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与地热资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5:09:42
热度:

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与地热资源【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温泉及热流高值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热流高值区和温泉分布区与新生代火山活动、裂谷运动和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温泉及热流高值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热流高值区和温泉分布区与新生代火山活动、裂谷运动和断裂活动的内在联系,特别强调了活动断裂对温泉和地热高异常区形成的控制作用。提出新生代火山活动区、裂谷盆地、断裂强烈活动区和大地震发生区,以及活化的古板块缝合带等地区,是最有利的地热资源勘探靶区。 【作者单位】: 长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火山活动 断裂活动 地热资源 中国东北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9471013)
【分类号】:P317;P314
【正文快照】: 中国东北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东部边缘,新生代以来,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由此而引起的弧后伸展运动影响,形成了以松辽断陷盆地为主体、盆岭相间的北东向大陆裂谷系[lj。伴随着新生代大陆裂谷运动,区内发生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了近700座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火山和约SO000kmZ的玄武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松辽盆地地热场    吴乾蕃

吉林伊通新生代玄武岩中上地幔包体的研究    武殿英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幕    刘嘉麒

吉林舒兰断裂带的基本特征    刘祥

黑龙江科洛晚新生代火山岩K-Ar定年和地球化学    穆治国,刘驰,黄宝玲,侯贵廷,郑庆道,崔建伟,刘世炜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新生代火山岩K-Ar地质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杨默函;侯贵廷;史謌;

大椅子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研究    刘祥,王锡魁

吉东碱性玄武岩K_2O含量与岩浆来源深度、岩石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王锡魁,赵莉,隋维国,徐梦新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吴福元,孙德有

中国—朝鲜长白山区新生代火山事件的划分及对比    靳克,彭玉鲸,王彦生,许文良

辽西中生代晚期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来自玄武岩和地幔捕虏体的证据    王冬艳,许文良,冯宏,林景仟,郑常青

内蒙古阿巴嘎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基本特征及成因    张臣,韩宝福,童英,李德春

中朝边境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系对比    曹林,金伯禄,朱东

造山带中富集型上地幔的成因——以萨尔托海蛇绿岩块为例    郝梓国;王希斌;鲍佩声;

我国金伯利岩中的深源岩石包体    董振信;丛安东;韩柱国;

长白山天池火山全新世大喷发浮岩斑晶中熔融包裹体含水量的红外光谱研究    李霓;Nicole Métrich;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岩浆活动与深部过程    牛漫兰

辽河滩海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孙洪斌

合肥盆地对郯庐断裂带活动的沉积响应    刘国生

东北地区晚全新世泥炭沉积的植硅体气候指示意义研究    张新荣

广东沿海地区及海南岛中新生代基性岩脉地球化学与岩石圈演化    曹建劲

长白山区图们江流域新生代火山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王团华

长白山天池火山全新世爆炸喷发的岩浆脱气作用研究    李霓

末次冰消期以来二龙湾玛珥湖高分辨率气候记录    游海涛

东北伊通—大屯和双辽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圈演化和太平洋再循环洋壳与玄武岩的成因联系    张辉煌

鲁西中生代高镁闪长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演化的制约    杨承海

华北、华南地区岩石圈地幔特征    陈永栓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岩浆房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彭年

长白山天池地区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危险度研究    王慧

海拉尔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史研究    崔军平

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岩浆混合作用动力过程研究    韦玉凤

吉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裴福萍

新疆和田西北部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徐向珍

吉林龙岗地区第四纪火山喷发序列及灾害预警研究    赵波

吉林龙岗金龙顶子火山喷发物理过程及其灾害性研究    张焘

托云盆地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及其构造意义初探    梁涛

辽宁宽甸黄椅山碱性玄武岩岩浆起源问题的讨论    路凤香,邓晋福,鄂莫岚

吉林汪清超镁铁岩包体的岩石学特征及辉石岩成因问题的讨论    鄂莫岚,路凤香,邓晋福

松辽盆地大地热流    吴乾蕃,谢毅真

云南地区地热基本特征    吴乾蕃,祖金华,谢毅真,王都

郯庐断裂带中段新生代火山岩的K-Ar年龄值和分期    金隆裕;

大兴安岭中南部第四纪火山及其喷出物    宁奇生;王莹;

华北断块新生代玄武岩的研究    从柏林;张雯华;叶大年;

华北地热场研究    吴乾蕃,谢毅真,祖金华,王都

江汉平原活动构造带对地震的控制作用    陶家元;

渤海的地质演化与断裂活动    李延成

嵩县公峪金矿区成矿后断裂活动及深部找矿    韩长寿

断裂及岩浆活动对幔源CO_2气成藏的作用——以济阳坳陷为例    林松辉

白云凹陷断裂作为天然气运移通道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侯读杰;庞雄;肖建新;汪建蓉;舒誉;施和生;

东濮凹陷古近纪断裂活动的幕式特征及控盆作用    孙宝玲;

东海陆架盆地北部新构造运动特征    侯方辉;张志珣;张训华;李三忠;温珍河;李日辉;郭兴伟;李达;

羌塘盆地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对沉积序列的控制作用    张锦伟;魏春光;

试论赣南钨矿矿田构造断裂活动的多期性    章崇真;

河套盆地断裂活动的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赵孟为

潜在火山活动区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研究    赵谊;刘斌;马宝君;崔东源;宋守业;吕绍志;

山东断裂活动的时、空转换及其非均匀性    王华林;耿杰;

琼东南盆地主要断裂活动和构造沉降史研究    李亚敏;施小斌;徐辉龙;何家雄;

福建省现代地壳垂直运动与断裂活动    郭逢英;刘与锟;陈兆煌;黄立人;马青;

青藏高原东缘断裂活动的应变分配    宋方敏;李如成;

断裂活动对葡西油田葡萄花油藏的影响    刘国志;张志宏;陈国勋;

塔里木西部地区古生代断裂活动的方式和机制    李曰俊;吴根耀;孟庆龙;师骏;冯晓军;郑民;

2009年黑龙江安达4.5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    石伟;张立忱;张永刚;张天雷;刘长生;

青海东昆仑断裂活动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制约    袁万明;保增宽;董金泉;

成都断陷区断裂活动基本特征及其潜在地震能力判定    唐荣昌;黄祖智;钱洪;龚宇;文德华;马声浩;周荣军;

珠江三角洲由断裂带形成?    胡红拴刘正旭 刘如春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碎屑岩是良好储层    本报记者 滕艳

固体地球灾害遥感监测基础研究的进展    吴立新

油气成藏期的分析与确定    周宏

江苏两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有了谱    王旭雁 蒋波

地震频发,断裂带成了导水通道    陈安林

北京七大断裂带公布:建房小心    本报记者 李鹏 江欣

新疆发现我国最大泥火山群    高峰

对震区汛期地灾防治的思考    王雁林 王文昭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侦察北京断裂带    本报记者 陈永杰 王夕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控油作用研究    冯建伟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    唐方头

燕山东段~下辽河盆地中新生代盆岭构造及应力场演化    马寅生

清江流域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研究    胡道功

赣南黄沙脉状钨矿床容矿断裂构造系统成因探讨    陈祥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特征及对油气聚集作用的研究    杜社宽

长江三峡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    王瑞江

高青断裂带多藏共存机制研究    徐亮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主要断裂现今运动特征与数值模拟研究    宋键

前陆冲断带断裂流体流动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范昌育

青岛市第四纪地层与新构造活动的研究    续晓璟

东营凹陷中浅层断裂运聚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李涛

东营—惠民凹陷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曹美灵

渤南洼陷断裂活动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罗文生

柴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封闭性评价    于丹

板桥—北大港构造带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王秀玲

辽河坳陷滩海西部地区油气输导格架研究    郭华强

东濮凹陷断裂输导体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李萍

黄骅坳陷中、北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张福利

塔里木盆地主干断裂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研究    计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