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威海地区构造型地热田成因机制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8:19
热度:

威海地区构造型地热田成因机制研究【摘要】:地热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地热资源来源于地球深处的熔融岩浆、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或构造活动产生的摩擦热。近年来,由于石油、煤炭等能源的日益

【摘要】:地热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地热资源来源于地球深处的熔融岩浆、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或构造活动产生的摩擦热。近年来,由于石油、煤炭等能源的日益减少及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蕴藏丰富、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热资源。 威海市地区有地热田9处,多为以低温为主的中低温地热田,地热资源丰富,但由于该处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理论依据,存在无序滥采和浪费的现象,造成该地区处于超采状态并有引起地质危害的前兆。本文在威海地区地热勘查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运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物理和化学等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威海地区地热田的地质结构、地热田的基本特征进行讨论,系统的研究地热田热储特征,地热田流体的水化学特征、补给来源等,分析地热田的形成条件和原因,建立威海地区构造型地热田的形成机制概念模型,为威海地区的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威海地区地热田主要分布在胶南—威海造山带的威海隆起区内,分布受断裂构造控制,一般形成于两条以上断裂的交汇部位,区域性NE或NNE向主断裂及其分支断裂与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是形成浅部地热异常的重要区域。该区域内地热田为低温为主的中低温地热田,地热田热储为构造裂隙型热储,根据地热田地热流体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威海地区地热田可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矿化度低≤1g/L的地热田,主要是洪水岚汤、七里汤、呼雷汤、兴村汤;另一类是矿化度高>1g/L的地热田,主要为宝泉汤、温泉汤、大英汤、北汤、小汤。地热田热储基岩和含水的砂砾石层有利于热流传导和储存,潜水位以上的干砂及风化壳粘质砂土等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地热田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或者是大气降水与海水的混合补给,利用化学温标估算热储温度一般在70~120℃,由此推算热水循环深度约2000~4000m。本文在对威海地区地热田地质构造和地热田特征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形成了为海地区构造型地热田成因机制的概念模型。 最后,在了解威海地区地热田成因的及初上,通过从计算机模拟和人工回灌实验等理论与实践方面进一步对威海地区地热田进行勘查和研究,更好的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环节地热资源利用待来的环境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为威海地区的发展带来积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威海地区 地热资源 构造型地热田 成因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P314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地热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19
  • 1.2.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历史11-13
  • 1.2.2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研究13-16
  • 1.2.3 国外研究现状16-19
  • 1.3 威海地热勘探历史及发展方向19-21
  • 1.3.1 威海地区地热田勘查研究工作历史19-20
  • 1.3.2 威海地区地热田研究认识及发展20-21
  • 1.4 研究内容21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1-24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24-32
  • 2.1 自然地理概况24-26
  • 2.1.1 地理位置24
  • 2.1.2 研究区范围24-25
  • 2.1.3 气象水文条件25
  • 2.1.4 地形地貌25-26
  • 2.2 区域地质概况26-29
  • 2.2.1 区域地层26-27
  • 2.2.2 岩浆岩27
  • 2.2.3 区域地质构造27-29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29-32
  • 2.3.1 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29-30
  • 2.3.2 基岩裂隙含水岩组30-32
  • 第三章 威海地区地热田地质特征分析32-40
  • 3.1 威海地区地热田分布情况32-33
  • 3.2 地热情况与构造背景33-35
  • 3.2.1 构造背景介绍33-34
  • 3.2.2 区域地质构造34-35
  • 3.2.3 岩石条件35
  • 3.3 地热田形成要素与构造的关系35-39
  • 3.3.1 热源分析35-36
  • 3.3.2 水源分析36-38
  • 3.3.3 地下热水运移分析38-39
  • 3.4 小结39-40
  • 第四章 威海地区地热田特征分析40-52
  • 4.1 热储特征分析40-42
  • 4.1.1 热储类型分析40
  • 4.1.2 热储温度分析40-42
  • 4.2 地球物理特征分析42-44
  • 4.2.1 地温场特征42-44
  • 4.2.2 地电场特征44
  • 4.3 流体化学特征分析44-50
  • 4.3.1 地热流体组分分析44-47
  • 4.3.2 离子比例系数变化分析47-50
  • 4.4 小结50-52
  • 第五章 典型地热田成因分析及成因机制模型的建立52-62
  • 5.1 典型地热田成因分析52-59
  • 5.1.1 宝泉汤地热田成因机制分析52-56
  • 5.1.2 洪水岚汤地热田成因机制分析56-59
  • 5.2 威海地热田成因机制及概念模型建立59-6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6.1 结论62-63
  • 6.2 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2
  • 附录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渭河北岸断裂对咸阳地热田的影响    李晓华;南小康;苏英;

中低温热储及其井中热场    傅耀军

山东半岛温泉的地热属性及其特征    栾光忠,刘红军,刘冬雁,王文正

基于抽水试验的地热储层水文地质特性研究    张高锋;穆建军;李晓辉;刘涛;马艳;陆波;

小三江地热田地温场特征及成因分析    谭家华;

山东济南北部地热田富水规律分析    李常锁;赵玉祥;王少娟;张海林;

京北地区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吕金波;车用太;王继明;刘振锋;刘成龙;郑桂森;

环境同位素方法在平凉市岩溶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马致远

鄂尔多斯周缘地质构造对地热资源形成的控制作用    王贵玲,刘志明,蔺文静

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地热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尚英男;

安徽沿淮地区潮土理化性质及低养分机理研究    宋晓梅;桂和荣;陈兆炎;

阜阳市地面沉降研究和防治的若干问题    郭荣;陈伟;李琴;

两淮煤田山西组顶部高岭石泥岩特征及其成因    胡宝林

铜离子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研究    李铎;周亚红;方晓峰;

河南孟津寺河南中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的易溶盐测定及其古水文意义    曹雯;夏正楷;

北京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热泵应用适宜区划分    张霓;刘立才;郑凡东;

长期排污河道清淤对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刘立才;王建壹;张霓;郭敏丽;

西北干旱区深层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水化学-同位素研究——以宁南“南北古脊梁”岩溶水系统为例    李向全,张莉,于开宁

应用水化学动力学法计算磐石地下水系统渗透系数    王楠,曹剑峰,姜纪沂,平建华,沈媛媛,钦丽娟

地层新能源利用的系统化设计    何满潮;王建;李启民;乾增珍;

洛阳盆地地热资源形成条件分析研究    王现国;杨现国;杜春彦;

我国地热资源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许军强;白朝军;王跃峰;

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骆超;马伟斌;龚宇烈;

中美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比    任永飞;潘翠;王海波;黄少鹏;

抚州市温泉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王玉多;张文;李文娟;

中低温地热发电系统的应用    曲勇;骆超;龚宇烈;

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风景区地热资源与开发远景评价    黄江华;王少龙;敬海霞;王文龙;

线性等温吸附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在地下饱水带中迁移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分析    姜利国;梁冰;

高温岩体地热开采中出力与寿命的数值模拟研究    冯增朝;赵阳升;

水源热泵在天津浅层地热能开发中的应用及分析    刘洋;林黎;赵苏民;程万庆;

盆地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    蒋小伟

河流渗滤系统中BTEX污染去除机理研究    马燕

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张保建

铵态氮在包气带介质中的吸附机制及转化去除研究    陈坚

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    李国富

重庆市地下河发育、分布的控制机制及水文地球化学区域特征研究    蒲俊兵

干旱区土质文物劣化机理及材料耐久性研究    严耿升

夹河矿HEMS深井降温系统热能交换分析    齐平

鄂尔多斯盆地南区保安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机理    徐中华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    赵慧

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    黄丹

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的立法保障研究    杨艳艳

东川因民铜矿区矿坑水水化学特征及资源化利用    杜玉龙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马振华

昆明盆地北部泉水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吴俊

怒江跃进桥地区温泉成因机制分析与跃进桥温泉恢复替代方案研究    禚传源

石家庄炼油厂升级改造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王芳

太行山山前平原氟元素赋存状态及生态效应研究    杜俊

广州从化新温泉地热资源勘查分析与新地热井开发设计    许庭武

钙华沉积的水化学控制因素分析及天津王四井钙华形成的模拟研究    郭小娟

济阳坳陷二氧化碳气田的成因机制研究    侯贵廷,钱祥麟,宋新民,范亮星,徐寿根

应用大地电磁测深勘查北京平谷盆地隐伏含水岩溶系统的结构    肖骑彬,蔡新平,徐兴旺,梁光河,张宝林,王杰

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活动断层效果和方法最佳组合分析    李征西,曾昭发,李恩泽,易兵,王者江,薛建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势态与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程中的使命    滕吉文;

氘过量参数及其水文地质学意义——以四川九寨沟和冶勒水文地质研究为例    尹观,倪师军,张其春

储层温度对阿尔奇公式参数的影响    邓少贵,边瑞雪,范宜仁,刘兵开,张立鹏

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李安宁,吕金波

山东省聊城市东部地热田地热资源特征    王奎峰;

地热流体溶解二氧化碳总量观测方法    上官志冠,高松升,刘桂芬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流体活动的证据    鲁雪松;鲁红利;蒋有录;常振恒;

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    万利勤

意大利地热田勘探和开发现状及其新进展    李大心

某地热田的温度场特征    陈可聪;

我国第一个高温地热田的地热资源评价    沈显杰

意大利托斯卡纳地热田矿物中的流体包体    H.Belkin ,杜金龄

泰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方丽萍

北京地热    任湘,路祥柱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简介    杨期隆;辛奎德;

南宁市地热田成因分析    吴少斌,孔繁业

神堂沟地热田形成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侯玉新,慕秀琴

试论小汤山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和地热系统模型    杨期隆,张道富

河南省鲁山县下汤地热田地热资源评价    吕志涛;

构造物理化学勘探闽东连江贵安、凤城盆地热田    游永雄;

鞍山汤岗子地热田控热构造分析    燕振芝;李士江;初贵刚;

综合物探在天津地热田中的应用    陆振元;

天津地热田地质模型初探    邓永高;

地热田的预测    郑克棪;

太原市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前景    周兴平;樊国强;王贵喜;闫晓虹;

南田地热田物探工作的地质效果    杨兴沐;

对天津市诸热田热对流的探讨    王福江;

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地热勘查评价    李继昌;

东营发现三大地热田    李韶辉

地热勘探开发技术方法解析    本报记者 张金萍 段金平

咸宁地下深部蕴藏中型地热田    记者 赵应繁

开封地热田可采资源量17亿立方米    记者 周强 特约记者 严珊珊

青海:一批重要矿产基地逐步形成    王莉

开封地热田可采资源量17亿立方米    周强严珊珊

我市地热资源是大型整装热矿型地热田    张劲光

太原地热开发潜力巨大    周兴平

咸阳:探明整装热矿水型地热田    刘晓辰

豫北发现大型地热田    记者 龚砚庆 于亚男

内蒙古赤峰市热水镇地热田热资源评价    石卓

地热田电磁法勘查与应用技术研究    刘瑞德

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张保建

关中盆地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研究    赵慧

分布式地热系统双循环发电效率分析与梯级供热试验研究    崔俊奎

水作用下地裂缝成因机制及数值模拟    蒋臻蔚

关中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    杨建军

沉积盆地异常压力体系及其预监测    王志战

藏北羌塘新生代高Mg~#钾质火山岩的成因研究    董春艳

藏东松宗—然乌地区MVT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资源潜力评价    陈康林

云南省安宁温泉镇地热田模型研究    屈丽丽

南阳盆地地热田类型划分及地热地质特征    王肖凤

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溶质运移的数值模拟    王月

电法在深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杜炳锐

昆明地热田Ⅱ块段地下热水系统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应用分析    柳清峰

北京城区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    于湲

西安地热田地热水回灌试验研究    陈玉林

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定量评价系统研究    王琦

北京—河北北部中低温温泉的特征和流量、温度变化的模型研究    王莹

临沂市北城新区地热水成因机制及赋存规律研究    李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