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及生物质炭对砖红壤酸度及交换性能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38:35
热度:

秸秆及生物质炭对砖红壤酸度及交换性能的影响【摘要】:为合理运用秸秆材料改良热带地区砖红壤,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海南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的酸度和交换性

【摘要】:为合理运用秸秆材料改良热带地区砖红壤,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及其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海南花岗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的酸度和交换性能的影响。试验设单施生物质炭(B)、生物质炭和秸秆混合施用(BCS)、单施秸秆(CS)及对照(CK)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和秸秆显著提高土壤p H、CEC、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秸秆和生物质炭可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尤其是交换性酸中交换性铝含量更是显著降低,表明生物碳和秸秆施用能够有效降低砖红壤酸度,提高交换性能。不同处理改良效果的大小顺序为CSBCSB。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生物质炭 玉米秸秆 土壤pH 交换性酸 CEC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63)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46)资助
【分类号】:S156.6
【正文快照】: 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材料,如作物秸秆、木屑等,在完全或部分缺氧及相对较低温度(≤700℃)下,经热解炭化形成的一种含碳极其丰富、性质稳定的产物[1]。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对土壤改良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明显降低土壤潜性酸[2],提高土壤p H[3–4]。此外,生物质炭还可显著提高土壤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的研究现状    韩永俊,尹大庆,赵艳忠

热带地区农场尺度土壤质量现状的系统评价    张华,张甘霖,漆智平,赵玉国

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基于核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童新安;王云鹏;

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养分研究    李建辉;李晓秀;张汪寿;

BIO-NORM与EO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张广星;于东升;张忠启;王兴祥;史学正;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李建华;程家昌;

秸秆还田及腐熟剂对水稻冷浸田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顾文杰;解开治;徐培智;张发宝;唐拴虎;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晚稻产量的影响    张中德;贺荣华;

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山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毛波;董希斌;唐国华;

秸秆高固体厌氧消化预处理实验研究    蒋建国;赵振振;杜雪娟;隋继超;吴时要;

添加污泥饼补充氮源的农作物秸秆高固体厌氧消化启动研究    蒋建国;娄志颖;赵振振;吴时要;隋继超;

试论新疆绿洲灌溉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陈永成;梅卫江;胡斌;

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对北方传统农耕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垂直分布影响    张心昱;陈利顶;李琪;齐鑫;杨爽;马岩;吕一河;

湖南会同退耕还林生态环境效益研究    尹刚强

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物流能流分析及功能评价    高雪松

土壤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秦建成

武陵山区小流域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生态学特性研究    漆良华

不同耕作措施下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罗珠珠

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的演变与评价及预警系统的研究    范燕敏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研究    宋娟丽

吉林省土壤质量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李淑杰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土壤质量评价及侵蚀特征研究    伏耀龙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凹凸棒石基碳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王晓三

湖南会同退耕还林不同造林模式碳吸存及分布    张国斌

湘西不同植被对土壤肥力质量的效应研究    翟辉

喀斯特方山台地耕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    唐雪平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CO_2和N_2O的排放研究    张军科

大兴安岭高寒区重度火烧对森林土壤生境质量的影响    郭爱雪

大兴安岭北部实验林火影响下土壤碳、氮、水的时空变化    王海淇

不同牲畜粪便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    李文静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

红壤丘陵小区域水平上不同时段土壤质量变化的评价和分析    王效举,龚子同

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及装备    毛罕平,李萍萍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杜辉,李汝莘,樊桂菊,李爱芝,牟宗桂,卢桂香

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

GIS支持下乡镇域土壤肥力评价与分析    蔡崇法,丁树文,史志华,王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