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分布式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架构及能效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5:16
热度:

分布式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架构及能效研究【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课题。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新型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课题。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新型的综合能源系统,它实现了能源的阶梯利用,可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具有较高的环境友好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在利用过程中理论上基本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和其他污染物的减量化,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布式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是以生物质为燃料,以燃气轮机或内燃机为动力,将发电、供热及制冷综合为一体的新型供能系统,其能量转换和利用效率高,经济性好,是未来新能源冷热电联产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综合效益。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分布式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架构和能效研究为出发点,介绍了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及技术手段,分析了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对冷热电联产系统几种主要的运行模式做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一种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架构模式,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从能源阶梯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供能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作了深入地研究分析;以某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该区域冷热电负荷特性基础之上,以热效率、经济性和环境效益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系统整体多目标优化函数模型,应用并列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基于优化计算结果,进一步对该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供能系统的能效特性作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联产系统运行方式对系统能效状态有一定的影响,在系统不同的负荷时段采用不同的运行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能效特性;在冷热电联产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具体负荷特性,根据系统的用能情况来确定系统的设备组合,系统的最小负荷率应保证在50%以上。 【关键词】:分布式 生物质能 冷热电联产 架构 能效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83;TK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2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现状11-12
  • 1.3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12-14
  • 1.3.1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概念12-13
  • 1.3.2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特点13-14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5 存在的问题16-17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组成及结构框架19-29
  • 2.1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工作原理19-23
  • 2.1.1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动力系统19-21
  • 2.1.2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制冷系统21-23
  • 2.2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运行模式分析23-27
  • 2.2.1 燃气轮机-余热/直燃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23-24
  • 2.2.2 燃气内燃机-余热/直燃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24
  • 2.2.3 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吸收式制冷机联合循环24-25
  • 2.2.4 STIG 联合循环25-26
  • 2.2.5 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产系统26-27
  • 2.3 冷热电联产系统工程案例分析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评价指标29-34
  • 3.1 热力学基本理论分析29-30
  • 3.1.1 热效率理论分析29
  • 3.1.2 火用效率分析29-30
  • 3.1.3 联产系统相对节能率30
  • 3.2 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30-31
  • 3.2.1 年费用现值法30-31
  • 3.2.2 年初投资费用31
  • 3.3 基于环境效益的理论分析31-32
  • 3.4 多目标综合分析评价方法32
  • 3.5 本章小结32-34
  • 第4章 分布式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架构模式34-41
  • 4.1 分布式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介绍34-35
  • 4.2 生物质气化利用技术分析35-37
  • 4.2.1 生物质气化设备35-36
  • 4.2.2 生物质气化过程36-37
  • 4.3 生物质能应用于冷热电联产系统可行性分析37
  • 4.4 冷热电联产系统配置设计原则37-38
  • 4.5 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框架方案38-39
  • 4.5.1 系统架构集成思路38
  • 4.5.2 系统架构方案38-39
  • 4.6 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实现功能及特点39-40
  • 4.7 本章小结40-41
  • 第5章 分布式生物质能冷热电联产系统优化及能效分析41-54
  • 5.1 系统结构及负荷分析41-42
  • 5.2 系统负荷特性分析42-45
  • 5.2.1 系统全年负荷特性42-43
  • 5.2.2 典型日负荷特性43-45
  • 5.3 多目标优化函数模型的建立45-47
  • 5.3.1 优化目标函数模型45-46
  • 5.3.2 系统决策变量46-47
  • 5.3.3 系统约束条件47
  • 5.4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47-49
  • 5.4.1 遗传算法及优化流程47-48
  • 5.4.2 系统计算给定参数48-49
  • 5.5 系统优化计算及能效分析49-53
  • 5.5.1 系统优化结果对比分析50
  • 5.5.2 系统能效分析50-53
  • 5.6 本章小结53-5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4-56
  • 6.1 结论54
  • 6.2 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60-61
  • 致谢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冷热电联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凌莉;钟英杰;王巍巍;张雪梅;

冷热电联产系统对CO_2排放影响的分析研究    张晓晖,陈效孺,杨茉

三联供系统中逐时冷热电负荷的模拟计算    杨木和;阮应君;李志英;曾刚;

中国分布式冷热电联产发展现状及其并网问题    胡学浩;陈斌;

基于遗传算法热电冷联产系统多目标方案优化    王耀文;黄锦涛;李祥勇;庄少欣;肖彬;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应用于热、电、冷联产联供    张家驹,宋春明

冷热电联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凌莉;钟英杰;王巍巍;张雪梅;

微燃机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张雪梅;李伟奇;秦朝葵;谢卫华;

工业园区独立能源系统方案分析与应用    杨敏林;杨晓西;隋军;林汝谋;

冷热电联产系统新评价准则研究    和彬彬;段立强;杨勇平;

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能量梯级利用率新准则    林汝谋;郭栋;金红光;隋军;

模块化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与实践    高慧峰;高顶云;周大汉;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研究现状    姚景州;曹小林;

楼宇热电冷联产系统设计及性能评价软件开发    林欢欢;黄锦涛;王耀文;梁铁波;常经纬;

燃气分布式供能扶持政策研究    施明融;吴亮;毕毓良;

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评价准则问题研究综述    林汝谋;金红光;高林;

冷热电联产系统建筑应用节能特性分析    董文静;曹艳峰;康书硕;李洪强;张国强;

微燃机CCHP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秦朝葵;李伟奇;谢卫华;

转炉余能余热驱动开式燃气轮机CCHP装置FTT建模与优化    陈林根;杨博;谢志辉;王文华;孙丰瑞;

基于天气分型的夏季逐时用电负荷预报    臧传花;赵敏芬;卢兆民;

基于并列选择遗传算法的多机器人协作探测    姜健;赵杰;臧希喆;

基于负荷曲线的楼宇热电冷联产系统方案及运行模式分析    林欢欢;黄锦涛;王耀文;梁铁波;常经纬;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赋权方法评析    杨宇;

一种新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王大将;周庆敏;常志玲;孙洁;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数的选择    孟生旺

Delphi-AHP统计构权时专家意见分歧度指标的设计    苏为华

MW级生物质气化发电站运行特性分析    陈平;阴秀丽;周肇秋;吴创之;陈勇;

权重确定的主客观综合法    张海涛,刘超英,田水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发展状况的综述    宋鸿伟,郭民臣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    陈君燕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应用分析    徐明仿,晏刚,杜维明,吴业正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几种主要评价模型分析    贾明生,凌长明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运行    刘祥源,李宇红,武小兵,叶大均

某联产系统燃机前燃料透平设计    张冬阳;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冷联产系统应用模式分析    周科;龙新峰;梁平;

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沈胜强;赵中友;薛永锋;

微型冷热电联产系统热力学分析    吴大为;王如竹;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能耗特性    张晓晖;陈钟颀;

铁法链式反应器煤基氢电联产系统性能模拟    向文国;陈盈盈;

热电冷三联产系统的能耗分析    柳建华;周大汉;王瑾;邬志敏;

厦门LNG燃气电厂热电冷联产系统节能分析    吴集迎;章少剑;

热电冷联产系统中负荷的模拟计算    李辉;江亿;朱颖心;

中低温地热水闪蒸发电——吸收制冷联产系统的性能分析    王永真;罗向龙;张家豪;陈颖;龚宇烈;

冷热电联产系统建筑应用节能特性分析    董文静;曹艳峰;康书硕;李洪强;张国强;

基于不同原动机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性比较    朱天生;吴静怡;王如竹;

IGCC多联产:中国走在了前列    本报记者 李宏乾 张建民

煤炭联产:把包袱变成财富    刘莉周清

煤气化甲醇联产电系统的工业示范研究    张彦

煤基能化联产系统集成优化与评价方法    徐振刚

燃气内燃机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应用实践研究    李辉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集成理论与特性规律    冯志兵

基于吸收式制冷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节能研究    胡淞城

某国宾馆多联产系统配置与经济性分析    金亮

热电冷三联产系统的节能研究    熊霞利

油电联产系统模拟与特性分析    郭志刚

基于内燃机的船舶热电冷联产系统研究    李文钊

北京市CBD核心区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梁丽君

基于合成气的联供—联产系统研究    周齐宏

楼宇热电冷植四联产全能量综合利用研究    王菲菲

捕获CO_2的部分煤气化氢电联产系统    臧桂研

中温太阳能集热驱动的功冷联产系统集成与热力性能研究    赵婷