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海底地热通量对海洋深层温度和环流的长期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52:53
热度:

海底地热通量对海洋深层温度和环流的长期影响【摘要】:虽然地球海底地热通量在全球热能收支平衡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在目前的海洋气候模式开发中也并没有将其包含在内,但是由于海底地热通量可

【摘要】:虽然地球海底地热通量在全球热能收支平衡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在目前的海洋气候模式开发中也并没有将其包含在内,但是由于海底地热通量可以持续改变海洋的浮力而影响海水层结,进而影响海洋温度分布以及环流等海洋水文要素,并且可以进一步影响海水的化学性质、碳氮的分布循环以及生物分布等,因此其对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长期影响的潜在可能性仍不能完全排除。在通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CESM)的基础上,通过在全球大洋中脊区域持续加入1 W/m2的地热通量的方式运行了长达5 000年的数值模拟实验,模式结果显示:海底地热通量对深层海洋的物理性质和全球海洋环流的长期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受地热通量的局地加热效应影响,大洋深层3 000~3 500 m总体升温约0.4℃;在南大洋和北大西洋的深层水形成区域,海洋深层的增温信号可以影响到表层海洋。北大西洋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形成增强,并且模拟的北大西洋深层水的深度加深,更符合观测结果。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地热通量 海洋模式 温度 海洋环流 气候变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气噪声对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变异的作用”(编号:41276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海洋动力过程的演变机理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二期)”(编号:41221063)资助
【分类号】:P731;P738.6
【正文快照】: 1引言海洋环流通常被认为是由海表面的风应力、热通量以及淡水通量驱动和支配,而其他的能量来源,如潮汐能、海底地热能等则由于通量值太小常常被忽略。实际上直接作用于海洋底部的来自地球内部的地热通量也可能对深层海洋环流产生一定的影响[1~6]。海底的地热释放主要有2种方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大洋物理过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马浩;王召民;史久新;

地球系统模式CESM及其在高性能计算机上的配置应用实例    万修全;刘泽栋;沈飙;林霄沛;吴德星;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    王斌;周天军;俞永强;

海底火山喷发引发厄尔尼诺事件的数值模拟    刘厚赞,刘辉,俞永强

厄尔尼诺事件的随机特征    刘伟,杨学祥

IAP第四代大气环流模式的气候系统模式模拟性能评估    孙泓川;周广庆;曾庆存;

地球系统模式CESM及其在高性能计算机上的配置应用实例    万修全;刘泽栋;沈飙;林霄沛;吴德星;

全球海表温度在不同时间尺度的主模态对比分析    刘鹏;江志红;于华英;秦怡;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丁晓东;郑立伟;高树基;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研究进展    彭世球;刘段灵;孙照渤;李毅能;

环南极区域古水深演化特征    孙运凡;高金耀;张涛;周志远;杨春国;

样条插值算法在耦合地球系统模式中的应用    朱昌磊;王小鸽;宋顺强;吴竑;

THREP:面向地球系统模式的插值算法研究平台    吴竑;王小鸽;杨广文;朱昌磊;宋顺强;

一类捕食-食饵模型平衡解的整体分歧    权利娜;

厄尔尼诺事件多因素成因分析    刘伟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    杨冬红

地球圈层空间网格理论与算法研究    曹雪峰

ENSO事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研究    张键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广东省干旱关系探讨    袁中友

地表覆盖数据对水文模拟的影响    王振涛

线积分卷积二维矢量场可视化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詹芳芳

标量场并行可视化引擎的研究与实现    李贞贞

揭示气候变化的南极冰盖研究新进展    秦大河,任贾文,效存德

Response of IAP/LASG GOALS Model to the Coupling of Air-Sea Fresh Water Exchange    周天军,张学洪,俞永强,宇如聪,刘喜迎,金向泽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limate Ocean Models and Ocean-Atmosphere Coupled Models in China    周天军;俞永强;刘海龙;李薇;游小宝;周广庆;

The Role of Southern High Latitude Wind Stress in Global Climate    马浩;吴立新;李春;

洋壳、海水、大气间的相互作用——关于厄尼诺成因的探讨    刘厚赞,刘梦玉

陡峭地形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设计    宇如聪

北半球夏季南极冰气候效应的数值试验    杨修群,黄士松

9000年前古气候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会军,曾庆存

大气季节内振荡的耦合模式数值模拟    李薇,俞永强

海气耦合气候模式对大气中水汽输送、辐散辐合与海气间水通量交换的模拟    周天军,宇如聪,张学洪,俞永强,李薇,刘海龙,刘喜迎

“大尺度地表水热通量观测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06年春季珠江口海岸带近地面层热通量收支的观测研究    马应生;黄菲;黄健;王宏;

渤、黄海每日海面热通量的计算    张法高

2006~2007年北部湾海-气热通量变化特征    盛立芳;郑元鑫;陈静静;王丹;

大尺度地表水热通量的观测系统    

变分方法估算西北半干旱区地表热通量的适用性研究    张述文;曹帮军;

地表热通量测量中的问题    

地表水热通量研究进展    孙睿,刘昌明

“大尺度地表水热通量观测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大尺度地表水热通量观测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近海海-气界面热通量的变化特征    张灿;梅婵娟;胡峰;

变分方法估算西北半干旱区地表热通量的适用性研究    曹帮军;张述文;

北部湾海-气热通量变化特征    盛立芳;郑元鑫;陈静静;王丹;

盘锦芦苇湿地水热通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何奇瑾;周广胜;周莉;王云龙;

海—气热通量及其在温排水数模中的应用研究    邓兆青;

2001年至2009年中国分省人为热通量的计算和分析    陈曦;王咏薇;

海面通量交换对南海SST增暖的可能贡献    王皘;刘秦玉;

北太平洋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年际和低频振荡强度特征    任保华;郑建秋;李根;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地表热通量输送的低频特征    张鹏飞;李国平;

基于热收支分析的海气热通量物理约束机制研究    宋翔洲

海气界面热通量变化趋势及其与SST的关系    李根

海—气热通量及其在温排水数模中的应用研究    邓兆青

中国近海海—气界面热通量的特征研究    梅婵娟

南海湍流热能量的质量分析和季节变化研究    张增海

2006春季珠江口海岸带近地面层湍流结构与热通量的观测研究    马应生

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夏季净热通量极小值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田永青

基于遥感和DEM的山区—平原地表水热通量估算及对比分析研究    杨何群

中国近海海面通量的气候平均和季节变化特征    刘海龙

风浪条件及飞沫对海气热通量的影响的研究    张连新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地表水热通量估算研究    束士杰

中国近海海气界面湍流热通量研究    褚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