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江苏省冬小麦生育进程和产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近20年来江苏省冬小麦生育进程和产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摘要】:为了解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冬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利用相关和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该省有代表性的淮阴、扬州和昆山观测点1
【关键词】: 冬小麦 江苏省 气候变暖 生育进程 产量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4) 中央公益性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分类号】:S512.1
【正文快照】: 全球增温明显,且中长期内趋势不可逆转,IPCC预测1990-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1~6.4℃[1]。冬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江苏省是国家规划的优势中筋麦和弱筋麦主产区。因此研究江苏省气候资源演变特征以及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可为此地区作物生产布局和我国中长期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及对策 车少静,智利辉,冯立辉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 余卫东;赵国强;陈怀亮;
小麦对大气CO_2浓度及温度升高的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白莉萍,周广胜
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产量的影响 居辉,熊伟,许吟隆,林而达
气候变暖对甘肃种植业结构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邓振镛;张强;刘德祥;蒲金涌;郭慧;张宇飞;张谋草;张惠玲;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谋草,赵满来,张红妮,吕峰平
甘肃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对暖冬现象的响应 蒲金涌;姚玉璧;马鹏里;邓振镛;王位泰;张谋草;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 郑有飞,宗雪梅,徐云,陈万隆
光周期影响植物花时的分子机制 陈晓;李思远;吴连成;王翠玲;陈彦惠;
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杜娟;关泽群;
甘、青两省春小麦遗传多样性演变 沈裕琥,王海庆,杨天育,张怀刚,黄相国
数量性状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 沈裕琥,王海庆,黄相国,窦全文,葛菊梅,张怀刚
小麦抗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景蕊莲,昌小平
醇溶蛋白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 沈裕琥,王海庆,黄相国,窦全文,张怀刚
SSR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 沈裕琥,窦全文,王海庆,黄相国,张怀刚
河南省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分子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桑大军;许为钢;胡琳;董海滨;王根松;
东北春麦区小麦育种50年 Ⅰ.小麦育种工作情况及主要成果 祁适雨,肖步阳,王进先,辛文利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及改良 苏亚蕊;李玉阁;李锁平;
我国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 郝晨阳,王兰芬,张学勇,游光霞,董玉琛,贾继增,刘旭,尚勋武,刘三才,曹永生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邓振镛;王鹤龄;王润元;张宇飞;刘德祥;徐金芳;张谋草;
气候变化公约谈判中急需解决的相关科学问题 林而达;
苗期不同叶龄红小豆对短光照诱导的生化响应 尹宝重;张月辰;陶佩君;尹淑丽;邓小鹏;
气候变化对临沂地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裴洪芹;吴君;吕学梅;邰庆国;
气候变化对青海门源小油菜生产的影响 朱宝文;宋理明;李周藏;王玉环;杨春玲;李玉莲;
近40年长江中下游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王冀;江志红;
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特征 郭海英;赵建萍;杨兴国;黄斌;段金省;
陇东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机理研究 郭海英;杨兴国;万信;
江淮夏季降水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关系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 谭桂容;孙照渤;朱艳峰;
石家庄市县两级特色农业信息服务网的构建与实现 高祺;智利辉;车少静;
五十年来我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演变及西北春麦区核心种质的构建 郝晨阳
中国冬小麦产量潜力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 周阳
小麦籽粒PPO活性分子标记及面粉黄色素相关基因研究 孙道杰
小麦-冰草异源二体附加系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王睿辉
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及杂交种亲本遗传多样性评价与研究 刘平武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江春
中国和CIMMYT普通小麦puroindoline基因分子基础研究及其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陈锋
中国小麦品种条锈鉴定及抗条锈新基因YrZH84的分子标记 李在峰
花后高温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刘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基因工程研究 陈绪清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在小麦品质测试中的应用 陈锋
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康乐
五十年来黄淮冬麦区小麦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变化分析及其核心种质构建 游光霞
我国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的分子检测 杨松杰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艳明
燕麦种间及节节麦与簇毛麦属间杂种F_1的形态学与细胞遗传学研究 邓光兵
多基因聚合体YW243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及其改良与利用 曾祥艳
山东省种植制度的演变历史及规律 朱宝库
陕优225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及其品质特性研究 安成立
北方旱农区主要农作物农田水份生产潜力研究 李三爱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张强,韩永翔,宋连春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王苏民,董光荣,林而达,刘春蓁,佘之祥,孙惠南,王守荣,伍光和
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裘国旺,赵艳霞,王石立
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力影响的诊断分析-以定西县为例 李广;黄高宝;
全球变暖对甘肃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宋连春,张强,孙国武,赵建华,郑泳宜
一万年以来西安地区古土壤特征与气候波动变化研究 庞奖励,黄春长
温度对汞抑制土壤脲酶动力学影响研究 杨春璐;孙铁珩;和文祥;宋雪英;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吴志祥,周兆德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Ⅱ):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减缓对策 陈宜瑜,丁永建,佘之祥,林而达,潘家华,周广胜,王守荣,周大地,李从先,张建云,徐国弟,刘春蓁,吴宗鑫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长的影响 王润元;张强;刘宏谊;杨启国;赵鸿;王振国;
陇东黄土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姚玉璧;李耀邦;张谋草;王位泰;张秀云;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于淑秋;林学椿;徐祥德;
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其与木本植物物候变化相互关系研究 陈彬彬
2010年红古区冬小麦冬前苗情调查报告 张吉存;
旱区冬小麦3种间套种优化模式 程洪花;
新冬20号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何宏艳;
我省冬小麦旱情可能持续发展
冬小麦春季肥水管理和病虫草防治 路桂英;
小麦—夏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保明;
冬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唐玉霞;王慧敏;
冬小麦“武农148”栽培技术探索 施多明;
冬小麦不同播期最佳基本苗研究 丁振山;邵凤成;李洪云;刘万华;顾永海;
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董志桥;
山西省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钱锦霞;溪玉香;
寒地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的抗寒性与其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王兴;苍晶;于晶;崔红;
驻马店市冬小麦主要气候特征及高产气象因素研究 武建华;陈英慧;房稳静;魏慧娟;王迎虎;翟怀巍;
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双晚”周年超高产典型栽培技术分析 付雪丽;赵明;贾继增;杜立丰;赵东成;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 牛丽玲;马焕香;武文安;张冉;郝新;
冬前积温对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影响 曹刚;崔彦生;孟建;
微咸水灌溉冬小麦的试验研究 邢文刚;安文钰;李志杰;刘继芳;单秀芝;魏由庆;
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张翠英;
石河子地区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生长影响分析 徐腊梅;
冬小麦气孔导度模型的比较研究 李永秀;
地区冬小麦播种过半 本报记者 纪军 通讯员 陈文峰
近期连阴雨天气对冬小麦播种的影响 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 蒲金涌
阿力木江赴察县调研冬小麦播种 通讯员 谢海涛
专家直言冬小麦种植中的误区 付凡军
冬小麦怎样抗旱防冻保丰收 赵光辉
“雨水”:冬小麦管理的关键节点
当前冬小麦返青期必须做好的各项田管工作 州农业科技开发中心 李霞飞、美力更,艾尼瓦尔、阿米娜
冬小麦抗旱管理要讲科学 记者 张丽辉
雨水——冬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
化隆农民“热”种冬小麦 韩进祥 劳马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与土壤植株测试进行冬小麦氮营养诊断 贾良良
基于NOAA卫星的冬小麦冠层表面温度估算及初步应用的研究 刘云
植物叶绿素荧光被动遥感探测及应用研究 张永江
冬小麦磷高效种质鉴定及其生理遗传分析 王兰珍
冬小麦植株-土壤钾素循环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关系的研究 梁晓芳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节水种植体系氮肥高效利用机理研究 吴永成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表达量及其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邓志英
冬小麦硝态氮利用的生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门中华
不同年代推出的冬小麦(Triticum astivum L.)农艺性状以及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刘合芹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品质形成的特征、调节及其生理基础 石书兵
利用作物模拟模型辅助冬小麦限水灌溉决策的研究 刘占锋
控水条件下小麦不同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张玉梅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对氮肥反应的生理生态差异 李东方
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建模方法研究 魏远莉
冬小麦土壤水、氮管理措施的优化调控 冯凌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和面粉白度的配合力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王霖
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生理特征及其养分运输的影响 孙岩
冬小麦-春玉米间作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研究 高阳
锰与氮、钾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的研究 孙清斌
水分调控对两种筋型品种小麦品质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方保停
上一篇:发展核能是必由之路吗?
-
周年秸秆还田量对麦田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深还对土壤水分转移及产量的影响2024-08-18
-
周年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及产量的影响2024-08-18
-
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小麦秸秆全氮含量之比较2024-08-18
-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下小麦植株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差异2024-08-18
-
增温及秸秆施用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影响2024-08-18
-
正确使用润滑油,提升风电产量2024-08-18
-
运用“碳足迹”的方法评估小麦秸秆及其生物质炭添加对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2024-08-18
-
添加小麦秸秆生物炭对黄土吸附苯甲腈的影响2024-08-18
-
基于模拟Landsat-8 OLI数据的小麦秸秆覆盖度估算2024-08-18
-
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2024-08-18
-
高寒草甸牧草产量和草场载畜量模拟研究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2024-08-18
-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轮作玉米干物质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2024-08-18
-
半干旱雨养区秸秆带状覆盖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覆盖条件下水分亏缺对春青稞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