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青海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9:58
热度:

青海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研究【摘要】:青海省贵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内地热显示明显且类型多样,蕴藏着较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本文以扎仓温泉和三河平原地热田为研

【摘要】:青海省贵德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内地热显示明显且类型多样,蕴藏着较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本文以扎仓温泉和三河平原地热田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地热地质条件、地下热水分布及赋存规律、热储特征、地温场特征及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总结了区内地热资源形成条件及其地质成因模式。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研究区内温泉出露及地下热水活动受地质构造及断裂控制作用明显。扎仓温泉和三河平原地热田分别属于带状热储和层控热储,扎仓温泉热储层位于断层破碎带,三河平原地热田热储层位于中新生代沉积层,分为新近系热储和古近系热储。计算扎仓地热区和三河平原地热区大地热流平均值分别73.492m W/m2和88m W/m2,显示区内具有较高的地热背景。(2)水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扎仓温泉水水化学表现为高Na+、SO42-、Cl-,而Mg2+、HCO3-值偏低,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三河平原地下热水水化学表现为高Na+、SO42-、Cl-、HCO3-值,低Mg2+,呈现出较复杂的水化学类型,有SO4·Cl-Na、Cl·SO4-Na、SO4-Na、SO4·HCO3-Na、HCO3·SO4-Na、HCO3·SO4·Cl-Na、Cl·HCO3·SO4-Na、SO4·Cl·HCO3-Na型水,显示有地下冷水的混入;温泉水中F、Li、锶、偏硅酸及偏硼酸等微量组分含量较三河平原地下热水高很多;Na-K-Mg平衡图解判断出扎仓温泉水水岩作用均未达到完全平衡,而三河平原区地下热水水岩作用绝大部分未达到完全平衡;Si O2温标计算扎仓温泉水热储温度为147.75℃,估算循环深度为2017.86m。(3)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扎仓温泉水和三河平原地下热水均为大气降水成因类型,其中温泉水发生轻微的18O漂移,表明其水岩作用更强烈;扎仓温泉水主要是接受来自西南部3463.9m以上高山及其周边山区的大气降水入渗;三河平原地下热水补给范围为区内南部、西部、北部3605m以上高山区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地下热水中碳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碳、硫元素主要来源于沉积层的淋滤作用,随冷水的混入不断增加大气成因来源。(4)结合区内深部物探成果、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及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成果,概括了区内不同类型地热系统的地质成因模式,为后期区内地热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贵德盆地 地热资源 赋存规律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1 绪论12-18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2-13
  • 1.1.1 选题来源12
  • 1.1.2 选题依据12
  • 1.1.3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现状13-15
  • 1.2.1 地热系统成因研究13
  • 1.2.2 地热研究中常用的方法13-14
  • 1.2.3 贵德盆地地热资源勘查研究情况14-15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5-17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1.3.2 技术路线16-17
  • 1.4 本文完成的实物工作量17-18
  • 2 贵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18-30
  • 2.1 自然地理条件18-20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18-19
  • 2.1.2 地形地貌19
  • 2.1.3 气象水文19-20
  • 2.2 区域地质条件20-24
  • 2.2.1 地层20-22
  • 2.2.2 岩浆岩22
  • 2.2.3 地质构造22-24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24-26
  • 2.3.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24-26
  • 2.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26
  • 2.4 地球物理特征26-29
  • 2.4.1 重力特征26-28
  • 2.4.2 大地电磁测深(MT)分析28-29
  • 2.5 本章小结29-30
  • 3 地下热水赋存规律30-44
  • 3.1 地热显示及揭示30-31
  • 3.2 地下热水的赋存与分布特征31-32
  • 3.3 热储特征32-39
  • 3.3.1 扎仓温泉带状热储特征33-34
  • 3.3.2 三河平原地热田层状热储特征34-39
  • 3.4 地温场特征39-43
  • 3.4.1 扎仓温泉地温场特征39-40
  • 3.4.2 三河平原地热田地温场特征40-43
  • 3.5 本章小结43-44
  • 4 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44-58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44-45
  • 4.2 研究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45-49
  • 4.2.1 研究区地下热水化学组分特征46-48
  • 4.2.2 研究区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48-49
  • 4.3 水-岩作用过程49-51
  • 4.3.1 水岩相互作用程度49-50
  • 4.3.2 热储基底温度及热水循环深度的估算50-51
  • 4.4 研究区地下热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51-54
  • 4.4.1 氢氧同位素分布特征52-53
  • 4.4.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53-54
  • 4.5 研究区地下热水碳硫同位素特征54-55
  • 4.6 本章小结55-58
  • 5 研究区地热系统形成条件及地质成因模式58-64
  • 5.1 研究区地热系统成因类型58
  • 5.2 扎仓温泉形成条件及地质成因模式58-60
  • 5.2.1 扎仓温泉形成条件分析58-59
  • 5.2.2 扎仓温泉地质成因模式59-60
  • 5.3 三河平原地热田形成条件及地质成因模式60-63
  • 5.3.1 三河平原地热田形成条件分析60-62
  • 5.3.2 三河平原地热田地质成因模式62-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6 结论与不足64-66
  • 6.1 结论64-65
  • 6.2 不足65-66
  • 致谢66-68
  • 参考文献68-7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青海省地热资源概况及勘查开发利用部署初步研究    赵振;罗银飞;孟梦;杨绍康;

新疆温泉县地热特征及成因模式分析    顾新鲁;曾永刚;

青海省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陈惠娟;赵振;罗银飞;赵爱军;冯林传;

贵德盆地深部地热资源地球物理评价    龙作元;薛国强;周楠楠;吴有信;朱巍;赵杰;

青海贵德县扎仓温泉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方斌;周训;梁四海;

陕西关中盆地中部地下热水H、O同位素交换及其影响因素    马致远;王心刚;苏艳;余娟;

青海省贵德县(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郭万成;时兴梅;

西北地区大气降水δ~(18)O的特征及水汽来源    柳鉴容;宋献方;袁国富;孙晓敏;刘鑫;陈锋;王志民;王仕琴;

西宁药水滩地热田水化学特征及热水起源初探    李惠娣;张森琦;白嘉启;周金元;石维栋;赵越;

京北地区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吕金波;车用太;王继明;刘振锋;刘成龙;郑桂森;

西藏尼木—那曲地热带典型高温地热系统形成机理研究    刘昭

广东沿海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袁建飞

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张保建

四川茂县吉鱼温泉成因模式及开发远景分析    柯斌

重庆温泉分布与成因研究    曾敏

云南东部地热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    程先锋

基于D、~(18)O同位素和HYSPLIT4气团轨迹模型的黑河上游降水水汽来源研究    童佳荣;周明亮;孙自永;常启昕;李洁月;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降水中δ~(18)O的温度与降水量效应    郑新军;戴岳;周海;吴玉;李彦;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水体间转化特征——以韭园沟流域为例    王贺;李占斌;马波;肖俊波;张乐涛;

西安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筱;张福平;雷声剑;燕玉超;

从青海共和—贵德盆地地热勘查成果探讨干热岩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赵贵福;尉亮;李百祥;王志林;

青海省贵德盆地大地热流研究    郎旭娟;刘峰;刘志明;蔺文静;邢林啸;王贵玲;

典型岩溶温泉群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雷琨;何守阳;安艳玲;

汤峪热田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补给源分析    张鹏;端木辉;徐勇;温亦品;

新疆地热资源形成的浅部水文地质条件浅析    史杰;

乌鲁木齐降水中δ~(18)O的温度和降水强度效应的季节转换    郑新军;李彦;徐利岗;

贵德盆地热结构及地热成因机制    郎旭娟

长白山玄武岩区地热水资源成因机制研究    闫佰忠

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    孙红丽

云南腾冲热海地热田特征及成因研究    郭婷婷

青海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研究    李乐乐

潘集矿区深部地温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评价    任自强

大柳行金矿井下地热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逄桦鹏

云南省瑞丽地热田基本特征研究及成因分析    晁江琴

四川茂县吉鱼温泉成因模式及开发远景分析    柯斌

历史时期西南地区温泉的分布、开发利用与温泉文化    贾玲

川东褶皱带中、下三叠统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李生红

重庆温泉分布与成因研究    曾敏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马振华

云南省下关温泉和安宁温泉的特征及成因研究    苗慧帅

青海省活动断裂带分布发育特征研究    周保;彭建兵;张骏;

新疆温泉阿克沙克组层序及沉积环境分析    胡志军;方庆新;李燕;鲁志品;徐胜利;胡敬涛;

青海省贵德县(盆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郭万成;时兴梅;

应用地热温标估算地下热储温度    王莹;周训;于湲;柳春晖;周海燕;

我国南部夏季季风降水水汽来源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柳鉴容;宋献方;袁国富;孙晓敏;刘鑫;侯士彬;

乌鲁木齐水磨沟地热资源类型及勘查方法    祖浙江;

基于CERN的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络    宋献方;柳鉴容;孙晓敏;袁国富;刘鑫;王仕琴;侯士彬;

西北地区45a来降水异常的时空变化及其标度特征    苏布达;王国杰;姜彤;

河北秦皇岛市温泉堡温泉的形成与开发利用建议    李娟;周训;方斌;杨燕雄;

气候平均状况下亚洲夏季风的季节内演变过程    吕俊梅;陶诗言;张庆云;琚建华;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    赵慧

沧州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与稳定同位素    徐彦泽

山东省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    宋明春

腾冲火山区现代幔源氦释放特征及深部岩浆活动研究    赵慈平

碳酸盐岩热储隐伏型中低温热水的成因与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马瑞

中国西南地区深部脱气(地质)作用与碳循环研究    沈立成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西藏当雄—羊八井盆地及邻区第四纪地质演化与活动断裂研究    吴中海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过程中的现代热水活动    李振清

河南鲁山县五大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王茜

重庆温泉分布与成因研究    曾敏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浅层探测问题的理论研究    邓琰

青海省共和盆地恰卜恰地热区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与资源评价    王瑞娟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马振华

云南省下关温泉和安宁温泉的特征及成因研究    苗慧帅

重庆市洪灾及防灾减灾系统研究    刘燕

重庆市水资源与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    孙丽萍

云南东部地热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    程先锋

活断层上覆土壤盖层中氡气运移正演问题研究    王晓丽

开发地热资源发展地热产业    郭新华,张新民

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李安宁,吕金波

江苏洪泽境内发现地热资源    

欧洲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姜玉成

毫州发现丰富的地热资源    

河南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卢予北 ,邢向渠 ,袁海英 ,吴烨

惠民凹陷发现丰富地热资源    

山东发现丰富的地热资源    本刊编辑部

对林甸地区地热资源的初步认识    刘妍

江苏地热资源前景展望    赵剑畏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祝尔娟;

21世纪中国地热研究向何处去    汪集暘;

天津市地热资源管理概况    韩金树;王幼军;王坤;韩砚奎;王光辉;李波;

关于咸阳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探索    贠培琪;

浅谈福建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方燕娜;

论河南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郭友琴;

从我的经历看中国地热研究的发展    汪集旸;

湖北省地热资源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程伯禹;

关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的说明    张振国;

云南地热资源展望    汪缉安;徐青;张文仁;

北京地热行业走向自律    段金平

地热,以空调的名义进入住宅    记者 陈永耀

北京西部发现地热资源    记者 王虹航

加大力度开发地热资源    本报记者 金小平

莱芜将开发地热资源    王玉峰 伊茂强

专家呼吁分梯级利用地热资源    丁品 王建

我国地热资源调查亟须加大力度    记者 李伟锋

湖北启动低焓地热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记者 赵应繁

河北:地热资源实行保护性限额开采    许光辉

我省地热资源蕴藏丰富    记者 陈岩通讯员 胡志喜 赵应繁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松潘甘孜地区地热资源的地球物理勘探研究    武斌

松辽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地热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杜蒙地区为例    施龙

辽宁东部地区地热特征及岩石放射性生热对地热资源潜力的影响    李文庆

衡水市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苏永强

天津市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田信民

物化探综合解译在南昌东岗桥地热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戴勇

大柳行金矿井下地热资源利用技术研究    逄桦鹏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地区地热资源评价与预测分析研究    马辉辉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地热资源研究与评价    吕易

辽宁省绥中地区地热资源地球物理勘探应用研究    卢文华

山东省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分区评价    李宜程

青海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研究    李乐乐

哈尔滨地区地热资源潜力综合研究    黄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