

用地磁台站资料探测华北地区地幔电性结构    徐光晶

首都圈地壳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    王峻

青藏高原羌塘地块晚古生代古地磁研究    程鑫

地壳中两种典型动态过程的计算仿真研究    胡志奇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面波层析成像数据库    赵晓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