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雷州半岛局部地热异常及其形成机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7:40
热度:

雷州半岛局部地热异常及其形成机制【摘要】:雷州半岛地热场主要受基底构造格局的控制和地下水活动的影响,隐伏花岗岩体放射性元素生热对盖层地温的贡献不可忽视,第四纪更新世火山喷发活动的岩

【摘要】:雷州半岛地热场主要受基底构造格局的控制和地下水活动的影响,隐伏花岗岩体放射性元素生热对盖层地温的贡献不可忽视,第四纪更新世火山喷发活动的岩浆余热已几乎完全散失,岩浆体和围岩温度已趋于平衡。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雷北螺岗岭和雷南石峁岭两个玄武岩台地,为半岛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由于冷水流下渗的地温效应,新生界盖层浅部地温梯度3℃/100m,呈现地热负异常。在以传导传热为主的区域,地热场特点与华北盆地相似,新生界盖层地温梯度与基底岩面的埋深密切相关。由于地壳深部较均一的热流在地壳表部再分配的结果,若干凸起区盖层地温梯度为4—5℃/100m,呈现地热正异常。某些控制凸起区的边界断裂,当深层热水沿其上涌,造成附加热源,和传导传热相叠加,盖层地温梯度可高达5—8℃/100m,形成更鲜明的地热正异常。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地热场 大地热流 局部地热异常 形成机制 雷州半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地热研究和国家经委下达项目
【正文快照】: 本文根据雷州半岛10口钻井系统测温数据、一批高质量钻井分层抽水井口水温资料、岩石热导率和生热率侧定数据以及地热场数值的模拟结果,结合地区的地质背景,分析了雷州半岛地热场的特点,圈出了地热异常区,并对其形成机制作了合理的解释。 一、地热地质背景 雷州半岛位于我国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昆仑山口西大地震前四川西部的地热异常变化    邓一唯;李军;

海南地幔柱的地震观测证据    魏松峤;金戈;陈永顺;

地热观测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    陶月潮;

徐闻地区磁力场与中、古生界无磁性变质岩层展布    唐建;高德章;薄玉玲;

雷州半岛岩石圈地幔形成过程中的部分熔融和交代作用    于津海;S.Y.O’Reilly;张明;W.L.Griffin;徐夕生;

雷琼拗陷地壳结构特征    嘉世旭;李志雄;徐朝繁;沈繁銮;赵文俊;杨卓欣;段永红;

雷州半岛徐闻地区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于鹏;王家林;吴健生;陈冰;张新兵;丁建荣;陈永杰;

试论雷琼中轴地震构造带    雍幼予;

北部湾6级地震烈度分布与发震构造    魏柏林;罗振暖;

徐闻区块重力场研究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薄玉玲;高德章;唐建;

雷州半岛:“苦旱”源于工程性缺水    本报记者 刘维 刘如春 本报特约记者 杨焕星

雷州半岛地下水资源勘查项目启动    许晓蕾杨焕星

广东最大公益性地调项目启动    记者 刘如春通讯员 杨焕星

雷州龙门瀑布期待保护开发    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杨焕星

揭开农田沉陷之谜    本报记者 祝桂峰 本报通讯员 杨焕星

雷州两村地表突然开裂系土体涨缩所致    特约记者 杨焕星 记者 刘如春

湛江:查找井水变咸的元凶    本报特约记者 杨焕星 本报记者 刘如春

让海岛群众都喝上甜井水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大队长、党委书记 丁丽光

发展两个“三加一”模式    杨焕星

水神的多重性格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杨焕星

雷州半岛近岸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化学形态研究    庄宇君

西藏羊八井地区遥感数据地温反演与地热异常探    张中言

北部湾海域硅的分布与赋存形态研究    林培梅

云南马关新生代玄武岩中巨晶石榴石的矿物学研究    王晋璐

云南泥炭、泥炭质土的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    熊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