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氮热力学吸附性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43:53
热度:

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氮热力学吸附性质的影响研究【摘要】:通过对比未添加秸秆和添加秸秆情景下潮土和砂姜黑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实验,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氮热力学吸附性质的影响,为氮素在土壤垂

【摘要】:通过对比未添加秸秆和添加秸秆情景下潮土和砂姜黑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实验,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氨氮热力学吸附性质的影响,为氮素在土壤垂向迁移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吸附反应提供科学参考.研究表明:1砂姜黑土对氨氮的吸附能力要强于潮土,吸附能力主要与土壤的黏粒含量有关.2在实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未添加秸秆和添加秸秆的所有样品的吸附等温线均能用Henry吸附等温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同时,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未添加秸秆以及少量添加秸秆的样品.3添加秸秆的混合样品相对于土壤样品降低了对氨氮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未添加秸秆的土样对氨氮的吸附效率KH的平均值为41.88L·kg-1,饱和吸附量qm的平均值为823.85 mg·kg-1;少量添加秸秆的混合样对氨氮吸附效率KH的平均值为21.29L·kg-1,饱和吸附量qm平均值为732.06 mg·kg-1;大量添加秸秆的混合样对氨氮的吸附效率平均值为13.99L·kg-1.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秸秆还田 氨氮 吸附效率 吸附容量 潮土 砂姜黑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40)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4-003)
【分类号】:S141.4;O647.3
【正文快照】: Impact of straw-returning to characteristic of ammonianitrogen thermodynamic adsorption in soilsWang Chaowei 1,2,Zhu Yuanfu1,2,Li Rongfu1,2,Ruan Xiaohong1,2*,Liu Congqiang3*(1.Department of Water Science,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Nanjing U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宿州市維桥区秸秆还田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陈根山;李双双;谭珊珊;

小麦秸秆对尿素中养分的吸附研究    刘春晓;曹杨;王晓杰;王文博;卞新民;

我国几种主要土壤胶体的NH_4~+吸附特征    谢鹏,蒋剑敏,熊毅

由Freundlich方程探讨锌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吸附机制和迁移规律    林玉锁,薛家骅

污水处理用高发泡E/VAC悬浮填料的研制与应用    刘宇航;陆晓中;胡翔;赵明;孙晓民;

厌氧-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蒯圣龙;尹程;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代金;张穗;王玉军;温广月;

山东省主要土壤对不同形态氮素吸持能力的研究    于淑芳,徐长英,张军,吴文良

好氧颗粒污泥吸附孔雀绿研究    詹婧;孙庆业;石先阳;

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    石先阳;凌晨慧;鲍婷;谢继峰;周芬;盛雅琪;

荧光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对比试验    孙力

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总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汪海波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Fe(II)、Fe(III)    郭小慧,孙静月,赵中一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TNT废水的试验研究    陈林;涂春贤;张国珍;宋小山;

Multi N/C 2100S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    王琳;孙国鼐;

用白腐真菌-泥炭净化处理DDNP废水的研究    王惠娥;孙继林;颜事龙;张学才;

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

纳滤处理含镍、铜和锌废水的试验研究    薛莉娉;张显球;杜明霞;

采用MPE延缓MBR工艺中膜污染的研究    刘志阳;赵英;顾平;

纳滤膜在饮用水生产中的应用    胡锦英;张阳;王浩然;韩璐;易小祺;

MBR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陈桂娥;李啸寰;许振良;

不同处理能力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比较    黄龙;韩春元;田娟;刘杰;

三门峡城市供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评价    刘茹;索虎勤;李明;席凤霞;何化平;

钠型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张旭;赵玉华;常启雷;于海华;

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    程曦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王宏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离心式微流控法快速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研究    席永清

铁矿石催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研究    黄伟英

铵态氮在包气带介质中的吸附机制及转化去除研究    陈坚

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耿炤宇

三峡库区大宁河富营养化和水华研究    张佳磊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阳离子淀粉/壳聚糖交联共混絮凝剂(CATC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游力军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动物废弃物培养蕹菜、蝇蛆的研究    贝亦江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陈静颖

浊点萃取光度法测定铬及萃取剂回收方法研究    金洪洙

环境水中二甲胺和二乙胺分析方法的研究    马兴华

钢渣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魏惠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抗铅联合苯酚降解多功能菌的构建    彭冉

粉煤灰制备聚氯化铝工艺研究    常志达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淮北地区小麦秸秆还田的探讨    郭永英,吴媛媛,李轶群,陈若礼

高岭石层间尿素-水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田玉玺;黄世萍;汪文川;

尿素水溶液吸收SO_2的机理研究    范子茹;杨柳;乔慧萍;尚明丰;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霍竹,王璞,邵明安

锌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初步研究    林玉锁,薛家骅

水稻田面水氮素的动态特征、模式表征及排水流失研究    张志剑,董亮,朱荫湄

改性麦草秸秆对水中磷酸根吸附效果的研究    岳文文;王宇;高宝玉;徐秀明;许醒;

改性玉米秸秆对水溶液中硝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王宇;高宝玉;岳文文;岳钦艳;

麦草还田及耕作方式对稻田水氮、磷浓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普平,常志州,孙丽,薛新红

淮北砂姜黑土微量元素及其有效性的因子分析    沈思渊

砂姜黑土区小麦施用粉煤灰磁化复合肥增产效应研究    郭中义

砂姜黑土区施用氮磷钾肥对优质小麦产量的影响    孙克刚,吴政卿,雷振生,马现伟,孟祥锋

芝麻施用粉煤灰磁化肥改良砂姜黑土与增产效应的研究    郭中义,靳书喜

施用化肥对砂姜黑土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姜涛;陈欢;杜世州;赵竹;曹承富;

淮北砂姜黑土区不同种养结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张祥明,孙义祥

山东省砂姜黑土地农业持续发展初析    施洪云,刘守琴,李涛

淮北砂姜黑土旱作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构思与措施    顾国安,詹其厚

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对冬小麦田生态因子的影响    丁军,马新明

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对冬小麦田生态因子的影响    丁军,马新明,李新平,黄进勇,李琳

砂姜黑土小麦锌氮配施效应的研究    李录久;李文高;殷雄;陈勇;何义斌;李国;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及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曹承富;杜世;赵竹;

秸秆堆肥对砂姜黑土小麦产量、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及培肥效果研究    何传龙;曹承富;郭志彬;张耀兰;赵竹;张文凯;胡春华;

氮钾配施对冬甘蓝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影响    李录久;张祥明;郭熙盛;张琳;

淮北砂姜黑土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研究    陈欢;李玮;张存岭;乔玉强;杜世州;赵竹;曹承富;

小麦是如何连续三年大幅增产的    本报记者 李亚玲

30年“传经”到地头    本报记者 汪永安

小麦抵抗自然灾害技术主攻方向    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土壤紧实胁迫对玉米根土系统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群

砂姜黑土的物理障碍因子及其改良    宗玉统

砂姜黑土耕地土壤性状特点与农业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詹其厚

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丁军

长期定位施肥砂姜黑土土壤肥力演变规律    王道中

砂姜黑土区不同麦秸还田方式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沈明林

外源稀土在安徽省主要农业土壤中形态分布的研究    高峰

稀土元素镧、钕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及作物效应    包晶晶

采煤塌陷坡地砂姜黑土中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于佳禾

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冬小麦干物质生产、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李刘霞

河南省砂姜黑土与潮土系统分类研究    王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