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云南地区地热基本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7:41
热度:

云南地区地热基本特征【摘要】:本文从实测26口井的地热数据中取得14个大地热流值,认为云南地区地热场具有西高东低,并自西往东呈波浪式逐渐变低的趋势,该区具有高地热特征的地质发展历史

【摘要】:本文从实测26口井的地热数据中取得14个大地热流值,认为云南地区地热场具有西高东低,并自西往东呈波浪式逐渐变低的趋势,该区具有高地热特征的地质发展历史。由于该区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过渡地区,具有岛弧型的高地热特征,也具有岛弧地带地震活跃的特点,强震多发生在深大断裂带上。该区不同构造单元中的地热场存在的明显不均一性,影响着地震的孕育和地震的发生,地热场、温泉和地震的分布呈良好的对应关系。 【作者单位】: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地热场 大地热流 地温梯度
【正文快照】: 一、引言 随着地热观测技术的提高和地震物理过程研究的深人,人们认识到地球内热的产生与传递是造成地球上层各种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的重要原因①。因此,研究地球内热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内在联系以及在评价地震危险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西部由于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青藏高原物质东流的岩石层力学背景探讨    熊熊,许厚泽,滕吉文

用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川滇下地壳流动对上地壳的拖曳作用    朱守彪,石耀霖

接收函数方法估计Moho倾斜地区的地壳速度比    张洪双;田小波;滕吉文;

利用S波高频衰减参数对云南地区地壳Q值成像    周龙泉;刘杰;苏有锦;马宏生;周俊杰;

云南地热资源──以腾冲地区为重点进行解剖    徐青,李翠华,汪缉安,陈墨香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孙洁,徐常芳,江钊,史书林,王继军,何明

云南大地热流及地热地质问题    汪缉安,徐青,张文仁

红河断裂带北段温泉水循环深度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探讨    林元武

中国活火山研究    刘若新;樊祺诚;魏海泉;李霓;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王椿镛,W.D.Mooney,王溪莉,吴建平,楼海,王飞

云南地热资源展望    汪缉安;徐青;张文仁;

重力方法在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楼海

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与成矿    张宪依

中国西南地区深部脱气(地质)作用与碳循环研究    沈立成

滇中小水井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预测    周云满

云南地区地震波衰减(Q值)结构反演成像研究    苏有锦

云南腾冲热海地热田特征及成因研究    郭婷婷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马振华

怒江跃进桥地区温泉成因机制分析与跃进桥温泉恢复替代方案研究    禚传源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热水形成机理及地温场特征分析    王迪

云南省安宁温泉镇地热田模型研究    屈丽丽

云南东部地热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    程先锋

云南省龙陵县邦腊掌温泉水文地球化学与间歇喷泉研究    刘永涛

金沙江丽江段五至七级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    何宝夫

云南丽江—剑川断裂带活动性研究    许晶莉

川滇块体及周边现今震源机制和应力场特征研究    罗钧

松辽盆地大地热流    吴乾蕃,谢毅真

云南主要构造体系与强震分布规律的初步分析    张俊昌 ,姚孝执 ,吴伯黔

云南省温泉区划与地震空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覃玉玺,潘用泛

滇西地震活动特征的探讨    梁劳

喜马拉雅地热带的活动特征与板块构造    魏斯禹,张致和,滕古文,胡忠义

我国西南川滇地区强震活动与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杨光宇

华北地热场研究    吴乾蕃,谢毅真,祖金华,王都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    崔军平;任战利;陈玉林;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    崔军平;任战利;肖晖;

滇西地震活动群体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杨子汉

地下流体在地震孕育与发生中的作用——以张家口南部地热活动区为例    王基华,林元武,刘成龙

华北及其邻区块体转动模式和动力来源    徐锡伟,程国良,马杏垣,孙宇航,韩竹君

松辽盆地古地温恢复    任战利,萧德铭,迟元林

山西裂谷带地壳岩石波速的研究    张友南,李彪

中国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的第一批重大成果其发展导向与核心科学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滕吉文;

数值模拟方法在应力场演化及地震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李玉江;陈连旺;叶际阳;

中国地球深部物理学和动力学研究16大重要论点、论据与科学导向    滕吉文;

青藏高原腹地东西分区和界带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    滕吉文;张洪双;孙若昧;闫雅芬;张雪梅;杨辉;田有;张永谦;阮小敏;

滇西地区新构造运动几个问题的探讨    王铠元;孙克祥;段彦学;

青藏高原构造动力及变形机制的弹性有限元分析    邓宗策;崔军文;冯晓枫;武长得;朱红;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的第一批重大成果和对几个重要科学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滕吉文;

中国东北地区壳-幔岩石圈层结构MT探测与研究    裴发根;方慧;钟清;仇根根;袁永真;杜炳锐;何梅兴;高保屯;

松辽盆地北部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研究    朱焕来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空间结构及其整合开发研究    刘云

重力方法在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楼海

松辽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地热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杜蒙地区为例    施龙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凝析油气形成机制及资源潜力研究    申家年

关中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    杨建军

中低温地热系统形成机制及评价研究    周立岱

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活动构造带的构造转换与变形分解作用    陈桂华

中国北方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及其对比研究    任战利

松辽盆地东部哈尔滨—绥化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    崔军平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马振华

怒江跃进桥地区温泉成因机制分析与跃进桥温泉恢复替代方案研究    禚传源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热水形成机理及地温场特征分析    王迪

弥渡温泉地质特征及成因模式分析    姚永仲

云南省安宁温泉镇地热田模型研究    屈丽丽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岩石圈热结构模型研究    黎广荣

云南东部地热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    程先锋

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构造—热演化史与生烃史的关系研究    史政

金沙江丽江段五至七级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    何宝夫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埋藏史热史生烃史研究    杨晨

玉龙山东麓更新世冰川作用    赵希涛,曲永新,李铁松

西藏地热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    郑淑蕙,张知非,倪葆龄,侯发高,沈敏子

滇缅泰构造域及特殊的新生代火山活动    廖志杰

腾冲HCO_3-Na型热泉水的化学模型    过帼颖,殷纯嘏

国内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朱俊生

东北地区的深部构造与地震    卢造勋

CFC_S法在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浅层地下水年龄研究中的应用    柳富田;苏小四;侯光才;林学钰;易树平;董维红;

滇西北三江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杨宝嘉;吕伟;

腾冲地热田的分布及形成特征    龙金茂

虎跳峡地区区域构造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王运生,王士天,李渝生,许模,蒋良文

21世纪初中国地热能发展趋势分析    刘时彬;

地震-重力联合反演——不同方式的实现与对比    李雄;

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的国际动态及其在中国的开发前景    万志军;赵阳升;康建荣;张渊;

鲁西北地区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张保建

川滇地区现今应力场与断层相互作用研究    王凯英

基于GIS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李雪平

滇藏铁路玉峰寺深埋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刘景儒

重大工程选址的“安全岛”多级逼近与优选理论及其应用    刘传正

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    范弢

中越红河断裂活动性研究    张建国

基于ARCGIS厦门及附近区域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关系研究    余双琳

应急救灾物资集散地选择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徐云飞

滇西北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定量评价    吴长富

云南深大断裂温泉CO_2释放规律研究    赵珂

广西博白温罗温泉形成演化与钙华沉积机制研究    杨妍妍

我国部分地下热水中氟的分布与成因探讨    虞岚

高黎贡山地区地热异常特征及对隧道建设影响的初步研究    沈玲玲

滇藏铁路金沙江河谷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郭长宝

云南东部地热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    程先锋

川西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大地测量观测研究    程佳

青藏高原地形扩展力以及下地壳对上地壳的拖曳力的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    朱守彪,石耀霖

汶川—映秀M_S8.0地震的介质破裂与深部物质运移的动力机制    滕吉文;刘财;韩立国;阮小敏;闫雅芬;张永谦;

云南剑川-鹤庆一带新生代推覆构造成因机制分析    王运生,王士天

滇西龙川江盆地沉积体系特征及与砂岩铀矿成矿    朱西养,孙泽轩,陈洪德,侯明才,李国新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地块现今运动特征    唐文清;刘宇平;陈智梁;张清志;赵济湘;B.C.Burchfiel;R.W.King;

利用接收函数反演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深部结构    王成;朱介寿;宋文杰;江晓涛;

利用GPS资料反演汶川Mw 7.9级地震滑动分布    许才军;刘洋;温扬茂;

华北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    王志铄;王椿镛;曾融生;王溪莉;

青藏高原东缘深部速度结构远震层析成像    赵启光;楼海;王椿镛;

黑龙江省新生代火山活动分期    陈洪洲;杨金山;程宇;张立忱;欧阳兆国;王丽梅;李天翔;

腾冲火山区的地震层析成像及其构造意义    杨晓涛;胥颐;刘建华;李志伟;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

西沙群岛和哀牢山-红河地区的宽频带地震观测    胥颐;刘建华;傅竹武;丘学林;郝天珧;胡忠义;游庆瑜;滕春凯;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地震成像及其构造意义    胥颐;刘建华;刘福田;宋海斌;郝天珧;江为为;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胥颐;刘建华;刘福田;宋海斌;郝天珧;江为为;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与深部过程的研究    熊熊;滕吉文;

云南遮放—宾川和孟连—马龙宽角地震剖面的层析成像研究    白志明;王椿镛;

2008汶川M_s8.0地震发生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    滕吉文;白登海;杨辉;闫雅芬;张洪双;张永谦;阮小敏;

川滇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及动力学的大地测量研究展望    许才军;李志才;王琪;孙振冰;

盐丽块体晚近构造活动性    蒋福珍;王庆廷;

祁连山北部侵蚀速率的时空分布与构造抬升变形研究    胡小飞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研究及其在金属矿复杂模型模拟中的应用    曹令敏

汶川Ms 8.0地震后川西地区的气体地球化学    周晓成

汶川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及应用    彭小波

有限频体波走时层析成像及其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张风雪

不同构造区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相对强弱的对比研究    刘红桂

西安地裂缝形成的区域稳定动力学背景研究    王卫东

龙门山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研究    闫亮

普洱、西双版纳地区壳幔速度结构与强震衰减预测研究    毛燕

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空间结构及其整合开发研究    刘云

滇西兰坪盆地金满—连城脉状铜矿床成因研究    王光辉

西昌昔格达组的动力特性研究    王志强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马振华

核地球物理方法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王霆

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王焕

川西南—滇东北地区多重褶皱构造遥感解译    张琳

四川黄龙转花池温泉稀有气体分析    陈后华

祁连山中段大河阶地光释光测年及构造变形研究    王军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2010玉树地震变形作用研究    吴富峣

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状态研究    丰成君

巧家、石棉的小震震源参数的测定及其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陈运泰,林邦慧,李兴才,王妙月,夏大德,王兴辉,刘万琴,李志勇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阚荣举,张四昌,晏凤桐,俞林胜

海城地震前后微震震源参数与介质品质因子    朱传镇,傅昌洪,容珍贵,罗胜利

华北地区大地震前地震的围空区特征    魏光兴,林趾祥,朱宣久,赵玉海,赵兴兰,侯海峰

西藏高原拉萨附近介质的品质因子    张立敏,姚振兴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陆板块构造    滕吉文,王绍舟,姚振兴,徐振武,朱志文,杨秉平,周文虎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面波Q值    冯锐,何正勤

青藏高原的现代构造    鄢家全,时振梁,汪素云,环文林

京津唐地区居里等温面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郝书俭,高华根,王春华

从大陆地壳动力学观点试论我国地震的成因和机制    罗焕炎

利用气象地温资料反演大地热流    魏东平,石耀霖,汤懋苍,董文杰

青藏大地热流和高原南部的地体构造热演化模型研究    沈显杰,张文仁,张菊明,杨淑贞

地热参数及边界条件的探讨    肖丽华,张靖,孟元林,郝英芳

柴达木盆地现代大地热流和深部地温特征    邱楠生

苏北盆地的大地热流与深部状态    汪屹华

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龚育龄,王良书,刘绍文,李成,韩用兵,李华,刘波,蔡进功

中国地热学研究之进展    陈墨香,汪集,邓孝

用气象站地温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土壤热流的初步结果    董文杰,汤懋苍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与 Pn 波速度的变化    黄少鹏,汪集旸

郯庐断裂带中段及邻区的地热研究    祖金华,吴乾蕃,廉雨方

利用气象地温资料计算区域大地热流方法探索    刘迁迁;魏东平;张晓惠;姜晓;

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    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

中国及邻区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汪洋;

中国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汪洋;

中国大地热流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    金旭;管彦武;韩湘君;

鄂尔多斯盆地大地热流的变化与生态环境格局    匡耀求;黄宁生;胡振宇;吴志峰;

大地热流数据库及其解释工作站    韩湘君;金旭;

大地热流及温度数据处理    管彦武;金旭;陈晓冬;石卓;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袁玉松;马永生;胡圣标;郭彤楼;付孝悦;

放射性矿床对大地热流的影响    周文斌;李学礼;

大地热流 控制生态演变无形的手    本报记者 陈惠玲

四季如春的农民老屋:能耗趋近于零?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何雪冰

浅层地热能的“搬运工”    本报记者 李响

青藏高原神秘面纱逐渐揭开    

推广地热供暖减少大气污染    王媛媛

唤醒“沉睡”的浅层地能    徐瑞 记者 曹培云

地热开发应走产业化之路    李平

东方不亮西方亮    张美明

乌市供暖5年内全部告别燃煤    李辉张金梅

珠江流域泛洪灾,因“厄尔尼诺”没来    梁钢华 袁秀贤

云南腾冲热海地热田特征及成因研究    郭婷婷

内蒙古赤峰市热水镇地热田热资源评价    石卓

亚洲地热图编制及地热潜力评估    李录娟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热水形成机理及地温场特征分析    王迪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循环与温度场数值模拟    尹立河

西藏羊易高温水热型地热井筒温度场研究    于进洋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马振华

电法在深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杜炳锐

弥渡温泉地质特征及成因模式分析    姚永仲

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    檀丽丽

云南省安宁温泉镇地热田模型研究    屈丽丽

平庄盆地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勘查远景区研究    于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