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山东聊城西部地热田地热地质特征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5:13
热度:

山东聊城西部地热田地热地质特征【摘要】:山东省聊城西部地热田位于临清拗陷内的莘县凹陷的南部,面积约为1 280 km2。地热类型属低温层控砂岩孔隙型,盖层为第四系和新近纪黄骅群明化

【摘要】:山东省聊城西部地热田位于临清拗陷内的莘县凹陷的南部,面积约为1 280 km2。地热类型属低温层控砂岩孔隙型,盖层为第四系和新近纪黄骅群明化镇组。常被利用的地热有新近纪黄骅群馆陶组和古近纪济阳群东营组2个热储层,其中馆陶组热储层中地热水矿化度为5 000 mg/L左右,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2.5490×1018J,热水资源静储量为126.06×109m3;东营组热储层中地热水矿化度较高,为6 566.73~9 125.38 mg/L,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3.6600×1018J,热水资源静储量为94.339×109m3。该地热田中地热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在深循环过程中被地温加热而成。 【作者单位】: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关键词】地热田 热储层 馆陶组热储 东营组 聊城市 莘县凹陷 地热水 地热资源 新近纪 古近纪
【分类号】:P314
【正文快照】: 地热资源集热能与水资源为一体,由于其温度适宜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在采暖、洗浴、工业、医疗、养殖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已成为继煤炭、石油之后重要的替代型能源之一;也是继太阳能和风能之后的一种重要的绿色能源。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西部的地热田,范围较大,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临清市区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探讨    王奎峰;母国妍;赵群;

陕西渭河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研究    王佟,王莹

物探方法在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贾苓希

羊八井高温热田的地质特征    姚足金

羊八井地热田高温热水赋存规律的探讨    哈承祐

羊八井地热田地下热赋存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穆铎

羊八井地热田地球化学特征    安可士,张锡根,何世春

记西藏羊八井热田的一次水热爆炸    鲁连仲;

新西兰陶波火山带的活动断裂与地热田    万天丰

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水文地质和地热研究现状    安可士 ,张之一

河北地区油气及地热资源学术讨论会    安可士

地热田的模拟——一 液—汽双相水热系统的数学模型    查理斯R.福斯特;詹姆斯W.默西尔;韩再生;

世界大潮中的西藏地热    佟伟;

大地电磁反演法综述    王家映;

羊八井热田成因模式及其特征    康文华;李德禄;

热红外遥感探察隐伏的构造和地热田    葛碧茹;

郑州南地热田重磁电异常特征    李清林;王开明;范文;栗文山;

中国地热系统的类型    陈墨香;汪集旸;邓孝;

INDEPTH-Ⅱ藏南地壳结构及多期次滑脱作用    孟凡乐;赵文津;李明;刘淑妹;郭景如;蒋多元;Simon L.Klempere;INDEPTH项目组成员;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的热结构    金旭;江原幸雄;茂木透;系井龙一;靳宝福;奚利;

大地电磁测深边界单元法二维数值模拟    温佩琳;王俊军;张荣峰;

瞬变电磁法在高阻围岩地区探测地下热水的理论与实践    冯兵;方文藻;李貅;刘汉民;刘在信;

热热闹闹羊八井    本报记者 王宏伟 张进林 郑东鸿

北京地热 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本报记者 王琼杰

广东温泉好温馨    艾妍

北京地热利用渐成气候    记者 王虹航

地热的开发成就及其重要作用    《中国矿床发现史》编委会

天津地热利用典型剖析    侯福志

北京西部发现地热资源    记者 王虹航

沧州打废弃油井的“歪主意”    田级生

山东首家地热应用与研究项目开工    李国宏 闫善同

专家摸清华北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华文

松辽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地热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杜蒙地区为例    施龙

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吕金波

天津地区雾迷山组热储地下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林黎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方宝明

北京城区地热田地下热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    于湲

天津市深层热储层的储集性能及热水开采动态研究    樊友丽

四川宜宾金沙江河谷区地热温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陈菁

基于地层形变理论的西安地热田开发前景研究    曹海东

内陆盆地地热开采引发地层形变的研究    李宗平

塘沽区北部古近系东营组地热资源调查评价    孟利山

北京城区地热形成机理及开采动态研究    戴文育

邯郸东部平原地区地热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研究    景成虎

北京市小汤山地区地温场特征及地下热水成因模式分析    王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